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架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93201发布日期:2021-01-01 13:39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架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架柱。



背景技术:

装配式项目普遍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柱,通常是通过预埋于柱底内的灌浆套筒注入灌浆料拌合物,通过灌浆料硬化形成整体并实现传力,使得上下层主钢筋对接连接。采用灌浆套筒进行连接时,需要上下框架柱的安装精度比较高,安装比较费力。灌浆套筒的内部灌浆情况不易观察、检测,连接接头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另外,灌浆时,需要有灌浆料从灌浆套筒的所有出浆口都均匀的流出才可以停止灌浆,容易造成灌浆料的浪费,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架柱,解决现有的预制混凝土框架柱结构安装费力、成本高、不易检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架柱,包括结构相同的上层框架柱和下层框架柱,下层框架柱的顶端设置有梁和楼板;

上层框架柱的内部设置有预埋的纵向钢筋,纵向钢筋伸出上层框架柱顶端的长度不小于纵向钢筋伸出上层框架柱底端的长度,上层框架柱的底端至少预埋设置有一个支撑腿,支撑腿的外露长度小于上层框架柱与下层框架柱之间的距离,支撑腿与下层框架柱之间设置有垫片;

上层框架柱的纵向钢筋与下层框架柱的纵向钢筋之间采用挤压套筒连接,上层框架柱与下层框架柱之间预留有后浇段,后浇段的内部设置有加密钢筋。

优选的,所述上层框架柱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一个支撑腿,支撑腿在上层框架柱的底部预埋的深度不小于200mm;垫片的周围设置有座浆料,座浆料的直径为120mm,座浆料的高度与垫片的高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纵向钢筋插入在挤压套筒的内部,并且上层框架柱与下层框架柱的纵向钢筋之间设置有6-12mm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上层框架柱的内部四周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纵向钢筋。

优选的,所述上层框架柱的顶端设置有预埋的吊装件,上层框架柱的各个侧面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均设置有预埋的斜向支撑件。

优选的,所述纵向钢筋伸入后浇段下部的长度为160-180mm,纵向钢筋伸入后浇段上部的长度为110-13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框架柱的有益效果是:

1、上层框架柱与下层框架柱的纵向钢筋之间通过挤压套筒连接,不需要在框架柱的底端预埋灌浆套筒,框架柱的制备更方便。

2、采用挤压套筒连接,避免了灌浆操作,避免了使用价格高的灌浆料,降低了成本。

3、采用挤压套筒进行连接,对上层框架柱与下层框架柱之间对接的精度要求低,可以通过微调纵向钢筋实现连接,操作方便,保证了施工质量。

4、挤压套筒与纵向钢筋的连接效果可以通过挤压套筒表面的压痕进行判断,检测方便。

5、上层框架柱与下层框架柱之间的连接不占用关键线路,不影响后续的施工,有利于缩短施工工期。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架柱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附图1中a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架柱的实施例的上层框架柱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上层框架柱;2、下层框架柱;3、楼板;4、纵向钢筋;5、后浇段;6、挤压套筒;7、支撑腿;8、垫片;9、梁;10、加密钢筋;11、吊装件;12、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架柱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附图1中a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架柱的实施例的上层框架柱仰视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柱,包括结构相同的上层框架柱1和下层框架柱2,下层框架柱2的顶端设置有梁9和楼板3,梁9和楼板3与下层框架柱2的连接方式选用现有的连接方式。上层框架柱1与下层框架柱2的结构相同,方便框架柱的规模化生产。框架柱的结构以上层框架柱1为例进行说明。上层框架柱1的内部设置有预埋的纵向钢筋4,以提高上层框架柱1的强度。纵向钢筋4在上层框架柱1的内部四周均匀的分布,本实施例中上层框架柱1的四个侧面的内部各设置有2根纵向钢筋4,上层框架柱1的4个边角处各设置有1根纵向钢筋4。

纵向钢筋4伸出上层框架柱1顶端的长度不小于纵向钢筋4伸出上层框架柱1底端的长度,优选的,纵向钢筋伸入后浇段下部的长度为160-180mm,纵向钢筋伸入后浇段上部的长度为110-130mm,后浇段的高度为300mm。纵向钢筋4伸出楼板3的长度大于上层框架柱1底端纵向钢筋4伸出的长度,方便挤压设备的挤压。

上层框架柱1的底端至少预埋设置有一个支撑腿7,本实施例中上层框架柱1的底端设置有一个支撑腿7,支撑腿7位于上层框架柱1底端的中心位置处。支撑腿7采用dn100钢管制成,内部填充有与上层框架柱1相同的混凝土。支撑腿7在上层框架柱1的底部预埋的深度不小于200mm。

支撑腿7的外露长度小于上层框架柱1与下层框架柱2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支撑腿7与下层框架柱2之间设置有垫片8,垫片8为钢板,可以通过垫片8调整上层框架柱1与下层框架柱2之间的距离,并保证支撑腿7与下层框架柱2密切接触。垫片8的周围设置有座浆料,座浆料为120mm的灰饼。座浆料的高度与垫片8的高度相等。上层框架柱1的顶端设置有预埋的吊装件11,方便吊装。上层框架柱1的各个侧面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均设置有预埋的斜向支撑件12,通过斜支撑实现对上层框架柱1的固定。

上层框架柱1下部的纵向钢筋4与下层框架柱2上部的纵向钢筋4之间通过挤压套筒6连接,纵向钢筋4插入在挤压套筒6的内部并且上层框架柱1与下层框架柱2纵向钢筋4之间设置有6-12mm的距离。上层框架柱1和下层框架柱2的连接处预留有后浇段5,后浇段5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而成,后浇段5的内部设置有水平方向的加密钢筋10,提高后浇段5的强度。后浇段5的高度为300mm,方便挤压设备的操作。后浇段5的高度可以根据挤压设备的大小进行调整,不局限与上述高度。

预制混凝土框架柱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测量放线,弹出轮廓线、轴线、中线和控制线。

s2、上层框架柱1的安装位置进行粗糙面处理。

s3、在下层框架柱顶端上层框架柱1支撑腿7位置按照设计高度放置钢垫片8,在钢垫片8的周围设置有座浆料,座浆料的直径为120mm,座浆料的高度与钢垫片8的高度相等;在下层框架柱2的顶端纵向钢筋4上套上挤压套筒6。

s4、吊装上层框架柱1到安装位置,并对上层框架柱1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上层框架柱1的纵向钢筋4与下层框架柱2的纵向钢筋4对准,将支撑腿7放置在垫片8上,并安装斜向支撑,固定上层框架柱1。

s5、调整挤压套筒6的位置,可以微调上层框架柱1底端纵向钢筋4的角度,将上层框架柱1上底端的纵向钢筋4插入挤压套筒6内,然后通过挤压设备将挤压套筒6与纵向钢筋4挤压连接在一起。通过观察挤压套筒6表面的压痕,判断挤压套筒6与纵向钢筋4的连接效果。

s6、在上层框架柱1与下层框架柱2连接处的后浇段5上捆扎水平向的加密钢筋10,支模板,在后浇段5上浇筑自密实混凝土,后浇段5与上层框架柱1和下层框架柱2的表面在同一平面内。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预制混凝土框架柱,能够解决现有的预制混凝土框架柱结构安装费力、成本高、不易检测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