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4794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流体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阻尼器,使动作体的动作范围整体或其一部分的动作趋势减缓、或变化。从而,能够用于门或家具等,在使铰链门、拉门、抽屉等从打开的状态变为关闭的状态的情况下,使其构成为从关闭的规定行程前的位置开始使阻尼器有效。
背景技术
流体阻尼器被用于各种领域,下述的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有其中一种液体阻尼器的例子。前者用于折叠桌,在水平使用位置和垂直收起位置之间转动桌面时,为了不产生冲击而在各转动端施加旋转阻力。后者用于闭门器,打开门时阻力变小能够容易地打开,关门时,为了不冲击性地关闭,想办法使阻力变大而缓慢地关闭,在关闭的最后,想办法减小阻力使门能确实地关闭。
专利文献1特开2004-135725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3-193740号公报发明内容然而,流体阻尼器能够根据其目的通过种种的构造做出种种的阻力变化动作。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为提供一种流体阻尼器,使流体阻力在活塞推入时增大,并在推入中途开始变得比前半部分小,拉出时,流体阻力比推入时的小。
在第1发明中,提供了一种流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向动作轴前后活动的汽缸内注入流体,该汽缸在上述动作轴的进入开始侧设有内径一定的一定区域,与该一定区域连续的动作轴地,在进入终端侧设有比上述一定区域的内径大的大径区域,上述动作轴的前端部的固定位置上设有尺寸为对上述一定区域的汽缸内壁有间隙的固定位置部件,具有在该固定位置部件及其前端规定位置之间的动作轴上移动的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具有至少在汽缸内壁相对的外周部分具有径向变形特性的滑动部件,该滑动部件相对上述一定区域的汽缸内壁以流体密状态密切接触并滑动,其为与上述大径区域的汽缸内壁间产生间隙的尺寸形态,上述移动部件中设有使由于该移动部件的存在而被分开的一侧的汽缸室和另一侧的汽缸室相连通的连通路,上述固定位置部件也具有在与该移动部件紧贴并抵接的情况下连通上述连通路、能够连通上述一侧的汽缸室和另一侧的汽缸室的固定位置部件连通路,上述移动部件在上述一定区域中与上述固定位置部件抵接并紧贴,使得除了通过上述固定位置部件连通路和上述连通路之外一侧的汽缸室和另一侧的汽缸室不能连通。
本申请的汽缸并不仅限于圆筒,横截面为矩形的筒也可以。因此,固定位置部件和移动部件也不仅限于圆形,也包括矩形等形状。并且同样地,使用了直径这一表述,也包括表示矩形等的一个边。
有时包括大径区域的直径的大径上,在汽缸内壁上设有沟,由于沟的存在而横截面积变大的情况。
所谓产生(有)间隙是指,例如,包括了在汽缸内壁上设有沟,流体通过此沟连通于部件的前后的情况。
所谓流体密状态,在气体的情况下指气密状态,液体的情况下指液密状态。
第2发明中提供的流体阻尼器构成为第1发明的上述移动部件具有比上述固定位置部件更柔软的板状的柔软部件和比该柔软部件更难变形的硬质部件,上述柔软部件配设于与上述固定位置部件相对侧,具有与上述一定区域的汽缸内壁抵接的外径尺寸,上述硬质部件以上述柔软部件为基准配设于与上述固定位置部件相反侧,具有与上述一定区域的汽缸内壁有间隙的外径尺寸,贯穿该硬质部件与上述柔软部件设有上述连通路。
第3发明中提供的流体阻尼器构成为上述移动部件是由比上述固定位置部件更柔软的材料为主体形成为板状的柔软部件,上述前端规定位置上设有其他固定位置部件,该其他固定位置部件为比该柔软部件更难变形的硬质部件,并具有与上述一定区域的汽缸内壁有间隙的外径尺寸,上述柔软部件与该其他固定位置部件抵接的情况下,该其他固定位置部件的与该柔软部件的连通路对应的部位设有连通路。
