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地砖平整维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9580发布日期:2021-01-26 20:00阅读:79来源:国知局
石材地砖平整维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面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材地砖平整维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石材地面施工以湿贴为主,施工难度大、周期长、质量不稳定,根据建筑施工的发展趋势:工厂化制作、装配化施工。对地面石材的施工方法进行装配式的改进,其中,关键点是保证石材的平整度与整体性,并可改变传统石材地面,刚性很大,脚踩上去的感觉不够舒服,不利于足部的健康的现象。在石材地砖底面铺设柔性材料衬底,让使用者踩踏石材地砖时会有些微的弹性和沉降感,触感会较为舒适。
[0003]
有些建筑对楼板的隔声、保温节能有较高要求,会采用在楼板上铺贴epp泡沫来实现。在石材地砖底面铺设发泡材料衬底,以提供良好的隔音和节能效果,其在使用者踩踏石材地砖时也会有些微的沉降感。但是在被踩踏的石材地砖沉降时,必然会与相邻石材地砖产生高低位差,虽然其位差不大,但使用者难免会感觉地面不平整和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材地砖平整维持装置,可以让发生沉降的石材地砖带动相邻石材地砖边缘压强减小相应产生的沉降减少,让被踩踏石材地砖与相邻石材地砖的邻接处维持平整。
[0005]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石材地砖平整维持装置,其包括柔性的嵌合件以及开设于石材地砖侧边、供嵌入所述嵌合件的嵌槽,所述嵌合件的两侧在所述石材地砖拼合时分别嵌入两相邻所述石材地砖的相对所述嵌槽中。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嵌合件采用密度板、塑料板或木材。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嵌合件的宽度大于两个所述嵌槽的深度的总和。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嵌槽内部附着有金属层。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嵌槽内部及所述石材地砖的侧边附着有金属层。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嵌槽为燕尾槽或半燕尾槽。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嵌槽在靠近所述石材地砖的边角处的位置采用填料填实。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填料为硬质材料。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填料配合粘结剂结合于所述嵌槽中。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嵌槽位于所述石材地砖侧边的中间位置且相邻所述石材地砖上的嵌槽等高设置。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石材地砖侧边开设嵌槽,在石材地砖拼合时,在两相邻石材地砖的相对嵌槽中嵌入有一定柔性的嵌合件,组装时可确保两相邻石材地砖拼接
处维持平整,即便铺设石材地砖的地面平整度不完善,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确保铺设完成的石材地砖在相邻石材地砖接缝处不会产生高低位差。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石材地砖平整维持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石材地砖平整维持装置的嵌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石材地砖平整维持装置的嵌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石材地砖平整维持装置中嵌槽的结构示意图(左)以及嵌槽中嵌设嵌合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右)。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石材地砖平整维持装置中嵌槽的结构示意图(左)以及嵌槽中嵌设嵌合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右)。
[00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提供的石材地砖平整维持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6]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7]
