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构造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16247发布日期:2023-02-10 23:05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构造柱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构造柱。


背景技术:

2.目前,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3.在相关技术中,现有的构造柱由混凝土制成,混凝土中镶嵌多根竖直设置的钢筋。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现有的构造柱基本上结构简单,使得其强度和抗震效果较低,在构造柱受到外力时,容易出现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增加构造柱的强度使其不易损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构造柱。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构造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装配式建筑构造柱,包括混凝土和第一钢筋,所述第一钢筋镶嵌在所述混凝土内,所述第一钢筋设置有多个,所述混凝土内镶嵌有支撑板,所述第一钢筋均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混凝土内镶嵌有支撑网,所述支撑网靠近所述第一钢筋。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钢筋增加了构造柱的强度,支撑板使构造柱的顶端和底端均有更大的支撑力,同时,支撑板使多根第一钢筋受力均匀,支撑网进一步增加了构造柱的强度使其不易损坏。
9.优选的,所述混凝土连接有第三支撑组件,所述第三支撑组件包括镶嵌在所述混凝土中的第三钢筋、与所述第三钢筋连接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钢筋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构造柱在水平方向受力时,第三钢筋受力可将力分散给第一钢筋,第三钢筋、第二支撑杆在水平方向上进一步增加了构造柱的强度,使构造柱不易损坏。
11.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钢筋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钢筋连接的第二钢筋。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钢筋增加了第一钢筋在水平方向的支撑力。
13.优选的,所述第二钢筋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钢筋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块支撑第二钢筋,增加第二钢筋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加第一钢筋的稳定性,使第一钢筋对构造柱更好的支撑。
15.优选的,所述第二钢筋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钢筋、所述支撑板均固定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杆进一步增加了支撑板的支撑强度,使支撑板
在受力时更加稳定。
17.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内开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与所述混凝土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铰接的按压板、与所述按压板固定连接的限位板、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按压板、所述固定板均固定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构造柱受到外力时,放置腔会减缓构造柱的震动,按压板会被按压,按压板向下移动,压缩弹簧被压缩,压缩弹簧恢复原状的弹力会支撑按压板,进一步减缓构造柱的震动。限位板防止压缩弹簧变形严重,增加压缩弹簧的使用寿命。
19.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内连接有位于多个所述第一钢筋之间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进一步加强支撑板的支撑力,增加构造柱的强度使其不易损坏。
21.优选的,所述第一钢筋与所述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一钢筋、所述支撑柱均固定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支撑杆使支撑柱在水平方向支撑第一钢筋的受力,进一步提高第一钢筋的支撑力,增加了构造柱的强度使其不易损坏。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1、支撑网、第一钢筋、支撑板、支撑柱、第三钢筋均镶嵌在混凝土内,均增加了构造柱的强度使其不易损坏;
25.2、第二钢筋、支撑块进一步增大了第一钢筋的支撑强度,从而进一步增加构造柱的强度。
附图说明
26.图1是一种装配式建筑构造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支撑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第三支撑组件与第一钢筋的爆炸示意图。
29.图4是一种装配式建筑构造柱的剖视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混凝土;11、放置腔;2、支撑网;3、第一支撑组件;31、第一钢筋;32、支撑板;4、第二支撑组件;41、第二钢筋;42、支撑块;5、第一支撑杆;6、第三支撑组件;61、第三钢筋;62、第二支撑杆;7、弹性组件;71、固定板;72、按压板;73、限位板;74、压缩弹簧;8、支撑柱;9、第三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一种装配式建筑构造柱,参照图1和图2,包括混凝土1、支撑网2、第一支撑组件3、第二支撑组件4和第三支撑组件6,支撑网2镶嵌在混凝土1内,第一支撑组件3镶嵌在混凝土1内,第二支撑组件4与第一支撑组件3连接,第三支撑组件6与第一支撑组件3连接,用于增加构造柱的强度。
34.参照图1,混凝土1呈长方体状,支撑网2竖直设置有四个,四个支撑网2固定连接并
围成矩形结构,支撑网2由钢筋制成,第一支撑组件3包括第一钢筋31和支撑板32,第一钢筋31竖直设置有多个,支撑板32是横截面呈长方形的板状体,支撑板32水平设置有两个,第一钢筋3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32固定连接。支撑网2、第一钢筋31、支撑板32增加了构造柱的强度,使其不易损坏。
35.参照图3,两个支撑板32之间设置有支撑柱8,支撑柱8呈圆柱状,支撑柱8竖直设置,支撑柱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32固定连接,第一钢筋31与支撑柱8之间设置有第三支撑杆9,第三支撑杆9与第一钢筋31、支撑柱8均固定连接。支撑柱8进一步增加了支撑板32的支撑力,同时通过第三支撑杆9也增加了第一钢筋31的支撑力。
36.参照图3,第二支撑组件4包括第二钢筋41和支撑块42,第二钢筋41水平设置有多个,第二钢筋4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钢筋31固定连接,支撑块42竖直设置,支撑块4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二钢筋41固定连接,靠近支撑板32的第二钢筋41与支撑板32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杆5,第一支撑杆5呈圆柱状,第一支撑杆5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支撑杆5交叉设置,第一支撑杆5的一端与支撑板32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5的另一端与第二钢筋41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撑杆5的两端均靠近第一钢筋31。
37.参照图1和图3,第三支撑组件6包括第三钢筋61和第二支撑杆62,第三钢筋61镶嵌在混凝土1内,第三钢筋61竖直设置,第三钢筋61位于第一钢筋31远离支撑柱8的一侧,第三钢筋61的长度不大于第一钢筋31的长度,第二支撑杆62位于第一钢筋31远离支撑柱8的一侧,第二支撑杆62设置有两组,一组第二支撑杆6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支撑杆62的一端均与第三钢筋61顶部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杆62的另一端分别与靠近第三钢筋61的两个第一钢筋31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组的两个第二支撑杆62的一端均第三钢筋61底部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杆62的另一端分别与靠近第三钢筋61的两个第一钢筋31底部固定连接。
38.参照图1和图4,混凝土1内开设有多个放置腔11,放置腔11内设置有弹性组件7,弹性组件7包括固定板71、按压板72、限位板73和压缩弹簧74,固定板71、按压板72、限位板73均是横截面呈长方形的板状体,固定板71水平放置,固定板71底部与混凝土1固定连接,按压板72的一端与固定板71的一端铰接,按压板72的另一端与限位板73固定连接,限位板73竖直设置,限位板73顶部与支撑板32抵接,压缩弹簧74竖直设置,按压板72底部与压缩弹簧74顶端固定连接,压缩弹簧74底端与固定板71顶部固定连接。
39.本技术的使用原理如下:当构造柱在受力时,支撑网2、第一钢筋31、第三钢筋61对构造柱进行支撑,增加了构造柱的强度使其不易损坏;构造柱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后,第三钢筋61通过第二支撑杆62可将力分散至第一钢筋31,使构造柱受力均匀不易损坏;在竖直方向受力时,支撑板32、第一钢筋31、支撑柱8对混凝土1进行支撑,增加了构造柱的强度,支撑板32增大受力面积,同时使第一钢筋31、支撑柱8受力均匀,使构造柱不易损坏。在构造柱受到外力时,放置腔11会减缓构造柱的震动,按压板72会被按压,按压板72向下移动,压缩弹簧74被压缩,压缩弹簧74恢复原状的弹力会支撑按压板72,进一步减缓构造柱的震动。
40.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