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型屋面绿化结构及其施工方法_2

文档序号:9806058阅读:来源:国知局
网片形成的保护层8,其保护层8的厚度大于等于40mm;且双向钢筋网片的直径为4mm,相邻两个之间的间距为100-200mm。
[0031]③整个保护层8上方全部铺设有由聚乙烯阻根膜组成的阻根层9,在与女儿墙相接处,阻根层9上翻(上方或上翻)至女儿墙顶面外边线,在与突出屋面的构筑物相交处,上翻高度大于等于250mm;在反梁处,阻根层9应将反梁全部包裹住。
[0032]④沿整个阻根层9上方铺设有导水排水层10、过滤层11,如遇落水口,通过胶水将导水排水层10与落水口连接,且导水排水层10必须将落水口全部覆盖;过滤层11铺设在导水排水层10上,其与女儿墙及突出屋面的构筑物相交处采用透水胶粘结,且其上翻高度大于等于450mmo
[0033]⑤在阻根层9上屋面地坪标高最高处设有透水管15,透水管15两侧对称的设有导水排水层10、过滤层11、轻质土壤层12、固土层13、绿化植被层14,其灌溉水由水管排出后由于重力作用沿导水排水层10流动对整个屋面进行灌溉,从而形成整个屋面绿植的灌溉系统;透水管15上方设有园路16,不但能起到指引游人观景的作用,而且可以方便对透水管进行维护检修。
[0034]⑥所述的轻质土壤层12表面覆盖有进行固土的网格布组成的固土层13,固土层13全面覆盖在轻质土壤层12上,且其上翻高度大于等于450mm。
[0035]步骤②所述的混凝土为C15细石混凝土或防水混凝土。
[0036]步骤②所述的双向钢筋网片放置在混凝土层的中间或靠上位置,并在分隔缝处断开。
[0037]步骤④所述的导水排水层10采用树脂类板隙一体化型材,过滤层11由反滤土工布制成。
[0038]步骤⑤所述的灌溉系统连接有温度感应装置、湿度感应装置,其可根据天气和土壤湿润度对灌水量进行控制。
[0039]步骤⑤所述的园路16上设有自动喷淋系统。
[0040]步骤⑤所述的绿化植被层14可种植或人工栽植二月兰、华北蓝盆花、白车轴草、银叶蒿、土麦冬、小叶扶芳藤、冬青中的一种或多种。
[0041 ]步骤⑥所述的轻质土壤层12由有机土、泥炭土或草炭土、輕石或珍珠岩或锯末混合而成。
【主权项】
1.一种生态型屋面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结构层(I)、保温层(2)、隔离层(3)、找坡层(4)、找平层(5)、防水层(6)、隔离层(7)、保护层(8)、阻根层(9)、导水排水层(10)、过滤层(11)、轻质土壤层(12)、固土层(13)和绿化植被层(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屋面绿化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具体如下: ①在屋面结构层I上,沿竖直方向由下向上依次设置保温层2、隔离层3、找坡层4、找平层5、防水层6、隔离层7 ; ②然后在屋面隔离层(7)上设置有由混凝土及双向钢筋网片形成的保护层(8),其保护层(8)的厚度大于等于40mm;且双向钢筋网片的直径为4mm,相邻两个之间的间距为100-200mm; ③整个保护层(8)上方全部铺设有由聚乙烯阻根膜组成的阻根层(9),在与女儿墙相接处,阻根层(9)上翻至女儿墙顶面外边线,在与突出屋面的构筑物相交处,上翻高度大于等于250mm;在反梁处,阻根层(9)应将反梁全部包裹住; ④沿整个阻根层(9)上方铺设有导水排水层(10)、过滤层(11),如遇落水口,通过胶水将导水排水层(10)与落水口连接,且导水排水层(10)必须将落水口全部覆盖;过滤层(11)铺设在导水排水层(10)上,其与女儿墙及突出屋面的构筑物相交处采用透水胶粘结,且其上翻高度大于等于450mm; ⑤在阻根层(9)上屋面地坪标高最高处设有透水管(15),透水管(15)两侧对称的设有导水排水层(10)、过滤层(11)、轻质土壤层(12)、固土层(13)、绿化植被层(14),其灌溉水由水管排出后由于重力作用沿导水排水层(10)流动对整个屋面进行灌溉,从而形成整个屋面绿植的灌溉系统;透水管(15)上方设有园路(16),不但能起到指引游人观景的作用,而且可以方便对透水管进行维护检修; ⑥所述的轻质土壤层(12)表面覆盖有进行固土的网格布组成的固土层(13),固土层(13)全面覆盖在轻质土壤层(12)上,且其上翻高度大于等于45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型屋面绿化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所述的混凝土为C15细石混凝土或防水混凝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型屋面绿化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所述的双向钢筋网片放置在混凝土层的中间或靠上位置,并在分隔缝处断开。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型屋面绿化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所述的导水排水层(10)采用树脂类板隙一体化型材,过滤层(11)由反滤土工布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型屋面绿化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所述的灌溉系统连接有温度感应装置、湿度感应装置,其可根据天气和土壤湿润度对灌水量进行控制。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型屋面绿化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所述的园路(16)上设有自动喷淋系统。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型屋面绿化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所述的绿化植被层(14)可种植或人工栽植二月兰、华北蓝盆花、白车轴草、银叶蒿、土麦冬、小叶扶芳藤、冬青中的一种或多种。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型屋面绿化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⑤所述的 轻质土壤层(12)由有机土、泥炭土或草炭土、蛭石或珍珠岩或锯末混合而成。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城市绿化发展,具体为一种生态型屋面绿化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结构层(1)、保温层(2)、隔离层(3)、找坡层(4)、找平层(5)、防水层(6)、隔离层(7)、保护层(8)、阻根层(9)、导水排水层(10)、过滤层(11)、轻质土壤层(12)、固土层(13)和绿化植被层(14)。所述的绿化植被层(14)可种植或人工栽植二月兰、华北蓝盆花、白车轴草、银叶蒿、土麦冬、小叶扶芳藤、冬青中的一种或多种。其有意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局部小气候,遏制沙尘、雾霾天气。
【IPC分类】E04D13/00, E04D13/16, A01G9/02, A01G17/00, A01G1/00
【公开号】CN105569281
【申请号】CN201511010181
【发明人】苏海明, 冯力强, 罗崇德, 马云龙, 秦萍, 魏宏亮, 万年青, 范斯达, 胡海涛, 蔡东伟
【申请人】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