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石材地砖平整维持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石材地砖平整维持装置,其主要包括:具有一定柔性的嵌合件11以及开设于石材地砖21侧边、供嵌入该嵌合件11的嵌槽12,该嵌合件11的两侧在石材地砖21拼合时分别嵌入两相邻石材地砖21的相对嵌槽12中。
[0028]
其中,每块石材地砖21的四个侧面均可开设嵌槽12,各嵌槽12高度一致,同一批石材地砖21上的嵌槽12的高度也一致,如此在使用时,可更好地维持石材地砖21在铺贴后的表面平整性。
[0029]
嵌合件11可采用密度板、塑料板或木材(较薄的木材、板材均具有可弯曲的柔性性能),也可采用其它具有一定柔性的材料,通过在两相邻石材地砖的相对嵌槽12中嵌入有一定柔性的密度板或塑料板,可以让发生沉降的石材地砖21带动相邻石材地砖21边缘压强减小相应产生的沉降减少,让被踩踏石材地砖21与相邻石材地砖21的邻接处维持相对平整,不会让踩踏在石材地砖21上的使用者在相邻石材地砖21接缝处产生高低位差的感觉。如图1所示,当采用在石材地砖21的底部铺设epp泡沫衬底22(epp是发泡聚丙烯的缩写(expanded polypropylene),是一种新型泡沫塑料的简称)时,难免会使得使用者踩踏石材地砖时会有些微的沉降感,使得被踩踏的石材地砖沉降,与相邻石材地砖产生高低位差,虽然其位差不大,但使用者难免会感觉地面不平整和不稳定。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平整维持装置可以让发生沉降的石材地砖带动相邻石材地砖边缘压强减小相应产生的沉降减少,让被踩踏石材地砖与相邻石材地砖的邻接处维持平整。
[0030]
优选地,嵌合件11的宽度大于两个嵌槽12的深度的总和,例如:嵌槽12的深度为4mm,嵌合件11的宽度可以是8.5mm,这样就可以确保石材地砖21铺设时两相邻石材地砖之间的留缝宽度为0.5mm,让石材地砖铺设更简便。
[0031]
参见图2和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石材地砖平整维持装置的嵌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石材地砖平整维持装置的嵌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嵌槽12内部附着有金属层121,该金属层121布满整个嵌槽12内部表面,构成金属槽,起到增强金属槽的强度,金属层121可采用铝合金或是不锈钢材质制成,可采用粘结剂粘贴在嵌槽12内部,也可以直接镀在嵌槽12内部。
[0032]
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也采用了金属层121,不同的是,该金属层121不仅设置在整个嵌槽12内部,而且还延伸出嵌槽12并沿着石材地砖21的侧边设置,直至石材地砖21的顶面和地面处,此时,金属层121可同时对嵌槽12及石材地砖21的侧边起到增强结构的作用,同样地,该金属层121可采用铝合金或是不锈钢材质制成,可采用粘结剂粘贴在嵌槽12内部和石材地砖21的侧边,也可以直接镀在嵌槽12内部和石材地砖21的侧边。
[0033]
参见图4和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石材地砖平整维持装置中嵌槽的结构示意图(左)以及嵌槽中嵌设嵌合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右),图5为本实施例5提供的石材地砖平整维持装置中嵌槽的结构示意图(左)以及嵌槽中嵌设嵌合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右)。如图所示,嵌槽12可以是燕尾槽或是半燕尾槽,相应地,嵌合件11的两侧可以形成为燕尾型或半燕尾型,在组装完成时还可以提供两相邻石材地砖21水平方向的拘束力,而可降低石材地砖21在使用中发生水平移位的可能。此时,由于嵌合件11的材质为具有一定柔性材料,因此,当嵌槽12可以是燕尾槽或是半燕尾槽时,嵌合件11也可保持其原本的矩形板块形状,当嵌入嵌槽12后,具有柔性的嵌合件11的两侧自然会匹配形成与燕尾槽或是半燕尾槽完全贴合的燕尾型或半燕尾型。
[0034]
再参见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提供的石材地砖平整维持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值得注意的是,对某些强度较低的石材,嵌槽12开设时应避开石材地砖21的边角处,以避免影响石材地砖边角处的结构强度。嵌槽12若是在石材地砖21侧边完整开设,即设置为贯穿石材地砖21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此时,可以在边角处的嵌槽12中可采用填料13填实,填料可采用石材废料或其他硬质材料,优选地,以石材废料或其他硬质材料配合粘结剂塞入嵌槽12的靠近石材地砖21的边角处的位置,如嵌槽12的两端,以强化石材地砖边角处
的结构强度。可以理解的是,在边角处的嵌槽中采用填料填实以及使用粘合剂粘结,都不是构成本实用新型石材地砖平整维持装置的必要手段,对于那些强度足够的石材,嵌槽内无需填实也无需设置粘结剂,因此,不应以此来限缩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6]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