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女儿墙泛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15642发布日期:2021-06-18 16:32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女儿墙泛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女儿墙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女儿墙泛水结构。



背景技术:

女儿墙是指建筑物屋顶四周外围的矮墙,主要起栏杆作用,保护人员安全。为保证女儿墙不受雨水冲刷,以及保护屋面的防水层,在女儿墙与楼顶面相交处需要进行防水处理,即制作泛水。

泛水构造,即屋面防水层与突出结构之间的防水构造,突出于屋面之上的女儿墙、烟囱、楼梯间、立管等壁面与屋顶的交接处,将屋面防水层延伸到这些垂直面上,形成立铺的防水层,称为泛水。

目前,建筑屋面女儿墙泛水构造一般采用如下结构:在女儿墙的立面上刷卷材胶粘剂,铺设防水卷材,然后在防水卷材上刷一层砂浆作为防水卷材的保护层。

但是经历长时间日晒风吹之后,砂浆保护层结构易受损,从而易导致防水卷材脱离女儿墙立面,防水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防水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女儿墙泛水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女儿墙泛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女儿墙泛水结构,包括屋面、设于屋面的女儿墙和设于女儿墙与屋面相交处的预制件,所述女儿墙的立面铺设有防水卷材,所述预制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竖直板和水平板,所述竖直板和所述水平板组合成l形结构,所述水平板的底面与所述屋面相贴合,所述竖直板的侧面贴合于所述防水卷材的外表面;所述竖直板与所述女儿墙通过膨胀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抵接贴合于防水卷材的预制件,对防水卷材起到加固作用,以减少防水卷材的翘起弯曲,从而确保防水效果;并且搭配膨胀螺栓,更进一步加固预制件的连接强度,以提高预制件对防水卷材的贴合抵接效果;并且预制件可预先在工厂加工,省去现场浇筑的时间,缩短整体结构的施工周期。

可选的,所述水平板远离所述竖直板的侧壁设为斜面,且该斜面朝向所述屋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屋面之间的区域填充有泡沫棒和用于包裹泡沫棒的硅酮耐候结构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少屋面的水渗入至水平板和屋面之间的贴合位置,并且斜面的设置起到加强泡沫棒的连接固定效果,从而提高防水效果。

可选的,所述屋面开设有位于所述水平板一侧的排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排水槽,能够及时排走屋面的水,从而减少雨水积聚于水平板的斜面处的情况发生,进而减少雨水的渗入。

可选的,所述竖直板的上端倾斜向上延伸有抵接于所述女儿墙立面的斜板,所述斜板位于所述防水卷材的上方,所述斜板与所述女儿墙立面之间形成夹角区域,所述斜板开设有注胶孔,所述夹角区域内填充有硅酮耐候结构胶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注胶孔,往夹角区域内注入填充硅酮耐候结构胶,以形成硅酮耐候结构胶体,以包裹住防水卷材上端,从而减少雨水从防水卷材上端渗入至防水卷材与女儿墙的贴合位置处,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并且斜板具有模板限位的作用,能够确保硅酮耐候胶能够紧实包裹住防水卷材上端;并且斜板倾斜设置,能够及时排走其上表面的雨水,减少雨水渗入夹角区域内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所述预制件设为多块,且各预制件沿所述女儿墙水平延伸方向相互拼接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快速完成预制件沿女儿墙长度方向的铺设。

可选的,所述预制件靠近相邻预制件的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端贯穿至所述斜面,所述凹槽的另一端贯穿连通至所述夹角区域;相邻两个所述预制件的凹槽组合形成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填充固定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一端伸入至所述夹角区域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密封条作为连接件,通过其与预制件的凹槽的连接,可以实现相邻两个预制件之间的拼接;并且密封条具有一定的防水效果,能够减少雨水渗入至两个预制件之间的连接处;并且密封条的两端分别与硅酮耐候结构胶体和斜面位置处的硅酮耐候结构胶连接,从而密封条的固定稳定性大幅度提高,进而防水效果大大提高。

可选的,所述密封条具有圆形穿刺部,所述膨胀螺栓依次穿刺过所述穿刺部和所述硅酮耐候结构胶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供膨胀螺栓穿过的穿刺部,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密封条的安装稳固性;并且被膨胀螺栓所穿刺破坏的穿刺部的碎片结构将插入硅酮耐候结构胶体内,从而大大提高碎片结构与硅酮耐候结构胶体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密封条的安装稳固性。

可选的,所述防水卷材与所述女儿墙立面粘接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防水卷材与女儿墙立面的贴合稳固性,以提高预制件安装时的简便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抵接贴合于防水卷材的预制件,对防水卷材起到加固作用,以减少防水卷材的翘起弯曲,从而确保防水效果;

