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型门用锁把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88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回转型门用锁把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转型把手装置,该把手装置使用在配电盘收容箱、大型集装箱上,在将把手从壳体拉出使把手倾斜状态下,使把手绕其转轴转动并使接合板与设在固定框上的支承部相接合或离开。
作为这种拉出回转型门用锁把手本申请人以前进行了开发,由日专利特开平6-240930号公报已为公知。
其概要是把手轴31可转动但不能沿轴向移动地设于壳体10上,在把手轴31内端固定着与设在固定框上的支承部相接·离开的接合板35;而在前述把手轴31的外端设有绕该直径方向的枢轴32起伏的把手30。
在前述把手30的自由端38,在把手30倒伏于前述壳体10一部分上的状态下设置着接合的锁组件60,该锁组件60,由其钥匙63使其可与前述壳体10接·离。
但是,在这种装置中,在将门等关闭的状态,把手30的自由端38和锁组件60呈外露状态,雨水与灰尘易浸入锁组件的钥匙孔61中,使其损坏,另外,也担心搞那种从外部向钥匙孔61塞入口香糖等的恶作剧。
在锁组件60露出状态下,还会有诱发不法犯罪。
本发明的课题即在于在前述那样的回转型门用锁把手装置中,可向市场提供在锁组件部分不会侵入雨水与尘埃、可防止诱发犯罪的装置。
为了解决前述课题,在本发明所提供的锁把手装置中,将把手轴31可转动但不能沿轴向移动地设于壳体10上,在把手轴31的内端固定着与设于固定框上的支承部相接·离的挂合板35;而在前述把手轴31的外端设置着绕其直径方向的枢轴32起伏的把手30。在前述把手30的自由端38上,在把手30倒伏于前述壳体10一部分上的状态下,设有接合的锁组件60;该锁组件60,由其钥匙63使其可与前述壳体10接·离。在这样的锁把手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壳体10上枢支着可覆盖隐蔽前述把手30的自由端38与锁组件60部分的开闭式的盖45;该盖45,在关闭位置与全开位置可使其稳定的插锁机构设于盖45的枢轴部46。
另外,为解决前述课题,最好具有如下特征与本发明回转型门用锁把手装置的前述把手30的前述把手轴31相结合的轴套部33和前述壳体10的前述把手轴31周围,在一边构件上设有冠状凸轮18,而在另一边与其相抵接的构件上形成抵接面37,其形状为在前述挂合板35闭止位置时,前述抵接面37吻合于前述冠状凸轮18的缺口部,前述把手30可起伏;在把手30处于接合板35闭止位置以外时,前述抵接面37抵接于冠状凸轮上并将,前述把手30维持于拉出位置。
为解决前述课题,最好还具有如下特征在本发明回转型门用锁把手装置中,设于前述把手30自由端部38的锁组件60,由插入其中的钥匙63使得与前述圆柱体一同转动的止动挂板64可和壳体10的止动挂板承接部20相接·离。
为解决前述课题,最好还具有如下特征在本发明回转型门用锁把手装置中,前述壳体10的把手轴承部13与锁组件收纳部16分别做成为从壳体10的背面侧圆筒形地突出出来的突出部,在其各自外周上制有阳螺纹,在其外侧螺合着可从门表面紧固的第一、第二螺母15、17。
由于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发明有前述之构成,当打开盖45时,由于插锁机构47的作用盖45成平状态且是稳定的,在随后的锁把手操作中几乎不会产生误关闭。该锁把手,如将钥匙63插入设于把手30自由端38的锁组件60的钥匙孔61中,使壳体10与锁组件60的接合脱开,即可把持把手30的自由端38从壳体10拉出,使把手30倾斜。如使把手30绕把手轴31转动,固定于把手轴31内端的挂合板35也转动,从固定框的承接部脱离。
在关闭时,关上门,在将把手30回到原位时,接合板35即挂合于固定框的承接部。
