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侧车门电动门锁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707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前侧车门电动门锁总成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的电动门锁总成,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绕车门立柱上下两铰链轴作旋转运动的汽车前侧车门电动门锁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前侧车门电动门锁总成是一种电动控制汽车前侧车门的开锁、闭锁、半锁紧及全锁紧的装置。该总成由电控机构和锁机构两部分组成,为分体式结构(即电控机构和锁机构分离)。此产品安装不便、调节困难、误差大,特别是电控机构存在着导线长、电路接点多、接触不理想、绝缘电阻小、开关电压降大的问题,其利用齿轮齿条工作原理控制锁机构的工作行程,回位能力差,瞬时工作时间达不到技术要求,以致产品工作可靠性低,使用寿命短。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绝缘电阻大、电压降小、回位能力好的汽车前侧车门电动门锁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前侧车门电动门锁总成,包括电机、外盖、锁机构,其中锁机构包括锁机底板、锁机本体、锁机板,在锁机本体内设有小锁舌连接拨叉、小锁舌、小锁舌回位弹簧、导向块、导向块弹簧、大锁舌、大锁舌回位弹簧,在所述的锁机本体内还设有控制开关、转轴、接触固定板、开关接触片,转轴又与锁芯拉杆联接;在所述的电机及外盖上联有插座,插座内装有控制电路嵌件,在外盖内的电机依次与蜗杆、蜗轮、联接齿轮、扇形齿轮、扇形随动件、开关触片、联动杆相联,且蜗杆具有多头数、大导程角结构,在蜗轮下设有自动回位弹簧,所述的电机、外盖、插座、控制电路嵌件、蜗杆、蜗轮、自动回位弹簧、联接齿轮、扇形齿轮、扇形随动件、开关触片、电机联动杆及控制开关、转轴、接触固定板、开关接触片构成电控机构;在所述的锁机板内设有转动拨叉,其中心与转轴相联,转动拨叉的一端与联动杆联接,另一端与滑动板联接,滑动板又与小锁舌连接拨叉相联,滑动板的另一端通过外开转动钉与滑动板摇臂相联,滑动板摇臂又与内开转臂联接;所述的电控机构和锁机构为整体式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后,由于电控机构和锁机构形成了整体式结构,使产品可一次性安装到位;控制电路嵌件装在插座内与电机相联,控制开关内含控制盘电路嵌件通过转轴与锁芯拉杆相联,使电控联接更为简便,不再需要过多导线连接,提高了绝缘性能;利用蜗杆的多头数、大导程角结构及蜗杆蜗轮工作原理较好地解决了产品瞬时的工作行程。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安装方便、电压降小、绝缘电阻大、回位能力好的优点,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工作可靠性,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四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前侧车门电动门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除去护罩、锁机板、电控机构等部件)。
