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流屋面雨水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27731发布日期:2022-09-24 01:05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力流屋面雨水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雨水排放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力流屋面雨水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建筑规范要求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水宜按重力流系统设计,目前常用的87型雨水斗容易形成压力流态。而在重力流态时,雨水立管排水能力比同管径的雨水斗排水能力大,其排水能力未得到充分利用。并且屋面女儿墙设置溢流口散排时,由于设置位置受限,可能影响建筑品质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4.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重力流屋面雨水排放装置,所述屋面的周围设置有女儿墙,且靠近女儿墙处设置有天沟,所述雨水排放装置包括:
5.87型雨水斗,其安装在所述天沟内,所述87型雨水斗的出水口穿过所述天沟后与建筑室内的雨水立管连通;
6.侧入式雨水斗,其设置在所述女儿墙内,所述侧入式雨水斗的进水端高于所述87型雨水斗,其出水端伸出所述女儿墙后向下弯折形成出水接头;
7.承雨斗,其设置在所述侧入式雨水斗的出水接头的下方,所述承雨斗的上端敞开,且底部连通有第一短管;
8.第二短管,其横向穿过所述女儿墙同侧的建筑物外墙,所述第二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短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雨水立管连通。
9.优选的是,所述侧入式雨水斗的出水接头伸入所述承雨斗内。
10.优选的是,所述侧入式雨水斗的进水端与所述女儿墙朝向所述屋面的一侧平齐,且所述侧入式雨水斗的进水端的底部距所述天沟的底部至少150mm。
11.优选的是,所述87型雨水斗与所述雨水立管之间设置有第三短管和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包括与所述第二短管连通的侧进口、与所述雨水立管连通的下出口以及与所述第三短管的一端连通的上进口,所述第三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87型雨水斗的出水口连通。
12.优选的是,所述第三短管通过abs转换接头或卡箍与所述87型雨水斗的出水口连接。
13.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短管的水平轴线距所述承雨斗的上端面至少1000mm。
14.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重力流屋面雨水排放装置,通过87型雨水斗排除设计重现期内的屋面雨水,通过侧入式雨水斗作为溢流口,排除超出设计重现期的屋面雨水;通过承雨斗的上端敞开,接入从侧入式雨水斗流出的雨水,并且使空气进入,确保雨水立管内在排水
过程中始终接近于大气压力和重力流态,避免形成压力流态损坏管道,充分利用雨水立管的排水能力。
16.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雨水排放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19.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力流屋面雨水排放装置,所述屋面13的周围设置有女儿墙1,且靠近女儿墙1处设置有天沟12,所述雨水排放装置包括:
21.87型雨水斗14,其安装在所述天沟12内,所述87型雨水斗14的出水口穿过所述天沟12后与建筑室内的雨水立管8连通;
22.侧入式雨水斗2,其设置在所述女儿墙1内,所述侧入式雨水斗2的进水端高于所述87型雨水斗14,其出水端伸出所述女儿墙1后向下弯折形成出水接头21;
23.承雨斗3,其设置在所述侧入式雨水斗2的出水接头21的下方,所述承雨斗3的上端敞开,且底部连通有第一短管4;
24.第二短管6,其横向穿过所述女儿墙1同侧的建筑物外墙7,所述第二短管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短管4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雨水立管8连通。
25.在这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屋面13的周围设置有女儿墙1,所述天沟12设置在靠近所述女儿墙1内侧的屋面13上,所述屋面13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屋面结构板131、找平层132、附加防水层133、防水层134以及密封膏垫底及封边135,其中所述防水层134向所述女儿墙1延伸。通过在所述天沟12内设置87型雨水斗,用以排除设计重现期内的屋面雨水;通过在所述女儿墙1上设置所述侧入式雨水斗2作为溢流口,用以排除超出设计重现期的屋面雨水,实现了屋面溢流雨水的有组织排水。所述侧入式雨水斗2的进水端完全敞开,不设篦子,溢流雨水通过所述出水接头21流入所述承雨斗3;并且由于所述承雨斗3的上端敞开,与外界连通,所述承雨斗3和所述87型雨水斗14同与所述雨水立管8连通,在大气压作用下确保所述雨水立管8内在排水过程中始终接近于大气压力和重力流态,避免形成压力流态损坏管道,充分利用所述雨水立管8的排水能力。较优地,所述第一短管4与所述第二短管6之间可通过弯管5进行连接,以便溢流雨水顺利进入所述雨水立管8。
26.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侧入式雨水斗2的出水接头伸入所述承雨斗3内,以使得
溢流雨水可以全部进入所述承雨斗3内,避免散排至建筑之外,影响建筑品质和使用。
27.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侧入式雨水斗2的进水端与所述女儿墙1朝向所述屋面的一侧平齐,且所述侧入式雨水斗2的进水端的底部距所述天沟的底部至少150mm。所述侧入式雨水斗2的进水端不伸出所述女儿墙1之外,以便于溢流雨水进入所述侧入式雨水斗2。
28.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87型雨水斗14与所述雨水立管8之间设置有第三短管10和三通管9,所述三通管9包括与所述第二短管6连通的侧进口、与所述雨水立管8连通的下出口以及与所述第三短管10的一端连通的上进口,所述第三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87型雨水斗14的出水口连通。通过所述三通管9将所述承雨斗3和所述87型雨水斗14共同接入至所述雨水立管8,为保证所述侧入式雨水斗2以及所述承雨斗3的设置高度,在所述87型雨水斗14的出水口下方设置所述第三短管10。其中,所述承雨斗3的高度设置为:所述第二短管的水平轴线距所述承雨斗的上端面至少1000mm。
29.进一步地,根据所述87型雨水斗14的材质不同选用不同的连接接头11,当所述87型雨水斗14为钢制短管雨水斗时,可通过abs转换接头与所述第三短管10连接;当所述87型雨水斗14为铸铁短管雨水斗时,可通过卡箍与所述第三短管10连接。
30.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