将把手30的自由端38推入壳体10中,由钥匙63使锁组件60的止动挂板挂合于壳体10的一部分上。
这样,只要没有钥匙63就不可能使把手30动作。
在使盖45绕其枢轴转动而关闭,由插锁机构的作用维持其状态。
这样,由于以盖45覆盖了锁组件60与把手30的自由端部38,即可由盖45防止了雨水、尘埃侵入钥匙孔61中。
在权利要求2所记述的发明中,除了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发明之作用而外,由于环绕着把手30的轴套部33与把手轴31地在壳体10上,在相对的一边构件上设置冠状凸轮18,而在另一边构件上设置与其相抵接滑动的抵接面37,只在与把手30一同转动的挂合板35可接合于承接部的方向,即将把手30收纳进壳体10内、锁组件60可上锁的方向(相位)时,把手30可起伏;在其他时,把手30不能倒伏而维持于立起状态,因此,从外部可明确确认接合板35与其承接部是否挂合着。
另外由于把手30只在可能锁定方向时可以倒伏,即使在使设于把手自由端38上的锁组件60冲撞于壳体10的一部分上,也不必担心会使其损坏。
在权利要求3所记述的发明中,除前述作用之外,由于是由锁组件60中的止动挂板64的转动而使锁组件60锁定于壳体10上,即使在壳体10内,也可充分作动。
在权利要求4所记述的发明中,由于突出于壳体10背面12上的2个圆筒状把手轴承部13与锁组件收纳部16如前述设置,在门上设有与其相结合的2个圆形孔,可从门外侧将其嵌合,如从门的内面侧紧固第一、第二紧固螺母15、17,使在2处固定,不必担心壳体10对门的转动,可充分发挥作为锁把手的功能。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用锁把手装置与盖关闭状态的正视图;图2是该门用锁把手装置左侧视图;图3是该门用锁把手装置后视图;图4是该门用锁把手装置纵剖面图,盖枢轴部的放大剖面图;图5是该门用锁把手装置的盖枢轴部的插锁机构结合状态的放大纵剖侧视图;图6是除去该插锁机构状态之放大纵剖侧视图;图7是缩短该盖枢轴长度状态的放大纵剖侧视图。
第一实施例图1~7所示是包含了全部权利要求所记述的发明之有代表性的在图中,10是壳体,通常是压铸成形,整体而言,把手30是具有可收纳的圆角的矩形B至长圆形。在中央部分设有可收纳前述把手30的把手收纳凹部11;在其一端,向背面12一侧突出地设有支承把手轴31的圆筒形把手轴承部13。
在该把手轴承部13的外周面制有阳螺纹14,在其外侧螺合(螺纹配合)着第一紧固螺母15。
而在壳体10的另一端背面12一侧突出有锁组件60的锁组件收纳部16,在其外周面也制有第二阳螺纹16,并螺合以杯形第二紧固螺母17。
在前述把手轴承部13中设有可转动但不会沿轴向移动的把手轴31,该把手轴31的外端向外方突出,由其直径方向的枢轴32枢装于把手30的轴套部33中。
把手30设计成可绕枢轴32从完全收纳进壳体10的把手收纳凹部11的状态到倾斜约30°的位置,在角度α的范围内可往复转动(参照图1中双点划线)。
前述把手轴31的内端34从壳体10的背面12突出出来,在该内端34上,接合板(挂合板)35固定于把手轴31上。通常前述内端34做成方轴,将接合板35的方孔套入后,再以螺母36紧固。
该接合板35接·离于固定框(图中未示出)的接承部。
在前述把手轴31周围在把手30的轴套部33与把手轴承部13相抵接的面上,相对地形成了冠状凸轮18和与之相抵接的抵接面37,如图中所示,在壳体10一侧做成冠状凸轮18;在把手30的轴套部33一侧做成抵接面37。这些设于前述把手轴31周围的稍外侧。
在前述把手30恰好收纳进壳体10的把手收纳凹部11的方向处,在冠状凸轮18上形成缺口部19,把手30的抵接面37并不抵接于冠状凸轮,把手30从起立30°状态到完全倒伏于把手收纳洼11中的位置之间自由往复转动。
另外,在将把手30拉出α=30°的状态下,若使把手30连同把手轴31一起地绕把手轴转动时,前述抵接面37抵接于冠状凸轮18的顶面地滑动,维持把手30倾斜30°的状态。
