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及办公用门系统及其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57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家用及办公用门系统及其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及办公用门系统;而且本实用新型还涉及用于该 系统的连接装置。背景4支术目前,典型的家用及办公用门系统一般包括门板、门框及连接装置。传统 的门框采用内嵌的方式固定安装在建筑墙体上预留墙门的内侧,门板内嵌安装 在门框的内侧,并可通过该连接装置绕转动轴线相对该门框转动,实现开启、 关闭。在门框靠近该转动轴线的 一侧的侧边框上开设有两垂直设置的第 一凹陷, 在门板也于靠近该转动轴线的一侧的侧边对应该第一凹陷垂直i殳置第二凹陷, 该第 一 凹陷和该第二凹陷用于收容和固定该连接装置。但是,传统的家用及办公用门系统使用的连接装置为普通合页,其包括一 根转动轴,以及安装在转动轴上可以绕该转动轴相对转动的两扇叶片。该转动 轴的轴线即为门的转动轴线。因此,传统合页由三部分组成且需要组装,结构 较为复杂,且其加工制造过程繁瑣,成本较高。使用时,传统的合页以其转动轴竖直状态为使用状态,两扇叶片分别竖直 固定安装在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中,然后通过螺钉等紧固,以使门板可以绕转 动轴线相对门框转动,实现门的开、合。另外,由于传统的门系统采用层层嵌入的结构,门框嵌在墙体中,门板嵌 在门框中,以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其装饰效果相对较差。这是由于传统的家 用及办公用门系统的门板和门框上的第 一凹陷和第二凹陷是垂直开设在其侧边 的相对两侧,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 一般传统合页至少部分暴露在外面, 容易被看到,从而影响美观,特別是在关闭状态。而且,传统的合页一般仅仅用于门系统的一侧,因此安装在门框上的门板 一般只能朝一个方向开启。如果要改变门的开启方向,就需要在门框的另一侧 边框和门板的相应侧边上开设相应的凹陷,以安装该普通合页,-f旦是,由于该 门板和门框上的第一、第二凹陷是开设在其一侧边的相对两侧,当改变门的开启方向后,因此,无论门板处于开启状态还是关闭状态时,原来安装传统合页 的一侧的第一、第二凹陷容易被看到,影响美观。因此,提供一种可克服以上至少一个缺陷的家用及办公用门系统及其连接 装置成为目前有待解决的技术课题。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用于家用及办公用门系统的连才妄 装置,其结构简单,而且便于制造,且制造成本较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上述连接装置的 一种新的家用及办 公用门系统。为了实现以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家用及办公用门的连接装置,其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以及连接该第一连接端和该第二连接端的连接部。其中该第二连接端上设有配合表面,并且所述配合表面上设 有具有与所述配合表面大致垂直的转轴线的转动连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连接装置具有与传统门的合页完全 不同的结构,其包括第一连接端、设有配合表面的第二连接端以及连接该第一 连接端和该第二连接端的连接部,该配合表面上设有具有与所述配合表面大致 垂直的转轴线的转动连接结构。因此,这种新的门连接装置的结构相对比较简 单,且容易加工制造,制造成本低。本实用新型的门连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本体呈板状,该呈 板状的连接本体具有大致水平的表面,该连接本体的表面包括所述第二连接端 的配合表面。因此,该门连接装置的新结构成一体板状,而现有技术的合页一 般包括两片叶片和连接轴,制造起来比较烦瑣,而且还需要组装,因此,本实 用新型的这种一体简单结构的门连接装置,更便于加工制造,而无须组装。本实用新型的门连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 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 连接端设于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两端,并反向延伸设置。因此,当该门连接装置 与门板和门框连接时,可方便地利于设置该门板的宽度大于该门框,从而便于 该门板在闭合状态时盖住该门框,增加美感。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家用及办公用门系统,包括门框和门板以及连接 该门框和该门板并让所述门板绕转动轴线相对所述门框转动的第 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在所述门框靠近所述转动轴线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配合 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门板靠近所述转动轴线的一侧的两端对应该第一配合部 和第二配合部分别设有第三配合部和第四配合部。