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砖混墙体改造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38401发布日期:2023-12-21 10:4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砖混墙体改造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砖混墙体改造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在进行房屋加盖时一般是在楼顶上铺设一层焦渣垫层,压实之后,在焦渣垫层顶面砌筑砖混墙体。此种加盖方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需要拆除墙下焦渣,换填混凝土来支撑墙体的重量,实现砖混墙体的改造加固。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7400430u,(申请号:cn202123443403.8)提供了一种砖混墙体改造支撑结构,包括砖混墙体,砖混墙体与楼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代替焦渣垫层承受砖混墙体重量的支撑件,支撑件包括顶板、底板,底板与顶板之间连接有两根支撑杆,所述支撑件包括顶板、底板,底板与顶板之间连接有两根支撑杆,顶板与砖混墙体相抵接,底板与楼板相抵接;该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实现对砖混墙体改造时起到加固支撑的作用,但是由于支撑杆为固定柱体,支撑杆高度也是固定不可调的,在安装时不方便,并且存在抗震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砖混墙体改造支撑结构,能够解决安装设置时不方便,抗震效果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砖混墙体改造支撑结构,包括横向加强筋、纵向肋筋和支撑组件,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顶部面板和底部面板,所述顶部面板底部设置有两组第一支撑钢板,所述两组第一支撑钢板上均等距设置有多个螺孔,所述顶部面板上表面与砖混墙体底部接触,所述底部面板顶部设置有两组第二支撑钢板,所述两组第二支撑钢板上均设置有一个螺孔;所述第一支撑钢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横向加强筋的弧形钢柱,所述第二支撑钢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横向加强筋的夹持块,所述顶部面板和所述底部面板上均设置有两组膨胀锚栓,所述第一支撑钢板底部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第一支撑钢板防止倾斜角度过大的支撑块。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砖混墙体改造支撑结构的技术效果如下:通过设置横向加强筋,纵向肋筋和支撑组件,用于对墙体进行加固改造;通过设置顶部面板、第一支撑钢板和膨胀锚栓,将顶部面板通过膨胀锚栓与砖混墙体上相对应的插孔固定插接,通过设置底部面板和第二支撑钢板,将底部面板通过膨胀锚栓与楼板上相对应的插孔固定插接;通过螺栓将第一支撑钢板与第二支撑钢板固定连接,使支撑组件能够将砖混墙体的重量传导至楼板上,实现支撑的效果。

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砖混墙体改造支撑结构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6、其中,所述横向加强筋的数量为四根,其中两根所述横向加强筋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钢板两侧的所述弧形钢柱上,另外两根所述横向加强筋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钢板两侧的所述夹持块上。

7、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弧形钢柱和夹持块,方便对横向加强筋和纵向肋筋的固定和安装,增大支撑强度。

8、进一步的,同侧的上下两根所述横向加强筋通过所述纵向肋筋捆扎固定。

9、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纵向肋筋,用于捆扎横向加强筋,起到紧固支撑组件,增大支撑面积的效果。

10、进一步的,所述砖混墙体底部和所述楼板顶部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膨胀锚栓相适配。

11、进一步的,所述顶部面板和所述底部面板通过所述膨胀锚栓分别与所述砖混墙体和所述楼板固定插接。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为上边长度小于下边长度的梯形结构。

13、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梯形的支撑块,能够有效防止支撑组件遭受强烈震动发生倾斜时导致墙体坍塌,使墙体具备更好的抗震效果。

14、进一步的,所述砖混墙体两侧顶部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安装有用于灌注的阻隔板。

15、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阻隔板,用于向内灌注混凝土,对混凝土起到塑形效果。

16、进一步的,所述阻隔板的高度距离大于所述楼板与所述砖混墙体之间的高度距离,所述阻隔板内部灌注有混凝土,所述横向加强筋、所述纵向肋筋以及所述支撑组件均包裹在混凝土结构内部。

17、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混凝土结构,用于加强对墙体的支撑力度,减少了支撑组件所承受的应力,保证了对墙体的支撑安全性。

18、进一步的,所述顶部面板的顶部设置有减震带,所述减震带底部与所述顶部面板顶部粘接固定,所述减震带顶部与所述砖混墙体底部接触。

19、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减震带,能够吸收和分散震动的能量,减小强烈震动对支撑组件造成的影响。