第4、第5和第6发明构成为第1发明至第3发明的上述大径区域从与上述一定区域的边界开始逐渐扩大直径。
第7发明构成为设有使第1发明至第6发明的动作轴向进入终端位置方向施力的施力装置。
作为施力装置,除了螺旋弹簧和片簧等弹簧部件之外,也能使用橡胶部件等弹性部件。
第8发明构成为设有将第1发明至第6发明的动作轴向进入开始位置方向施力的施力装置。
第1发明中,动作轴从最先拉出的位置开始进入时,移动部件推压一侧汽缸室的流体,推压位于动作轴的端部固定位置的固定位置部件。此状态下连通路和固定位置部件连通路相连通,由于除此之外不能连通,因此具有预定的流体阻力,且动作轴前进。然后经过一定区域后进入大径区域时,移动部件与汽缸内壁产生间隙,由于能重新确保通过此间隙的流路,因此流体阻力减小。
从进入终端位置开始拉出动作轴时,移动部件推压另一侧的汽缸室的流体,推到固定位置部件的前端规定位置。因此,通过大径区域的期间,除了使上述动作轴进入的情况下的流路之外,经由固定位置部件的外周和汽缸内壁间间隙之间而通过固定位置部件与移动部件的相对面间的间隙的流路,增加了与移动部件的连通路相连通的新流路,流体阻力减小。并且,同样在进入一定区域的情况下,除了动作轴进入时的情况下的流路之外,经由固定位置部件的外周和汽缸内壁间间隙之间而通过固定位置部件与移动部件的相对面间的间隙的流路,增加了与移动部件的连通路相连通的新流路,流体阻力减小。
第2发明中,规定了移动部件的形态为具有柔软的板状的柔软部件和硬质部件,柔软部件位于硬质的固定位置部件和上述的硬质部件之间。由此,即使柔软部件根据动作轴的进退移动方向向任意一侧偏移移动,也能够由更硬的部件保持,保持其形状。
第3发明中,移动部件是由以柔软材料为主体构成的柔软部件,将硬质部件如第1发明所述作为其他固定位置部件设于前端规定位置。由此,即使柔软部件根据动作轴的进退移动方向向任意一侧偏移移动,也能够由更硬的部件保持,保持其形状。
在第4、第5和第6发明中,由于大径区域直径逐渐扩大,流体阻力平滑地变化。
第7发明中,由于动作轴向进入终端位置方向施力,通常,动作轴位于进入终端位置。如果动作轴的后端部连接有要应用该流体阻尼器的抽屉等的对象物,随着该对象物的打开动作,在行程范围内拉出动作轴,随着收起动作,动作轴进入。因此,如果通过自动拉入机构与对象物连接,在对象物打开的情况下,能够以较小的阻力打开,收起的情况下,即使不小心用力过猛地收起,也能够在该流体阻尼器的作用下缓和其趋势并进行自动拉入。
第8发明中,由于动作轴向进入开始位置方向施力,通常,动作轴位于进入开始位置。该动作轴即使不连接对象物,在不小心用力过猛地收起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该动作轴在该流体阻尼器的作用下缓和其趋势,以人手继续进行对象物的收起移动直到动作轴进入到进入终端位置,通过闭锁机构等合适的装置保持其终端位置,对象物的收起完成。并且,打开对象物时,在施力装置的作用下动作轴回到进入开始位置。


图1为本发明的液体阻尼器的整体构造的部分省略截面的平面图。
图2为动作轴拉出过程中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3为动作轴进入过程中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4为动作轴进入过程中的其他位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5为自动拉入装置的示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汽缸/活塞机构所构成的流体阻尼器的一个液体阻尼器的整体构造的部分省略截面的平面图。此情况下汽缸10的横截面为矩形,内壁面10A和10B(10B’)为其短边侧的壁面。短边的长度在任何位置均为一定。壁面10B与壁面10A平行,但倾斜壁面10B’与壁面10A不平行,与该壁面10A之间的间隔,亦即矩形的长边的长度从位置P2向着图的左方逐渐扩大直径。
