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瓦的生产工艺及其制配方法

文档序号:1899916阅读:16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琉璃瓦的生产工艺及其制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尤其是用于古典建筑上用的琉璃瓦生产工艺及其制配方法。
目前琉璃瓦的生产工艺及其制配方法是,采用陶土和硅石作为原料,经混配粘合在一起做成琉璃瓦的型状,凉晒适度后,再把成型后的琉璃瓦送入窑内烧结,升温到一定程度琉璃瓦达到所需要的标准,进行出窑自然冷却;第二步用人工在琉璃瓦上涂抹油料,需什么色彩,涂抹什么颜色,然后再进行焙烧,一直焙烧至表面具有亮度为宜,这样可停火出窑,完成了琉璃瓦的生产过程。该生产过程所存在的问题是,经过了烧结和焙烧工艺过程,生产工艺时间长,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色泽易老化,材料易腐蚀。本发明为克服以上问题,用一次烧结、退火工艺完成琉璃瓦的生产过程,而且可以制配成多种颜色的琉璃瓦,节省能源。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坚固耐用,防腐蚀不老化,色泽光亮的,经一次烧结退火而成的琉璃瓦生产工艺及其制配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琉璃瓦的生产工艺及其制配方法是采用石英砂、硅石、纯碱、硼砂、氧化铝、硅酸钠、镉红、硒粉、萤石、白灰、锑粉、镉黄、陶土、重铬酸钾、氧化铜为原料。经一次烧结退火而成的琉璃瓦。在原料中的纯碱、硼砂做为助燃物质,氧化铝、硒粉、氧化铜和氧化镉等做为色泽反映物质。本发明的工艺过程是,首先将所需原料按百分比,计重称好,然后经混合搅拌在一起成粉状,分三次投入窑内的坩埚里,将坩埚盖封闭,进行熔炼,温升到1400℃时,把熔好的液体倒入模具内进行压制成型,定型后再取出来,送入退火窑内逐步由500℃随窑降至到室温,这样就形成了琉璃瓦。
本发明与已有的琉璃瓦技术相比,工艺过程经烧结和退火过程即可完成,不需用烧结后再涂抹色彩油料进行焙烧上油色,并且该产品具有色泽鲜明,耐急冷急热性强,抗冻性强,不老化,不腐蚀,而且节省能源,工艺简单,制配方法方便,可以制配出多种色彩的琉璃瓦。
下面根据本发明所提出的琉璃瓦的生产工艺及其制配方法作以进一步的说明。
制配方法是采用石英砂、纯碱、硼砂、氧化铝、硅酸钠、镉红、硒粉、萤石、硅石、锑粉、镉黄、陶土、重铬酸钾和氧化铜为原料。原料按百分比计重称好,经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工艺过程是将搅拌混合好的原料分三等份,三次投入坩埚内,一次投入后把坩埚盖封闭,进行熔炼,温升到1400℃时,可把熔好的液体倒入模具内,再进行压制成型,定型后再取出来,送入退火窑内逐步由500℃随窑降至到室温,这样就形成了琉璃瓦。
实施例1、红色琉璃瓦的配方组份(均按百分比计重)石英砂50-60%,纯碱15-20%,硼砂4-6%,氧化铝0.5-1%,硅酸钠5-10%,镉红5-10%,硒粉0.1-1%,萤石5-8%,白灰1-5%。
实施例2、黄色琉璃瓦的配方组份(均按百分比计重)硅石60-65%,纯碱15-20%,硼砂1-2%,氧化铝1-2%,硅酸钠5-10%,硒粉1-2%,锑粉0.1-1%,镉黄1-10%,陶土3-5%。
实施例3、绿色琉璃瓦的配方组份(均按百分比计重)硅石60-65%,纯碱20-25%,硼砂1-2%,硅酸钠5-8%,萤石0.5-1%,陶土2-5%,氧化铝0.5-1%,锑粉0.5-1%,红凡0.5-1,氧化铜0.1-1%。
