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浇筑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49998发布日期:2021-02-18 14:48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浇筑模板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浇筑模板。


背景技术:

[0002]
浇筑,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指把混凝土等材料浇筑到模子里制成预定形体来使用,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过程。通过这种形式预制成的成品叫做浇筑模板,现在的大型建筑工地往往都采取该类方式进行建筑施工。
[0003]
在目前的工程施工中,利用浇筑模板使得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我国建筑行业使用的浇筑模板的材质为木、竹、塑料、钢。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时多利用模板组装形成空腔,再将混凝土浇筑在空腔内,定型后再撤除模板。目前常用的建筑模板主要有钢质模板和木质模板,木质模板重量轻,但使用时由于受到水的浸蚀,容易腐烂,一般使用二至三次即损坏,因而重复使用次数少,使用效率低,而且使用时易与混凝土粘合在一起,难以脱模,给施工带来不便;钢质模板结构坚固,可重复使用次数比木质模板多,但重量大,施工不方便,同时价格高,增加了施工的成本。在浇筑混凝土时,浇灌混凝土使得混凝土对浇筑模板产生侧压力,造成浇筑模板的损坏,发生浇筑事故,轻则财产损失,工程质量不达标,重则造成人员伤亡。
[0004]
但是目前在施工过程中,浇筑方式为钢筋混凝土浇筑,其内部结构为预先绑缚的钢筋,再用混凝土将其裹覆于其内,利用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和其内钢筋的韧性,能更好的适应于现代建筑的结构需求。在现实中,为了加快施工的进程,往往都采用在钢筋绑缚完成后,在钢筋外层用薄木板覆盖,然后浇筑混凝土,带混凝土干结后,将木板拆除。但是在使用木板时,选用合适尺寸的木板,再进行支模,费时费力。目前四边形柱的浇筑同样面临此问题。
[0005]
所以现有的浇筑模板存在的问题:对于不同尺寸的四边形柱的浇筑需求,模板组装和固定不便。
[0006]
所以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不同尺寸的四边形柱的浇筑模板安装和拆卸不便的问题进行设计的,为了解决不同尺寸的四边形柱的浇筑模板安装和拆卸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无法很好的解决不同尺寸的四边形柱的浇筑模板安装和拆卸不便的问题。
[0008]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9]
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浇筑模板,包括若干模板,模板能够拼接成四边形模板,四边形模板在竖直方向能够叠加连接成内部中空的四边形柱体;四边形模板能够调节各边的长度,四边形柱体在竖直方向上能够调节各四边形模板之间的间距。模板由承接板、连接板、对接板和第一调节机构构成,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一螺母,第一螺杆在模板长度方向上依次穿设于承接板、连接板和对接板,第一螺母设置在对接板的第一螺杆穿出端,
通过旋拧第一螺母能够使得模板的各板块彼此贴紧或远离。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四边形模板在竖直方向上通过第二螺杆穿设连接,第二螺母设置在四边形柱体的第二螺杆穿出端,通过旋拧第二螺母能够使得四边形模板彼此贴紧或远离。通过设置第一螺杆,可以将承接板、连接板和对接板依次穿设连接,其中可以加数块连接板以扩充模板的长度。但是模板必须以承接板和对接板作为模板的头和尾,中间可以有一块或多块连接板,实现模板的长度调节。同时模板可以在竖直方向进行叠加,通过第二螺杆进行穿设连接,模板中的各个板块大小相同,以使得模板进行高度叠加时,可以更好的连接。其竖直方向的叠加可以是相应板块对应叠加,也可以是不同板块对应叠加。通过第二螺杆在竖直方向上穿设连接模板。可以实现模板在竖直方向上也即是高度方向上的叠加。实现了模板的高度调节。进而,通过设置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能够实现模板在长度和高度上的调节,再通过模板之间利用对接板与承接板的连接,实现需要的浇筑模板的成型。
