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动式能够主动张开进行保护的爬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01592发布日期:2022-10-01 08:32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动式能够主动张开进行保护的爬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爬架防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转动式能够主动张开进行保护的爬架系统。


背景技术:

2.爬架在建筑工程中起到很大作用,它是帮助施工人员能够爬至建筑施工位置的支撑设备,现有的爬架大多数为梯形结构,外侧未设置防护机构,在遇到一些较高建物的施工工作时,此时需要操作人员借助爬架攀爬至施工位置,由于越高的位置风流作用越大,对施工人员施加推力,很容易导致施工人员受力发生脱落,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长时间的攀爬工作,会导致施工人员体力下降,此时无防护机构对施工人员进行承托,施工人员很容易会因体力下降发生滑落现象,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式能够主动张开进行保护的爬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转动式能够主动张开进行保护的爬架系统,包括底部支撑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底部支撑架顶端的拼接组件,所述拼接组件包括一对直杆,两所述直杆位于底端位置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杆,两所述直杆位于顶端位置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杆,所述拼接组件以及所述底部支撑架侧面均设置有防护架,所述防护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杆内端保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两端靠近中间位置均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顶端设置有拨杆,所述第二支杆顶端两侧均开设有用于提供所述拨杆转动空间的转槽,所述转轴侧面设置有u型护杆,所述u型护杆两端分别与所述转轴两端套接,两所述直杆侧面均开设有连接槽,两所述连接槽分别与所述u型护杆两端插接配合,两所述直杆侧面之间连接有外框,所述外框顶端两侧均开设有缺口,两所述缺口内端两侧均开设有内槽,所述套环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缺口卡接配合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两侧均开设有侧孔,所述侧孔内端插接有插柱,所述插柱一端与所述侧孔内端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插柱另一端与所述内槽插接配合。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部支撑架顶端两侧均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直杆底端两侧均设置有套柱,所述套柱底端与所述插块顶端套接配合,所述套柱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侧面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一螺纹孔保持螺纹连接,所述直杆顶端两侧均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与所述套柱套接配合,所述插头侧面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槽内端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端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拨杆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侧面与所述限位弹簧一端保持连接,所述限位弹簧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槽内端保
持连接。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杆顶端开设有若干凹槽,各所述凹槽呈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支杆顶端。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框侧面开设有承接槽,所述承接槽与所述u型护杆卡接配合。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所述拨杆顶端之间连接有连接杆。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侧面开设有若干握槽,各所述握槽均匀分布在所述连接杆侧面。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顶端位于所述拨杆底端位置开设有第一卡孔,所述套环顶端开设有第二卡孔,所述第一卡孔与所述第二卡孔保持连通,所述拨杆底端与所述第一卡孔以及所述第二卡孔保持插接配合,所述拨杆底端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底端与所述第二卡孔底端保持连接。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杆顶端两侧均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形状与人脚底形状保持一致,所述第二支杆顶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垫块以及所述连接杆保持插接配合。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4.1、该转动式能够主动张开进行保护的爬架系统中,通过拨杆向操作人员相对侧转动带动u型护杆转动,使u型护杆转出两连接槽内端,同时拨杆在转动过程中会带动固定块转动,使得固定块沿着转槽内端转动,当拨杆转动至与第二支杆顶端保持垂直状态时,u型护杆恰好转动至与两第一支杆垂直,u型护杆绕至操作人员背部,对操作人员背部进行防护。