其中所述第 一连接装置和第 二连接装置分别包括第一连接端、具有垂直所述转动轴线的配合表面的第二连 接端以及连接该第 一连接端和该第二连接端的连接部,该所述第 一连接装置和 第二连接装置分别于其第二连接端的配合表面上设有具有沿所述转动轴线设置 的转轴线的第一转动连接结构和第二转动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的第 一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 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连接;所述第 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的第二连接端的配合表面中的至少 一个与所述第所述第一转动连接结构和第二转动连接结构可绕所述转轴线转动地与所述第三 配合部和第四配合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系统在上部和下部各安装一个上述 具有新结构的门连接装置,该两门连接装置的第二连接端的配合表面上设有具 有沿转动轴线设置的转轴线的第一、第二转动连接结构,配合表面中的至少一 个与门板上的第三配合部和第四配合部中对应的配合部沿转动轴线进行定位配 合,并通过第一、第二转动连接结构分别与第三配合部和第四配合部形成可绕 转轴线转动连接。而现有技术中,传统的门使用传统的合页,两扇合页分别固 定安装在门板侧边和门框侧边框的对应凹陷中,合页上没有任何转动连接结构, 合页的转动配合是通过两扇叶片中间的竖直放置的转轴完成的,因此本实用新 型提供的门系统的结构与传统门的结构不同,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具 有新结构的门系统,而且该门系统具有如上优点的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室内及办公用门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门框安装在设于 墙体上的门口旁并位于所述墙体的一侧,所述门板安装在门框外远离墙体的一 侧。由于门框不是嵌入在墙体中,而是安装在墙体的一侧;门板不是嵌在门框 中,而是外扣在门框上远离墙体的一侧,除去了传统门一层套一层的结构,整 个门系统是外盖在墙体一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门系统的整体感较强并带有 较好的装饰性,结构更加简洁,便于安装。本实用新型家用及办公用门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 二配合部包括与所述第 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的第 一连接端形状对应的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的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分别 设于所述门框的上下两末端的端面上,以分别收容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 接装置的第 一连接端。借此该第 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的第 一连接端安装 后,可隐蔽在对应的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中,从而提高整体外观,增强装饰效 果。本实用新型家用及办公用门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三配合部和第 四配合部包括与所述第 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的第二连接端形状对应的第 三凹陷和第四凹陷,所述第三配合部和第四配合部的第三凹陷和第四凹陷分别 设于所述门板的上下两末端的端面上,以分别收容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 接装置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三凹陷和第四凹陷的底面大致水平并分别设有与 所述第一转动连接结构和第二转动连接结构转动配合的第一配合转动连接结构 和第二配合转动连接结构。同理,该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的第二连接 端,也可隐蔽在对应的第三凹陷和第四凹陷中,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体外观,增 强装饰效果。对上述家用及办公用门系统,其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门框远离转动轴 线的一侧的两端设有第五配合部和第六配合部,所述第五配合部和所述第六配 合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相对于门框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 在所述门板远离转动轴线的一侧的两端设有第七配合部和第八配合部,所述第 七配合部和第八配合部与所述第三配合部和所述第四配合部相对于门板的纵向 中心线对称设置。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门系统可以将安装在一侧的连接装置拆 下,将其安装在另一侧的两端,即可很轻松地实现门的开启方向的改变。而且 在原收容该第 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的第 一连4妄端和第二连接端的第一 、 第二凹陷和第三、第四凹陷设置在对应的门框、门板的靠近转动轴线一侧的上 下两端面上,因此即使改变门的开启方向,该凹陷也不会暴露在外面,保证了 系统的高整体外观,和装饰效果。


