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957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儿童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童座椅,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在高脚椅功能与弹跳椅功 能间转换的儿童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婴幼儿使用儿童座椅的情况已相当普遍,其功用在于可让婴幼儿在 用餐的时候坐在餐桌旁边,以方便成人就近照顾。现有儿童座椅的构造种类 虽然众多,但仅能供用餐使用,不具有其他功能,若需其他功能的儿童座椅 (例如弹跳功能,则需另外添置弹跳),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弹跳功能的儿童座椅。本发明的另一目 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座椅,可在弹跳椅及高脚椅之间转换。
本发明的目的在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儿童座椅,其具有可调整座椅 倾斜角度及具弹跳的功能。儿童座椅包含一座椅、 一架体、 一倾斜调整机构、 一限位件以及一弹跳才几构。该座^"枢4妻于该架体,该倾斜调整才几构及该限位 件装设于该座椅上,而该弹跳机构装设于该座椅及该架体之间。此外该倾斜 调整机构可选择性地设定一锁固状态或一释锁状态间移动,当该倾斜调整机 构位于该释锁状态时该座椅可自由相对该架体移动,该限位件可选择性地将 该倾斜调整机构维持于该释锁状态,该弹跳机构用来于当该限位件将该倾斜 调整机构维持于该释锁状态时,该座椅受力后可相对该架体沿 一方向弹跳。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儿童座椅,其包含有一架体、 一座椅、 一机构以及一 弹跳机构。该座椅与该架体相枢接,该机构装设于该座椅上,并可选择性地 于一第一位置或一第二位置间移动,当机构处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座椅可相 对该架体自由移动,而该弹跳机构装设于该座椅以及该架体之间,当该机构 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座椅受力后可通过该弹跳机构相对该架体自由地弹 跳。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架体、 一座椅、 一弹 跳机构以及一限位件。该座椅枢接于该架体,该弹跳机构装设于该座椅以及 该架体之间,该限位件可移动地装设于该座椅上,并在一限制位置及一止限 位置间移动,以使该儿童座椅可在一弹跳椅及一 高脚椅之间置换。


图1为本发明所揭露儿童座椅的前侧视图2为儿童座椅的后侧视图3为倾斜调整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4为致动部与限位件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5为致动部于释锁状态的局部放大图6为致动部于锁固状态的局部放大图7为卡合部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8为卡合部的局部放大图9为卡合部与架体的局部放大图IO为弹跳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11为弹跳机构的剖视图12为弹跳机构第一实施例实现弹跳功能前的示意图;
图13为弹跳机构实现弹跳功能时的示意图14为弹跳机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15为卡合部第二实施的侧视图16为段位调整装置的示意图17为倾斜调整机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18为卩艮位件第二实施例于锁固状态的前视图19为限位件于锁固状态的后视图20为限位件于释锁状态的前视图21为限位件于释锁状态的后视图22为限位件于释锁状态的局部放大图23为限位件第三实施例于锁固状态的前视图24为限位件于锁固状态的后视限位件于释锁状态的前视图;图26为限位件于释锁状态的后视图27为限位件于释锁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图28为弹跳机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29为弹跳机构的剖视图30为弹跳机构的侧视图。
