一种锁扣板面和板件锁扣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48900发布日期:2021-04-13 16:4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锁扣板面和板件锁扣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板件锁扣连接结构和使用该结构的锁扣板面。


背景技术:

2.锁扣板面例如锁扣地板的结构形式多样,一般采用榫头与榫槽相结合的锁扣方式。
3.在锁扣地板的铺装过程中,对于榫头与榫槽是否对接到位,铺装人员一般凭借经验例如手感、地板平整度来判断,缺少客观衡量判断指标。
4.由于铺装人员的技术经验迥异,锁扣地板在对接铺装时可能出现过紧、过松、不到位等情况,这些安装瑕疵在气候变化、水渍等因素诱导下可能会被累积放大,造成板面会存在应力变形、翘曲、缝隙变大、分离诸多问题。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客观衡量手段来对榫头与榫槽对接到位进行判断,以保证连接质量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件锁扣连接结构,以使板件在锁扣连接时具有榫头与榫槽对接到位的指示功能。
7.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板件锁扣连接结构的锁扣地板,以使地板在铺装时其榫头与榫槽具有对接到位的指示功能。
8.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件锁扣连接结构,包括在第一板件上设置的主凹槽和在第二板件上设置的主榫头,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板件上设置的副榫头,所述副榫头上开设有弹缝,该弹缝将副榫头分隔为第一弹性舌部和第二弹性舌部;以及在所述第二板件上设置的副凹槽,其第一侧槽面与所述第一弹性舌部上设有第一障碍结构,其第二侧槽面与第二弹性舌部上设有第二障碍结构,其中,所述副榫头的第一弹性舌部和第二弹性舌部在所述主榫头进入主凹槽过程分别越障挤入副凹槽。
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锁扣板面,包括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其中,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对接结构为根据上面所描述的板件锁扣连接结构。
10.与现有的锁扣地板相比,本发明的板件锁扣连接结构实现了主榫头的防松脱效果,并且伴随产生对接到位指示音和/或明显的对接到位手感,如此明显改善了装修人员的地板铺装工作体验,提高了铺装工作质量。
11.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2.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3.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锁扣地板的铺装过程示意图,其中活动板件斜插至固定板件上;
14.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锁扣地板的铺装过程示意图,其中,活动板件沿圆弧面移动至卡接位置;
15.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锁扣地板的铺装过程示意图,其中,活动板件与固定板件插接到位;
16.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板件锁扣连接结构的固定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板件锁扣连接结构的活动板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18.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板件锁扣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01、第一上挡面;102、上压顶;103、第一左挡面;104、主凹槽;105、下挡圆弧面;106、凹槽;107、第一凸起;108、弹簧缝;109、副榫头;110、第二左挡面;111、第二上挡面;112、第三左挡面;113、外齿面。
21.201、第一下挡面;202、上压槽;203、第一右挡面;204、主榫头;205、上挡圆弧面;206、第二凸起;207、副凹槽;208、第二右挡面;209、第二下挡面;210、第三右挡面;211、内齿面。
具体实施方式
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23.图1至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24.按照板件铺装的先后顺序,由于在先铺装的第一板件作为当前铺装的第二板件的安装固定基础,为便于理解,在本发明中,将在先铺装的第一板件称为固定板件,第二板件称为活动板件。
25.本发明的板件锁扣连接结构用于一活动板件200相对于一固定板件100的对接安装。
26.如图1所示,一活动板件200相对于一固定板件100进行斜插操作,而该固定板件100为经由前一工序铺装后位置固定不动的另一活动板件形成。此时活动板件200的主榫头204对准主凹槽104斜向插入,直到二者紧靠在一起。
27.如图2所示,一活动板件200的主榫头204在插入固定板件200的主凹槽104后,在按压作用下,整个活动板件200能够相对于固定板件有引导地偏转、继续进入主凹槽,即以下述下挡圆弧面105为转动约束,以下述第一左挡面103的与主榫头204相接触的位置为转动支点小幅转动而进入主凹槽。在此过程中操作平滑、顺畅阻力较小,直至遇到明显阻力。
28.如图3所示,一活动板件200在施加向下按压力的情况下,固定板件200的副榫头109进入活动板件100的副凹槽207,在此过程中会先后听到两声指示音例如“咔”声,当听到两声指示音则表明该活动板件的转动到位了,无需继续施加压力。
29.与现有的锁扣地板相比,本发明的板件锁扣连接结构的对接到位以两声指示音为标志,克服了插接不到位或插接过紧无法客观衡量判断的问题,如此明显改善了装修人员的地板铺装工作体验,提高了铺装工作质量。此外铺装工作人员的对接到位手感也明显。
30.上述两声指示音与副榫头109和副凹槽207的以下独特结构有关:
31.结合参照图4和图5,副榫头109上开设有弹缝108,该弹缝108将副榫头109分隔为第一弹性舌部109a和第二弹性舌部109b,副凹槽207一侧槽面与第一弹性舌部109的舌面之间设有第一障碍结构107/206,其另一侧槽面与第二弹性舌部109b之间设有第二障碍结构113/211,其中,副榫头109的第一弹性舌部109a和第二弹性舌部109b在主榫头进入主凹槽过程中一前一后地越障挤入副凹槽207,并且发出两声越障指示音。
32.下面结合实例对板件锁扣连接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33.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板件锁扣连接结构中,固定板件上开设有主凹槽104和副榫头109。
34.该主凹槽104为侧向开口型榫槽,其边界形状约束如下:
35.槽顶面由第一上挡面101构成,该第一上挡面101为横向延伸面,其外边沿与纵向延伸的第一左挡面103衔接,例如通过圆弧倒角过渡衔接。槽底面由下挡圆弧面105构成。
36.由第一左挡面103和第一上挡面101所界定的板体实体部位也称为上压顶102。
37.副榫头109由位于主凹槽104右下方的板体部位形成,该副榫头109本体斜向上伸出,并且基本位于下挡圆弧面105的圆弧延伸轨迹s1所包围的区域之外,此外允许下述的第一凸起107越界。
38.该副榫头109上开设有弹缝108,该弹缝大体沿副榫头109的伸出方向延伸,并且该弹缝108将副榫头109分隔为上下两部分,即位置在上的第一弹性舌部109a和位置在下的第二弹性舌部109b。
39.在本发明中,第一弹性舌部109a为高弹舌部,其弹性好、易于变形,第二弹性舌部109b为低弹舌部,其弹性差,不易变形。二者弹性高低是由弹缝所分隔板材的厚度确定的。例如第一弹性舌部109a的板材厚度为1mm