通过设置密封条,其具有防水效果,并通过密封条的两端的固定,更进一步提高其安装稳固性和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两个预制件连接关系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膨胀螺栓穿刺密封条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预制件;2、膨胀螺栓;10、女儿墙;11、水平板;111、凹槽;112、斜面;113、泡沫棒;12、竖直板;120、安装孔;121、半圆孔槽;13、斜板;131、注胶孔;132、夹角区域;14、密封条;140、穿刺部;20、屋面;201、排水槽;30、防水卷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女儿墙泛水结构。参照图1,女儿墙泛水结构包括屋面20和设于屋面20的女儿墙10,女儿墙10的立面粘接铺贴有防水卷材30,女儿墙10与屋面20相交处设有多个预制件1,以抵接贴合防水卷材30的外表面,减少防水卷材30的弯曲翘起;各预制件1沿女儿墙10水平延伸方向相互拼接连接,且预制件1通过膨胀螺栓2与女儿墙10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预制件1包括一体成型的竖直板12和水平板11,竖直板12和水平板11组合成l形结构,水平板11的底面与屋面20相贴合,竖直板12的侧面贴合于防水卷材30的外表面。

如图2所示,预制件1靠近相邻预制件1的侧面开设有凹槽111,凹槽111的形状与预制件1侧面一致,呈l形,且凹槽111的直角拐弯处为圆角过渡;凹槽111的一端贯穿至水平板11远离竖直板12的侧面,凹槽111的另一端贯穿至竖直板12的上表面;相邻两个预制件1的凹槽111组合形成容纳槽,容纳槽内填充固定有密封条14,密封条14可为防水橡胶材质,密封条14沿容纳槽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密封条14的两端均伸出容纳槽外部。

如图3所示,水平板11远离竖直板12的侧壁设为斜面112,且该斜面112朝向屋面20,斜面112与屋面20之间的区域填充有泡沫棒113和用于包裹泡沫棒113的硅酮耐候结构胶,以起到减少水渗入水平板11与屋面20连接处的情况发生;并且,屋面20开设有位于水平板11一侧的排水槽201,以排出斜面112位置处所积聚的雨水。

如图3所示,竖直板12的上端倾斜向上延伸有一段斜板13,斜板13与竖直板12一体成型,斜板13位于防水卷材30上方,且斜板13抵接于女儿墙10的立面;斜板13开设有注胶孔131,斜板13与女儿墙10立面之间形成夹角区域132,密封条14的一端插入该夹角区域132内;通过注胶孔131往夹角区域132内注入硅酮耐候结构胶,以形成硅酮耐候结构胶体,从而确保防水卷材30上端位置的防水效果。

如图2所示,竖直板12靠近相邻竖直板12的侧面开设有半圆孔槽121,半圆孔槽121的轴线垂直于女儿墙10的立面,半圆孔槽121与凹槽111连通,相邻两个竖直板12的半圆孔槽121组合成安装孔120(见图3)。

施工时,先在女儿墙10立面钻出供膨胀螺栓2安装的孔位,然后将防水卷材30粘铺于女儿墙10的立面上,然后将预制件1抵接放置于女儿墙10与屋面20的相交处,然后将密封条14的一半部位插入预制件1的凹槽111内,再通过密封条14另一半部位与另一预制件1的凹槽111的插接,以完成相邻两个预制件1的拼接,此时确保密封条14的两端均伸出容纳槽外部;然后在斜面112处放置泡沫棒113和填注硅酮耐候结构胶;然后通过注胶孔131往夹角区域132内注入硅酮耐候结构胶,以形成硅酮耐候结构胶体;待硅酮耐候结构胶体未凝固时,往安装孔120内插入膨胀螺栓2,膨胀螺栓2先穿刺并破坏密封条14(见图4),被破坏的部位命名为穿刺部140,密封条14位于穿刺部140的结构可设置得较为薄弱,以便膨胀螺栓2穿刺,被穿刺破坏的穿刺部140的碎片结构将插入硅酮耐候结构胶体内,然后膨胀螺栓2穿过硅酮耐候结构胶体,最后钻入女儿墙10立面内,从而完成整体结构的施工。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女儿墙10泛水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设置抵接贴合于防水卷材30的预制件1,对防水卷材30起到加固作用,以减少防水卷材30的翘起弯曲,从而确保防水效果。

并且通过设置密封条14、硅酮耐候结构胶体和泡沫棒113,能够减少预制件1分别与女儿墙10和屋面20连接处的渗水,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防水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