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板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9782发布日期:2022-09-21 02:50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叠合板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合板模具。


背景技术:

2.现在使用的叠合板模具,其结构大多由面板、底板、筋板组成,为了方便叠合板产品外露筋的延伸,在面板上面按照钢筋设计间距开出槽口。生产时模具拼装完成,钢筋放进模具以形成钢筋网,使用橡胶塞或海绵条把面板上的槽口堵住,以防振捣时漏浆,以此来提高产品质量。实际工作时,橡胶塞或海绵条常常脱落造成漏浆严重,给产品质量带来隐患。其次,早期模具都是根据产品尺寸定做的,长度、宽度和产品的尺寸一致,如果钢筋网外露筋设计尺寸发生变化,或者产品尺寸发生变化,都会造成原有模具不能使用,需要重新制造,无形中造成设备资源浪费,给工期、生产成本带来很大的负担。再次,钢筋需要一一人工铺放于模具上并绑扎,无法进行钢筋的预绑扎,严重影响叠合板的生产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叠合板模具,通过将模具单元设计为相互配合的上模板和下模板,并且在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封堵第二纵板上缘面与第一纵板下缘面间接缝的柔性密封条,有效解决传统模具由于橡胶塞或海绵条脱落导致的漏浆问题;浇筑加工叠合板时,首先将下模板拼接并固设于模台上,其次铺设预先绑扎好的钢筋网,最后将上模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对应的下模板上,浇筑混凝土即可,有效缩短钢筋的铺放时间,显著提高叠合板的生产加工效率;模具单元结构简单,可以将模具单元设置为长度尺寸较小的单元,从而可以根据待加工叠合板的长度采用多个模具单元同轴延伸叠加的方式拼装为尺寸合适的叠合板模具,提高模具使用灵活性,降低设备投入成本;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制备应用实施可行性高,经济实用性强。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叠合板模具,包括模具单元,所述的模具单元包括对应平行的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的上模板包括第一水平板和第一纵板,第一纵板沿长度方向垂直焊接固定于第一水平板的侧缘面上,第一水平板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的下模板包括第二水平板和第二纵板,第二纵板沿长度方向垂直焊接固定于第二水平板的侧缘面上,第二纵板与所述的第一纵板相对应,第二纵板上缘面与第一纵板下缘面间的接缝宽度≥叠合板内部预埋钢筋的直径,所述的第二水平板的上端面沿长度方向间隔焊接有若干与第一水平板上通孔一一对应的螺母,所述的第一水平板通过贯穿通孔的螺栓与第二水平板上的螺母螺纹配合并固定锁紧,所述的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封堵第二纵板上缘面与第一纵板下缘面间接缝的柔性密封条,所述的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之间还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限制叠合板厚度的定位块。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叠合板模具,通过将模具单元设计为相互配合的上模板和下模板,并且在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封堵第二纵板上缘面与第一纵板下缘面间接缝的柔性密封条,有效解决传统模具由于橡胶塞或海绵条脱落导致的漏浆问题;浇
筑加工叠合板时,首先将下模板拼接并固设于模台上,其次铺设预先绑扎好的钢筋网,最后将上模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对应的下模板上,浇筑混凝土即可,有效缩短钢筋的铺放时间,显著提高叠合板的生产加工效率;模具单元结构简单,可以将模具单元设置为长度尺寸较小的单元,从而可以根据待加工叠合板的长度采用多个模具单元同轴延伸叠加的方式拼装为尺寸合适的叠合板模具,提高模具使用灵活性,降低设备投入成本;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制备应用实施可行性高,经济实用性强。
6.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第一水平板和第一纵板之间沿长度方向间隔固设有若干第一筋板,所述的第二水平板和第二纵板之间沿长度方向间隔固设有若干第二筋板,所述的第二筋板朝向第二纵板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的柔性密封条安装于第二筋板的安装槽内,所述的第二筋板的上端缘面与所述的定位块上端面齐平。第一筋板提高了上模板的结构强度,第二筋板提高了下模板的结构强度,柔性密封条安装于第二筋板的安装槽内,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避免柔性密封条脱落,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7.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的定位块为同轴焊接固定于螺母上端面的管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有效避免螺栓和螺母螺纹配合锁紧时造成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的形变,确保本实用新型一种叠合板模具的使用寿命以及所加工叠合板的产品质量。
8.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位于所述第二水平板和第二纵板端部的第二筋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提高了相邻接模具单元间的固定连接便捷性,通过螺栓组件即可实现相邻接模具单元间的固定连接。
9.为了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叠合板模具的使用灵活性,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还包括与所述的模具单元结构相同的连接单元,所述的模具单元组装为矩形结构的叠合板模具时,所述的连接单元用于延长改变模具单元的长度。对于不同尺寸的叠合板,只需要设置不同长度的连接单元与原有模具单元组装拼接即可得到尺寸合适的叠合板模具,有助于减少企业的开模经济负担,同时避免模具资源的浪费,经济实用性强。
1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的柔性密封条为海绵或泡绵材质。