[0010]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螺母设置在对接板的第一螺杆穿出端,通过旋拧第一螺母能够使得模板的各板块彼此贴紧或远离;第二螺母设置在四边形柱体的第二螺杆穿出端,通过旋拧第二螺母能够使得四边形模板彼此贴紧或远离。通过在模板中对接板的第一螺杆穿出端设置第一螺母,可以实现通过旋拧第一螺母来推进对接板向连接板抵靠,进而推动其他与其紧邻的板块向着其他板块抵靠,直至所有板块彼此贴紧,同时通过在竖直方向上第二螺杆穿出端设置第二螺母,可以实现通过旋拧第二螺母来推进四边形模板彼此抵靠,直至所有四边形模板彼此贴紧。然后就可以进行浇筑了。这样就实现了模板的快速组装和任意组装。
[0011]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承接板上沿高度方向设有“t”型槽,“t”型槽的槽底设有贯穿承接板的第一孔道,第一螺杆能够穿出第一孔道而露出第一螺杆杆体;在承接板紧挨连接板的板面上设有沿板体长度方向的盲孔,盲孔能够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在承接板上沿板体的高度方向设有贯穿板体的第二孔道,第二螺杆能够穿过第二孔道与叠加于其上的承接板或对接板相连。在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贯穿板体的第三孔道,在高度方向上设有贯穿板体的第四孔道,第一螺杆能够穿过第三孔道与承接板和对接板相连,第二螺杆能够穿过第四孔道与叠加于其上的连接板相连,第三孔道与第四孔道彼此相错,互不联通。对接板的一端为能够插入承接板上的“t”型槽的“t”型结构,其在板体的长度方向设有贯穿板体的第五孔道,在高度方向设有贯穿板体的第六孔道,第一螺杆能够穿出第五孔道,第二螺杆能够穿过第六孔道与叠加于其上的承接板或对接板相连,第五孔道与第六孔道彼此相错,互不联通。通过在承接板、连接板和对接板设置第一孔道、第二孔道、第三孔道、第四孔道、第五孔道和第六孔道,使得螺杆可以穿插于其中,在螺杆的穿出端上分别设置螺母,可以通过螺母的旋拧来进行各板块的贴紧或远离。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螺杆在使用时,优先将第一螺杆旋进承接板的盲孔之中,然后再依次将连接板和对接板通过孔道利用螺杆穿插连接起来。
[0012]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0013]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承接板、连接板和对接板,利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进行连接,可以实现浇筑模板的快速组装和组装成需要的浇筑形状,同时实现了模板的快速拆卸,便于携带和运输。
附图说明
[0014]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承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对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1]
11-第一螺杆、12、第二螺杆、21-第一螺母、22、第二螺母、3-承接板、31-盲孔、32-第一孔道、33-第二孔道、4-连接板、41-第三孔道、42-第四孔道、5-对接板、51-第五孔道、52-第六孔道、6-第二调节机构、7-模板、71-四边形模板、72-四边形柱体、73-第一调节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3]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浇筑模板,包括若干模板7,模板7能够拼接成四边形模板71。优选的,模板7能够通过多种拼接方式进行连接,比如插接、铰接、粘接、螺纹连接等,以下介绍的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插接式连接。四边形模板71在竖直方向能够叠加连接成内部中空的四边形柱体72;四边形模板71能够调节各边的长度,四边形柱体72在竖直方向上能够调节各四边形模板71之间的间距。
[0024]
优选的,模板7包括承接板3、连接板4、对接板5和第一调节机构73,第一调节机构73包括第一螺杆11和第一螺母21,第一螺杆11在模板7长度方向上依次穿设于承接板3、连接板4和对接板5,优选的,承接板3和对接板5位于模板7的两端,中间为若干连接板4,第一螺母21设置在对接板5的第一螺杆11穿出端,通过旋拧第一螺母21能够使得模板7的各板块彼此贴紧或远离。通过设置第一螺杆,可以将承接板、连接板和对接板依次穿设连接,其中可以加数块连接板以扩充模板的长度。但是模板必须以承接板和对接板作为模板的头和尾,中间可以有一块或多块连接板,实现模板的长度调节。第一螺母设置在对接板的第一螺杆穿出端,通过旋拧第一螺母能够使得模板的各板块彼此贴紧或远离,通过在模板中对接板的第一螺杆穿出端设置第一螺母,可以实现通过旋拧第一螺母来推进对接板向连接板抵靠,进而推动其他与其紧邻的板块向着其他板块抵靠,直至所有板块彼此贴紧。