图l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室内及办公用门系统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他实施例局部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第二种优选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室内及办公用门系统包括 门框4、门板3以及连接该门框4和该门板3并让所述门斧反3绕转动轴线相对 所述门框4在关闭位置和阻挡位置(门板3打开的最大位置)之间转动的第一 连接装置1和第二连接装置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门框4包含两垂直设置的第一、第二长板 状的边框,分别固定安装在建筑墙体5的开口旁并位于所述墙体的一侧的相对 两边(以下详细描述)。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门框4还可以进一步包含 连接该第一、第二边框上末端的横边框(未图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l所示,在门框4靠近转动轴线的第一边框的上部和 下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配合部41和第二配合部42。优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 41和第二配合部42设在门框4的该第一边框的相对两末端的端面上,以便使 第一、第二配合部41和42隐藏在门框4的末端内,提高门的整体美感。在本 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41和第二配合部42为设置在对应端面上的第一、 第二凹陷41和42,该第一、第二凹陷41和42的截面大致呈方形。当然才艮据 需要或者具体情况,该第一、第二凹陷41和42也可为其他形状如截面呈圆形、 椭圆形、多边形等。该第一、第二凹陷41和42分别具有水平的底面S7和S8, 且第一、第二凹陷41和42部分延伸穿过远离建筑墙体5的对应凹陷的侧壁S9 到外面,以-便于安装对应的第一连"t妾端11和11,(以下详细iJL明)。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门板3安装在所述门框4外远离墙体5 的一侧,并盖住所述门框4,形成外盖式门系统(以下详细说明)。具体来讲, 该门板3的横向宽度大于门框4形成的横向宽度,该门板3的纵向高度与该门 框4的纵向高度一致或者大于该门框4的垂直高度。因此,从正面或相对正面 稍偏的位置看(也是使用者经常看的角度),当该门板3处于关闭位置时,外盖 式门板3外盖于建筑墙体5之外,而且遮住门框4,而仅仅看到该门板3,在视 觉上感到简洁,便于安装操作,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装饰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门板3靠近转动轴线的一侧的上、下两端对应第一配合部41和第二配合部42的位置上分别设有第三配合部31和第四配合部32。 同样优选地,所述第三配合部31和所述第四配合部32设在门板3的该一侧的 相对两末端的端面上,且为第三凹陷31和第四凹陷32,这样的结构可以一使第 三、第四凹陷31和32隐藏在门板3的末端内,提高门的整体美感。该第三、 第四凹陷31和32的截面大致呈方形,当然根据需要或者具体情况,该第三、 第四凹陷31和32也可为其他形状如截面呈圓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该第三、 第四凹陷31和32分别具有水平的底面S3和S4,且第三、第四凹陷31和32 部分延伸分别穿过相对门框4的对应凹陷的侧壁S10和远离门板3纵向中心线 的对应凹陷的侧臂Sll到外面,以^f更于安装对应的第二连接端12和12,(以下 详细说明)。所述第一凹陷41和第三凹陷31配合分别用于安装第一连接装置1 的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所述第二凹陷42和第四凹陷32配合分别 用于安装第二连接装置l,的第一连接端ll,和第二连接端12,。在本实施例中,在该第三凹陷31和第四凹陷32的底部设有第三、第四配 合表面S3和S4。作为优选方式,该第三、第四凹陷31和32的底面S3和S4 为水平表面,并作为该第三、第四配合表面S3和S4,以与第二连接端12和 12,配合,从而在转动轴线的方向上定位该门板3,使门板3不能在转动轴线的 ^l向延伸方向上移动(以下详细iJt明)。