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叠合板模具,通过将模具单元设计为相互配合的上模板和下模板,并且在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封堵第二纵板上缘面与第一纵板下缘面间接缝的柔性密封条,有效解决传统模具由于橡胶塞或海绵条脱落导致的漏浆问题;浇筑加工叠合板时,首先将下模板拼接并固设于模台上,其次铺设预先绑扎好的钢筋网,最后将上模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对应的下模板上,浇筑混凝土即可,有效缩短钢筋的铺放时间,显著提高叠合板的生产加工效率;模具单元结构简单,可以将模具单元设置为长度尺寸较小的单元,从而可以根据待加工叠合板的长度采用多个模具单元同轴延伸叠加的方式拼装为尺寸合适的叠合板模具,提高模具使用灵活性,降低设备投入成本;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制备应用实施可行性高,经济实用性强。
13.2、第一筋板提高了上模板的结构强度,第二筋板提高了下模板的结构强度,柔性密封条安装于第二筋板的安装槽内,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避免柔性密封条脱落,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14.3、所述的定位块为同轴焊接固定于螺母上端面的管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有效避免螺栓和螺母螺纹配合锁紧时造成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的形变,确保了本实用新型
一种叠合板模具的使用寿命以及所加工叠合板的产品质量。
15.4、位于所述第二水平板和第二纵板端部的第二筋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提高相邻接模具单元间的固定连接便捷性,通过螺栓组件即可实现相邻接模具单元间的固定连接。
16.5、对于不同尺寸的叠合板,只需要设置不同长度的连接单元与原有模具单元组装拼接即可得到尺寸合适的叠合板模具,有助于减少企业的开模经济负担,同时避免模具资源的浪费,经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叠合板模具的模具单元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叠合板模具的模具单元的一端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上模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上模板的一端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下模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下模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下模板的一端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上模板;2、下模板;3、螺母;4、螺栓;5、定位块;6、柔性密封条;1-1、第一水平板;1-2、第一纵板;1-3、第一筋板;1-4、通孔;2-1、第二水平板;2-2、第二纵板;2-3、第二筋板;2-4、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6.实施例
27.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叠合板模具,包括模具单元,所述的模具单元包括对应平行的上模板1和下模板2,所述的上模板1包括第一水平板1-1和第一纵板1-2,第一纵板1-2沿长度方向垂直焊接固定于第一水平板1-1的侧缘面上,第一水平板1-1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通孔1-4,所述的下模板2包括第二水平板2-1和第二纵板2-2,第二纵板2-2沿长度方向垂直焊接固定于第二水平板2-1的侧缘面上,第二纵板2-2与所述的第一纵板1-2相对应,第二纵板2-2上缘面与第一纵板1-2下缘面间的接缝宽度≥叠合板内部预埋钢筋的直径,所述的第二水平板2-1的上端面沿长度方向间隔焊接有若干与第一水平板1-1上通孔1-4一一对应的螺母3,所述的第一水平板1-1通过贯穿通孔1-4的螺栓4与第二水平板2-1上的螺母3螺纹配合并固定锁紧,所述的第一水平板1-1和第二水平板2-1之间设置有用于封堵第二纵板2-2上缘面与第一纵板1-2下缘面间接缝的柔性密封条6,所述的第一水平板1-1和第二水平板2-1之间还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限制叠合板厚度的定位块5。
28.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水平板1-1和第一纵板1-2之间沿长度方向间隔固设有若干第一筋板3,所述的第二水平板2-1和第二纵板2-2之间沿长度方向间隔固设有若干第二筋板2-3,所述的第二筋板2-3朝向第二纵板2-2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2-4,所述的柔性密封条6安装于第二筋板2-3的安装槽2-4内,所述的第二筋板2-3的上端缘面与所述的定位块5上端面
齐平。
2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定位块5为同轴焊接固定于螺母3上端面的管体。
30.进一步优选地还有,位于所述第二水平板2-1和第二纵板2-2端部的第二筋板2-3上设置有安装孔。
31.进一步优选地还有,还包括与所述的模具单元结构相同的连接单元,所述的模具单元组装为矩形结构的叠合板模具时,所述的连接单元用于延长改变模具单元的长度。
32.进一步优选地还有,所述的柔性密封条6为海绵或泡绵材质。
33.进一步优选地还有,所述的第一水平板1-1、第一纵板1-2、第二水平板2-1、第二纵板2-2均为花纹钢板材质。
34.本实用新型一种叠合板模具的使用原理:
35.步骤1:根据待加工叠合板的尺寸准备一组长边模具单元和一组短边模具单元,并利用磁盒将两组模具单元的下模板1首尾相接的固定铺放于模台上;
36.步骤2:将预先绑扎好的钢筋网铺放于叠合板模具的下模板1上,相邻的下模板1通过贯穿位于第二水平板2-1和第二纵板2-2端部第二筋板2-3上的安装孔和邻接模具单元上第二纵板2-2上缘面与第一纵板1-2下缘面间接缝的螺栓组件固定连接;
37.步骤3:将上模板1通过螺栓4固定安装于对应的下模板2上;
38.步骤4:浇筑、固化、氧化、脱模、清理模具,用于下一叠合板的生产加工。
39.当待加工的叠合板尺寸》已开模的叠合板模具尺寸时,可以设置一定长度的连接单元,以延长模具单元的长度,使用时上述步骤2的具体操作为:采用螺栓组件将模具单元上的第二筋板2-3与连接单元上相对应的第二筋板2-3固定连接。
4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