图31为装设于座椅的凹槽的示意图32为弹跳机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3为弹跳机构的作动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儿童座椅 100 座椅
102 枢转点 1002 背靠部
1004 座部 200 架体
300 倾斜调整机构 310 致动部
410、 420、 i,,, …土
弹跳机构 500 小腿靠
430、 440、 450
210 前脚组 2101 前脚管
220 后脚组 2201 后脚管
230 座一t连接座 232 连接座
240 支撑管 232 连接座
3102、 3202、 ,,
350、 360、 370卡合部 限位件
3302、 3402
3104 拉杆 3105 弹性臂3106 3108 3110 3114 3206 3208、 3308 3304
3306
按压部 钢线 弹性元件 限^f立凸点 第二凸台
限位部 第一凸点
第二凸点
3504、 3604 段位调整装置
3508
3512
3516
3520
3610
3705
4102、 4204
调整销
调整件
第一端
插销
槽孔
容置空间
活塞
3107 3109 3112 3204 3207、 3307 3303 3305
3502
3506、 3606 3510 3514 3518
3608
3704 4102、 4202 4104、 4206
固定肋 定位部 调整座 第一凸台 操作部
卡槽 开槽壁
盖体
滑槽 段位卡槽 弹片
第二端
调整销
座位调整部
套筒 柱体4108、 4208、4308
弹性件
4110、 4210
固定盖
4112、 4212 第一枢接点
4114、 4214
第二枢接点
42034304431044044410
铆钉弹跳座
凹槽支撑杆
凸耳
4302430644024406
凸出部支撑座长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考图1以及图2。图1为本发明所揭露儿童座椅1的前侧视图,图2为儿童座椅1的后侧视图。儿童座椅1包含一座椅100、 一架体200、 一倾斜调整才几构300以及一弹跳机构450。架体200包含一前脚组210、 一后脚组220、二座椅连接座230以及一支撑管240。前脚组210包含二前脚管2101,后脚组包含二后脚管2201,每一后脚管2201分别通过一连接座232与对应的前脚管2101枢接。座椅连接座230分别设置于前脚组210的二前脚管2101上,座椅100包含背靠部1002及座部1004,其通过枢转轴102枢接于架体200的二座椅连接座230间,且以此枢转轴作为座椅100的旋转点,另外,倾斜调整机构300装设于座椅100及架体200上,弹跳机构450连接于座椅100以及架体200之间,支撑管240则连接二座椅连接座230,用来支撑座椅100,并增加整体儿童座椅1的稳定性。
本发明例的倾斜调整才几构300包含一致动部310及一~^合部370,倾斜调整机构300可搭配一限位件3402选择性地设置一锁固状态或一释锁状态,于该释锁状态时,座椅100可相对架体200调整至一倾斜位置,并于该锁固状态时利用卡合部370固定座椅100于该特定的倾斜位置。弹跳机构450则连接于座椅100以及架体200之间,当倾斜调整机构300设置于该释锁状态时,座椅100可受力而沿一方向自由来回运动以实现弹跳功能。此外,儿童座椅1具有一小腿靠500,其枢接于座椅100下方,用来使幼儿在乘坐时可达到乘坐舒适的功能。