汽缸10中插入有动作轴12,且其构成为可以向前进入或后退。部件18为密封用的环形部件。此动作轴12的动作范围为位置P1开始至位置P3位置的行程。行程S1的范围中,汽缸的内径亦即短边之间的间隔,亦即作为长边长度的壁面10A和壁面10B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在行程S2间向着图的左方逐渐扩大直径。汽缸的行程S1的范围称为一定区域,行程S2的范围称为大径区域。在汽缸10中动作轴12后退至位置P1的状态下,向汽缸内部注入润滑油。从而,从此位置开始动作轴向前进入时,该部分的润滑油从汽缸中溢出。为了吸收该溢出的润滑油,配设有聚氨酯泡沫制成的吸收材料16,其内周侧覆盖有内密封盖14。
动作轴12的前端部的规定位置上,被C环等的部件12B挟持、由矩形的板部件形成的固定位置部件固定地保持在固定位置上。其外径比上述一定区域S1的内径小,相对该一定区域的壁面产生间隙。从而,相对大径区域S2的壁面也产生间隙。此固定位置部件22可以由聚氯乙烯或聚酰胺树脂等通常具有硬度、能够作为构造材料使用的合成树脂材料或金属等形成。配设有部件22的前端规定位置上的、能够在与动作轴的前端大径部12A之间的动作轴上移动的移动部件23。此例中,移动部件23由2个矩形板状的部件24、26构成。
板状的移动部件24由具有径向(壁面10A、10B间方向)变形性的柔软的部件,例如由聚氨酯树脂形成,其能够与汽缸的内壁抵接并滑动。此外径的尺寸为能够相对于上述一定区域S1的汽缸内壁无间隙地以液密状态紧贴着滑动。从而,不仅与矩形的短边侧壁面10A、10B紧贴,也与长边侧壁面紧贴。
另一方面,板状的硬质部件26由与上述固定位置部件22相同的构造材料形成。并且,其外径也比上述一定区域S1的内径小,形成为相对该一定区域的壁面产生间隙。在此例中,两个部件24、26并非一体,而是分离开的。硬质部件26和固定位置部件22之间配设有滑动部件24。这3个部件22、24、26抵接重合的情况下,由这些部件分开的汽缸的左侧室A和右侧室B之间,形成有使各室的润滑油通过而连通的连通路。部件22上设置有固定位置部件连通路22H,部件24上设置有连通路24H,部件26上设置有连通路26H,分别设置为例如2个等合适的数目。部件24和26的连通路为截面均为相同直径的圆形直路,部件22的连通路的截面为圆形但为圆锥路。从与上述直路相同大小的圆开始向着右侧室B侧缩小直径。
由于此情况下为矩形的汽缸,上述各部件22、24、26并不以动作轴作为枢轴旋转,因此各连通路总是位于对应的位置。汽缸为圆筒的情况下,为了使各部件不会相对旋转,必须想办法防止旋转,例如使其在键上滑动。并且,也可以通过粘结等使部件24和26成为一体。然而,也可使部件26构成为不在动作轴上移动,保持在推压在前端的大径部12A上的固定位置上,使只有部件24可移动。并且,以别的方式为例,可移动的部件26的外周上,为了填埋与一定区域S1的汽缸内壁之间的间隙,也可固定保持与部件24具有同样的柔软的部件,例如,由聚氨酯树脂形成的滑动部件。
为了下述的自动拉入机构,设有插通动作轴的螺旋弹簧20,总是将动作轴向进入终端位置方向施力。
图1的状态为要将动作轴从进入终端位置拉出时的状态,首先如图3所示,对从使动作轴12充分拉出后退了的位置开始,在一定区域S1的范围内,进入进入终端位置方向(图1的左方向)的状态进行说明。
由于动作轴12向左方移动,移动部件23受到润滑油的阻力,呈与固定位置部件22紧贴抵接的状态。动作轴以此状态进入时,汽缸内部变为被滑动部件24完全区分为左右A、B的状态。只有通过由连通路26H、24H和固定位置部件连通路22H形成的流路,润滑油从室A流向室B。这种情况下润滑油的阻力最大。
接着,进入到大径区域S2后,如图4所示,移动部件23的滑动部件24的外周和倾斜壁面10B’之间产生间隙,除上述的图3的流路之外,润滑油也可以将此间隙作为流路流动。因此,润滑油的阻力减小。
回到图1,动作轴从进入终端位置再次拉出的情况下,移动部件23由于润滑油的阻力推压在前端大径部12A上。除了通过各连通路的流路之外,还打开通过各部件22、24、26的外周和汽缸内壁10A、10B’之间的间隙的流路(但在此实施例中,除长边侧之外,部件24的外壁和壁面10A之间也不产生间隙),油的阻力变得非常小。并且,螺旋弹簧产生的阻力也从最小的状态开始。