该第三、第四配合表面S3和S4上设有第一配合转动连接结构33和第二 配合转动连接结构33'。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配合转动连接结构33和第二配 合转动连接结构33,为设于对应配合表面上的截面为圓形的配合槽33和33,, 且该配合槽33和33,的中心线在转动轴线上(以下详细说明)。作为选择方式, 该第一配合转动连接结构33和第二配合转动连接结构33,也可为从对应配合表 面垂直延伸的截面为圆形的凸起33,该凸起的中心线在转动轴线上,如图4所 示。4旦是该第一配合转动连接结构33和第二配合转动连接结构33,的构造应该 同与其配合的转动连接结构的构造相对应(以下详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连接装置l和所述第二连接装置l, 分别包括第一连接端11和11,、第二连接端12和12,以及连接该第一连接端11、 ll,和第二连接端12、 12,的连接部13、 13,。作为优选方式,该连接本体为扁平 板状,所述第一连接端11和11,、所述第二连接端12和12,和所述连接部13和13,均大致为方形,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的第一连接端11、所述第二连接端12同所述连接部13处于同一平面且连接处为圆弧过渡连接方式,第一连接端ii上设有螺钉孔iio。同样地,所述第二连接装置r的第一连接端ir、所述第二连接端12,同所述连接部13,处于同一平面且连接处也为圓弧过渡连接方式,第一连接端ir上设有螺钉孔iio'。因此,第一连接结构i和第二连接结 构r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又因整个结构为一整体且呈平板状,所以无须组 装,制造成本较低。当然根据需要或者具体情况,所述第一连接端ii和ir也可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但是其形状应分别与第一凹陷41和第二凹陷42的形状相一致, 以实现第一连接端11和ll,完全嵌入第一、第二凹陷41和42中;所述第二连 接端12和12,也可为圓形、椭圓形、多边形等,但是其形状应分别与第三凹陷 31和第四凹陷32的形状相一致,以实现第二连接端12和12,完全嵌入第三、 第四凹陷31和32中,而且还要方便第二连接端12和12,在第三、第四凹陷31 和32内转动(以下详细描述);该连接本体还可为阶梯状,其第一连接端11 和11,、第二连接端12和12,和连接部13和13,的连接处为各平面之间呈一定 角度的弯折连接方式;该连接本体也可为其他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 其他构造。在第二连接端12和12,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配合表面Sl和S2。优选的, 该第一、第二配合表面Sl和S2为水平表面,该第一、第二配合表面S1和S2 分别与第三凹陷31和第四凹陷32中的第三、第四配合表面S3和S4相互配合 (以下详细描述)。在该第一、第二配合表面Sl和S2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转动连接结构14 和14,。优选的,该第一、第二转动连接结构14和14,为从对应配合表面垂直 延伸的截面为圓形的凸起14和14,,且该凸起的中心线在转动轴线上(以下详 细说明)。作为选择方式,该第一转动连接结构14和第二转动连接结构14,也 可为设于对应配合表面上的截面为圓形的凹槽,该凹槽的中心线在转动轴线上, 或者为贯穿于对应配合表面的截面为圆形的通孔14和14,,该通孔14和14,的 中心线在转动轴线上,如图4所示。但是该第一转动连接结构14和第二转动连 接结构14,的构造应该同与其配合的第一、第二配合转动连接结构33和33,的 构造相对应,例如,当第一、第二转动连"^妻结构14和14,为/人对应配合表面垂直延伸的截面为圓形的凸起14和14,时,第一、第二配合转动连接结构33和 33,应该为设于对应配合表面上的截面为圆形的配合槽33和33,;当第一、第二 转动连接结构14和14,为设于对应配合表面上的截面为圓形的凹槽,或者为贯 穿于对应配合表面的截面为圓形的通孔时,第一、第二配合转动连接结构33 和33,应该为从对应配合表面垂直延伸的截面为圆形的凸起33和33,,以便第 一、第二转动连接结构14和14,可以分别和第一、第二配合转动连接结构33 和33,形成以转动轴线为转动轴的转动配合,以带动门板3相对于门框4绕转 动轴线相对转动,实现开、关。安装时,将门框4的第一、第二边框通过螺^T或者螺;f全等方式分别垂直地 固定安装在建筑墙体5的开口旁并位于所述墙体的一侧的相对两边,优选地, 将长板状边框相对建筑墙体5的开口的侧边均向开口的纵向中心线方向对称内 缩,形成一部分长板状边框突出开口的侧边的安装结构,由辅助安装构件与长 板状门框分别形成U形结构紧扣在相应的建筑墙体5的开口侧边上。当然根据 需要或者具体情况,边框也可以与建筑墙体5的开口的侧边对齐安装。根据设定的开门方向,设定门板3的转动轴线在门板3纵向中心线的某一 侧,然后将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的第一连接端11通过螺钉111穿过螺钉孔110 固定安装设于门框4的第一凹陷41中的底面的螺紋孔(未图示)中,并使第一 连接端11同连接部13的连接处正好处于第一凹陷41部分延伸穿过远离建筑墙 体5的对应凹陷的侧壁S9到外面的构造中,使第一连接端11能够完全嵌入在 第一凹陷41中。