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98892发布日期:2022-11-16 00:36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卷材切割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对各类建筑工程的防水越来越重视。防水卷材作为一款主要由沥青、或其他有机材料制成的成卷防水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较好的柔韧性,主要用于各种建筑领域的基面防水处理。
3.而现有防水卷材由于其呈卷筒状,在对现有防水卷材切割时,需推动现有防水卷材,然后进行切割,较为麻烦,另外施工人员需要先计算铺设面积,然后再对现有防水卷材进行测量,最后对现有防水卷材进行切割,从而导致铺设防水卷材较为麻烦。具体如,申请号“cn202220493086.6”,专利名称为“一种自排水聚乙烯(clpe)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的中国专利,其包括:高分子卷材,所述高分子卷材的最外层设置有纤维无纺布,所述高分子卷材的次外层粘接有第一自粘胶层,所述高分子卷材的最内层铺设有隔离膜,所述第一自粘胶层的内侧铺设有聚乙烯层,所述聚乙烯层的内侧粘接有第二自粘胶层,且第二自粘胶层设置在所述隔离膜的外侧。从申请号“cn202220493086.6”的专利附图中可以看出,其需要放置在卷筒上,用于建筑大平面施工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而对于建筑节点及复杂部位等重点加强质量监控的较小区域,在施工过程中,就需要先计算铺设面积,然后对设于卷筒上的卷材进行切割,因此使得施工人员铺设卷材较为麻烦,且卷筒占地面积大,不易放置在施工人员的旁边,进而导致铺设效率低下。
4.因此提供一种铺设效率高、实用性高、易切割的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的需求是存在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其中,所述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能够有效地利用其自身的结构配置实现实用性高、易切割的优势。
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其中,所述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包括易断结构,所述易断结构便于施工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切割,进而使得施工人员可选择地将本实用新型分成数块,从而便于放置本实用新型,且在计算铺设面积时,无需再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测量,因此铺设效率更高。
7.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其中,所述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不涉及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昂贵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易于推广和使用。
8.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发明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其中所述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包括:
9.两连接部,两所述连接部相对设置,且每一所述连接部均包括:
10.一外露层;
11.一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的一侧与所述外露层粘接连接;
12.一加强层,所述加强层被设于所述第一粘接层背离所述外露层的一侧;
13.一胎体层,所述胎体层被设于所述加强层内;以及
14.一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与所述加强层背离所述第一粘接层的一侧粘接连接;
15.一化学纤维布层,所述化学纤维布层所述第二粘接层背离所述加强层的一侧粘接连接;以及
16.一易断结构,所述易断结构被设于两所述连接部之间。
17.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层包括一上加强层和一下加强层,所述上加强层与所述第一粘接层背离所述外露层的一侧粘接连接,且所述胎体层被置于所述上加强层背离所述第一粘接层的一侧,所述下加强层被设于所述胎体层背离所述上加强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粘接层与所述下加强层背离所述胎体层的一侧粘接连接。
18.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露层为彩色石英砂,颗粒直径1.5-1.8mm。
19.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胎体层为高密度化学长纤维聚酯胎,密度为250-300g/


20.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易断结构被设于两所述外露层之间,且所述易断结构包括一第三粘接层和一第四粘接层,所述第三粘接层和所述第四粘接层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三粘接层和所述第四粘接层相互背离的一侧分别与两所述外露层相互靠近的一端粘接连接。
21.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容断结构还包括一第一橡胶层和一第二橡胶层,所述第一橡胶层和所述第二橡胶层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橡胶层和所述第二橡胶层相互背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粘接层和所述第四粘接层相互靠近的一端粘接连接。
22.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容断结构还包括一第五粘接层,所述第五粘接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橡胶层和所述第二橡胶层相互靠近的一端粘接连接。
23.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橡胶层和所述第二橡胶层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为斜面,且两所述斜面和所述第五粘接层的表面形成v形。
附图说明
24.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技术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并更容易理解,其中:
25.图1图示了一种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图示了一种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不限于字面的含义,而是仅由本发明人使用以使得能够清楚和一致地理解本技术。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明显仅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如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效物所定义的限制本技术的目的而提供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下描述。
28.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
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29.虽然比如“第一”、“第二”等的序数将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在这里不限制那些组件。该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例如,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且同样地,第二组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而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教导。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关联的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30.在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实施例的目的且不意在限制。如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示例外。另外将理解术语“包括”和/或“具有”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定所述的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而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的存在或者附加。
31.申请概述
32.随着现代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对各类建筑工程的防水越来越重视。防水卷材作为一款主要由沥青、或其他有机材料制成的成卷防水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较好的柔韧性,主要用于各种建筑领域的基面防水处理。而现有防水卷材由于其呈卷筒状,在对现有防水卷材切割时,需推动现有防水卷材,然后进行切割,较为麻烦,另外施工人员需要先计算铺设面积,然后再对现有防水卷材进行测量,最后对现有防水卷材进行切割,从而导致铺设防水卷材较为麻烦。
