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弯距大梢径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张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7606发布日期:2021-05-07 20:1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大弯距大梢径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张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大弯距大梢径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张拉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电力、通信杆塔的大弯矩大梢径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由于优越的性能,现已替换钢管塔、角钢塔广泛使用于10kv、35kv以及110kv高压输电线路与通信杆塔上。随着新一轮电网改造升级,多回路、高强度的杆塔出现,势必要求大弯矩大梢径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组装长度增加,电杆最长组装长度长达48m。目前,大弯矩大梢径组装电杆组装接头大都采用钢板圈焊接接头,组装长度低于18m的也有采用法兰螺栓联接接头,但局限于中部法兰或根部法兰,也就是说大弯矩大梢径预应力组装杆目前只能用一个接头组装。因超长杆排杆时需要较大的场地,且由于超长杆长度大、自重大,需大吨位的吊车整体起吊,在山坡、稻田等位置施工排杆焊接很难具备要求的场地,大吊车也很难进入施工现场,这样一来给施工带来非常大的不便,甚至不能施工,此外超长组装杆施工费用昂贵,给大弯矩大梢径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推广应用带来困难,限制了用途,也缩小了使用范围。

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cn106049964b,公开日为2018年11月9日,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弯矩大梢径预应力混凝土电杆法兰接头的张拉装置,包括钢模、千斤顶、张拉头、张拉架、以及设于钢模与张拉架之间的张拉撑脚,所述千斤顶与所述张拉头连接,所述张拉头上固设有张拉外齿,张拉装置还包括所述法兰接头,所述法兰接头包括与所述钢模套接的套筒,所述套筒内壁上固设有挂筋圈以及用于与所述张拉外齿咬合的张拉内齿,所述套筒外壁上固设有张拉法兰盘,所述张拉法兰盘上穿设有多个用于传递张拉力的螺栓,所述螺栓上带有锁止螺母,所述张拉法兰盘位于所述锁止螺母与所述螺栓的头部之间。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张拉头与张拉架之间通过张拉连接套将千斤顶与张拉头之间螺纹连接,有张拉架与张拉头之间的空间有限,工人在将器械伸入至张拉架内进行操作,利用张拉连接套与千斤顶以及张拉头螺纹固定,在现场操作起来受空间的影响,不便操作,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便捷安装千斤顶与张拉头的用于大弯距大梢径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张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大弯距大梢径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张拉装置,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钢模,所述钢模内于所述杆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张拉头,所述张拉头远离所述杆体的一侧设置有张拉架,所述张拉架内穿设有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千斤顶的端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张拉头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卡手,所述卡手与所述凹槽靠近所述连接柱外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连接板的中间开设有阶梯槽,所述卡手抵紧于所述阶梯槽远离所述千斤顶一侧的端部,所述连接柱上设置有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使连接柱移动,将卡手收缩进入阶梯槽内,通过压缩弹簧将卡手回弹张开,通过卡手底端的钩部钩紧在阶梯槽的侧壁上,将张拉头与千斤顶以及张拉架连接于一体,通过千斤顶工作进行测量杆体的张紧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套设于所述连接柱的外壁,所述连接柱靠近所述千斤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螺纹穿设过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连接柱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驱动管,所述驱动管与所述固定管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固定管与所述连接柱之间设置有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驱动管驱使螺杆转动带动连接柱沿固定管的内壁移动,具有稳定移动,便捷操作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l形板,所述l形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管靠近所述千斤顶的一侧,所述驱动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l形板的水平端卡接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驱动管与所述l形板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l形板将驱动管与固定管连接于一体,使得驱动管转动带动螺杆转动驱使连接柱转动,避免固定管与驱动管一体转动导致连接柱一体转动使得连接柱的移动效率降低。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管靠近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固定管靠近所述驱动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管与固定管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将驱动管与固定管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使得驱动管的转动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柱的侧壁,所述固定管的内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限位柱抵接于所述导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柱通过限位柱沿导向槽移动,通过导向槽与限位柱的限位使得连接柱沿固定管座轴向移动,将卡手朝向连接板的一侧移动,具有稳定移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柱的朝向所述导向槽的一端设置为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柱的端部设置为圆弧状,减少了限位柱在导向槽内移动的摩擦力,避免了连接柱在固定管内移动由于摩擦力过大导致无法移动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千斤顶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千斤顶的端部通过支架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支架的作用下使得千斤顶与固定板之间存在间隙供螺杆放置,使得螺杆具有位移空间,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管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驱动杆驱使驱动管转动,具有便捷操作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件驱使连接柱移动,将卡手收缩进入阶梯槽内,通过压缩弹簧将卡手回弹张开,通过卡手底端的钩部钩紧在阶梯槽的侧壁上,将张拉头与千斤顶以及张拉架连接于一体,通过千斤顶工作进行测量杆体的张紧力;

