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建筑抗震支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8653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建筑抗震支护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建筑抗震支护,包括内圈层和外圈层构成的内外两层混凝土圈层,所述的混凝土圈层套装在混凝土柱的外侧,所述的混凝土圈层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层钢筋网层、混凝土层和外层钢筋网层;在所述的内层钢筋网层和所述的外层钢筋网层面向所述的混凝土层一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倒刺,所述的倒刺末端指向所述的混凝土层底部一端,在所述的混凝土柱上设置有预埋螺栓,在内圈层的所述的内层钢筋网层面向所述的混凝土柱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高强弹簧,所述的高强弹簧远离所述的内层钢筋网层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预埋螺栓上;本发明在出现振动时,能够起到缓冲振动作用力的效果,能够对地下建筑的混凝土结构起到保护和支撑效果。
【专利说明】
一种地下建筑抗震支护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建筑抗震支护。
【背景技术】
[0002]为了保证建筑的抗震效果,通常会设置较长的底下混凝土结构,埋设在底下的建筑混凝土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产生相对振动,导致建筑结构不稳定。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建筑抗震支护,能够改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内圈层和外圈层结构,并采用高强弹簧实现内圈层和外圈层之间的相对连接,在出现振动时,能够起到缓冲振动作用力的效果,能够对地下建筑的混凝土结构起到保护和支撑效果。
[0004]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地下建筑抗震支护,包括内圈层和外圈层构成的内外两层混凝土圈层,所述的混凝土圈层套装在混凝土柱的外侧,所述的混凝土圈层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层钢筋网层、混凝土层和外层钢筋网层;
在所述的内层钢筋网层和所述的外层钢筋网层面向所述的混凝土层一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倒刺,所述的倒刺末端指向所述的混凝土层底部一端,在所述的混凝土柱上设置有预埋螺栓,在内圈层的所述的内层钢筋网层面向所述的混凝土柱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高强弹簧,所述的高强弹簧远离所述的内层钢筋网层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预埋螺栓上,所述的内圈层的外层钢筋网层与所述的外圈层的内层钢筋网层之间设置有高强弹簧;
所述的预埋螺栓为沿所述的混凝土柱高度方向等间隔设置的至少2组,每组所述的预埋螺栓均为沿所述的混凝土柱外壁周向等间隔排布的至少3个,所述的高强弹簧与所述的预埋螺栓数量和位置相对应,所述的高强弹簧的轴线均指向所述的混凝土柱的轴线方向。
[0005]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所述的混凝土柱外侧套装有底座,所述的底座位于所述的混凝土圈层下方,在所述的底座中部下方设置有支座,在所述的支座中部上方设置有立柱,在所述的立柱外侧套装有缓冲垫层。
[0006]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的缓冲垫层为钢板和橡胶交替叠加形成。
[0007]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所述的缓冲垫层外侧设置有保护层,所述的保护层包括套装在所述的缓冲垫层外侧的橡胶保护套和套装在所述的橡胶保护套外部的金属网层。
[0008]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所述的底座下端面中部设置有定位圈,所述的定位圈为中空环状结构,所述的立柱上端位于所述的定位圈内侧。
[0009]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的定位圈的内径大于所述的立柱的外径。
[0010]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所述的立柱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滚珠。
[0011]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所述的底座上端面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的通孔为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三组,在所述的通孔内分别设置有螺栓,在所述的螺栓上分别设置有高强弹簧,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的高强弹簧远离所述的螺栓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外圈层的外层钢筋网层上,位于中部的所述的高强弹簧远离所述的螺栓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内圈层的外层钢筋网层上,位于内部的所述的高强弹簧远离所述的螺栓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混凝土柱上。
[0012]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每组所述的通孔为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的至少4个。
[00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内圈层与混凝土柱体之间设置多组高强弹簧,能够对各个方向上的作用力进行缓冲,使得建筑地基的混凝土柱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不容易由于震动而损坏;同时本发明通过采用两层混凝土圈层结构,并在两层圈层之间设置空腔,在两层混凝土圈层之间设置高强弹簧,将整体结构置于地基下时,受到外力作用时,在高强弹簧的作用力下,外圈层受到的作用会通过高强弹簧进行缓冲,使得外圈层受到的作用力不会直接传递到内圈层上,能够避免整体结构在收到外力作用时,造成混凝土柱体的损坏。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5]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混凝土柱,2.内圈层,3.夕卜圈层,4.内层钢筋网层,5.夕卜层钢筋网层,6.混凝土层,7.倒刺,8.预埋螺栓,9.高强弹簧,10.底座,11.支座,12.立柱,13.缓冲垫层,14.橡胶保护套,15.金属网层,16.定位圈,17.滚珠,1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8]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地下建筑抗震支护,包括内圈层2和外圈层3构成的内外两层混凝土圈层,所述的混凝土圈层套装在混凝土柱I的外侧,所述的混凝土圈层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层钢筋网层4、混凝土层6和外层钢筋网层5;
在所述的内层钢筋网层和所述的外层钢筋网层面向所述的混凝土层一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倒刺7,所述的倒刺末端指向所述的混凝土层底部一端,在所述的混凝土柱上设置有预埋螺栓8,在内圈层的所述的内层钢筋网层面向所述的混凝土柱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高强弹簧9,所述的高强弹簧远离所述的内层钢筋网层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预埋螺栓上,所述的内圈层的外层钢筋网层与所述的外圈层的内层钢筋网层之间设置有高强弹簧;
所述的预埋螺栓为沿所述的混凝土柱高度方向等间隔设置的至少2组,每组所述的预埋螺栓均为沿所述的混凝土柱外壁周向等间隔排布的至少3个,所述的高强弹簧与所述的预埋螺栓数量和位置相对应,所述的高强弹簧的轴线均指向所述的混凝土柱的轴线方向。
