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蒸汽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41842发布日期:2021-09-15 00:33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蒸汽锅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蒸汽锅炉。


背景技术:

2.加气混凝土是以硅质材料(砂、粉煤灰及含硅尾矿等)和钙质材料(石灰、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铝粉),通过配料、搅拌、浇注、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蒸汽锅炉指的是生产蒸汽的锅炉设备,加气混凝土砌块在切割工序完成后,需要通过蒸汽锅炉进行蒸压。
3.目前,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将切割好的混凝土砌块堆转入蒸养釜内,再通过蒸汽锅炉将高温高压蒸汽通入蒸养釜内对砌块进行蒸压,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每次将蒸压完成的砌块转出并将新的待蒸压的砌块转入时,都需要将蒸汽锅炉关闭,当待蒸压的砌块转入完成后,才能将蒸汽锅炉再次打开进行蒸压工作,此种方式会导致蒸汽锅炉需要重新进行加热生产蒸汽,导致对砌块的蒸压效率变低,而且频繁进行启闭还会影响蒸汽锅炉的使用寿命,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蒸汽锅炉。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每次将蒸压完成的砌块转出并将新的待蒸压的砌块转入时,都需要将蒸汽锅炉关闭,当待蒸压的砌块转入完成后,才能将蒸汽锅炉再次打开进行蒸压工作,此种方式会导致蒸汽锅炉需要重新进行加热生产蒸汽,导致对砌块的蒸压效率变低,而且频繁进行启闭还会影响蒸汽锅炉的使用寿命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蒸汽锅炉。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新型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蒸汽锅炉,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蒸汽管,所述锅炉本体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气罐,所述蒸汽管远离锅炉本体的一端与储气罐的左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储气罐的右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内部固定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储气罐的内部位于蒸汽管上方的一侧滑动设有活塞垫,所述活塞垫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t形杆,且每个t形杆的竖直部杆壁均通过滑孔与储气罐的上端滑动连接,所述活塞垫的上端与储气罐的上内侧壁之间固定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弹簧,且每个弹簧均与对应位置的t形杆的竖直部杆壁活动套接,所述储气罐的左侧壁下端位于活塞垫上方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压力表及压力管,所述压力管的内部固定设有压力阀。
7.优选的,所述蒸汽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冷凝箱,且冷凝箱的右侧壁与压力管的左端固定连通,所述冷凝箱的上下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一组导流板,且两组导流板相互错开设置,每个所述导流板的内部均开设有通气腔,每个所述通气腔的上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进风管,且每个通气腔的后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出风管,每个所述进风管及每个出风管均贯穿
冷凝箱的侧壁并延伸至外部,多个所述进风管位于冷凝箱外部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内部左侧固定设有冷却风机,所述冷凝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回流管,且每个回流管的下端均贯穿冷凝箱的下端并延伸至外部,多个所述回流管的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有t形管,且t形管的下端与锅炉本体的储水腔固定连通,所述t形管的竖直部内部固定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冷凝箱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气管。
8.优选的,所述储气罐的右侧壁位于活塞垫下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远离储气罐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气斗,且吸气斗的内部固定设有吸气风机。
9.优选的,所述储气罐的右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有u形管,且u形管远离储气罐的一端与锅炉本体的储水腔固定连通,所述u形管的竖直部内部固定设有第三控制阀。
10.优选的,所述活塞垫的上固定连接有加强板。
11.优选的,每个所述通气腔均为蛇形设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蒸汽锅炉,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新型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蒸汽锅炉,通过设有的锅炉本体及蒸汽管的相互配合,可以加热产生高温高压蒸汽并经蒸汽管排出,通过设有的储气罐及排气管的相互配合,可以将蒸汽导入装有砌块的蒸养釜内部,从而可以对砌块进行蒸压,通过设有的活塞垫、多个t形杆及多个弹簧的相互配合,当进行砌块的上下料工作时,可以关闭排气管的第一控制阀,此时储气罐可以将蒸汽管进入的蒸汽进行储存,当上下料完成后,只需要打开第一控制阀即可继续进行蒸压工作,不需要关停蒸汽锅炉,有效提高对砌块的蒸压效率,并延长蒸汽锅炉的使用寿命,通过设有的压力管及压力阀,当储气罐内部的储气量达到预设值时,可以通过压力管进行降压,避免发生爆炸。
14.2、该新型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蒸汽锅炉,通过设有的冷凝箱、两组导流板、多个进风管、多个出风管、通风管、冷却风机、多个回流管、出气管及t形管的相互配合,可以对从压力管排出的蒸汽进行冷却,使其冷却呈水珠并回流进蒸汽锅炉本体内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节能性能,通过设有的吸气管、吸气斗及吸气风机的相互配合,可以将吸气斗设置在蒸养釜的出料端上方,可以对出料时溢出的蒸汽进行吸收,减少蒸汽浪费。
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可以使蒸压锅炉不间断地工作,有效提高对砌块的蒸压效率,并延长蒸汽锅炉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节能性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蒸汽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18.图3为图1中冷凝箱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锅炉本体、2蒸汽管、3储气罐、4排气管、5活塞垫、6t形杆、7弹簧、8压力管、9冷凝箱、10导流板、11进风管、12出风管、13通风管、14冷却风机、15回流管、16t形管、17出气管、18吸气管、19吸气风机、20u形管、21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参照图1