请参考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及图9显示倾斜调整机构300第一实施例。图3为致动部310与卡合部350的示意图,图4为致动部310与限位件3102的示意图,图5为致动部310于该释锁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致动部310于该锁固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卡合部350的示意图,图8为卡合部350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卡合部350与架体200的局部放大图。由图3及图7可知,座椅IOO通过一枢转轴102枢接于架体200上。致动部310装设于座椅IOO上,其包含一拉杆3104,其中拉杆3104上方具有一按压部3106,在此实施例中致动部310装i殳于座椅100的背靠部1002上方以方便使用者操作。卡合部350则装设于座椅100座部1004 二侧靠近架体200座椅连接座230处,此外卡合部350与致动部310利用拉杆3104下方的一钢线3108连动连接。
请继续参照图3至图9,儿童座椅1、致动部310与卡合部350的连动关系与弹跳机构410、420组成构件详述如下:儿童座椅1另包含限位件3102(请参考图4),可选择性地将调整机构300定位于前述的该释锁状态或该锁固状态,以将儿童座椅l由高脚椅功能转换成弹跳椅功能。由图3及图4可知,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限位件3102为一拉板,其枢设于座椅100的背靠部1002背部的调整座3112上靠近拉杆3104的底部,拉板3102可相对座椅100于一限制位置(如图5所示)或一止限位置(如图6所示)间转动,调整座3112内侧具有一限位凸点3114,可将拉板3102限制于该限制位置或该止限位置。
由图7、图8及图9可知,座椅100于座部1004的二侧形成一盖体3502,架体200的座椅连接座230处具有一段位调整装置3504,段位调整装置3504具有一滑槽3506及位于滑槽3506的一侧与滑槽3506相通的多个段位卡槽3510,卡合部350包含一调整件3512以及一弹片3514,其中调整件3512呈三角形结构,具有一第一端3516、 一第二端3518及位于一第三端的一调整销3508,其中第一端3516以可活动方式通过一插销3520中与盖体3502枢接,第三端的调整销3508可于滑槽3506内滑动,并与其中的一段位卡槽3510卡合(如图7及图9所示),而第二端3518通过钢线3108与拉杆3104底部连接,以连接卡合部350与致动部310(如图6与图8所示),而弹片3514在此实施例中呈一 V字型结构, 一端与调整件3512,另一端抵触盖体3502边缘,用来提供一弹力予调整件3512使调整销3508进入其中的一段位卡槽3510。
请参考图10以及图11显示弹跳机构410示意图。图10为弹跳机构410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1为弹跳机构410的剖视图。图IO及图11中弹跳机构410第一实施例包括一套筒4102、 一柱体4106,以及一弹性件4108,其中套筒4102具有一第二枢接点4114及一固定盖4110,固定盖4110设置于套筒4102底部,第二枢接点4114利用一固定件(如一铆钉,图11未示)枢接于架体200的支撑管240,柱体4106 —端具有一第一枢接点4112,利用如铆钉(图11未示)的固定件枢接于座椅100,另一端则具有一活塞4104,以可活动方式设置于套筒4102内,而弹性件4108在此实施例中为一压簧,一端与活塞4104连接,另一端固定于固定盖4110。
儿童座椅1完整作动方式如下如图5搭配图9所示,当儿童座椅l作为弹跳椅使用时,也就是当致动部310的拉杆3104位于一第一位置A时,限位件3102处于该限制位置使致动部310定位于第一位置A,因钢线3108连动使卡合部350的调整销3508可脱离与架体200段位卡槽3510的卡合进入滑槽3506,此时调整销3508可自由于滑槽3506内移动,而位于座椅100上的幼童或是父母可对座椅100施力,即可使座椅100通过弹跳机构410的弹性件4108,并以座椅100与架体200的枢转轴102 (如图12及图13所示)为旋转点反复地上下进行弧线运动,实现弹跳功能。当限位件3102移动至如图6的止限位置时,拉杆3104受连接于座椅100与拉杆3104间的一弹性元件3110所产生的一回复偏压力带动至该第二位置B,使卡合部350与架体200卡合而将座椅100固定于一倾斜位置,此时座片t 100相对于架体200
