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3513发布日期:2021-02-03 17:13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建筑工程中,电缆槽墙身完全依靠人工使用铁锹浇筑混凝土,由于墙身仅仅只有6cm到8cm,在操作上很难将铁锹里的混凝土准确的倒入墙身。因此不仅浪费混凝土浆料,而且对电缆槽底板、墙身模板、木方造成污染。此外,由于墙身窄且绑有钢筋,也不易实施振捣操作。
[0003]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其结构合理,支撑板和引流板形成上宽下窄的贯通结构,有效引导混凝土浆料流入,解决了传统技术中上料和振捣不方便的问题,节约了浆料的使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有效保证了电缆槽侧墙的成型质量。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其包括支撑板和引流板,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一对,其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引流板的数量为一对,其垂直于所述支撑板并设置在一对支撑板之间;所述引流板与支撑板形成上部宽度大、下部宽度小的贯通结构;相邻引流板的下端的间隙小于电缆槽侧墙支设模板的内部间隙。
[0006]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引流板倾斜设置,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0007]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支撑板的下部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为矩形结构,其宽度与电缆槽侧墙支设模板的外侧宽度相匹配。
[0008]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支撑板与引流板焊接固定为一体,两者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板。
[0009]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引流板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
°-
80
°

[0010]
作为优选实施例,还包括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滚轮组件的滚轮与电缆槽侧墙支设模板的外侧面抵接。
[0011]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滚轮组件通过连接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板,所述滚轮组件还包括滚轮架和转轴,所述滚轮通过所述转轴固定于滚轮架。
[0012]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转轴与电缆槽侧墙支设模板的外侧面平行设置,所述滚轮抵接于电缆槽侧墙支设模板的外侧面并绕转轴滚动。
[0013]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连接板为l型板,其上部设置有长条孔。
[0014]
作为优选实施例,相邻引流板的下端的间隙为30mm-50mm。
[0015]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001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其结构合理,支撑板和引流板形成上宽下窄的贯通结构,有效引导混凝土浆料流入,解决了传统技术中上料和振捣不方便的问题,有效保证了电缆槽侧墙的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0017]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图1所述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的截面图;
[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引流板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示意图;
[0021]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2]
图5是图4中滚轮组件及其连接板的局部放大图;
[0023]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应用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4]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0025]
100.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
[0026]
10.支撑板;11.缺口;
[0027]
20.引流板;
[0028]
30.加强板;
[0029]
40.滚轴组件;41.滚轮;42.滚轮架;43.转轴;
[0030]
50.连接板;51.长条孔;
[0031]
200.电缆槽侧墙支设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图1至图6是本申请所述一种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33]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0034]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0035]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100包括支撑板10和引流板20,所述支撑板10的数量为一对,其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引流板20的数量为一对,其垂直于所述支撑板10并设置在一对支撑板10之间;所述引流板20与支撑板10形成上部宽度大、下部宽度小的贯通结构;相邻引流板20的下端的间隙小于电缆槽侧墙支设模板的内部间隙。
[0036]
图2中,引流板20对称设置于支撑板10,引流板20形成的贯通结构的上部宽度大于
其下部宽度。施工人员将混凝土浆料自开口较大的上端放入,混凝土浆料在重力作用下沿引流板20下移,自开口较小的下端流至电缆槽侧墙支设模板内。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结构形式,上部开口较大,不会由于电缆槽过窄而引起浆料外落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混凝土浆料放置的便捷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效率。
[0037]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引流板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示意图,所述引流板20倾斜设置,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为锐角。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引流板20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
°-
80
°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引流板20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75
°

[0038]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相邻引流板20的下端的间隙为40mm。相邻引流板20的下端的间隙与电缆槽的宽度有关,相邻引流板20的下端的间隙为30mm-50mm。
[0039]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10的下部设置有缺口11,所述缺口11为矩形结构,其宽度与电缆槽侧墙支设模板的外侧宽度相匹配。具体地,缺口11的宽度应略大于所述电缆槽侧墙支设模板的外侧宽度,这样,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可沿电缆槽侧墙支设模板的长度方向移动,以改变浇筑位置。
[0040]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10与引流板20焊接固定为一体,两者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板30。加强板30可以为角钢或方钢,其焊接在支撑板10与引流板20的交接处,以增加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的强度,保证施工过程施工的稳定性。
[0041]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100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100还包括滚轮组件40,所述滚轮组件40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0,滚轮组件40的图5示出的滚轮41与电缆槽侧墙支设模板的外侧面抵接。
[0042]
图5是图4中滚轮组件40及连接板50的局部放大图,所述滚轮组件40通过连接板50固定于所述支撑板10,所述滚轮组件40还包括滚轮架42和转轴43,所述滚轮41通过所述转轴43固定于滚轮架42。
[0043]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转轴43与电缆槽侧墙支设模板的外侧面平行设置,所述滚轮41抵接于电缆槽侧墙支设模板的外侧面并绕转轴43滚动。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滚轮组件40,将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100与电缆槽侧墙支设模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有效提高了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100移动的便捷性,有利于提升电缆槽侧墙浇筑的施工效率。
[0044]
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滚轮41有塑料制成,转轴43由不锈钢制成,转轴43和滚轮41的内孔之间设置轴承以保证滚轮41顺畅滑动。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滚轮41由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制成,有效提升了滚轮41清洁的便捷性。
[0045]
在图5中,所述连接板50为l型板,其上部设置有长条孔51。施工人员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连接板50的位置,即而实现其上的滚轮组件40的位置调整,以使用不同宽度的电缆槽侧墙的施工,提升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的适用范围。
[0046]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100应用实施例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6简述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的步骤:
[0047]
首先,将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100,按图6位置放置于电缆槽侧墙支设模板200的上部。支撑板10的缺口11卡接于电缆槽侧墙支设模板200的外侧。
[0048]
接着,施工人员使用铁锹将混凝土自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100的上部放入,混凝土浆料在重力作用下沿引流板20下移,自开口较小的下端流至电缆槽侧墙支设
模板200内;
[0049]
在倒入混凝土过程中,使用振捣棒沿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100的中部竖向振捣,使混凝土快速从振捣棒两边坍落至墙身模板内。
[0050]
重复上述操作,边浇筑边振捣,直至该装置范围内墙身浇筑完毕。将装置顺墙身模板移动,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0051]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槽侧墙混凝土快速浇筑装置,其结构合理,支撑板和引流板形成上宽下窄的贯通结构,有效引导混凝土浆料流入,解决了传统技术中上料和振捣不方便的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电缆槽侧墙的成型质量。
[0052]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