在琉璃瓦的配方组份中,石英砂是作为各种色彩琉璃瓦本体的骨架;纯碱在配方组份中起到了减少各种色彩骨架的熔点度(琉璃瓦的熔点);硼砂可以在配方组份中增强各种色彩骨架原料的弹性和拉力;氧化铝可以稳定各种组份性能力量不丢失,硅酸钠能够消除琉璃瓦中的有害杂质,减轻透明度,增加弹性;镉红是使原料中的各种组份经烧结和退火后形成红色;硒粉起增强红色作用;萤石可以保持各种组份的本质,还能减少各原素的熔点;白灰能使琉璃瓦产生一种坚韧性能,色泽鲜明;锑粉能够起到增强各种色素的强性;镉黄在原料制配中使各种组份变成黄色,陶土是增强琉璃瓦的稳定性,不易折,不易碎。重铬酸钾在原料制配中使各种组份变成绿色作用,氧化铜在在组份中与重铬酸钾合在一起起到增绿作用。硅石生产琉璃瓦的主要原料,能使琉璃瓦既坚固耐用又抗腐蚀能固定色彩不老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古典建筑上用的琉璃瓦,其琉璃瓦是采用陶土和硅石作为原料,并把原料粘合在一起琉璃瓦的型状,凉晒适度后再把琉璃瓦送入窑内烧结,温升到一定时候,把琉璃瓦出窑自然冷却,冷却后用人工在琉璃瓦上涂抹油料,再进行焙烧上油,即成为琉璃瓦,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是采用石英砂、硅石、纯碱、硼砂、氧化铝、硅酸钠、镉红、硒粉、萤石、白灰、锑粉、镉黄、陶土、重铬酸钾、氧化铜、为原料,经烧结和退火而成的琉璃瓦的生产工艺及其制配方法。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琉璃瓦的生产工艺及其制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工艺为原料组份按百分比计重称好,并经混合搅拌在一起,分三次投入窑内的坩埚里,把坩埚用盖封闭,进行熔炼,温升到1400℃时,可把熔好的液体倒入模具内,再进行压制成型,定型后再取出来,送入退火窑内逐步由500℃随窑降至室温,这样就形成了琉璃瓦。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琉璃瓦的生产工艺及其制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配方法为红色琉璃瓦的配方组份(均按百分比计重),石英砂50-60%,纯碱15-20%,硼砂4-6%,氧化铝0.5-1%,硅酸钠5-10%,镉红5-10%,硒粉0.1-1%,萤石5-8%,白灰1-5%。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琉璃瓦的生产工艺及其制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配方法为黄色琉璃瓦的配方组份(均按百分比计重),硅石60-65%,纯碱15-20%,硼砂1-2%,氧化铝1-2%,硅酸钠5-10%,硒粉1-2%,锑粉0.1-1%,镉黄1-10%,陶土3-5%。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琉璃瓦的生产工艺及其制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配方法为绿色琉璃瓦的配方组份(均按百分比计重),硅石60-65%,纯碱20-25%,硼砂1-2%,硅酸钠5-8%,萤石0.5-1%,陶土2-5%,氧化铝0.5-1%,锑粉0.5-1%,红凡0.5-1%,氧化铜0.1-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尤其是用于古典建筑上用的琉璃瓦的生产工艺及其制配方法。本发明是采用石英砂、硅石、硼砂、氧化铝、镉红、硅酸钠、硒粉、萤石、白灰、锑粉、陶土、镉黄、重铬酸钾、氧化铜为原料,经一次烧结退火而成的琉璃瓦的生产工艺及制配方法。本发明的产品具有色泽鲜明,耐急冷急热性强,抗冻性强,不老化,不腐蚀,而且节省能源,工艺简单,可以制配出多种色彩的琉璃瓦。
文档编号C04B33/04GK1042894SQ8910375
公开日1990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1989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1989年5月30日
发明者王成柱 申请人:王成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