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建施工用多功能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68102发布日期:2023-10-07 12:30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建施工用多功能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房建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房建施工用多功能脚手架。


背景技术:

1、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钢管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为立杆式脚手架、桥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悬吊式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爬式脚手架。

2、公开号为cn21222456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房建施工脚手架,包括支撑架以及搭设于支撑架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贯穿开设有开口,所述支撑板在开口处铰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在远离其铰接轴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移设置有滑移板,所述支撑板的开口在远离转动板铰接轴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滑移板滑入的卡槽,所述转动板上设置有驱动滑移板滑动的驱动机构,转动板向下转动抵接下层支撑板形成上下通道。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在平台上设置上下通道,方便施工人员上下平台的作用。

3、但是,上述对比文件中存在有如下技术问题:

4、一、上述装置虽通过在支撑板上开设的开口内转动连接转动板,当转动板的一端搭接在下方支撑板上时,会形成连通上下支撑板的行走通道,但是,当该行走通道形成时,倾斜设置的转动板会占用过多的下层支撑板空间,影响正常在支撑板上的行走,当施工人员位于转动板的后方且需要向上层支撑板移动时,则需要从转动板的两侧向着其前方移动,且支撑板的两侧缺少防护装置,因此,如若上述装置发生晃动或者施工人员重心不稳则极易发生坠落意外。

5、二、上述装置中上下支撑板之间存在有间距,且在实际施工时受到不同施工员身高体型的差异以及具体施工位置的限制,则会出现当施工人员站立于下层支撑板上时,无法触及到待施工区域,而当站立于上层支撑板上时,则会高出待施工区域,无法满足上述装置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房建施工用多功能脚手架,旨在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上述装置当转动板处于倾斜状态时,则其会占用过多下层支撑板的空间,影响施工人员在下层支撑板上的活动同时不利于对施工人员安全的保障,同时,上述装置中还缺少升降装置,当待施工区域位置较为刁钻时,普通的脚手架无法满足正常工作需求。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房建施工用多功能脚手架,包括:沿纵向相平行分布的上层站立板和下层站立板,以及相对设置于其两端的支撑架组件,所述上层站立板和所述下层站立板的两端均可拆卸连接于两侧所述支撑架组件上,翻转步道机构,其具有行走爬架组件以及防护组件,所述行走爬架组件设置于所述上层站立板的一侧,其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上层站立板的侧壁上,另一端可倾斜的活动连接于所述下层站立板的侧壁上,所述防护组件设置于所述行走爬架组件上,其中,通过所述行走爬架组件用以实现连接所述上层站立板、所述下层站立板的行走通道,顶升机构,其具有设置于所述上层站立板和所述下层站立板顶部的升降组件,以及和所述升降组件活动连接的驱动组件,通过所述驱动组件用以调控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高度;此方案中,本装置通过设置上层站立板和下层站立板能够增大该脚手架所覆盖的工作区域,施工人员能够在根据待施工位置的不同高度选择合适位置的站立板进行施工操作,同时,当需要在上层站立板和下层站立板之间走动时,可对设置于上层站立板一侧的行走爬架组件进行翻转,使其一端连接在下层站立板上,进而可在不改变上层站立板、下层站立板结构的前提下加装一条行走步道,可方便施工人员快速的在上层站立板、下层站立板之间走动,减少了攀爬的安全隐患,同时,设置的防护组件能够对施工人员在行走爬架组件上走动时进行防护,防止其因重心不稳导致从本装置上坠落,保障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此外,当待施工位置较高且不便于施工人员接触时,可利用驱动组件调节升降组件的升降高度,使得升降组件进行纵向提升,减少施工人员和待施工位置的高度差,便于后续施工人员对其进行施工处理。

4、优选的,每个所述支撑架组件均包括:沿所述上层站立板和所述下层站立板宽度方向相对称设置的两个立杆,两个所述立杆的底端均固接有万向行走轮,每个所述立杆的外壁上均等间距的可拆卸连接有两个固定套,同一高度的两个所述固定套相靠近的外壁上均一体成型的固接有连接套,且两个所述连接套之间设置有搭接杆,所述上层站立板和所述下层站立板的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弯钩,所述第一连接弯钩钩挂于对应侧同高度的所述搭接杆上;此方案中,在装配该脚手架时,在上层站立板以及下层站立板的两侧分别放置一组支撑架组件,接着,对支撑架组件内的两个立杆进行竖立固定,在其外壁上根据上层站立板、下层站立板的安装高度调节固定套的位置,并使得与上层站立板(下层站立板)相连接的两个固定套处于同一高度,接着,将同一高度的两个固定套侧壁上的连接套相互靠近,并在其之间设置搭接杆,上层站立板(下层站立板)通过其侧壁上的第一连接弯钩钩挂于搭接杆上,实现对该脚手架的装配。

5、需要解释的是,该脚手架整体设置为可拆卸结构,可在不使用本装置时对其进行整体拆解,可减少其所占用的场地空间,避免造成空间的拥挤和浪费。

6、优选的,所述行走爬架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层站立板一侧的活动板,其一端部内贯穿固定有活动轴,所述上层站立板对应所述活动轴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活动轴部分的延伸至所述安装槽内,且其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的端部上固接有限位环,其中,所述限位环的外径大于所述活动轴的外径,所述活动板的另一端上固接有第二连接弯钩,且所述上层站立板的侧壁上固接有和所述第二连接弯钩钩挂配合的第一连接柱,并且对应所述第二连接弯钩翻转位置的所述下层站立板上,还设置有和其钩挂配合的第二连接柱;此方案中,当施工人员需要从下层站立板向着上层站立板移动时,可将活动板向着远离上层站立板的方向拉动,使得活动轴从安装槽内伸出,待第二连接弯钩脱离第一连接柱时,可将活动板绕着活动轴向着下层站立板进行翻转,待第二连接弯钩翻转到对应第二连接柱的位置时,推动活动板向着上层站立板靠近,使得第二连接弯钩钩挂至第二连接柱上,从而可在上层站立板、下层站立板之间形成行走步道,方便施工人员快速的进行上下行走。