3,一种新型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蒸汽锅炉,包括锅炉本体1,锅炉本体1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蒸汽管2,锅炉本体1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气罐3,蒸汽管2远离锅炉本体1的一端与储气罐3的左侧壁下端固定连接,储气罐3的右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4,排气管4的内部固定设有第一控制阀,储气罐3的内部位于蒸汽管2上方的一侧滑动设有活塞垫5,活塞垫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t形杆6,且每个t形杆6的竖直部杆壁均通过滑孔与储气罐3的上端滑动连接,活塞垫5的上端与储气罐3的上内侧壁之间固定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弹簧7,且每个弹簧7均与对应位置的t形杆6的竖直部杆壁活动套接,储气罐3的左侧壁下端位于活塞垫5上方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压力表及压力管8,压力管8的内部固定设有压力阀,锅炉本体1的其它构件均为现有技术,未作过多赘述。
22.蒸汽管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冷凝箱9,且冷凝箱9的右侧壁与压力管8的左端固定连通,冷凝箱9的上下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一组导流板10,且两组导流板10相互错开设置,每个导流板10的内部均开设有通气腔,每个通气腔的上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进风管11,且每个通气腔的后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出风管12,每个进风管11及每个出风管12均贯穿冷凝箱9的侧壁并延伸至外部,多个进风管11位于冷凝箱9外部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通风管13,通风管13的内部左侧固定设有冷却风机14,冷凝箱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回流管15,且每个回流管15的下端均贯穿冷凝箱9的下端并延伸至外部,多个回流管15的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有t形管16,且t形管16的下端与锅炉本体1的储水腔固定连通,t形管16的竖直部内部固定设有第二控制阀,冷凝箱9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气管17,当储气罐3内部的压力值达到顶值时,可以将压力阀打开,从而可以将蒸汽导入冷凝箱9内部,高温蒸汽与低温的导流板10碰撞后会冷凝成水珠,水珠会通过多个回流管15及t形管16回流进行锅炉本体1内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冷却风机14工作,可以通过多个进风管11及多个出风管12的相互配合,加大每个导流板10内部的空气流速,从而可以使导流板10快速降温,以保证冷凝效果。
23.储气罐3的右侧壁位于活塞垫5下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吸气管18,吸气管18远离储气罐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气斗,且吸气斗的内部固定设有吸气风机19,将吸气斗置于蒸养釜的出料端上方,吸气风机19工作,可以将出料时溢出的蒸汽进行吸收进储气罐3内部,从而可以减少蒸汽浪费。
24.储气罐3的右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有u形管20,且u形管20远离储气罐3的一端与锅炉本体1的储水腔固定连通,u形管20的竖直部内部固定设有第三控制阀,可以将储气罐3内部的水回流进锅炉本体1内部,减少水资源浪费。
25.活塞垫5的上固定连接有加强板21,可以增加活塞垫5的抗变形性能,避免高压导致活塞垫5变形。
26.每个通气腔均为蛇形设置,可以增加流动空气与导流板10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提高冷却降温效果。
27.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锅炉本体1工作,可以将蒸汽经蒸汽管2、储气罐3及排气管4导入蒸养釜内部,从而可以对砌块进行蒸压,当对砌块进行上下料时,关闭第一控制阀,此
时蒸汽管2继续箱储气罐3内部导入蒸汽,在进入蒸汽的压力下,可以使活塞垫5上移,从而储气罐3可以储存多余的蒸汽,即不需要关停锅炉本体1,上下料完成后,打开第一控制阀,在多个弹簧7的配合下,可以使活塞垫5下移并将多余的蒸汽经排气管4挤出继续对砌块进行蒸压,且活塞垫5恢复至原来位置,当储气罐3储存蒸汽的压力过大时,可以打开压力阀,然后通过压力管8进行泄压,保证使用的安全性,不需要关停蒸汽锅炉,有效提高对砌块的蒸压效率,并延长蒸汽锅炉的使用寿命。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