在前述把手30的轴套部33上,比接面37与前述冠状凸轮18相抵接的位置还要靠内侧部分的内端面,沿把手30的长度方向做成平缓地向内方突出出来的山形凸轮面40;另一方面,在把手轴31上,设有与该人字形凸轮面40相抵接的环状弹簧推压件42。弹簧推压件42平常由弹簧43推压而抵接于山形凸轮面40上。
在使前述把手30起伏时,山形凸轮面40的棱线41越过把手轴31的中心线移动,山形凸轮面40的2个面交替地抵接弹簧推压件42,使把手30稳定地保持其行程终端姿势。即是一种机械的开关机构13至机械双稳态机构(フリップフロップ机构)。
在前述把手30的自由端38上固定着锁组件60,其钥匙孔61露出于把手30的外面,锁组件60本身收纳固定于在把手30自由端38上伸向内方延的圆筒形状的锁收纳部16内,由螺钉62固紧。
将钥匙63插入锁组件60中,可与其一同转动的止动挂板64设于锁组件60的一部分上,可与止动挂板承接部20相接·离地设置(见图2与图4),止动挂板承接部20设于作为前述壳体10的一部分的锁组件收纳部16的内侧。
在前述壳体10的把手30的自由端38一侧设置着盖45,它借助与壳体10外面平行的盖枢轴46可翻转大约180°地进行开闭。在该盖枢轴46部分上,为使前述盖45在其转动行程的两终端稳定装备了一种插锁[クリック]机构47。
如图5~7所示,前述盖枢轴46由插入盖45侧的小方轴48与插入壳体10一侧的方壳49构成。在方壳49内插入前述小方轴48的基部凸缘50,方壳49的口缘52接合于前述基部凸缘50的外侧。
在前述基部凸缘50内面的靠圆周处,沿轴向相隔180°角形成插锁突起51。
另一方面,在方壳49内设有只沿轴向移动而相对方壳49无转动的插锁支承构件53,在与前述插锁突起51相抵接的面上设有与该插锁突起51相接·离的插锁凹部54;在该插锁承接构件54与方壳49之间的方壳49内设有第三弹簧55,使插锁承接构件54压接于小方轴48的插锁突起51面上。由符号46~55表示的各构件形成了一种插锁机构47。
在图5~7为说明方便放大记述,图示方壳49的一边的尺寸在实施例中是8mm左右,但也不局限该尺寸。
在将内装有该插锁机构47在内的盖枢轴46装于壳体10与盖45之间时,克服第三弹簧55的弹力压缩其长度插入小方轴48与方壳49。
插入后,盖45在关闭状态和翻转180°为打开状态时,插锁突起51填入插锁凹部54,盖稳定。
实施例的作用首先,为了将该装置安装于门等上面,先取下接合板35与两个紧固螺母15、17,在门等上面在对应的位置打出与把手轴承部13和锁组件收纳部16对应大小的孔。
而后,从门的外侧该装置对合插入前述两孔,从门的内侧以紧固螺母15、17牢固地紧固。
再后,在把手30处于闭止位置将接合板35在挂合于固定框的支承部的方向固定于把手轴31的内端。
然后,在门关闭时,首先将把手30的自由端38围绕枢轴32拉出约30°。这时,把手30的抵接面37从冠状凸轮18的切口部29脱出。
而后,使把手30绕把手轴31转动,挂合板35从其承接部脱出。这时,把手30的抵接面37在冠状凸轮18的顶面上滑动。
从而,即使将手从把手30离开,把手30也维持立起α=30°的状态不会倒下。
其后,为了关闭门,使接合板35从其支承部脱开状态下来关闭门,将把手30转动到壳体10的把手收纳凹部11的方向。通常把手的转动角γ定为60°~90°(参照图3)。在这个状态下,把手30的抵接面37从冠状凸轮18的顶面脱开,而和切口部19的位置相吻合,将接合板35牢固挂合于承接部。
其次,使把手30绕枢轴32从立起状态转到顺沿壳体10的倒伏位置。
然后,以钥匙63插入钥匙孔61,使止动挂板与锁组件60的圆柱体一同转动,使之挂合于壳体10的止动挂板承接部20。
最后,使盖45绕其盖枢轴46翻转角β,由盖45完全覆盖前述锁组件60与把手30的自由端部38。
最好设计成在把手30的自由端38部分与盖45的结合面设置有弹性密封件,使它们相互紧密贴合。
如果这样,由于由盖45完全覆盖了锁组件60与钥匙孔61,故不会接触风雨,不会有雨水与尘埃侵入钥匙孔61,另外由于不会从外部直接看到钥匙孔61,恶作剧的情况也会减少。
