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的电池锁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84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自行车的电池锁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电动自行车的电池有关,更详而言之,尤指用来锁制该电池的锁具。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与一般脚踏车不同之处在于其以一组电池装置驱动自行车的齿轮,使后轮产生动力驱动自行车前行。电池装置可设置在自行车的前横杆上,或是在后上叉接近主座杆等位置,通常以螺丝、锁片等简单的方式予固定,因此电池容易被他人取走。
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电池专用锁具,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电池锁具,其特征在于一本体;一可通过一钥匙插入驱其转动的锁心,可轴转地设于该本体内部;一转盘,设于该本体内部,轴向连设于该锁心底端,其外壁设一圆弧斜状的滑道;一锁杆,可垂直弹动地设于本体内部且邻近该转盘,其底端设一凸伸出该本体外的卡制端;该锁杆与转盘的相对面设一滑靠于该滑道上的凸柱;该锁杆杆身另设一卡榫槽,该卡榫槽的上、下边各为一向外的斜面;一固定杆,可垂直弹动地设于本体内部且邻近该锁杆,该固定杆的长度短于该锁杆,其与该锁杆相对面各设一凸块及一长槽,且凸块设入该长槽中;固定杆与该锁杆卡榫槽的相邻侧设一卡榫槽,该固定杆卡榫槽的深度较该锁杆卡榫槽为深,其上、下边各为一向外的斜面;一卡榫,可水平弹动地设于本体内部且邻近该锁杆及固定杆,其相对该固定杆的卡榫槽设一上、下边均为外斜面的凸块。
本实用新型进步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锁具可锁制电池装置,除此之外,其更可进一步控制电池为供电状态。


图1本实用新型锁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2本实用新型锁具的组合外观图。
图3A图2的3-3剖面箭头方向所指示的剖面图。
图3B沿续图3A所绘的动作示意图。
图3C沿续图3B所绘的动作示意图。
图4A以钥匙转动锁具的剖面图(一)。
图4B以钥匙转动锁具的剖面图(二)。
图5A本实用新型锁具呈开启状态的俯视外观图。
图5B当锁具为开启状态时转盘与微动开关的局部横剖面图。
图6A本实用新型锁具呈锁制状态的俯视外观图。
图6B当锁具为锁制状态时转盘与微动开关的局部横剖面图。
图7A本实用新型锁具呈启开电池供电状态的俯视外观图。
图7B当锁具为启开电池供电状态时转盘与微动开关的局剖横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含一本体10,如图1、图2,为一中空壳体,其一侧边顶面设一井部11,该井部11的外侧壁为二片状体,二片状体之间的对应位置各形成一开口111;该井部11内壁面相对该开口111处另设二高度较低的内壁片112。
一锁心20,如图1,由上而下穿置入该井部11并延伸入该本体10内,其顶端扩径的端部跨置于该内壁片112顶面,该锁心20需由一专用的钥匙21插入才能驱其转动;(锁心及钥匙21的结构为公知技术,非本案的专利重点,在此不多加赘述。)一面盖30,如图1、图2,为圆形的帽盖,其顶面具有代表开启、锁制以及电源开启的标示303、302、301,以做为转动钥匙21的依据;该面盖30扣置于该井部11外,并将井部11的二片状体向圆心方向略微合靠,以包覆该锁心20使其无晃动;该面盖30对应该开口111位置各设有一往下延伸的扣片31,以伸入该开口111中并扣止于本体10的顶壁面。
一转盘40,如图1、图3A,设于本体10内部,其中央具有一扣孔41,供锁心20底端的扣夹22卡扣其中,俾锁心20得带动该转盘40同步转动;该转盘40的外壁设有一倾斜状的滑道42。
一锁杆50,如图1、图3A,为一柱状体,设于该本体10另一侧内部空间中,其顶端与本体10顶内壁之间设一锁杆弹簧51;该锁杆50的底端为一具单边斜面的卡制端52。该锁杆50相对该转盘40的侧面设有一凸柱53,常态下其接触于该滑道42的最低端;该锁杆50与转盘40相异的侧面设一卡榫槽54,该卡榫槽54的上、下边各为一外张的斜面541。