15.2、该转动式能够主动张开进行保护的爬架系统中,通过设置的凹槽增加第一支杆顶端粗糙程度,提高第一支杆与操作人员脚部底端之间的摩擦阻力,通过摩擦阻力维持操作人员脚部与第一支杆顶端之间的稳定性,减少打滑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整个爬架的安全稳定度。
16.3、该转动式能够主动张开进行保护的爬架系统中,通过设置的承接槽对u型护杆进行防护处理,u型护杆处于初始状态时,u型护杆位于承接槽内端,此时操作人员脚底无法与u型护杆底端接触,两者之间无法产生摩擦,避免摩擦阻力对u型护杆位置调节造成影响。
17.4、该转动式能够主动张开进行保护的爬架系统中,通过设置的握槽适应操作人员手部抓取,使得操作人员手指能够卡入对应的握槽内端,使得操作人员手部能够更好握取连接杆,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效率,减少打滑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拆分图;
20.图3为本发明的底部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的拼接组件结构拆分图其一;
22.图5为本发明的拼接组件结构拆分图其二;
23.图6为本发明的直杆结构拆分图;
24.图7为本发明的图6的a处局部放大图;
25.图8为本发明的防护架结构拆分图;
26.图9为本发明的图8的b处局部放大图;
27.图10为本发明的图8的c处局部放大图;
28.图11为本发明的图8的d处局部放大图;
29.图12为本发明的防护架结构剖视图;
30.图13为本发明的图12的e处局部放大图。
31.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32.10、底部支撑架;110、插块;111、第一螺纹孔;
33.20、拼接组件;210、直杆;211、第一支杆;212、第二支杆;2121、转槽;2122、限位槽;2123、限位弹簧;2124、卡槽;213、连接槽;214、外框;2141、承接槽;215、套柱;2151、第二螺纹孔;2152、螺杆;216、插头;2161、第三螺纹孔;220、防护架;221、转轴;222、套环;223、拨杆;2231、限位块;2232、连接弹簧;224、固定块;2241、侧孔;2242、插柱;2243、复位弹簧;225、u型护杆;226、垫块;227、连接杆;2271、握槽。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7.请参阅图1-图13所示,提供了一种转动式能够主动张开进行保护的爬架系统,包括底部支撑架10以及安装在底部支撑架10顶端的拼接组件20,拼接组件20包括一对直杆210,两直杆210位于底端位置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杆211,两直杆210位于顶端位置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杆212,拼接组件20以及底部支撑架10侧面均设置有防护架220,防护架220包括转轴221,转轴221与第二支杆212内端保持转动连接,转轴221两端靠近中间位置均套接有套环222,套环222顶端设置有拨杆223,第二支杆212顶端两侧均开设有用于提供拨杆223转动空间的转槽2121,转轴221侧面设置有u型护杆225,u型护杆225两端分别与转轴221两端套接,两直杆210侧面均开设有连接槽213,两连接槽213分别与u型护杆225两端插接配合,两直杆210侧面之间连接有外框214,外框214顶端两侧均开设有缺口,两缺口内端两侧均开设有内槽,套环222底端设置有与缺口卡接配合的固定块224,固定块224两侧均开设有侧孔
2241,侧孔2241内端插接有插柱2242,插柱2242一端与侧孔2241内端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2243,插柱2242另一端与内槽插接配合。
38.具体使用时,操作人员在进行攀爬过程中,首先,经过底部支撑架10爬至拼接组件20上,双脚踏在第一支杆211顶端,当需要在此处进行施工时,双手分别握住两拨杆223,以转轴221为轴向操作人员相对侧转动两拨杆223,拨杆223通过转轴221带动u型护杆225转动,使u型护杆225转出两连接槽213内端,拨杆223在转动过程中会带动固定块224转动,使得固定块224沿着转槽2121内端转动,当拨杆223转动至与第二支杆212顶端保持垂直状态时,u型护杆225恰好转动至与两第一支杆211垂直,u型护杆225绕至操作人员背部,对操作人员背部进行防护,同时套环222转动过程中会带动固定块224沿着缺口转动,在此过程中,插柱2242受到缺口内壁挤压,使得插柱2242插入侧孔2241内端,对复位弹簧2243进行挤压处理,当拨杆223转动至与第二支杆212顶端保持垂直状态时,固定块224恰好转动至与第二支杆212顶端保持平行,此时两插柱2242分别转动至与两对应的内槽贴合,插柱2242失去压力,复位弹簧2243恢复原状,反向带动插柱2242滑出侧孔2241内端,并带动插柱2242插入对应的内槽内端,对固定块224进行位置固定,从而使得u型护杆225能够处于固定状态,在操作人员手部离开拨杆223后,仍能对操作人员背部进行防护。
