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94577发布日期:2020-11-20 09: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墙板,包括钢筋(6)和由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16)相互拼接而成的墙板主体,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16)之间形成连接区域(1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16)之间设置有钢筋连接器(4),所述钢筋连接器(4)包括上半圆管(7)和下半圆管(13),上半圆管(7)上设置有注浆孔(8),上半圆管(7)与下半圆管(13)大小相同且相互拼合后形成封闭的内腔,所述上半圆管(7)和下半圆管(13)两端开设有用于供钢筋(6)穿过的穿筋孔(9),所述穿筋孔(9)各有一半位于上半圆管(7)和下半圆管(13)上,穿筋孔(9)的直径小于内腔直径,所述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16)上的钢筋(6)分别穿过两个穿筋孔(9)伸进钢筋连接器(4)内,且在钢筋(6)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其穿出钢筋连接器(4)的限位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器包括金属圆环(14),金属圆环(14)内设置有螺纹,金属圆环(14)通过螺纹配合与钢筋(6)连接,所述穿筋孔(9)的存在使上半圆管(7)和下半圆管(13)之间的内腔形成阶梯台(11),所述金属圆环(14)抵靠在阶梯台(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圆管(7)和下半圆管(13)的一侧采用合页(10)连接,上半圆管(7)和下半圆管(13)远离合页(10)的一侧通过固定螺栓(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1)上设置有若干加强块(3),加强块(3)位于第一墙体(1)用于与第二墙体(16)连接的一侧,所述第二墙体(16)上设置有凹槽(19)并位于第二墙体(16)用于与第一墙体(1)连接的一侧,凹槽(19)的大小与加强块(3)相对应,凹槽(19)与加强块(3)相嵌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9)内设置有凹孔(18),凹孔(18)位于凹槽(19)的内侧壁上且凹孔(18)的深度方向与凹槽(19)的深度方向相垂直,所述加强块(3)上开设有连接槽(21),所述连接槽(21)内开设有与凹孔(18)配合的连接孔(27),连接槽(21)内设置有由连接段(26)、中间段(24)和紧固段(22)组成的z形折管(20),所述中间段(24)的两端分别与紧固段(22)和连接段(26)相对接,连接段(26)穿过连接孔(27)内后嵌入凹孔(18)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段(22)上穿设有紧固螺栓(23),在连接槽(21)内开设有与紧固螺栓(23)配合的螺纹孔(25),紧固螺栓(23)穿过紧固段(22)的一端螺纹连接于螺纹孔(25)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16)的连接侧上均设置有若干钢筋凹槽(17),钢筋(6)位于钢筋凹槽(17)内,所述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16)的一端各设置有两个通孔(2),所述通孔(2)贯穿钢筋凹槽(17)所在区域,所述通孔(2)内设置有插筋(5),所述插筋(5)与钢筋(6)的长度方向相互交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凹槽(17)与插筋(5)相交的面设置为曲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墙板,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包括钢筋、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设置有钢筋连接器,所述钢筋连接器包括上半圆管和下半圆管,上半圆管上设置有注浆孔,上半圆管与下半圆管大小相同且相互拼合后形成封闭的内腔,在钢筋连接器的两端开设有穿筋孔,所述穿筋孔各有一半位于上半圆管和下半圆管上,穿筋孔的直径小于内腔直径,所述钢筋分别穿过两个穿筋孔伸进钢筋连接器内,且在钢筋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其穿出钢筋连接器的限位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钢筋通过钢筋连接器进行连接,通过注浆孔进行注浆,将钢筋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防止钢筋在浇筑时晃动,达到加强预制墙体的连接强度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任日东;孙克芳;蒋荣城;郑威轩;王灌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曙光装配式建筑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4
技术公布日:2020.11.2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