一固定杆60,如图1、图3A,设于该锁杆50的邻侧,系一长度短于该锁杆50的柱状体;该固定杆60及该锁杆50相对面各设一凸块61及一长槽55,该凸块61设入该长槽55中,使该固定杆60贴靠该锁杆50,且常态位置该凸块61位于该长槽55的底端。该固定杆60顶端与本体10顶内壁之间设一固定杆弹簧62;固定杆60侧设一卡榫槽63,与该锁杆50的卡榫槽54等位相邻,惟固定杆60的卡榫槽54的深度较该锁杆50的卡榫槽54为深,其上、下侧面亦为一外张的斜面64。
一卡榫70,如图1、图3A,系一呈L型横置的杆体,具有一前榫杆71及一侧榫杆72;该前榫杆71相对于该锁杆50及固定杆60设有卡榫槽54、63的侧面,其对应该固定杆60的卡榫槽63设上、下侧面匀为向外倾斜的凸块73;该侧榫杆72则贴靠于该固定杆60的另一侧面;又,该卡榫70与本体10的侧壁之间设一横向的卡榫弹簧74;一盖板80,如图1、图3A,锁盖于该本体10底端的开放口,其相对于该转盘40设一圆孔81,供转盘40底端的圆凸块43凸伸其中,以定位该转盘40避免其晃动;该盖板80相对该锁杆50及固定杆60的位置设有一大比例的开孔82,供该锁杆50的卡制端52凸伸。
本实用新型的锁具可设置在自行车的车身杆架内部与电池相对的位置,并于车身杆架上提供开放的孔洞供面盖30显露以及锁杆50的卡制端52凸伸;另外,在电池的外箱上也需要设一可供上述卡制端52卡制的槽。本段所述为公知技术的转用,故不多加赘述。
如图3A,在常态状况,受该锁杆弹簧51及该固定杆弹簧62的推顶,该锁杆50的卡制端52乃凸伸出该盖板80的开口82外,该固定杆60的凸块61位于该锁杆50长槽55的底端,该卡榫70的凸块73卡止于该固定杆60的卡榫槽63中,前榫杆71的开放端则卡止于该锁杆50的卡榫槽54中。该锁杆50的凸柱53接触该转盘40的滑道42最底端。
如图3B,当锁杆50的卡制端52被欲设入既定位置的电池推触而往上移动时即带动该固定杆60一并上移,该锁杆弹簧50及固定杆弹簧60被挤压储能。在固定杆60往上移动的过程中,该固定杆60的卡榫槽63的斜面64滑推该卡榫70的凸块73,使卡榫70水平移动压缩该卡榫弹簧74,该前榫杆71及其凸块73脱离该锁杆50及固定杆60的卡榫槽54、63。由于该固定杆60的长度较锁杆50短,所以当锁杆50被上推至极限高度时,该固定杆60实则被带动至底端相对于该卡榫70的上方;此时,该卡榫70失去由该固定杆60而来的推力,其卡榫弹簧74释能推动该卡榫70往固定杆60及锁杆50方向移动,该凸块73位于该固定杆60的下方并将其抵住,使固定杆60无法下降,而其前榫杆71的开放端则被该锁杆50的壁面所止挡。
如图3C,当电池装置就定位,并使其上预设的槽与锁杆50的卡制端52相对时,该锁杆弹簧51释能复位,推动该锁杆50往下弹动并卡入电池装置的槽中。过程中由于该固定杆60底端已被该前榫杆71所抵制,故形成固定杆60呈上升卡制定位,而锁杆50被弹簧弹推下降,此时固定杆60的凸块61位于长槽55的顶端。当锁杆50下弹复位,该前榫杆71的开放端部对应其卡榫槽54,该卡榫70又再被其卡榫弹簧74推动,前榫杆71端部卡入该锁杆50的卡榫槽54内,该锁杆51即被卡制定位,该电池即被锁制。
请参阅图4A、图4B,若要卸下电池,需以专用的钥匙21插入该锁心20内,往代表开启的标示303方向转动,该锁心20带动该转盘40转动,该转盘40以其滑道42上升的势推动该锁杆50的凸柱53,该锁杆50于是往上移动压缩该锁杆弹簧51,其卡制端52即脱离电池的槽,该电池即可被卸离。当该锁杆50往上移动时,该卡榫槽54的斜面541滑推开该卡榫70,该卡榫70挤压该卡榫弹簧74。此时若抽离该钥匙21或将钥匙21往代表锁制的标示302的方向转动,该锁心20带动该转盘40反转,其滑道42以下降的势并配合该锁杆弹簧51弹性释能复位使锁杆50往下弹移,由于该卡榫70的前榫杆71在该锁杆50上升时已被推离而未卡制在固定杆60底部,该固定杆弹簧62释能复位,该固定杆60以底端滑推该卡榫70凸块73的上方斜面,故又再将卡榫70往卡榫弹簧74的方向推顶,该固定杆60即可往下降移,直至该锁杆50及固定杆60的卡榫槽54、63再次对应至该前榫杆71时,该卡榫弹簧74乃释能复位推动该卡榫70,使其凸块73卡制入该固定杆60的卡榫槽63中,开放端部卡制入该锁杆50的卡榫槽54中。
除此之外,如本实用新型附图中显示该本体10相邻该转盘40的侧壁埋设一微动开关90,该微动开关90的触动端91相对该转盘40,线路端92则与电池装置电性连接。