马上进入一定区域S1的范围时,如图2所示,滑动部件24的外周和汽缸内壁之间的间隙消失,那里的流路也没有了,仅由此增加润滑油的阻力。然而,由于部件22的外周上存在间隙,润滑油从该处通过连通路24H、26H,从室B流向室A,与图3的情况相比润滑油的阻力更小。因此,润滑油的阻力按图1、图4、图2、图3的顺序增大。因此,将伸出汽缸外的动作轴12的头部12H,例如图5所说明的那样安装到设置于橱柜的抽屉上的自动拉入装置时,即使拉出时(图1)非常轻易地拉出,收起的时候用力过猛地收起,但自动拉入装置开始动作时(图3),能够产生最强的阻力缓解其趋势,自动拉入的最终阶段(图4)中,由于加强过的阻力变小,能够通过弹簧等使自动拉入力的浪费限定在最小,进行收纳。
图5是表示自动拉入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例如是使用了滑动部件34的装置,该滑动部件具有能够和设置于橱柜的抽屉的凸状部32扣合的凹部34A。例如能够配设于与汽缸10相同宽度的轨道部件30的一方的壁面30A和另一方的壁面30B之间、并在长度方向上滑动移动。液体阻尼器的动作轴12的头部12H可旋转地扣合于滑动部件的汽缸一侧的端部,以使下述的倾斜成为可能,动作轴随滑动部件的长度方向的移动进退。轨道部件30的上述另一方的壁面30B的适当位置上形成有扣合孔或者扣合凹处30H。另一方面,在滑动部件34上,在与壁面30B相对的一侧设有扣合凸部34B。
进而,与上述凹部34A扣合的凸状部32的拉伸力的作用点,位于相对动作轴12的中心轴线偏向壁面30A一侧的位置,通过图上的右方向(打开方向)的抽屉的移动,滑动部件34上产生图上顺时针方向的力矩M。因此,滑动部件向右方向移动过程中,扣合凸部34总是推压壁面30B,到达上述扣合孔30H时,侵入该扣合孔内并扣合。其结果,滑动部件如34’所示倾斜,凸状部32从与凹部34A的扣合状态脱开,留下滑动部件向右方向移动直至抽屉完全拉出(32’所示)。
滑动部件在上述34’所示位置的情况下,从汽缸10中将动作轴12最先拉出的位置,亦即,部件22位于图1的行程的开始端位置P1。进而,旋转弹簧20为压缩到最小的状态。此后,抽屉收起的情况下,以人手将抽屉推入,其凸状部32推压凹部34A的推入终端侧壁面(图5的左侧壁面)时,这次在图上产生逆时针方向的力矩,解除扣合凸部34B和扣合孔30H的扣合。其后即使人不推着抽屉,也能通过已述的螺旋弹簧的弹力自动拉入。抽斗拉入的最终位置是滑动部件34位于图5的左侧所示的位置,是动作轴位于图1所示的进入终端位置(部件22位于行程S1+S2的最终位置P3)。
上述的抽斗拉出开始时,螺旋弹簧20的弹力最小,由于如上所述润滑油的阻力按照图1、图4、图2、图3的顺序增大,因此能够最轻易地拉出。虽然有时收起时被用力地收起,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自动拉入机构开始动作开始时,变为图3的状态,润滑油的阻力最大,产生阻止被用力收起的抽屉的收起移动的缓冲作用的效果。其后变为图4的状态,润滑油的阻力减小,能够产生螺旋弹簧20的最大限度的自动拉入力。
自动拉入机构为其他形态的机构亦可,并不仅限于图5的形态。并且,部件22上设置的固定位置部件连通路22H是圆锥形,亦可为圆筒形状。为了使动作轴12进入的最初(图3)润滑油阻力很大,后退的情况下(图1、图2)要使其尽量小,因此才使用了圆锥形状。
上述的形态例子中,汽缸内径的渐变方法为使一方的壁面倾斜,也可以构成为使两方的壁面都倾斜,形成相对中心轴左右对称的形状。并且,汽缸也可以不是矩形,使用圆筒状、其他形状的汽缸。
如上所述,作为液体阻尼器和气体阻尼器的应用方式,在使动作轴从汽缸突出的方向上通过施力装置施力时,即使不与抽屉等对象物连接,也能够产生对对象物的收起移动的缓冲作用的效果。
本发明能够用于具有铰链门、拉门、抽屉等的家具和门等。
权利要求