[0025]
优选的,第二调节机构6包括第二螺杆12和第二螺母22,四边形模板71在竖直方向上通过第二螺杆12穿设连接,第二螺母22设置在四边形柱体72的第二螺杆12穿出端,通过旋拧第二螺母22能够使得四边形模板71彼此贴紧或远离。模板可以在竖直方向进行叠加,通过第二螺杆进行穿设连接,模板中的各个板块大小相同,以使得模板进行高度叠加时,可以更好的连接。其竖直方向的叠加可以是相应板块对应叠加,也可以是不同板块对应叠加。通过第二螺杆在竖直方向上穿设连接模板。可以实现模板在竖直方向上也即是高度方向上
的叠加,实现了模板的高度调节。第二螺母设置在四边形柱体的第二螺杆穿出端,通过旋拧第二螺母能够使得四边形模板彼此贴紧或远离,通过在竖直方向上第二螺杆穿出端设置第二螺母,可以实现通过旋拧第二螺母来推进四边形模板彼此抵靠,直至所有四边形模板彼此贴紧。优选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可以为相同的螺杆,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可以为相同的尺寸与螺杆匹配的蝶形螺母,这样方便旋拧。
[0026]
优选的,承接板3上沿高度方向设有“t”型槽,“t”型槽的槽底设有贯穿承接板3的第一孔道32,第一螺杆11能够穿出第一孔道32而露出第一螺杆11杆体;在承接板3紧挨连接板4的板面上设有沿板体长度方向的盲孔31,盲孔31能够与第一螺杆11螺纹连接;在承接板3上沿板体的高度方向设有贯穿板体的第二孔道33,第二螺杆12能够穿过第二孔道33与叠加于其上的承接板3或对接板5相连。优选的,第一螺杆11在模板7组装时,先旋进盲孔31中,然后再依次将连接板和对接板通过第一螺杆连接。
[0027]
优选的,在连接板4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贯穿板体的第三孔道41,在高度方向上设有贯穿板体的第四孔道42,第一螺杆11能够穿过第三孔道41与承接板3和对接板5相连,第二螺杆12能够穿过第四孔道42与叠加于其上的连接板4相连,第三孔道41与第四孔道42彼此相错,互不联通。优选的,第三孔道41用于穿过第一螺杆11以完成连接板与承接板和对接板的连接。第四孔道42用于穿过第二螺杆12以连接叠加于其上的连接板4。
[0028]
优选的,对接板5的一端为能够插入承接板3上的“t”型槽的“t”型结构,其在板体的长度方向设有贯穿板体的第五孔道51,在高度方向设有贯穿板体的第六孔道52,第一螺杆11能够穿出第五孔道51,第二螺杆12能够穿过第六孔道52与叠加于其上的承接板3或对接板5相连,第五孔道51与第六孔道52彼此相错,互不联通。第五孔道51用于穿过第一螺杆11以完成对接板与连接板的连接。优选的,第一孔道32、第二孔道33、第三孔道41、第四孔道42、第五孔道51、第六孔道52以及盲孔31的直径相同,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直径相匹配,使得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能够穿过各孔道。
[0029]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便于理解和使用,特在此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过程进行描述:
[0030]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组装时,先将第一螺杆旋紧进承接板的盲孔之中,然后依次将连接板和对接板通过第三孔道和第五孔道连接在第一螺杆上,组成一组模板,然后组装另一组模板或几组模板,然后通过承接板与对接板的“t”结构进行对接连接,对接完成后,旋拧螺母使得各板块之间彼此贴紧,组成初具模型的四边形模板,然后再重复上述操作,制成一个或几个初具模型的四边形模板,然后依次将一个初具模型的四边形模板叠加在其上,利用第二螺杆将每一组的模板中的各个板块进行连接,连接完成后,在最上层的模板的每个板块上伸出来的第二螺杆上通过旋拧螺母,使得每一组初具模型的四边形模板之间彼此贴紧。这样就完成了浇筑模板的组装,其中,可以通过添加或去除连接板来调节每一组浇筑模板的长度,可以通过叠加或去除初具模型的四边形模板,来调节整体浇筑模型的高度。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实现浇筑模板按照需求进行组装,同时便于组装和拆卸。
[0031]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