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辊棒等静压成型方法及其成型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370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陶瓷辊棒等静压成型方法及其成型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辊道窑中的陶瓷辊棒的成形方法及其成形模具。
陶瓷辊棒是辊道窑的关键部件之一。由于高温窑炉对陶瓷辊棒的技术性能要求很高,尤其是对直线度、尺寸公差、热稳定性、耐火度和高温强度等性能要求荷刻。因此,陶瓷辊棒的生产技术难度很大。目前国内外仅有几家公司能生产陶瓷辊棒,均采用挤压法或注浆成形法。以挤压法成形的陶瓷辊棒胚件,含水约20%,产品较易变形,影响产品的成品率;而采用注浆成形法,浆料要经球磨加工,粒度要求小,水份含量高达30%,所形成的胚体,干燥吸缩和烧成收缩大,影响产品的规整和直线度,且上下厚薄不匀,产品的性能往往达不到标准要求。注浆法还需用大量笨重的石膏模具,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很难形成大规模的批量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成形方法简便、且产品质量高、成品率高,并能适应大规模批量生产的陶瓷辊棒成形模具及其等静压成形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用金属制成一棒形内模,用橡胶制成一棒形外模,模具的尺寸根据产品的规格设定。把加工好的配料装进模具里,模具的两端用密封套或密封塞密封,然后把装好配料的模具成批吊放进为该产品特别设计制造的高压釜里,釜里注满油作为加压介质,给高压釜上盖密封后,用高压泵加压至20~200mpa的的压力,加压时间一般不少于5分钟。再把这些成形模具吊出高压釜,脱模取出经等静压成形好的胚件,最后成批的胚件集中煅烧成产品。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装有配料的成形模具结构图。
附图2为等静压加压示意图。
附图3为卸压脱模后的胚体结构图。
附图4为卸压脱模后的胚体俯视图。
取一根长1500mm至5000mm的金属管作为内模(1),用一略短于金属内模30~80mm的管形橡胶套作为外模(2)。内外模的直径大小视生产的产品规格设定尺寸。内模(1)与外模(2)之间形成的管形空环的宽度即为陶瓷辊棒(3)的管壁厚度。管壁厚度通常为3~10mm。在内外模的两端各配有一个活动的弹性密封套或密封塞(4),当在管形空环中充满事先加工好的陶瓷辊棒配料后,用弹性密封套或密封塞封死模具两端,以免加压时油质渗入而影响产品质量,亦可用其它方法密封模具两端。最后将密封好的模具吊入高压釜加压,加压的压力视产品的规格大小而定,通常不小于20mpa,加压后脱模。
陶瓷辊棒的等静压成形及其烧制工艺的流程为加工配料→装模→密封模具两端→高压釜中等静压成形→卸压→脱模→高温烧成→检验→车切加工→包装成品。
采用上述模具及方法制成的陶瓷辊棒胚件,收缩小、变形小、产品直线度好、尺寸准确,而且产品的致密度均匀,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耐高温性能和高温强度。可大批量进行生产,用于5米以下的薄壁陶瓷辊棒的生产,其产品技术性能明显高于注浆法和挤压成形法。用此法生产的陶瓷辊棒,其技术性能全部符合标准,产品的合格率达80%以上,直线度(总长的0.1%,高温荷重软化温度)1500℃,拉弯强度)50mpa。
以下为本发明与注浆法和挤压法的效果比较成形方法 等静压 注浆 挤压产品最大长度(mm) 5000 2500 3000直线度(总长) <0.1% <0.15% <0.2%收缩(%) 1 7 82.3 2.62.权利要求
1.一种陶瓷辊棒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由金属内模(1)和橡胶外模(2)和密封套或密封塞(4)构成一长圆形模具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陶瓷辊棒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内模(1)与外模(2)形成的管形空环的宽度,即为陶瓷辊棒(3)的管壁厚度,其厚度为3~10mm;内外模的总长不短于1500mm,内模比外模长约30~80mm。
3.一种陶瓷辊棒的等静压成形法,其特征在于将加工好的配料置于金属内模(1)和橡胶外模(2)形成的管形空环之间,并密封两端,然后将其置入高压釜中实行等静压加压,然后卸压脱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陶瓷辊棒的等静压成形法,其特征在于以油作为加压的介质,加压的压力不小于20mpa。
全文摘要
一种陶瓷辊棒的成型方法及其成型模具,由金属内模,橡胶外模,密封套或密封塞构成模具,采用等静压成型法加工陶瓷辊棒胚件,即将加工好的配料置于金属内模和橡胶外模构成的管形空环中,并密封两端,然后置入高压釜中实行等静压加压,然后卸压脱模。采用此法成型的陶瓷辊棒胚件,收缩变形小,直线度好,尺寸准确,致密度均匀,可批量生产,产品合格率达80%以上,且各项指标优于传统的注浆法和挤压法。
文档编号B28B7/06GK1070361SQ9210447
公开日1993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6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6日
发明者何锡伶 申请人:佛山市陶瓷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