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建筑钢结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70640发布日期:2022-12-07 07:19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跨度建筑钢结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跨度建筑钢结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现有的大跨度钢结构,一般是由多个h型钢拼接构成,而传统的h型钢的连接方式大多是在其接头处的外侧面通过螺栓连接加装一个连接板,通过连接板将两组h型钢进行简单拼接,而两组h型钢之间缺乏相应的连接件,连接关系不够牢固,从而使得装置连接处的螺栓容易发生断裂,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度建筑钢结构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h型钢的连接方式大多是在其接头处的外侧面通过螺栓连接加装一个连接板,通过连接板将两组h型钢进行简单拼接,而两组h型钢之间缺乏相应的连接件,连接关系不够牢固,从而使得装置连接处的螺栓容易发生断裂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跨度建筑钢结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h型钢和第二h型钢,
5.所述第一h型钢和第二h型钢接触端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通过第一连接件分别与第一h型钢和第二h型钢连接,所述第一h型钢和第二h型钢的前后侧壁上均连接有贯穿板,且第一h型钢上的贯穿板通过加强柱与第二h型钢上的贯穿板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一h型钢和第二h型钢上分别连接有两组贯穿板,且贯穿板分别设置在第一h型钢和第二h型钢的上下两侧的前后侧壁上;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设置贯穿板丰富装置的连接方式。
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对称分布在连接板上,且连接板对称设置在第一h型钢和第二h型钢的外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从前后两侧紧密第一h型钢和第二h型钢的连接关系。
10.优选的,所述贯穿板的一端与垫板连接,且垫板通过第二连接件分别与第一h型钢或者第二h型钢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贯穿板在第一h型钢或者第二h型钢的上的位置进行固定。
12.优选的,所述垫板与贯穿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板,且加强板对称设置在垫板的上下两侧;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加强垫板与贯穿板的连接关系。
14.优选的,所述加强柱螺纹连接在两组贯穿板上,且加强柱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紧
固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提高连接的紧密性的同时优化装置的连接方式。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大跨度建筑钢结构连接结构,
17.(1)设置有加强柱,加强柱可将第一h型钢和第二h型钢上的贯穿板进行贯穿连接,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紧密第一h型钢与第二h型钢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而便于提高其连接的牢固性,同时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的第一连接件可从装置的前后两侧对二者的接头处进行连接,从而便于进一步提高装置连接的牢固性,防止其意外断裂;
18.(2)设置有加强板和第二连接件,加强板紧密垫板与贯穿板的连接关系,同时第二连接件便于将贯穿板与第一h型钢或者第二h型钢连接,从而便于紧密贯穿板与第一h型钢以及第二h型钢的连接关系,同时上述连接组件均为可拆卸结构,从而便于优化装置的连接方式。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贯穿板、垫板和加强板之间的连接关系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第一h型钢,2、第二h型钢,3、连接板,4、第一连接件,5、贯穿板,6、垫板,7、第二连接件,8、加强板,9、加强柱,1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跨度建筑钢结构连接结构,
26.实施例一
2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h型钢1和第二h型钢2接触端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板3,且连接板3通过第一连接件4分别与第一h型钢1和第二h型钢2连接,第一h型钢1和第二h型钢2的前后侧壁上均连接有贯穿板5,且第一h型钢1上的贯穿板5通过加强柱9与第二h型钢2上的贯穿板5连接。
28.优选的,贯穿板5的优选数量为四组,即第一h型钢1和第二h型钢2上分别设置有两组。
29.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4对称分布在连接板3上,且连接板3对称设置在第一h型钢1和第二h型钢2的外侧。
30.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加强柱9螺纹连接在两组贯穿板5上,且加强柱9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紧固件10。
3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h型钢1和第二h型钢2上分别连接有两组贯穿板5,且贯穿板5分别设置在第一h型钢1和第二h型钢2的上下两侧的前后侧壁上。
32.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贯穿板5的一端与垫板6连接,且垫板6通过第二连接件7分别与第一h型钢1或者第二h型钢2连接。
33.优选的,第一h型钢1上连接的两组垫板6分别设置在第一h型钢1前侧壁和后侧壁上,第二h型钢2上连接的两组垫板6分别设置在第二h型钢2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从而便于提高装置连接的紧密性。
34.具体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利用贯穿板5第一连接件4将连接板3固定在第一h型钢1和第二h型钢2的接头的外侧,接着将多组贯穿板5分别贯穿插在第一h型钢1和第二h型钢2的前后侧壁上,直至垫板6与第一h型钢1和第二h型钢2一侧外壁接触,然后利用第二连接件7将垫板6与其内侧的第一h型钢1和第二h型钢2外壁连接,紧接着利用加强柱9将第一h型钢1和第二h型钢2上的贯穿板5进行贯穿连接,并在其两端螺纹连接紧固件10,多道连接工序看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装置连接的牢固性。
35.实施例二
36.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本实施例包括前述全部技术特征并作进一步具体描述。
37.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垫板6与贯穿板5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板8,且加强板8对称设置在垫板6的上下两侧。
38.具体的,每组垫板6上的加强板8至少设置有两组,且加强板8便于紧密垫板6以及贯穿板5的连接。
39.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40.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