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RP筋的残损木柱平头墩接加固方法

文档序号:26352189发布日期:2021-08-20 20:25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基于FRP筋的残损木柱平头墩接加固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frp筋的残损木柱平头墩接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乡村记忆工程、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提出;古建及古民居等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物的保护越来越被重视。而在木结构常见残损类型有节点残损和柱脚糟朽、受弯构件变形过度等,其中,最为普遍还是以干湿循环、虫蛀腐朽等引起的木柱柱脚糟朽,其修复难度也往往较大。许多情况下,往往直接更换柱,这种做法非常不利于传统建筑的修缮与保护,不满足传统建筑的修缮加固原则,对其风貌影响往往也很大;此外,常见的巴掌榫、抄手榫等墩接加固方法往往受到墩接长度等参数的限制,对原有木柱完好部分往往需要削去很大一部分才能进行加固,原木柱材料损失大,无法最大程度保留原木柱历史信息,且施工较为复杂,需保证原木与新木墩接尺寸契合才能完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基于frp筋的残损木柱平头墩接加固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基于frp筋的残损木柱平头墩接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与残损木柱直径相同的新木柱;

步骤二:将新木柱及残损木柱相互连接的端部加工成平面,随后,将新木柱与残损木柱通过平头进行墩接形成柱体;

步骤三:在柱体外表面的墩接处圆周均布的开设偶数个沿轴向设置的开槽,开槽一半开设在新木柱上,另一半开设在残损木柱上;

步骤四:在每个开槽内设置一个自传感frp筋,在自传感frp筋与开槽之间填充胶粘剂,自传感frp筋与开槽之间形成粘接层,使自传感frp筋、新木柱及残损木柱粘接固定;

步骤五:在开槽外端安装老旧木条以封堵开槽;

步骤六:在新木柱及残损木柱的墩接端捆绑软钢带,软钢带位于开槽端部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胶粘剂为改性环氧树脂结构胶或间苯二酚树脂胶。

进一步的,所述粘接层内混合有木屑。

进一步的,所述自传感frp筋内部设有传感光纤和与传感光纤相连接的分布式光栅传感器,自传感frp筋端部设置有与传感光纤相连接的光纤连接线。

进一步的,所述自传感frp筋表面带肋,其端部安装有加强护套。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护套包括连接自传感frp筋端部的钢箍及套装在钢箍外的橡胶套,所述加强护套上设置有供光纤连接线穿过的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开槽的长度为1.5-2.0倍的残损木柱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软钢带一端安装有卡扣,另一端间隔开设若干与卡扣相配合的卡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施工方便,在最大程度保留下原有木柱历史信息的同时,还能实现对木柱的加固,乃至自监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加固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加固结构的拆解示意图。

图3是软钢带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自传感frp筋示意图。

图5是加强护套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不使用软钢带进行加固时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无需进行监测的木柱的加固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新木柱;2-残损木柱;3-开槽;4-自传感frp筋;401-光纤连接线;5-胶粘剂;6-加强护套;601-钢箍;602-橡胶套;7-老旧木条;8-软钢带;801-卡扣;802-卡槽;9-frp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基于frp筋的残损木柱平头墩接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与残损木柱2直径相同的新木柱1;

步骤二:将新木柱及残损木柱相互连接的端部加工成平面,随后,将新木柱与残损木柱通过平头进行墩接形成柱体;

步骤三:在柱体外表面的墩接处圆周均布的开设偶数个沿轴向设置的开槽3,开槽一半开设在新木柱上,另一半开设在残损木柱上;

步骤四:在每个开槽内设置一个自传感frp筋4,在自传感frp筋与开槽之间填充胶粘剂5,自传感frp筋与开槽之间形成粘接层,使自传感frp筋、新木柱及残损木柱粘接固定,保证力的有效传递,新木柱、残损木柱主要通过自传感frp筋传力;

步骤五:在开槽外端安装老旧木条7以封堵开槽,以最大程度维持原状,老旧木条尺寸须保证与开槽尺寸大体吻合,自传感frp筋与老旧木条间应当留有间隙,以保证连接光纤的光纤连接线有存放空间;

步骤六:在新木柱及残损木柱的墩接端捆绑软钢带8,软钢带位于开槽端部内侧。

在本实施例中,老旧木条可直接镶嵌固定,也可通过可调节松紧度的软钢带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对于无需进行监测的墩接木柱,则不采用软钢带固定,直接采用环氧树脂将木条黏贴在上面。如图7,对于后续可做油漆面的木柱且无需进行监测的木柱,可沿纵向和横向先后分部黏贴一层frp布9来固定,甚至对其承载力起到一定加强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开槽除对称设置外,宜均匀分布,对于传统民居木柱(直径在180mm-380mm左右)开槽设置4个,其间隔角度为90度;对于柱径较大柱子可设置6个,其间隔角度为60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胶粘剂为改性环氧树脂结构胶或间苯二酚树脂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粘接层内混合有木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传感frp筋内部设有传感光纤和与传感光纤相连接的分布式光栅传感器,自传感frp筋端部设置有与传感光纤相连接的光纤连接线40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传感frp筋表面带肋,其端部安装有加强护套6,以保证受压时与frp筋接触的部分应力集中现象得到缓和以及端部frp筋纤维不松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护套包括连接自传感frp筋端部的钢箍601及套装在钢箍外的橡胶套602,钢箍与橡胶套粘接,所述加强护套上设置有供光纤连接线穿过的缺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槽的长度为1.5-2.0倍的残损木柱的直径,宽度和深度应当视原木柱尺寸而定,不宜对木柱过度削弱。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软钢带一端安装有卡扣801,另一端间隔开设若干与卡扣相配合的卡槽802。

本加固结构对原有结构扰动小,在不更换柱且不不过多削弱截面的条件下,能起到提高承载力、刚度的效果,不仅适用于檐柱、金柱,也可适用于墙体内的柱子,传力更直接,更具加固优势,与自传感frp筋联合使用,还能起到加固监测效果,实时掌握加固后木柱的状态,使加固效果也有了保障。

本专利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