这样便完成第一连接装置1与门框4的连接。当然根据需要或 者具体情况,第一连接端11也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其它方式固定安 装在第一凹陷41中。第一连接端11完全嵌入在第一凹陷41中而与门框4形成 一个整体,使门的整体感增强,增加美观度。将门板3的第三凹陷31的第三配合表面S3与第二连接端12的第一配合 表面Sl相配合,将第二连接端12上截面为圓形的凸起14对应地插入第三配 合表面上设有的截面为圆形的配合槽33中形成可转动配合,且凸起14的中心 线与配合槽33的中心线重合,将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端12的连接处正好处于 第三凹陷31部分延伸穿过相对门框4的对应凹陷的侧壁S10到外面的构造中, 使第二连接端12可以完全嵌入第三凹陷31中,由于存在第三凹陷31部分延伸 穿过远离门板3纵向中心线的对应凹陷的侧臂S11到外面的构造,可以方便地使第二连接端12在第三凹陷31内转动。这样便完成第一连接装置1与门框4 和门板3的连接。第二连接端12完全嵌入在第三凹陷31中而与门板3形成一 个整体,使门的整体感增强,增加美观度。然后将第二连接装置l,的第二连接端12,的第二配合表面S2与门板3上第 四凹陷32的第四配合表面S4相配合,使第二配合表面S2上设有的截面为圆 形的凸起14,插入到第四配合表面S4上设有的截面为圆形的配合槽33,中,且 凸起14,的中心线与配合槽33,的中心线重合,且凸起14和配合槽33重合的中 心线与凸起14'和配合槽33,重合的中心线重合,并限定出门的转动轴线。将连 接部13,和第二连接端12,的连接处正好处于第四凹陷32部分延伸穿过相对门 框4的对应凹陷的侧壁S10到外面的构造中,^吏第二连接端12,完全嵌入第四 凹陷32中,由于存在第四凹陷32部分延伸穿过远离门板3纵向中心线的对应 凹陷的侧臂Sll到外面的构造,可以方便地使第二连接端12,在第四凹陷32内 转动。这种嵌入式安装方式,使第二连接端12,与门板3成为一个整体,增强 了门的整体感及美观性。另外,通过第二连接端12和12,分别嵌入在第三、四 凹陷31和32中,/人而限制了门板3沿转动轴线的轴向方向上的移动。再将第一连接端ll,通过螺钉lll,穿过螺钉孔110,固定安装在门框4的第 二凹陷42的底面的螺紋孔(未图示)中,并使第一连接端ll,同连接部13,的 连接处正好处于第二凹陷42部分延伸穿过远离建筑墙体5的对应凹陷的侧壁 S9到外面的构造中,这样可以使第一连接端11,完全嵌入在第二凹陷42中,完成第二连接装置r与门板3和门框4的连接。第一连接端ir完全嵌入在第二凹陷42中而与门框4成为一个整体,增加了门的整体感及美观性。当然根据需要或者具体情况,第一连接端ir也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其它方式固定安装在第二凹陷42中。这样,第一连接结构i与第二连接结构r连接了门框4和门板3,且第一 连接装置i和第二连接装置r限制了门板3沿转动轴线方向上的移动。凸起14和14,与配合槽33和33,的分别配合确定了门的转动轴线,门板3可通过凸起 14和14,与配合槽33和33'的可转动配合绕转动轴线转动,实现门的开、关。使用时,使用者在门的任意一侧推动或拉动门板3远离转动轴线的一侧时, 由于第一连接端11和11,分别固定在门框4的第一凹陷41和第二凹陷42中而 第一、第二连接装置1和l'整体相对门框4保持静止。第二连接端12和12,的凸起14和14,插在门板3上设有的第三、第四凹陷31和32中的配合槽33和 33,中,凸起14与第三凹陷31和凸起14,与第四凹陷32分别重合的中心线均处 于一条轴线上,从而确定了门板3的转动轴线,所以门板3在被推动的情况下, 套在凸起14和14,外部的配合槽33和33,可以相对凸起14和14,绕转动轴线作 转动,从而带动第三凹陷31和第四凹陷32相对于第二连接端12和12,绕凸起 14和14,的中心线转动,由于第三、第四凹陷31和32中存在部分延伸分别穿 过相对门框4的对应凹陷的侧壁S10和远离门板3纵向中心线的对应凹陷的侧 臂Sll到外面的构造,所以第三、第四凹陷31和32可以不受第二连接端12 和12,棱角的限制而自由转动,因此,门板3可绕转动轴线转动,实现门的开 启和闭合。对上述实施例及其改进所述的室内及办公用门系统所作的进一步改进,在 门板3的第三凹陷31和第四凹陷32中分别i殳有第一安装槽31,和第二安装槽 32,。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31,和第二安装槽32,的截面为方形,其底面分别 低于第三配合表面S3和第四配合表面S4。当然根据需要或者具体情况,第一 安装槽31,和第二安装槽32,还可以为圓形、椭圓形或者多边形等,以便安装对 应的垫块。改进的系统还进一步包括第一垫块2和第二垫块2'。优选地,所述第一垫 块2和第二垫块2,为金属块或者耐磨材料制成,且为方形。当然根据需要或者 具体情况,第一垫块2和第二垫块2,还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等,但 是,第一垫块2和第二垫块2'的形状应该和第一安装槽31,和第二安装槽32, 相一致,以便稳定地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槽内。第一垫块2和第二垫块2'分别包括大致水平的第五配合表面S5和第六配 合表面S6,第一、第二垫块2和2,分别具有大致水平的顶面,优选地,所述顶 面即为第五、第六配合表面S5和S6。在该第五配合表面S5和第六配合表面 S6上分别设有第一配合转动连接结构33和第二配合转动连接结构33,。优选地, 该第一配合转动连接结构33和第二配合转动连接结构33,为设于对应配合表面 上的截面为圓形的配合槽33和33,,且该凹槽的中心线在转动轴线上,作为选 择方式,该第一配合转动连接结构33和第二配合转动连接结构33,也可为从对 应配合表面垂直延伸的截面为圆形的凸起,该凸起的中心线在转动轴线上,但 是该第一配合转动连接结构33和第二配合转动连接结构33,的构造应该同与其配合的转动连接结构的构造相对应,以便与与其配合的转动连接结构形成可转 动配合。
