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拉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0454阅读:5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抽拉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抽拉床。
技术背景现在,市场上的床大小、形状、功能不一,但是它们都有固定的尺寸,如145X200、 200X200等等。住宅面积比较小的居民,为了减少占地,家中往往购置小床,平时睡 得不舒畅,遇到有客人留宿,情况就更麻烦, 一是睡觉拥挤,二是如果睡 觉的姿势不好,就容易从床上摔下来,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另外,既是 没有来客,许多家庭也经常发生小孩从床上摔下来受伤的事故。现有技术中的抽拉床,抽动出来的附加床体低于原来的主床体,还需 要另行放置垫高板,非常不方便;而且放置垫高板又要占用地方,这是与 使用抽拉床为了减少占地的初衷背道而驰的。另外,抽拉床上加装栏杆或 栏板,也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带栏杆或栏板的抽拉床,缺乏现有的技术 和产品;二是,既使存在带有栏杆或栏板的抽拉床,也还存在栏杆或栏板 需要每天安装或拆卸的麻烦,并需要摆放的空间;三是,如果设计成不需 要每天安装或拆卸的,就会出现因栏杆或栏板的存在影响观瞻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抽拉床抽动出来的附加床体低于主床体、以及在抽拉床上增 设栏杆或栏板,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1. 一种抽拉床,包括主床体,床腿,搁架装置和抽拉机构,所述的搁 架装置位于主床体下部并和床腿固定联结;所述的抽拉机构,主要包括抽拉腿、抽拉身和翻转板;抽拉身和抽拉腿固定连接并呈90°直角;抽拉身位于主床体和搁架装置之间、并与搁架装置滑动连接;翻转板与抽拉身转动连接。
2. 所述的翻转板上,有拦板或拦杆与其固定连接。
3. 所述的搁架装置,有下限位块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的抽拉身,有上 限位块与其固定连接。
4. 所述的抽拉机构有二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抽拉床体的表面,可以与主床体平齐;防 摔拦杆、拦板不仅使用方便,而且是隐藏式的,不需另外占用地方,有利 室内美化。


图1是实施例 图2是实施例 图3是实施例 图4是实施例中的示意图之一 中的示意图之二 中的示意图之三 中的示意图标号说明1一-抽拉腿 5—-主床体 9一-铰链2—-抽拉身 6-—下限位块io—-拦板3—_翻转板 7—-床腿4-一搁架装置 8---上限位块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市场上的床,其大小、形状、功能不一,但是它们都有固定的 尺寸,如145X200、 200X200等等。住宅面积比较小的居民,为了减少占 地,家中往往购置小床,平时睡得不舒畅,遇到有客人留宿,情况就更麻 烦, 一是睡觉拥挤,二是如果睡觉的姿势不好,就容易从床上摔下来,人 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另外,既是没有来客,许多家庭也经常发生小孩从床上摔下来受伤的事故。抽拉床可以白天收縮大床变小床,少占房间场地;晚上小床变大床, 睡得舒服。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抽拉床,抽动出来的附加床体低于不动的主床体, 还需要另行放置垫高板,非常不方便;而且放置垫高板又要占用地方,这 是与使用抽拉床为了减少占地的初衷背道而驰的。另外,抽拉床上加装栏 杆或栏板,也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带栏杆或栏板的抽拉床,没有现有的 技术和产品;二是,既使存在带有栏杆或栏板的抽拉床,也还存在栏杆或 栏板需要每天安装或拆卸的麻烦,并需要摆放的空间;三是,如果设计成 不需要每天安装或拆卸的,就会出现因栏杆或栏板的存在影响观瞻的问题。为了解决抽拉床抽动出来的附加床体低于主床体、以及在抽拉床上增 设隐藏的栏杆或栏板,本实用新型针对性的提出了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 是抽拉床体的表面,可以与主床体平齐;防摔拦杆、拦板不仅使用方便, 而且是隐藏式的,不需要另外再增加放置拦杆或拦板的空间,有利室内美 化。现有技术的抽拉床,包括主床体、床腿、搁架装置和抽拉机构;搁架 装置位于主床体下部并和床腿固定连接。搁架装置是指搁板或搁条以及起到类似作用的装置,在本实用新型中, 搁架装置是用于搁架抽拉身的。本实用新型的抽拉床,与众不同的是抽拉机构,主要包括抽拉腿、 抽拉身和翻转板。抽拉身和抽拉腿固定连接并呈90°直角;抽拉身位于主 床体和搁架装置之间、并和搁架装置滑动连接;滑动连接可以是抽拉身直 接搁置在搁架装置上,在使用者抽拉时产生的滑动;如果使用滑轮和导轨, 则技术效果将更好。