图4为图2的K向局部透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控机构的蜗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7为图2中的插座的P向旋转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开关的控制盘电路嵌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至图4可知,本实用新型汽车前侧车门电动门锁总成,包括电机56、外盖11、锁机构,其中锁机构包括锁机底板46、锁机本体9、锁机板66,在锁机本体9内设有小锁舌连接拨叉22、小锁舌43、小锁舌回位弹簧44、导向块38、导向块弹簧39、大锁舌33、大锁舌回位弹簧34等部件(见图4)。在所述的锁机本体9内还设有控制开关52(内含控制盘电路嵌件,见图8)、转轴27、接触固定板47、开关接触片48,转轴27(通过异形扣31)又与锁芯拉杆30联接(见图3、图4);在所述的电机56及外盖11上联有插座12,插座12内装有控制电路嵌件75(见图7,该控制电路嵌件可通过一次性注塑固定在插座上),在外盖11内的电机56依次与蜗杆57、蜗轮58、联接齿轮59、扇形齿轮63、扇形随动件64、开关触片61、联动杆62相联(见
图1),且蜗杆57具有多头数、大导程角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的蜗杆为4个头、导程角为27-43度,而通用的蜗杆为1-4个头、导程角小于27度),在蜗轮58下设有自动回位弹簧6,所述的电机56、外盖11、插座12、控制电路嵌件75、蜗杆57、蜗轮58、自动回位弹簧6、联接齿轮59、扇形齿轮63、扇形随动件64、开关触片61、电机联动杆62及控制开关52、转轴27、接触固定板47、开关接触片48构成电控机构;在所述的锁机板66内设有转动拨叉3,其中心与转轴27相联,转动拨叉3的一端与联动杆62联接,另一端(通过固定滑动扣25)与滑动板21联接,滑动板21又与小锁舌连接拨叉22相联,滑动板21的另一端通过外开转动钉7与滑动板摇臂20相联,滑动板摇臂20又与内开转臂67联接(见图3);所述的电控机构和锁机构为整体式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如
图1所示,电控机构通过固定支架10与锁机构的锁机板66相联,而使电控机构和锁机构联为整体)。其中转动拨叉3上设有扭簧26、挡位限位块29,转动拨叉3的档位变换,能促使滑动板21与小锁舌连接拨叉22进行开闭离合;小锁舌连接拨叉22上设有小锁舌拨销42,并具有防误锁功能;滑动板摇臂20上设有滑动板摇臂拉簧16;内开转臂67上设有转臂铆钉17;锁机板66上设有护罩8。所述的锁机构由锁机底板46、锁机本体9、锁机板66、小锁舌连接拨叉22、小锁舌43、小锁舌回位弹簧44、导向块38、导向块弹簧39、大锁舌33、大锁舌回位弹簧34、大锁舌转轴35、转动拨叉3、锁芯拉杆30、滑动板21、滑动板摇臂20、外开转动钉7、内开转臂67等部件构成。
为了增加转动件、滑动件的防震、耐磨、消声功能,在小锁舌连接拨叉22上设置有防震耐磨垫片23,在小锁舌43上设置有小锁舌缓冲垫41,在大锁舌33上设置有大锁舌回位缓冲柱32,在内开转臂67上设有防震垫片19,在扇形随动件64旁设有缓冲橡胶柱65。
本实用新型的电控开锁、闭锁的工作原理为一、电动控制控制电路嵌件指令电机正转或者反转,从而依次带动蜗杆、蜗轮、联接齿轮、扇形齿轮、扇形随动件转动,致使电机联动杆作左右摆动、转动拨叉作档位转动,以完成整车电控开锁或者闭锁功能。并且蜗轮在自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能自动回位,较好地保证了手动开锁闭锁功能的实现。
二、外开钥匙控制外开钥匙通过带动锁芯拉杆、转轴、控制开关(内含控制盘电路嵌件)、转动拨叉、接触固定板和开关接触片,以控制电机正转或反转来实现整车电控开锁或闭锁功能,电机转动功能如上所述。
在开锁状态下(即电机联动杆处于向左位置、转动拨叉处于向上位置),外开门的工作原理为前侧车门上的外开拉手依次带动外开拉板、外开转动钉、滑动板摇臂、滑动板摇臂拉簧、滑动板、小锁舌连接拨叉、小锁舌、小锁舌回位弹簧、大锁舌、大锁舌回位弹簧,完成外开门功能。外开门功能完成后在各弹簧的作用下各相应的零件能自动回位。
在开锁状态下,内开门的工作原理为前侧车门上的内开拉手依次带动内开拉杆、内开转臂、滑动板摇臂、滑动板摇臂拉簧、滑动板、小锁舌连接拨叉、小锁舌、小锁舌回位弹簧、大锁舌、大锁舌回位弹簧,完成内开门功能。内开门功能完成后在各弹簧的作用下各相应的零件能自动回位。
在闭锁状态下(即电机联动杆处于向右位置、转动拨叉处于向下位置时),滑动板不能带动小锁舌连接拨叉而小锁舌不转动,则不能实现外开门或内开门功能。