安装时,将门框4、第一连接装置1的第一连接端11按照改进前的实施例 所述方式安装。
然后将第一垫块2和第二垫块2,分别以螺钉21和21,穿过螺钉孔20和20, 固定安装在设于第一安装槽31,和第二安装槽32,的底面的螺紋孔(未图示)中。 当然根据需要或者具体情况,第一垫块2和第二垫块2,也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 人员熟知的其它方式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31,和第二安装槽32,中。
第一垫块2和第二垫块2,的第五配合表面S5和第六配合表面S6大致水平 设置,且不低于对应的第三凹陷31的第三配合表面S3和第四凹陷32的第四 配合表面S4。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垫块2和第二垫块2,的第五配合表 面S5和第六配合表面S6高于对应的第三凹陷31的第三配合表面S3和第四凹 陷32的第四配合表面S4,以便能够使对应的第二连接端12和12,上的配合表 面不与第三配合表面S3和第四配合表面S4相接触,这样的构造可以避免由于 门板3自身的重量使第一连接装置1和第二连接装置1,与门板3的第三、第四 凹陷31和32中的第三、第四配合表面S3和S4产生过大的摩擦力而对门板3 本身造成严重磨损,从而起到了保护门板3的作用。
与改进前的实施例相类似地,将第二连接端12上的第一配合表面Sl与第 一垫块2的第五配合表面S5相配合,将第一连接装置1的第二连接端12上的 凸起14插入第一垫块2上的配合槽33中,且第二连接端12完全嵌入第三凹陷 31中,并能够使第二连接端12在第三凹陷31中转动,完成第一连接装置l对 门框4和门板3的连接。
然后,使第二连接端12,的第二配合表面S2与第二垫块2的第六配合表面 S6相配合,将第二连接装置l,的第二连接端12,上的凸起14,插入第二垫块2, 的配合槽33,中,且第二连接端12,完全嵌入第四凹陷32中,并能够使第二连 接端12,在第四凹陷32中转动。第二连接端12和12,分别完全嵌入在第三、第 四凹陷31和32中,使其与门板3成为一个整体,增强了门的整体感及美观性。
最后将门框4和第二连接装置l,的第一连接端ll,按照改进前的实施例所 述方式进行安装,即完成第一、第二连接装置1和l'对门框4和门板3的连接。
使用时,同改进前的实施例相类似,使用者在门的任意一侧推动或拉动门板3远离转动轴线的一侧时,第一连接端11和11,、第二连接端12和12,和连
接部13和13,,以及第二连接端12和12,上设有的凸起14和14,均相对门框4 保持静止。不同的是,第二连接端12和12,的凸起14和14,插在第一、第二垫 块2和2,上设有的配合槽33和33,中形成可转动配合,并确定了转动轴线。门 板3在被推动的情况下,第一、第二垫块2和2,上的配合槽33和33,套在凸起 14和14,的外部可以相对凸起14和14,绕转动轴线作转动,又第一、第二垫块 2和2,固定在第一安装槽31,和32,内,从而通过第一、第二安装槽31,和32,进 而第三凹陷31和第四凹陷32相对于第二连接端12和12,绕凸起14和14,的中 心线转动,由于第三、第四凹陷31和32中存在部分延伸分别穿过相对门框4 的对应凹陷的侧壁S10和远离门板3纵向中心线的对应凹陷的侧臂Sll到外面 的构造,所以第三、第四凹陷31和32可以不受第二连接端12和12,棱角的限 制而自由转动,最终带动门板3绕转动轴线转动,实现门的开启和闭合。
对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室内及办公用门系统做出的另 一项改进,在门框4远 离转动轴线的第二边框的上部和下部两端同时设置第五配合部和第六配合部, 所述第五配合部和第六配合部分别与第一配合部41和第二配合部42相对于门 框4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五配合部和第六配合部设在门框 4的两末端的端面上,且为第五凹陷和第六凹陷,其形状构造与第一配合部41 和第二配合部42的形状构造相同且相对于门框4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以便 用于安装第一连接端11和11,。
所述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在门板3远离转动轴线的一侧的上部和下部两端 对应第五、第六配合部的位置上同时设置第七配合部和第八配合部,所述第七 配合部和第八配合部分别与第三配合部31和第四配合部42相对于门板3的纵 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七配合部和第八配合部设在门板3的两末 端的端面上,且为第七凹陷和第八凹陷,其形状构造与第三配合部31和第四配 合部32的形状构造相同且相对于门板3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以便用于安装 第二连接端12和12,。