[0019]本发明通过在内圈层与混凝土柱体之间设置多组高强弹簧,能够对各个方向上的作用力进行缓冲,使得建筑地基的混凝土柱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不容易由于震动而损坏;同时本发明通过采用两层混凝土圈层结构,并在两层圈层之间设置空腔,在两层混凝土圈层之间设置高强弹簧,将整体结构置于地基下时,受到外力作用时,在高强弹簧的作用力下,外圈层受到的作用会通过高强弹簧进行缓冲,使得外圈层受到的作用力不会直接传递到内圈层上,能够避免整体结构在收到外力作用时,造成混凝土柱体的损坏。
[0020]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优选地,在所述的混凝土柱外侧套装有底座10,所述的底座位于所述的混凝土圈层下方,在所述的底座中部下方设置有支座11,在所述的支座中部上方设置有立柱12,在所述的立柱外侧套装有缓冲垫层13。在混凝土圈层受到纵向作用力时,通过设置在底座与支座之间的缓冲垫层的缓冲作用,使得混凝土圈层受到的纵向作用力得到缓冲,避免混凝土圈层产生损坏。
[0021]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缓冲垫层为钢板和橡胶交替叠加形成。可以采用防腐黏胶将橡胶粘结在钢板上,利用橡胶的缓冲作用,起到对作用力进行缓冲的效果,同时利用钢板作为支撑和筋骨结构,有助于使缓冲垫层保持固定形状,避免其产生倾斜。
[0022]本实施例中,为了对缓冲垫层起到保护作用,优选地,在所述的缓冲垫层外侧设置有保护层,所述的保护层包括套装在所述的缓冲垫层外侧的橡胶保护套14和套装在所述的橡胶保护套外部的金属网层15。
[0023]为了方便安装,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的底座下端面中部设置有定位圈16,所述的定位圈为中空环状结构,所述的立柱上端位于所述的定位圈内侧。通过采用定位圈结构,能够方便立柱相对底座的定位,方便安装。
[0024]在受到水平剪切力时,为了避免立柱产生断裂,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的定位圈的内径大于所述的立柱的外径。在受到水平剪切力时,立柱能够在定位圈内侧产生水平相对移动,从而避免其断裂。
[0025]为了减小立柱相对底座的摩擦力,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的立柱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滚珠17。
[0026]为了提高底座结构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的底座上端面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的通孔为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三组,在所述的通孔内分别设置有螺栓18,在所述的螺栓上分别设置有高强弹簧,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的高强弹簧远离所述的螺栓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外圈层的外层钢筋网层上,位于中部的所述的高强弹簧远离所述的螺栓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内圈层的外层钢筋网层上,位于内部的所述的高强弹簧远离所述的螺栓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混凝土柱上。通过采用高强弹簧,使其分别连接底座与外圈层、内圈层和混凝土柱,能够对外圈层、内圈层和混凝土柱起到拉伸作用,避免上述结构产生倾斜。
[0027]进一步优选地,为了使上述结构受到的高强弹簧的弹性作用力更加均匀,本实施例中,每组所述的通孔为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的至少4个。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地下建筑抗震支护,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圈层(2)和外圈层(3)构成的内外两层混凝土圈层,所述的混凝土圈层套装在混凝土柱(I)的外侧,所述的混凝土圈层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层钢筋网层(4)、混凝土层(6)和外层钢筋网层(5); 在所述的内层钢筋网层和所述的外层钢筋网层面向所述的混凝土层一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倒刺(7),所述的倒刺末端指向所述的混凝土层底部一端,在所述的混凝土柱上设置有预埋螺栓(8),在内圈层的所述的内层钢筋网层面向所述的混凝土柱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高强弹簧(9),所述的高强弹簧远离所述的内层钢筋网层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预埋螺栓上,所述的内圈层的外层钢筋网层与所述的外圈层的内层钢筋网层之间设置有高强弹簧; 所述的预埋螺栓为沿所述的混凝土柱高度方向等间隔设置的至少2组,每组所述的预埋螺栓均为沿所述的混凝土柱外壁周向等间隔排布的至少3个,所述的高强弹簧与所述的预埋螺栓数量和位置相对应,所述的高强弹簧的轴线均指向所述的混凝土柱的轴线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抗震支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混凝土柱外侧套装有底座(10),所述的底座位于所述的混凝土圈层下方,在所述的底座中部下方设置有支座(11),在所述的支座中部上方设置有立柱(12),在所述的立柱外侧套装有缓冲垫层(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抗震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垫层为钢板和橡胶交替叠加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抗震支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缓冲垫层外侧设置有保护层,所述的保护层包括套装在所述的缓冲垫层外侧的橡胶保护套(14)和套装在所述的橡胶保护套外部的金属网层(15)。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抗震支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底座下端面中部设置有定位圈(16),所述的定位圈为中空环状结构,所述的立柱上端位于所述的定位圈内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抗震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圈的内径大于所述的立柱的外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抗震支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立柱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滚珠(17)。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抗震支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底座上端面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的通孔为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三组,在所述的通孔内分别设置有螺栓(18),在所述的螺栓上分别设置有高强弹簧,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的高强弹簧远离所述的螺栓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外圈层的外层钢筋网层上,位于中部的所述的高强弹簧远离所述的螺栓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内圈层的外层钢筋网层上,位于内部的所述的高强弹簧远离所述的螺栓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混凝土柱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地下建筑抗震支护,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的通孔为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的至少4个。
【文档编号】E04B1/98GK105822122SQ201610215140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8日
【发明人】陈键, 国际昌
【申请人】烟台三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