开门时与关门时的顺序倒过来就可以了。
在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发明中,如前述之构成,从所起的作用来说,由于设在把手30自由端38的锁组件60在上锁状态下可由盖45覆盖隐蔽起来,不暴露于风雨中,可延长其寿命,同时诱发恶作剧与不法犯罪的情况也可以明显减少。
另外,由于盖45在全开、全闭两位置较稳定,故不必担心在把手30的操作中盖45关闭;而在关闭状态时也不会自然打开。
在权利要求2所记述的发明中,除权利要求1所记述发明之效果外,由于在壳体10的把手轴31和把手30的轴套部的周围,如前述地相对设置着抵接面37与冠状凸轮18,故可起到仅在把手30关闭状态时起伏,而在其他方向时则维持立起状态的效果。
按权利要求3所记述的发明,除前述效果之外,由于安装了锁组件60,只要不打开,把手30根本不能被操作,故可起到防止犯罪的作用。
在权利要求4所记述的发明中,除前述效果之外,由于相对于门的安装、更换容易,并且在两处与门结合,故可达到牢固固定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回转型门用锁把手装置,在这种锁把手装置中,把手轴31可转动但不能沿轴向移动地设于壳体10上,在把手轴31内端固定着与设于固定框上的承接部可接·离的接合板35;在前述把手轴31外端,设有绕该直径方向的绕枢轴32起伏的把手30;在前述把手30的自由端38设置着,在把手30倒伏于前述壳体10一部分上的状态下挂合的锁组件60,该锁组件60由其钥匙63可实施与前述壳体10的接·离;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壳体10上枢支着可覆盖陷蔽前述把手30的自由端38与锁组件60部分的开闭式盖45,该盖45的在关闭位置与全开位置稳定的插锁机构设于盖45的枢轴部46。
2.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回转型门用锁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把手30的与前述把手轴31相结合的轴套部33和前述壳体10的前述把手轴31的周围,在一边构件上设置冠状凸轮18,在另一边与其相抵接的构件上形成抵接面37,其形状为在前述接合板35处于关闭位置,前述抵接面37与前述冠状凸轮18的缺口相吻合,前述把手30可起伏,在把手30为接合板35的关闭位置以外时前述抵接面37抵接于冠状凸轮18上使前述把手30维持拉出位置。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记述的回转型门用锁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设于前述把手30的自由端部38的锁组件60,设计成借助插入其中的钥匙63而与前述圆柱体一起转动的止动挂板64可与壳体10的止动挂板承接部20接·离。
4.按权利要求1、2或3所记述的回转型门用锁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壳体10的把手轴支承部13与锁组件收纳部16,做成为分别在壳体10的背面侧的突出出来的圆筒形的突出部,分别在其外周制有阳螺纹14,在其外侧螺合着可从门表面实施紧固的第一、第二螺母15、17。
全文摘要
提供锁把手装置的把手自由端与锁组件不外露、风雨与尘埃不会进入钥匙孔的门用锁把手装置,在壳体10上枢支着可覆盖隐蔽前述把手30的自由端38与锁组件60部分的开闭式盖45。在该盖45上,将关闭与全开位置都稳定的插锁机构设于盖45的枢轴部46。
文档编号E05B5/00GK1284596SQ00121938
公开日2001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12日
发明者瀨川志朗 申请人:泷源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