在本改进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装置l和第二连接装置l,与第五、第六、 第七和第八凹陷的具体配合关系和安装方式同改进前的实施例。
第一连接装置1的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可分别与第五凹陷和第 七凹陷配合安装,且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完全嵌入在第五凹陷和第七凹陷中。
第二连接装置r的第一连接端ir和第二连接端12,可分别与第六凹陷和第 八凹陷配合安装,且第一连接端ir和第二连接端12,完全嵌入在第六凹陷和第 八凹陷中。
由于门框4中的第一、第二、第五和第六凹陷均设在门框4的上下部末端 的端面上,门斧反3中的第三、第四、第七和第八凹陷也"i殳在门々反3的上下部末 端的端面上,所以所有的凹陷均隐藏在门框4或者门板3的末端,不容易被使 用者观察到。
第一、第二连接装置i和r的第一连接端ii和ir无论与第一、第五凹陷 配合,还是与第二、第六凹陷配合,均完全嵌入所对应的凹陷中。同样地,第
二连接端12和12,无论与第三、第七凹陷配合,还是与第四、第八凹陷配合,
均完全嵌入所对应的凹陷中。所以,无论第一连接装置i和第二连接装置r安
装在门板3 (门框4)的纵向中心线的任意一侧的对应凹陷内,均不容易被使用
者观察到。
因此,第一、第二连接装置i和r可以安装在门框4的第一边框及门板3
的对应一侧上下末端,也可以安装在门框4的第二边框及门板3的对应一侧上
下末端,且原来安装第一、第二连接装置i和r的凹陷隐藏在门框4或者门板
3的末端,不容易被使用者观察到,而且这样的构造设计可以方便地改变门的
开启方向。
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示例性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 此。应该理解,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原理的情况下,以上实施例中的 元件、装置可通过本技术领域人员知悉的其他替换或等同元件来替换。
权利要求1.一种家用及办公用门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装置(1)包括第一连接端(11)、第二连接端(12)以及连接该第一连接端(11)和该第二连接端(12)的连接部(13),其中该第二连接端(12)上设有配合表面(S1),并且所述配合表面(S1)上设有具有与所述配合表面(S1)大致垂直的转轴线的转动连接结构(14)。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结构(14) 或者为垂直设于该配合表面(Sl)上的具有所述转轴线的圓柱形凸起(14), 或者为设于该配合表面(Sl)上的并具有所述转轴线的圆形凹槽,或者为设于 该配合表面(Sl)并贯穿该第二连接端(12)的具有所述转轴线的圆形通孔。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l) 呈板状,该呈板状的连接装置(1)具有大致水平的表面,该连接装置(1)的 表面包括所述第二连接端(12)的配合表面(Sl)。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ll)与 所述第二连接端(12)设于所述连接部(13)的相对两端,并反向延伸设置。
5. —种家用及办公用门系统,包括门框(4)、门板(3)以及连接该门框 (4)和该门板(3)并让所述门板(3)绕转动轴线相对所述门框(4)转动的第一连接装置(1)和第二连接装置(1,),在所述门框(4)靠近所述转动轴线 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配合部(41)和第二配合部(42);所述门板(3) 靠近所述转动轴线的一侧的两端对应该第一配合部(41)和第二配合部(42) 分别设有第三配合部(31)和第四配合部(3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 置(1)和第二连接装置(1,)分别包括第一连接端(11、 11,)、具有垂直所述 转动轴线的第一、第二配合表面(Sl、 S2)的第二连接端(12、 12,)以及连接 该第一连接端(11、 11,)和该第二连接端(12、 12,)的连接部(13、 13,),该 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 )和第二连接装置(1,)分别于其第二连接端(12、 12,) 的第一、第二配合表面(Sl、 S2)上设有具有沿所述转动轴线设置的、转轴线 的第一转动连接结构(14)和第二转动连接结构(14,);其中,所述第一连接 装置(1)和第二连接装置(1,)的第一连接端(11、 11,)分别与所述第一配 合部(41)和第二配合部(42)连接;且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连接结构(14)和 第二转动连接结构(14,)可绕所述转轴线转动地与所述第三配合部(31)和第四配合部(32)连接。