如图5A、图5B,钥匙21转至代表开启的标示303,转盘40的滑道42以渐升的势推动该凸柱53,促使锁杆50往上移动,使卡制端52内缩于本体10中。
如图6A、图6B,钥匙21转至代表锁制的标示302,转盘40的滑道42以渐降的形式使凸柱53顺沿移动,促使锁杆50往下移动,使卡制端52凸出于本体10。
图7A、图7B,钥匙21可再进一步转动至代表电源开启的标示301,转盘40即以其滑道42的最高的一端推触微动开关90的触动端91,电池为供电状态。同理推论,在钥匙21转至标示302及303时,该微动开关90的触动端91未被滑动42触动,因此电池装置为非供电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电池锁具,其特征在于一本体(10);一可通过一钥匙(21)插入驱其转动的锁心(20),可轴转地设于该本体(10)内部;一转盘(40),设于该本体(10)内部,轴向连设于该锁心(20)底端,其外壁设一圆弧斜状的滑道(42);一锁杆(50),可垂直弹动地设于本体(10)内部且邻近该转盘(40),其底端设一凸伸出该本体(10)外的卡制端(52);该锁杆(50)与转盘(40)的相对面设一滑靠于该滑道(42)上的凸柱(53);该锁杆(50)杆身另设一卡榫槽(54),该卡榫槽(54)的上、下边各为一向外的斜面(541);一固定杆(60),可垂直弹动地设于本体(10)内部且邻近该锁杆(50),该固定杆(60)的长度短于该锁杆(50),其与该锁杆(50)相对面各设一凸块(61)及一长槽(55),且凸块(61)设入该长槽(55)中;固定杆(60)与该锁杆(50)卡榫槽(54)的相邻侧设一卡榫槽(63),该固定杆(60)卡榫槽(63)的深度较该锁杆(50)卡榫槽(54)为深,其上、下边各为一向外的斜面(64);一卡榫(70),可水平弹动地设于本体(10)内部且邻近该锁杆(50)及固定杆(60),其相对该固定杆(60)的卡榫槽(63)设一上、下边均为外斜面的凸块(73)。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自行车的电池锁具,其特征在于该锁杆(20)顶端与本体(10)顶壁面之间设一锁杆弹簧(51)。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自行车的电池锁具,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杆(60)顶端与本体(10)顶壁面之间设一固定杆弹簧(62)。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自行车的电池锁具,其特征在于该本体(10)与转盘(40)相邻的侧壁设一微动开关(90)。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动自行车的电池锁具,其特征在于该微动开关(90)的触动端(91)与该转盘(40)的滑道(42)最高的一端相接触。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自行车的电池锁具,其特征在于该本体(10)相对该锁心(20)的顶面设一面盖(30),该面盖(30)上设有指示钥匙转动方向的标示(301)(302)(303)。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电池锁具,其特征在于该面盖(30)顶面设代表开启、锁制以及电源启开的标示(303)(302)(30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电池锁具,主要于一本体内设一锁心带动一转盘,该转盘外壁设一斜向的滑道;该本体内尚设有一可弹性移动的锁杆及一固定杆,二杆体的共同侧面各设一卡榫槽,供一卡榫卡制其中;该锁杆杆身另设一凸柱接触于该滑道;通过上述构造,该锁心由专用钥匙控制转动,该锁心带动该转盘旋转,并以其滑道推动该锁杆,使锁杆垂直移动使其凸伸出本体外或缩入本体中。
文档编号E05B65/00GK2723630SQ20042009334
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6日
发明者陈福顺 申请人:台湾口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