1.一种流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向动作轴(12)前后活动的汽缸(10)内注入流体,该汽缸在上述动作轴的进入开始侧设有内径一定的一定区域(S1),与该一定区域连续地,在动作轴进入终端侧设有比上述一定区域的内径大的大径区域(S2),上述动作轴的前端部的固定位置上设有尺寸为相对上述一定区域的汽缸内壁(10A、10B)有间隙的固定位置部件(22),具有在该固定位置部件及其前端规定位置(12A)之间的动作轴上移动的移动部件(23),该移动部件具有至少在汽缸内壁相对的外周部分具有径向变形特性的滑动部件(24),该滑动部件相对上述一定区域的汽缸内壁以流体密状态密切接触并滑动,其为与上述大径区域的汽缸内壁(10B’)间产生间隙的尺寸形态,上述移动部件中设有使由于该移动部件的存在而被分开的一侧的汽缸室(A)和另一侧的汽缸室(B)相连通的连通路(24H,26H),上述固定位置部件也具有在与该移动部件紧贴并抵接的情况下连通上述连通路、能够连通上述一侧的汽缸室和另一侧的汽缸室的固定位置部件连通路(22H),上述移动部件在上述一定区域中与上述固定位置部件抵接并紧贴,使得除了通过上述固定位置部件连通路和上述连通路之外,一侧的汽缸室和另一侧的汽缸室不能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部件(23)具有比上述固定位置部件(22)更柔软的板状的柔软部件(24)和比该柔软部件更难变形的硬质部件(26),上述柔软部件配设于与上述固定位置部件相对侧,具有与上述一定区域的汽缸内壁抵接的外径尺寸,上述硬质部件以上述柔软部件为基准配设于与上述固定位置部件相反侧,具有与上述一定区域的汽缸内壁有间隙的外径尺寸,贯穿该硬质部件与上述柔软部件设有上述连通路(24H、26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部件是由比上述固定位置部件更柔软的材料为主体形成为板状的柔软部件,上述前端规定位置上设有其他固定位置部件,该其他固定位置部件为比该柔软部件更难变形的硬质部件,并具有与上述一定区域的汽缸内壁有间隙的外径尺寸,上述柔软部件与该其他固定位置部件抵接的情况下,该其他固定位置部件的与该柔软部件的连通路对应的部位设有连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大径区域从与上述一定区域的边界开始逐渐扩大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大径区域从与上述一定区域的边界开始逐渐扩大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大径区域从与上述一定区域的边界开始逐渐扩大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设有将动作轴向进入终端位置方向施力的施力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设有将动作轴向进入开始位置方向施力的施力装置。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流体阻尼器,在活塞推入时阻力增大,并从中途开始阻力变小,拉出时的流体阻力比推入时更小。该流体阻尼器构成为汽缸(10)在动作轴(12)的进入开始一侧设有内径一定的区域(S1),其前侧设有大径区域(S2),上述动作轴的前端部设有相对上述一定区域的汽缸内壁(10A、10B)具有间隙的固定位置部件(22),具有在该固定位置部件及其前端规定位置(12A)之间移动的移动部件(23),该移动部件具有径向具有变形特性的滑动部件(24),该滑动部件与上述一定区域的汽缸内壁紧贴并滑动,与大径区域内壁(10B’)产生间隙,移动部件设有使一侧的汽缸室(A)和另一侧的汽缸室(B)连通的连通路(24H、26H),固定位置部件上也有固定位置部件连通路(22H),移动部件在一定区域与固定位置部件抵接并紧贴,使得除了通过固定位置部件连通路和连通路之外,一侧的汽缸室和另一侧的汽缸室不能连通。
文档编号E05F3/04GK1912417SQ200610108758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1日
发明者李丁, 李浩典 申请人:共荣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