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用及办公用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框(4 ) 远离转动轴线的 一侧的两端设有第五配合部和第六配合部,所述第五配合部和 所述第六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41)和所述第二配合部(42)相对于门框(4)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在所述门板(3)远离转动轴线的一侧的两端设 有第七配合部和第八配合部,所述第七配合部和第八配合部与所述第三配合部 (31)和所述第四配合部(32)相对于门板(3)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用及办公用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4) 安装在设于墙体(5)上的门口旁并位于所述墙体(5)的一侧,所述门板(3) 安装在门框(4)外远离墙体(5)的一侧。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用及办公用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 部(41 )和第二配合部(42)分别设于所述门框(4) 一侧的相对两末端;所述 第三配合部(31)和第四配合部(32 )分别设于所述门板(3 ) —侧的相对两末端o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家用及办公用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 部(41 )和第二配合部(42 )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 )和第二连接装置(1,) 的第一连接端(11、 11,)形状对应的第一凹陷(41)和第二凹陷(42),所述 第一配合部(41)和第二配合部(42)的第一凹陷(41)和第二凹陷(42)分 别设于所述门框的相对两末端的端面上,以分别收容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和 第二连接装置(1,)的第一连接端(11、 11,)。
10. 如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家用及办公用门系统,其 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合部(31)和第四配合部(32)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装 置(1)和第二连接装置(1,)的第二连接端(12、 12,)形状对应的第三凹陷(31)和第四凹陷(32),所述第三配合部(31)和第四配合部(32)的第三凹 陷(31)和第四凹陷(32)分别设于所述门板(3)的相对两末端的端面上,以 分别收容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 )和第二连接装置(1,)的第二连接端(12、 12,), 所述第三凹陷(31)和第四凹陷(32)的底部设有第三配合表面(S3)和第四 配合表面(S4),该第三配合表面(S3)和第四配合表面(S4)大致水平并分 别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结构(14)和第二转动连接结构(14,)转动配合的 第一配合转动连接结构(33)和第二配合转动连接结构(33,),并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配合表面(Sl)和第二配合表面(S2)配合以限制所述门板(3)相对 所述门框(4)沿所述转动轴线转动。
11.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家用及办公用门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一垫块(2)和第二垫块(2,),在所述第三配合部(31)的第三凹陷(31) 和第四配合部(32)的第四凹陷(32)的底部进一步设有与所述第一垫块(2) 和所述第二垫块(2,)形状对应的第一安装槽(31,)和第二安装槽(32,),以 分别容纳所述第一垫块(2)和第二垫块(2,),所述第一垫块(2)和第二垫块 (2,)的顶面不低于对应凹陷的第三配合表面(S3)和第四配合表面(S4),在 第一垫块(2)和第二垫块(2,)的顶面上设有第五配合表面(S5)和第六配合 表面(S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及办公用门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1)包括第一连接端(11)、设有配合表面(S1、S2)的第二连接端(12)以及连接该两连接端的连接部(13),与所述配合表面上设有大致垂直的转轴线的转动连接结构(14)。借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且便于制造的连接装置,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新的使用上述连接装置的家用及办公用门系统。
文档编号E05D7/08GK201125613SQ20072030526
公开日2008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6日
发明者张伟民 申请人:张伟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