请参考图12以及图13显示弹跳机构410实现弹跳功能前后的示意图。图12为弹跳机构410第一实施例实现弹跳功能前的示意图,图13为弹跳机构410第一实施例实现弹跳功能时的示意图。图12中当儿童座椅1实现弹跳功能前,此时座椅100尚未承受重力而位于一第一位置,图13中当儿童座椅l实现弹跳功能时,座椅100承受重力或受力向下而移动至一第二位置,此时弹性件4108受压力具有一回复偏压力,可带动座斗矛100回复至该第一
位置,如此反复地上下自由做弧线运动以实现弹跳功能。此外,当儿童座椅
1实现弹跳功能时,其通过座椅100与架体200的枢转点102、弹跳机构410与座椅100的枢接点4112以及弹跳机构410与架体200的枢接点4114为旋转点反复地带动座椅100上下做弧线运动,在此实施例中背靠部1002及座部1004为一体成形,所以进行弹跳功能时,整个座椅100会相对架体200移动,不单是仅有背靠部1002或座部1004移动,使位于座椅上的幼童可随弹跳机构410 —起摆动,增加幼童乘坐时的舒适度。
当儿童座椅1作为高脚椅使用时,且倾斜调整机构300处于锁固状态时,此时致动部310处于第二位置B,调整机构300的调整销3508会与架体200的其中的一段位卡槽3510卡合,使座椅100可相对架体200具有一固定倾斜角度,当欲进行不同倾斜角度调整时,操作拉杆3104按压部3106使致动部310移动到一第一位置A,此时钢线3108会带动调整件3512的第二端3518以插销3520为旋转点转动,同时弹片3514于调整件3512转动后产生变形,调整销3508 ^^可脱离l殳位卡槽3510进入滑槽3506,此时座片寺100则可相对架体200自由调整倾斜位置。当致动部310的拉杆3104的按压部3106被释放后,拉杆3104受弹性元件3110的偏压力将倾斜调整机构300带动回复至该锁固状态,弹片3514提供弹力使调整销3508从滑槽3506进入另一段位卡槽3510使其相互卡合,并将调整销3508固定于段位卡槽3510内,此时座椅100则相对架体200固定于特定的倾斜角度,以完成座椅100倾斜角度的调整。当儿童座椅1欲进行段位调整时,并不一定需要限位件的配合,该使用者仅需直接搬动拉杆3104的按压部3106,并以手动将按压部3106维持在该止限位置,同时拉动座椅100至一倾斜角度,最后将按压部3106释放,则拉杆3104即受弹性元件3110的偏压力将倾斜调整才几构300带动回复至该锁固状态,此时座椅IOO便固定在使用者所希望的倾斜角度,而小腿靠500可相对座椅IOO进行不同高度调整,增加幼童于不同倾斜角度或是使用弹跳功能时的舒适度。
弹跳机构410的弹性件4108除了采用如上述实施例的压簧设计外,其也可以拉簧取代,如图14弹跳机构420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14中弹跳机构420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设于座^" 100底部,其包括一柱体4206、 一活塞4204、 一弹性件4208、 一套筒4202以及一固定盖4210,其中套筒4202亦具有一第二枢接点4214,固定盖4210亦设置于套 筒4202底部,且亦利用铆钉(图未示)枢接于架体200的支撑管240,柱体4206 一端具有一第一枢接点4212枢接于座椅100,与弹跳机构410不同的是,柱 体4206的另一端穿过弹性件4208,并利用铆钉4203与活塞4204相连接, 在此实施例中的弹跳机构420的弹性件4208则为一拉簧,与第一实施例 相较之下,拉簧式弹跳机构420的活塞4204在套筒4202内的活动距离比 压簧式弹跳机构410长,故活塞4204在套筒4202内稳定性更好,使致 座椅100实施弹跳功能时,稳定性也更佳。
上述实施例的弹跳机构410、 420的第二枢接点4114、 4214除了如图 11及图14中所示形成于套筒4102、 4202上,亦可设置于套筒4102、 4202 的其他部位(如底部),只要可将弹跳机构410、 420枢接于座椅100与支撑 管240间以实现弹跳功能的装设方式皆属于本发明技术内容特征。