翻转板与抽拉身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可以使用铰链等 零部件;采用翻转板这样的技术方案有很大的好处就是抽拉、翻转完成 后,抽拉机构的表面,可以与主床体平齐,这方面的情况,在实施例一中 还有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备选技术方案有如下三种l.用拦板或拦杆与翻转板固定连接,可以防止睡眠时摔下来;而且, 在抽拉床收拢过程中,拦板或拦杆随着翻转板翻转,收拢结束,只看见翻转板,看不见拦板或拦杆,有利于观瞻。2. 为了防止抽拉身在抽拉时用力过头掉下来,采用限位方法进行防止, 即在搁架装置上安装下限位块、在抽拉身的反面安装上限位块。限位块应 该扩大理解为包括限位条和其他的限位装置。3. 抽拉机构可以是一套、也可以是二套。使用一套抽拉机构可以将小 床变成大床;如果消费者需要超大床的,可以使用具有二套抽拉机构的抽拉床。实施例一结合图1、图2、图3进行描述。首先对图中的标号进行说明。l是抽拉腿,2是抽拉身,3是翻转板,4 是搁架装置,5是主床体,6是下限位块,7是床腿,8是上限位块,9是 铰链。图1是使用二套抽拉机构的抽拉床,为了能够清楚的看清所画的内容, 假想在面对看图者的一侧,已经拿走一套抽拉机构。假想被拿走的抽拉机 构,在图2和图3中展示。图2是抽拉机构中的翻转板下垂状态示意图、 图3是抽拉机构中的翻转板上翻状态示意图。图2状态中的抽拉身,放在图l,抽拉身可以被拉出来或推进去。第一次将抽拉身装进去时,需要稍稍抬起来,才能将下限位块和上限 位块擦肩通过装进去。在重力的作用下,抽拉身下垂搁置在搁架装置上;使用中,如果抽拉 过头,下限位块和上限位块会互相卡住,不会拉出抽拉身。使用时,拉出抽拉机构,并将翻转板逆时针翻转270°角度,如图3所 示;此时,翻转板的厚度可以完全将主床体和抽拉身的不平填平,如图1 中的左上部分所示。这是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的创造性贡献。收拢时,翻转板顺时针转动270。角度并下垂,如图3所示;再将抽拉 机构推入。实施例二结合图4,以及图l、图2进行说明。先对图中的标号进行说明。1是抽拉腿,2是抽拉身,3是翻转板,4 是搁架装置,5是主床体,6是下限位块,7是床腿,8是上限位块,9是 铰链,IO是拦板。图4所示的是另一种抽拉机构。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的抽拉机 构多了拦板。拦板固定安装在翻转板上。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当抽拉床收拢时,翻转板处于下垂状态,此时, 拦板转到翻转板的内侧、并被翻转板遮挡看不见。因此,采用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晚上拉开抽拉床,拦板起防护作用; 白天收拢抽拉床,看不见拦板,有利于室内美化。在本实施例中,搁架装置不宜采用搁板,而应该使用搁条安装在二侧, 空出中间部位,避免抽拉床在收拢的过程中,拦板与搁架装置相碰。另外,在以上的介绍中,如果把拦板换成拦杆,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这里就不再描述了。
权利要求1.一种抽拉床,包括主床体(5),床腿(7),搁架装置(4)和抽拉机构,所述的搁架装置(4)位于主床体(5)下部并和床腿(7)固定联结,其特征是所述的抽拉机构,主要包括抽拉腿(1)、抽拉身(2)和翻转板(3);抽拉身(2)和抽拉腿(1)固定连接并呈90°直角;抽拉身(2)位于主床体(5)和搁架装置(4)之间、并与搁架装置(4)滑动连接;翻转板(3)与抽拉身(2)转动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拉床,其特征是所述的翻转 板(3)上,有拦板(10)或拦杆与其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拉床,其特征是所述的搁架 装置(4),有下限位块(6)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的抽拉身(2),有 上限位块(8)与其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拉床,其特征是所述的抽拉机构有二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抽拉床。为了解决抽拉床抽动出来的附加床体低于主床体、以及在抽拉床上增设栏杆或栏板,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抽拉床,包括主床体(5),床腿(7),搁架装置(4)和抽拉机构,所述的搁架装置(4)位于主床体(5)下部并和床腿(7)固定联结,其特征是所述的抽拉机构,主要包括抽拉腿(1)、抽拉身(2)和翻转板(3);抽拉身(2)和抽拉腿(1)固定连接并呈90°直角;抽拉身(2)位于主床体(5)和搁架装置(4)之间、并与搁架装置(4)滑动连接;翻转板(3)与抽拉身(2)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抽拉床体的表面,可以与主床体平齐;防摔拦杆、拦板不仅使用方便,而且是隐藏式的,不需另外占用地方,有利室内美化。
文档编号A47C19/00GK201101306SQ200720074919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1日
发明者夏诗芸, 蒋士冬 申请人:上海市奉贤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