39.此外,底部支撑架10顶端两侧均设置有插块110,插块110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11,直杆210底端两侧均设置有套柱215,套柱215底端与插块110顶端套接配合,套柱215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151,第二螺纹孔2151侧面螺纹连接有螺杆2152,螺杆2152与第一螺纹孔111保持螺纹连接,直杆210顶端两侧均设置有插头216,插头216与套柱215套接配合,插头216侧面开设有第三螺纹孔2161,第三螺纹孔2161与螺杆2152螺纹连接。具体使用时,底部支撑架10底端与直杆210顶端套接叠加,实现底部支撑架10与直杆210之间自由安装与拆卸工作,同时直杆210可相互叠加,当遇到爬架无法适应施工高度时,可重复叠加直杆210,通过将其中一个直杆210底端的套柱215套接在其底端的另一个直杆210两对应的插头216,并将螺杆2152螺纹转入第二螺纹孔2151以及第三螺纹孔2161内端,固定住两直杆210,实现直杆210重复叠加,增加爬架的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施工位置。
40.进一步的,转槽2121内端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122,限位槽2122内端设置有限位弹簧2123,拨杆223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2231,限位块2231与限位槽2122滑动连接,限位块2231侧面与限位弹簧2123一端保持连接,限位弹簧2123另一端与限位槽2122内端保持连接。当套环222沿着转槽2121内端转动时,限位块2231沿着限位槽2122内端保持滑动,限位块2231滑动过程中对限位弹簧2123进行挤压处理,使得限位弹簧2123处于压缩状态,当固定块224与缺口脱离后,限位块2231失去压力,限位弹簧2123恢复原状,反向带动限位块2231恢复至初始状态,使得拨杆223恢复至初始位置,从而能够带动u型护杆225卡入对应的连接槽213内端,减少操作人员手动复位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
41.再进一步的,第一支杆211顶端开设有若干凹槽,各凹槽呈均匀分布在第一支杆211顶端。具体使用时,通过设置的凹槽增加第一支杆211顶端粗糙程度,提高第一支杆211与操作人员脚部底端之间的摩擦阻力,通过摩擦阻力维持操作人员脚部与第一支杆211顶端之间的稳定性,减少打滑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整个爬架的安全稳定度。
42.具体的,外框214侧面开设有承接槽2141,承接槽2141与u型护杆225卡接配合。当操作人员脚部踏在第一支杆211顶端时,由于u型护杆225底端贴合在第一支杆211侧面,操
作人员脚底很容易踏在u型护杆225底端,操作人员脚底对u型护杆225底端施加摩擦阻力,导致在进行u型护杆225位置调节时产生阻碍效果,此时通过设置的承接槽2141对u型护杆225进行防护处理,u型护杆225处于初始状态时,u型护杆225位于承接槽2141内端,此时操作人员脚底无法与u型护杆225底端接触,两者之间无法产生摩擦,避免摩擦阻力对u型护杆225位置调节造成影响。
43.由于拨杆223在进行转动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双手同时握住不同拨杆223进行转动,而u型护杆225在移动至操作人员背部过程中,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在此过程中操作人员仅通过双脚维持自身平衡,很容易发生倾倒现象,影响操作人员安全稳定度,此外,两拨杆223顶端之间连接有连接杆227,通过设置的连接杆227实现两拨杆223之间的联动性,操作人员只需通过一只手进行操作,空出的另一只手即可扶着直杆210进行支撑,维持操作人员稳定,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4.进一步的,连接杆227侧面开设有若干握槽2271,各握槽2271均匀分布在连接杆227侧面。具体使用时,通过设置的握槽2271适应操作人员手部抓取,使得操作人员手指能够卡入对应的握槽2271内端,使得操作人员手部能够更好握取连接杆227,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效率,减少打滑现象的发生。
45.再进一步的,转轴221顶端位于拨杆223底端位置开设有第一卡孔,套环222顶端开设有第二卡孔,第一卡孔与第二卡孔保持连通,拨杆223底端与第一卡孔以及第二卡孔保持插接配合,拨杆223底端连接有连接弹簧2232,连接弹簧2232底端与第二卡孔底端保持连接。当施工高度较低时,操作人员无需通过u型护杆225进行背部防护,而此时拨杆223与第一支杆211顶端保持垂直,且拨杆223顶端突出第一支杆211顶端形成突起,对操作人员脚底造成阻碍,影响操作人员正常施工,此时操作人员可通过脚底对拨杆223顶端施加压力,带动拨杆223底端插入第一卡孔与第二卡孔内端,使得拨杆223突出第一支杆211顶端部分完全伸入第一卡孔内端,减少拨杆223突出部位对操作人员脚底的影响,同时拨杆223下移过程中会对连接弹簧2232进行挤压处理,当操作人员脚底离开拨杆223顶端时,连接弹簧2232会恢复原状,反向带动拨杆223突出第一支杆211顶端,以供操作人员进行防护调节工作。
46.由于拨杆223顶端呈圆柱型结构,当操作人员脚底踏在拨杆223顶端时,受到的压力过大,很容易对操作人员脚底造成损伤,引起操作人员不适,此外,拨杆223顶端两侧均设置有垫块226,垫块226形状与人脚底形状保持一致,第二支杆212顶端开设有卡槽2124,卡槽2124与垫块226以及连接杆227保持插接配合,具体使用时,通过设置的垫块226增加拨杆223顶端截面尺寸,同时与操作人员脚底形状保持一致,提高操作人员脚底与拨杆223顶端接触舒适度,同时,当拨杆223下移至转轴221顶端时,连接杆227以及垫块226会卡入卡槽2124内端,使得转轴221顶端保持光滑,无凸点对操作人员工作造成影响。
4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