33.基于此,需要一种铺设效率高、实用性高、易切割的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
34.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其中,所述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结构简单,不涉及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昂贵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同时,对于生产厂家来说,本技术所提供的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易于生产,且成本低廉,更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进一步有利于产品推广和使用。
35.示意性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
36.参考图1至图2,依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现代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对各类建筑工程的防水越来越重视。防水卷材作为一款主要由沥青、或其他有机材料制成的成卷防水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较好的柔韧性,主要用于各种建筑领域的基面防水处理。但现有防水卷材由于其呈卷筒状,在对现有防水卷材切割时,需推动现有防水卷材,然后进行切割,较为麻烦,另外施工人员需要先计算铺设面积,然后再对现有防水卷材进行测量,最后对现有防水卷材进行切割,从而导致铺设防水卷材较为麻烦。而本实用新型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以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
37.具体地,所述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包括一外露层10和一第一粘接层20,所述第一粘接层20的一侧与所述外露层10粘接连接。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外露层10为彩色石英砂,颗粒直径1.5-1.8mm。另外所述第一粘接层20采用接枝乙丙橡胶与沥青共混自粘胶,涂层厚度1-1.5mm。其中在外露层10能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美观性。
38.具体地,所述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还包括一加强层,所述加强层被设于所述第一粘接层20背离所述外露层10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粘接层20粘接连接。其中所述加强层可被实施为改性橡胶沥青,具体来说,即丁基橡胶、丁苯橡胶、70#沥青、改性剂等混合,高温熬制而成。
39.另外,所述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还包括一胎体层40,所述胎体层40被设于所述加强层内。换句话说来说,即所述加强层包裹在所述胎体层40上。具体如图2所示,所述加强层包括一上加强层31和一下加强层32,所述上加强层31与所述第一粘接层20背离所述外露层10的一侧粘接连接,且所述胎体层40被置于所述上加强层31背离所述第一粘接层20的一侧,所述下加强层32被设于所述胎体层40背离所述上加强层31的一侧,即所述上加强层31和所述下加强层32包裹于所述胎体层40的两侧。
40.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胎体层40为高密度化学长纤维聚酯胎(250-300g/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胎体层40上下包裹所述加强层能够有效提高防水卷材的耐老化、耐穿刺性能
41.具体地,所述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还包括一第二粘接层50,所述第二粘接层50与所述下加强层32背离所述胎体层40的一侧粘接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粘接层50可被实施为接枝乙丙橡胶与沥青共混自粘胶,涂层厚度1-1.5mm。
42.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还包括一化学纤维布层60,所述化学纤维布层60所述第二粘接层50背离所述下加强层32的一侧粘接连接。其中所述化学纤维布层60为化学纤维聚酯无纺布。
43.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还包括一易断结构70,所述易断结构70被设于所述外露层10的一端,具如图2所示,所述易断结构70被设于两所述外露层10之间,且所述易断结构70也设于两所述加强层、两所述第一粘接层20、两所述第二粘接层50和两所述化学纤维布层60之间。
44.为便于阐述易断结构的,下面将所述外露层、所述第一粘接层、所述加强层、所述胎体层、所述第二粘接层和所述化学纤维布层统称为连接部,即所述易断结构被设于两所述连接部之间。
45.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易断结构70包括一第三粘接层71和一第四粘接层72,所述第三粘接层71和所述第四粘接层72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三粘接层71和所述第四粘接层72相互背离的一侧分别与两所述外露层10相互靠近的一端粘接连接。
46.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三粘接层71和所述第四粘接层72的实施方式与所述第一粘接层一致。
47.进一步地,所述容断结构还包括一第一橡胶层73、一第二橡胶层74和一第五粘接层75,所述第一橡胶层73和所述第二橡胶层74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橡胶层73和所述第二橡胶层74相互背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粘接层71和所述第四粘接层72相互靠近的一端粘接连接,且所述第五粘接层7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橡胶层73和所述第二橡胶层74相互靠近的一端粘接连接。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五粘接层75与所述第一粘接层20实施方式一致,且所述第一橡胶层73和所述第二橡胶层74均可被实施为三元乙丙橡胶。
48.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橡胶层73和所述第二橡胶层7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为斜面100,且两所述斜面100和所述第五粘接层75的表面形成v形。
49.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手动使用外部刀具切割所述第五粘接层75,并将两相互靠近的所述外露层10对折,从而便于所述第五粘接层75断裂,进而将本实用新型分隔成数块,与现有需要将整个防水卷材切断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效率更高,安全性也更好。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现有防水卷材在使用时,由于其呈卷筒状,在对现有防水卷材
切割时,需推动现有防水卷材,然后进行切割,因此较为麻烦,另外施工人员需要先计算铺设面积,然后再对现有防水卷材进行测量,最后对现有防水卷材进行切割,从而导致铺设防水卷材较为麻烦。而本实用新型可控制每一块所述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的尺寸,进而便于施工人员计算需要用到几块所述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然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切割,无需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测量,省时省立。另外现有防水卷材在经施人员计算、切割后,由于其呈一整体,重量较重,放置较为麻烦,且施工人员对其进行切割时,需要将现有防水卷材拉动到预定长度,才能进行切割,因此较为麻烦。而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数块叠加放置在施工现场,而一块一块搬运,相对于现有防水卷材整体搬运,更加省力,而当现有防水卷材较重时,又需通过外部设备进行搬运,成本较高。另外铺设本实用新型,用户可选择地通过一块铺设,然后对多余部分进行切割,或通过多块拼接,而现有防水卷材需要施工人员推动整块防水卷材,较为费力。
50.综上,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被阐明,其为所述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提供铺设效率高、实用性高、易切割等优势。
51.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结构简单,不涉及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昂贵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同时,对于生产厂家来说,本技术所提供的易切割自粘防水卷材易于生产,且成本低廉,更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进一步有利于产品推广和使用。
5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该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