3mm,第二弹性舌部109b的板材厚度为第一弹性舌部109a的2倍以上,例如3倍

4倍。
40.该第一弹性舌部109a的上侧舌面(面向主凹槽104一侧)形成第一凸起107,并且该第一凸起107与下挡圆弧面105之间形成明显的凹槽106,该凹槽106相对于圆弧延伸轨迹s1下凹形成。
41.该第二弹性舌部109b的下侧舌面为齿状面113。
42.该齿状面113由台阶状定位面构成,其包括第二左挡面110和位于第二左挡面左下方的纵向延伸的第三左挡面112。
43.第二左挡面110和第三左挡面112通过第二上挡面111衔接过渡。该第二上挡面111为圆弧面,该圆弧面的圆弧延伸轨迹s2与下档圆弧面105的圆弧延伸轨迹s1同心设置。
44.其中,台阶状定位面的第三左挡面112主要起到定位作用,或者第二上挡面111和第三左挡面112主要起到定位作用。
45.主凹槽104的其他槽面和副榫头109的其他舌面的形状不作强制约束,可根据需要来设计。
46.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板件锁扣连接结构中,活动板件上开设有主榫头204和副凹槽207。
47.该主榫头204为侧向延伸榫头,其边界形状约束如下:
48.上榫面由第一下挡面201构成,该第一下挡面201为横向延伸面,其内边沿与纵向
延伸的第一右挡面203衔接,例如通过圆弧倒角过渡衔接。下榫面由上挡圆弧面205构成。
49.由该第一下挡面201和第一右挡面203所界定的板件豁口区域构成上压槽202。
50.副凹槽207由主榫头204右下侧的板体部分形成,该副凹槽207斜向上深入板体,并且基本位于上挡圆弧面205的圆弧延伸轨迹s3所包围的区域之外,此外允许下述的上槽面越界。
51.该副凹槽207的上槽面的起始部位设有第二凸起206,该第二凸起206突出于上挡圆弧面205的圆弧延伸轨迹s3,并且位于下挡圆弧面205和副凹槽的上槽面的交界处。
52.副凹槽207的下槽面为齿状面(内齿面)211。
53.该齿状面211由台阶状定位面构成,其包括第二右挡面208、位于第二右挡面208左下方的纵向延伸的第三右挡面210,其中,第二右挡面208和第三右挡面210通过第二下挡面209衔接过渡。
54.该第二下挡面209为圆弧面,该圆弧面的圆弧延伸轨迹s4与上档圆弧面205的圆弧延伸轨迹s3同心设置。
55.主榫头204的其他榫面和副凹槽207的其他槽面的形状不作强制约束,可根据需要来设计。
56.其中,活动板件与固定板件的配合关系如下:
57.主榫头204插入主凹槽104中,主榫头的第一下挡面201与主凹槽的第一上挡面101配合,主榫头的下挡圆弧面105与上挡圆弧面205配合、二者圆弧延伸轨迹s1/s3同心,且主凹槽104最终保留一定插入空隙s(如图3所示),例如0.8