20、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带为硬质橡胶材质。

2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砖混墙体改造支撑结构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横向加强筋,纵向肋筋和支撑组件,用于对墙体进行加固改造;通过设置顶部面板、第一支撑钢板和膨胀锚栓,将顶部面板通过膨胀锚栓与砖混墙体上相对应的插孔固定插接,通过设置底部面板和第二支撑钢板,将底部面板通过膨胀锚栓与楼板上相对应的插孔固定插接;通过螺栓将第一支撑钢板与第二支撑钢板固定连接,方便应对不同高度的加固腔实现支撑组件的安装,使支撑组件能够将砖混墙体的重量传导至楼板上,以达到加固支撑的效果;通过设置弧形钢柱和夹持块,方便对横向加强筋和纵向肋筋的固定和安装,增大支撑强度;通过设置纵向肋筋,用于捆扎横向加强筋,起到加固和灌注后增加支撑强度的效果;通过设置梯形的支撑块,能够有效防止支撑组件遭受强烈震动发生倾斜时导致墙体坍塌,使支撑组件具备更好的抗震效果;通过设置混凝土结构,用于加强对墙体的支撑力度,减少了支撑组件所承受的应力,保证了支撑组件对墙体的支撑安全性;通过设置减震带,能够吸收和分散震动的能量,减小强烈震动对支撑组件造成的影响,增加墙体的抗震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砖混墙体改造支撑结构,包括横向加强筋(10)、纵向肋筋(11)和支撑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2)包括顶部面板(13)和底部面板(14),所述顶部面板(13)底部设置有两组第一支撑钢板(15),所述两组第一支撑钢板(15)上均等距设置有多个螺孔,所述顶部面板(13)上表面与砖混墙体(22)底部接触,所述底部面板(14)顶部设置有两组第二支撑钢板(16),所述两组第二支撑钢板(16)上均设置有一个螺孔;所述第一支撑钢板(1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横向加强筋(10)的弧形钢柱(17),所述第二支撑钢板(16)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横向加强筋(10)的夹持块(21),所述顶部面板(13)和所述底部面板(14)上均设置有两组膨胀锚栓(19),所述第一支撑钢板(15)底部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第一支撑钢板(15)防止倾斜角度过大的支撑块(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砖混墙体改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筋(10)的数量为四根,其中两根所述横向加强筋(10)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钢板(15)两侧的所述弧形钢柱(17)上,另外两根所述横向加强筋(10)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钢板(16)两侧的所述夹持块(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砖混墙体改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侧的上下两根所述横向加强筋(10)通过所述纵向肋筋(11)捆扎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砖混墙体改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砖混墙体(22)底部和楼板(23)顶部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膨胀锚栓(19)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砖混墙体改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面板(13)和所述底部面板(14)通过所述膨胀锚栓(19)分别与所述砖混墙体(22)和所述楼板(23)固定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砖混墙体改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0)为上边长度小于下边长度的梯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砖混墙体改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砖混墙体(22)两侧顶部通过连接组件(24)固定安装有用于灌注的阻隔板(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砖混墙体改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板(25)的高度距离大于所述楼板(23)与所述砖混墙体(22)之间的高度距离,所述阻隔板(25)内部灌注有混凝土,所述横向加强筋(10)、所述纵向肋筋(11)以及所述支撑组件(12)均包裹在混凝土结构(18)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砖混墙体改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面板(13)的顶部设置有减震带(26),所述减震带(26)底部与所述顶部面板(13)顶部粘接固定,所述减震带(26)顶部与所述砖混墙体(22)底部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砖混墙体改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带(26)为硬质橡胶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砖混墙体改造支撑结构,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砖混墙体改造支撑结构包括横向加强筋、纵向肋筋和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顶部面板和底部面板,顶部面板底部设置有两组第一支撑钢板,两组第一支撑钢板上均等距设置有多个螺孔,顶部面板上表面与砖混墙体底部接触,底部面板顶部设置有两组第二支撑钢板,两组第二支撑钢板上均设置有一个螺孔;第一支撑钢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支撑横向加强筋的弧形钢柱,第二支撑钢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固定横向加强筋的夹持块,第一支撑钢板底部设置有用于保护第一支撑钢板防止倾斜角度过大的支撑块,本技术能够解决安装设置时不方便,抗震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闫乃立,魏晓斌,张天翼,王兹鹤,钟国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