2.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l形板将驱动管与固定管连接于一体,使得驱动管转动带动螺杆转动驱使连接柱转动,避免固定管与驱动管一体转动导致连接柱一体转动使得连接柱的移动效率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千斤顶的水平轴线剖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千斤顶的竖直轴线剖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杆体;11、钢模;12、张拉头;13、连接板;131、阶梯槽;2、千斤顶;21、张拉架;22、固定板;23、连接柱;231、凹槽;232、卡手;233、压缩弹簧;24、支架;3、驱动件;31、螺杆;32、驱动管;321、驱动杆;33、固定管;4、连接件;41、l形板;42、环形槽;43、轴承;5、限位件;51、限位柱;52、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大弯距大梢径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张拉装置,包括杆体1,杆体1的形状优选为圆柱管,其材料优选为混凝土材料。杆体1的一端固定套设有钢模11,钢模11的形状优选为圆柱管,其材料优选为金属材料。杆体1的端部于钢模11内固定连接有张拉头12,张拉头12的形状优选为圆柱形,其材料优选为金属材料。张拉头12远离的杆体1的一侧于千斤顶2的端部设置有张拉架21,张拉架21的形状优选为圆锥形架,其材料优选为金属材料

参照图2、图3,张拉头12(参照图1)的端部焊接有连接板13(参照图1),连接板13的形状优选为圆形,其材料优选为金属材料。连接板13上开设有阶梯槽131,阶梯槽131靠近张拉头12(参照图1)的一端的开口直径大于阶梯槽131远离张拉头12一端的开口直径。千斤顶2(参照图1)的端部通过支架24焊接有固定板22,支架24的形状优选为折弯状,其材料优选为金属材料。固定板22朝向张拉头1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柱23,连接柱23的形状优选为圆柱形,其材料优选为金属材料。连接柱23朝向张拉头12的一端开设有凹槽231,凹槽231内转动连接有卡手232,卡手232的底端为勾形,其材料优选为金属材料。卡手232与凹槽231的槽底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233。压缩弹簧233的材料优选为金属材料。连接柱23上设置有驱动件3。

上述技术特征应用如下:通过驱动件3驱使连接柱23移动,将卡手232收缩进入阶梯槽131内,通过压缩弹簧233将卡手232回弹张开,通过卡手232底端的钩部钩紧在阶梯槽131的侧壁上,将张拉头12与千斤顶2以及张拉架21连接于一体,通过千斤顶2工作进行测量杆体1的张紧力。

驱动件3包括固定管33,固定管33与驱动管32之间设置有连接件4,连接柱23靠近驱动管32的端侧转动连接有螺杆31,螺杆31的形状优选为带有螺纹线的圆柱杆,其材料优选为金属材料。螺杆31螺纹穿设过固定板22。固定管33与连接柱23之间设置有限位件5。

连接件4为l形板41,l形板41焊接于固定管33的外壁上。l形板41的材料优选为金属材料。驱动管32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槽42,l形板41抵接于环形槽42内。驱动管32与固定管33的端部通过轴承43转动连接,轴承43的材料优选为金属材料。

限位件5包括限位柱51,限位柱51焊接于连接柱23的侧壁上,限位柱51的形状优选为端部为圆弧状的圆柱形,其材料优选为金属材料。固定管33的内壁上开设有导向槽52,限位柱51沿导向槽52滑动连接。驱动管3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杆321。驱动杆321的形状优选为圆柱形,其材料优选为金属材料。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转动驱动管32带动螺杆31螺旋移动驱使连接住沿固定管33移动,通过卡手232缩紧于连接板13上的阶梯槽131,在压缩弹簧233的回弹使得卡手232抵接于阶梯槽131的侧壁,在卡手232与阶梯槽131靠近张拉头12的一端钩紧,使得千斤顶2与张拉头12连接于一体,通过千斤顶2工作将卡手232拉紧连接板13进行测量杆体1的张紧力。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