1.2mm。
58.同时,副榫头插入副凹槽中。首先副榫头上的第一弹性舌部进入副凹槽,在此过程中,副凹槽的上槽面起始部位的第二凸起206阻碍第一弹性舌部109a的第一凸起107,在越障过程中产生明显阻力和障碍摆脱后的指示音,例如“咔”声,然后副榫头上的第二弹性舌部109b进入副凹槽,在此过程中,副凹槽上的齿状面阻碍第二弹性舌部的进入,在越障过程中产生另一明显阻力和障碍摆脱后的另一指示音,例如“咔”声,最终副榫头的齿状面也即台阶状定位面与副凹槽的台阶状定位面紧贴配合。
59.经过研究我们发现:第一次越障指示音在所述副榫头109的第二弹性舌部109b越障挤入副凹槽207时由两齿状面相互碰撞发出。第二次越障指示音是两齿状面上的一对定位面112/210发出,该一对定位面112/210在所述副榫头109的第二弹性舌部109b越障挤入副凹槽207过程中能够快速贴合以产生用作对接到位指示音的越障指示音。
60.需要指出的是,第一次越障指示音的产生是有附加条件的,即所述副榫头109的第一弹性舌部109a要先于第二弹性舌部109b越障挤入副凹槽207,同时在此之前,齿状面113和齿状面211相互远离、不接触,在此之后,两齿状面相互碰撞,产生越障指示音。也就是说,第一次越障指示音根据设计需要可以进行选择配置。
61.上述板件锁扣连接结构通过试验证实可在锁扣地板上应用,在地板铺装时有明显的对接到位指示音。
62.本发明的采用上述构造的板件锁扣连接结构,还具有其他技术优势/效果:
63.1、在现有技术的主榫头偏转进入主凹槽的锁扣地板(参见中国专利文献cn2801951y、cn26271119y)中,主榫头的位置仍然是能够活动的、未被锁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副榫头和副凹槽的锁定配合实现了主榫头的位置定位和防松脱效果,而且
主榫头的位置定位是由多个定位面约束定位来实现,此时主榫头的端部和主凹槽仍然保留间隙s(参见图3),不存在过紧或过松问题。
64.2、地板接缝处由下挡圆弧面承压,承压能力强。
65.3、活动板件相对于固定板件通过一横向延伸面(第一上挡面101/201)和两纵向延伸面(第一左挡面103和第三右挡面210)同时定位约束,第二板体在铺装后成为一整体构件,消除了活动余量,且连接牢固。
66.4、本连接结构的安装应力通过多个受力面(第一上挡面101、第二上挡面111、第一左挡面103、第三左挡面112、下挡圆弧面105)共同分担,使得受力均衡。
67.在本发明中,上述板件锁扣连接结构的第一弹性舌部109a和第二弹性舌部109b一先一后地进入主凹槽,其中,第一弹性舌部109a先进入主凹槽。
68.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舌部109a的第一凸起107的形状为峰脊状。在图6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舌部109a的第一凸起107的形状为凸台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舌部的第一凸起107还可以为半圆柱形等其他形状。
69.在本发明中,越障指示音因板材材质、结构尺寸、细节设计等不同而有差异。当然也可特意设计为不发音模式,此时板件在铺装过程中伴随的明显对接到位手感仍然能够用于指示板件对接到位。
70.本发明的板件锁扣连接结构的用途不局限于地板铺装,还可以是其他用途的板面对接上,例如墙板、墙面板、顶板、隔板的对接等。
7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