7、需要解释的是,由于活动轴位于安装槽内的端部上固接有限位环,且该限位环的外径大于活动轴的外径,因此,通过限位环能够限制活动轴的伸出长度,避免活动轴整体被拉出影响活动板的正常使用。

8、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活动板顶壁上的防滑纹路,以及固接于所述活动板顶壁上,且远离所述上层站立板一端的防护栏;此方案中,通过设置于活动板上的防滑纹路能够增大和施工人员鞋底之间的摩擦,以便于施工人员在倾斜的活动板上行走时不会出现打滑的现象,同时,设置的防护栏能够对行走于活动板上的施工人员进行防护,避免其因重心不稳发生坠落,保障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9、此外,当施工人员长时间处于上层站立板上施工时,可将活动板翻转至水平状态并使得第二连接弯钩钩挂于第一连接柱上,此时,可利用活动板增大上层站立板的空间,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操作,同时,防护栏也能对施工人员进行防护,防止其出现坠落,并且,由于防滑纹路和施工人员鞋底的摩擦能够提供给施工人员踩踏时的不同触感,当施工人员不经意间踩踏到防滑纹路时,其所提供的不同触感能够提醒施工人员处于上层站立板的边缘位置,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

10、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上层站立板和所述下层站立板顶壁上的容置槽以及通槽,所述通槽位于所述容置槽的一侧,位于所述容置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其一端延伸至所述通槽内,并固接有转动脚轮,所述转动脚轮部分的延伸出所述通槽,所述转动杆上沿其长度等间距的分布若干组调节段,每组调节段均具有两个螺纹转向相反的螺纹段,且每个所述螺纹段上均螺接有螺套,所述螺套的外壁上相对称固接有两个连接杆;此方案中,当施工人员需要提升工作高度时,其驱动转动脚轮旋转时,转动脚轮带动转动杆进行旋转,设置于转动杆外壁上的每组调节段内的两个相反螺纹段相向的进行转动,并驱动其上螺接的螺套相互靠近,两个螺套在相互靠近时带动其侧壁上固接的连接杆相互靠近,实现后续对升降组件的提升调节。

11、需要解释的是,在本方案中,由于转动脚轮部分的从通槽内延伸至站立板的上方,因此可方便施工人员直接驱动升降组件进行升降,同时,在对驱动组件进行调控时,施工人员可直接用鞋底接触转动脚轮驱使其进行转动,无需施工人员蹲下进行控制,降低了调节难度也给施工人员提供了较为舒适的使用体验。

12、优选的,位于所述容置槽的内底壁上,还开设有和所述转动杆延伸方向一致的导向槽,每个所述螺套的底端均延伸至该导向槽内,并和导向槽滑动连接;此方案中,设置的导向槽一方面能够起到对螺套的限位作用,防止其在横移过程中出现转动,另一方面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驱动螺套稳定的向着指定方向移动,便于后续升降板的提升提升/下沉。

13、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每组调节段内,同侧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连接杆上均套设有转动套,且两个所述转动套的外壁上均固接有顶撑板,两个所述顶撑板远离对应所述转动套的端部向着该调节段的中部位置靠近,并固接有套筒,位于所述驱动组件上方的所述容置槽内还设置有升降板,其底壁对应每组调节段中部位置均固接有安装杆,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安装杆上;此方案中,当上述两个连接杆相互靠近时,会驱使两个顶撑板发生翻转,其相靠近的端部会向着容置槽上方顶起,由于两个顶撑板相靠近端部上固接的套筒套设于安装杆的外侧,因此,当两个顶撑板发生顶起动作时,会推动安装杆并驱使升降板向上顶升,从而提升了升降板的高度,便于施工人员对高处的施工位置进行施工作业。

14、需要解释的是,当两个螺套相互远离时,两个顶撑板底壁之间所形成的夹角要大于两个螺套相互靠近时所形成的夹角,但是,为了保证后续两个顶撑板相靠近的端部稳定的向上顶起,二者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不大于180°,因此可便于后续两个顶撑板稳定的向上进行翻转。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房建施工用多功能脚手架:

16、1、本装置通过在上层站立板侧边上设置行走爬架组件,当需要在上层站立板和下层站立板之间行走时,可将行走爬架组件绕着其一端进行翻转,使其另一端连接在下层站立板上,从而通过倾斜设置于上层站立板、下层站立板之间的行走爬架组件构成行走步道,方便施工人员快速的在二者之间进行移动。

17、2、当施工人员长时间在上层站立板上施工时,可将行走爬架组件进行翻转使其水平设置于上层站立板一侧,一方面能够增大施工人员在上层站立板上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通过设置于行走爬架组件上的防护组件能够对高处位置的施工人员进行防护,防止其出现坠落,保障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18、3、当待施工处的位置较高施工人员无法轻松的接触到时,可利用驱动组件调控升降组件的高度,使得其向着待施工位置靠近,减少施工人员和待施工位置之间的高度差,方便施工人员对待施工位置进行施工操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