小锁舌连接拨叉的防误锁功能的工作原理为在闭锁状态下,滑动板与小锁舌连接拨叉分离,而促使小锁舌连接拨叉上的防误锁装置块与滑动板侧面间隙接触。当误锁车门时,大锁舌转动带动小锁舌、小锁舌连接拨叉作逆时针转动,防误锁装置块强制推动滑动板、转动拨叉实现开锁档位闭合,从而避免误锁车门。
总之,本实用新型汽车前侧车门电动门锁总成设计完整、构思巧妙、功能齐全,特别适用于各种高中档的越野车、吉普车、旅行车、厢式车等车辆。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前侧车门电动门锁总成,包括电机(56)、外盖(11)、锁机构,其中锁机构包括锁机底板(46)、锁机本体(9)、锁机板(66),在锁机本体(9)内设有小锁舌连接拨叉(22)、小锁舌(43)、小锁舌回位弹簧(44)、导向块(38)、导向块弹簧(39)、大锁舌(33)、大锁舌回位弹簧(3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锁机本体(9)内还设有控制开关(52)、转轴(27)、接触固定板(47)、开关接触片(48),转轴(27)又与锁芯拉杆(30)联接;在所述的电机(56)及外盖(11)上联有插座(12),插座(12)内装有控制电路嵌件(75),在外盖(11)内的电机(56)依次与蜗杆(57)、蜗轮(58)、联接齿轮(59)、扇形齿轮(63)、扇形随动件(64)、开关触片(61)、联动杆(62)相联,且蜗杆(57)具有多头数、大导程角结构,在蜗轮(58)下设有自动回位弹簧(6),所述的电机(56)、外盖(11)、插座(12)、控制电路嵌件(75)、蜗杆(57)、蜗轮(58)、自动回位弹簧(6)、联接齿轮(59)、扇形齿轮(63)、扇形随动件(64)、开关触片(61)、电机联动杆(62)及控制开关(52)、转轴(27)、接触固定板(47)、开关接触片(48)构成电控机构;在所述的锁机板(66)内设有转动拨叉(3),其中心与转轴(27)相联,转动拨叉(3)的一端与联动杆(62)联接,另一端与滑动板(21)联接,滑动板(21)又与小锁舌连接拨叉(22)相联,滑动板(21)的另一端通过外开转动钉(7)与滑动板摇臂(20)相联,滑动板摇臂(20)又与内开转臂(67)联接;所述的电控机构和锁机构为整体式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侧车门电动门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杆(57)为4个头、导程角为27-43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前侧车门电动门锁总成,其特征在于在小锁舌连接拨叉(22)上设置有防震耐磨垫片(23),在小锁舌(43)上设置有小锁舌缓冲垫(41),在大锁舌(33)上设置有大锁舌回位缓冲柱(32),在内开转臂(67)上设有防震垫片(19),在扇形随动件(64)旁设有缓冲橡胶柱(6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前侧车门电动门锁总成,其锁机本体内还设有控制开关、转轴、接触固定板、开关接触片;在外盖上联有插座,插座内装有控制电路嵌件,电机依次与蜗杆、蜗轮、联接齿轮、开关触片、联动杆相联,上述的电机、插座、控制电路嵌件、蜗杆、蜗轮、电机联动杆及控制开关等构成电控机构;在锁机板内设有转动拨叉,其中心与转轴相联,一端与联动杆联接,另一端与滑动板联接,滑动板又与小锁舌连接拨叉相联,滑动板的另一端与滑动板摇臂相联,滑动板摇臂又与内开转臂联接;所述的电控机构和锁机构为整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方便、电压降小、绝缘电阻大、回位能力好的优点,提高了产品的工作可靠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E05B65/32GK2740730SQ200420115570
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6日
发明者陈安静, 舒建设, 陈其淦, 曾川 申请人:浙江天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