除了上述实施例之外,卡合部可釆用上述其他实施例,请参照图15、图 16以及图17,图15为卡合部360的侧视图,图16为段位调整装置3604的 示意图,图17为倾斜调整机构300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倾斜调整机构300 包含致动部310及与致动部310连接的一-^合部360,致动部310包含拉杆 3104以及弹性元件3110,拉杆3104上方形成按压部3106供使用者操作, 下方延伸形成二弹性臂3105,通过座椅100上的固定肋3107, 二弹性臂3105 分别朝向座椅100 二端延伸,每一弹性臂3105的末端固定一调整销3608以 形成卡合部360。同前述实施例,架体200的座椅连接座230具有一段位调 整装置3604,其包含一滑槽3606及多个与滑槽3606相通的槽孔3610,当 调整机构300的调整销3608位于其中之一槽孔3610时,座椅100相对架体 200固定于一倾斜角度,而当欲进行倾斜角度调整时,搬动拉杆3104的按压 部3106,下方的弹性臂3105会带动调整销3608脱离该槽孔3610进入滑槽 3606中,此时搬动座椅100至一倾斜位置并释放按压部3106,拉杆3104受 弹性元件3110的偏压力将拉杆3104带动回复至该锁固状态,则调整销3608 可进入另一槽孔3610,此时座椅100则相对架体200固定于特定的倾斜角度, 以完成座椅100倾斜角度的调整。
在此实施例中,限位件可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拉板外,也可参考图18、图 19、图20、图21以及图22。其显示此实施例儿童座椅1采用限位件3202 进行弹跳以功能与高脚椅功能的转换。图18为限位件3202第二实施例于该锁固状态的前视图,图19为限位件3202于该锁固状态的后视图,图20为 限位件3202于该释锁状态的前视图,图21为限位件3202于该释锁状态的 后视图,图22为P艮位件3202于该释锁状态的局部放大图。本发明第二实施 例的限位件3202为一旋钮,其以穿设方式设置于座椅100,其包含设置于背 靠部1002背面的一操作部3207及与操作部3207固定且设置于背靠部1002 内侧的一限位部3208,该实施例中,拉杆3104按压部3106下方形成一定位 部3109以供容置该限位部3208,如同上一实施例相同之处在于限位件3202 可在一限制位置(如图20所示)及止限位置(如图18所示)转动。此外在此实 施例中,背靠部1002内侧另具有一第一凸台3204及一第二凸台3206 (如图 22所示),其可与限位部3208配合用来限定限位件3202的位置,当限位件 3202处于限制位置时,限位件3202的限位部3208呈竖直状态,维持拉杆 3104上移至第一位置A状态,此时调整机构300定位于释锁状态,使座椅 IOO可以实现弹跳功能,当限位件3202处于止限位置时,儿童座椅l则作为 高脚椅使用,操作致动部310可调整座椅100相对架体200的倾斜角度。
图20中,当拉杆3104位于第一位置A时,卡合部350脱离与架体200 卡合的状态,图18中,当拉杆3104位于第二位置B时,卡合部350与架体 200卡合。由图18及图20可知,当推动按压部3106将拉杆31(M移至第一 位置A,再将操作部3207转动至的该限制位置(同时被第二凸台3206限制 住),此时限位件3202的限位部3208会从原本横置位置竖直,拉杆3104被 限位件3202抵住,使其定位于较高的第一位置A,拉杆带动调整销3608脱 离该槽孔3610进入滑槽3606中,此时调整销3608可自由于滑槽3606内移 动,而位于座椅IOO上的幼童或是父母可对座椅IOO施力,即可使座椅IOO 通过弹跳机构,并以座椅100与架体200的枢转轴102为旋转点上反复地上 下自由地弧线运动,实现弹跳功能。当旋钮3208转动至如图19及图20的 该止限位置时(同时被第一凸台3204限制住),拉杆3104受弹性元件3110所 产生的该回复偏压力带动至该第二位置B,使调整销3608进入其中之一槽 孔3610中与该槽孔3610卡合,而将座椅100固定于该倾斜位置。
请参考图23、图24、图25、图26以及图27限位件另一实施例图示。 图23为限位件3302第三实施例于该锁固状态的前浮见图,图24为限位件3302 于该锁固状态的后视图,图25为限位件3302于该释锁状态的前视图,图26 为限位件3302于该释锁状态的后视图,图27为限位件3302的局部放大图。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限位件3302为一可相对座椅100横向滑动的按钮,其 以穿设方式设置于座椅100,其包含一设置于背靠部1002背面的操作部3307 及与操作部3307固定且设置于背靠部1002内侧的限位部3308,其中操作部 3307可设置在一限制位置(如图25所示)或一止限位置(如图23所示)。限位 部3308的一端设于按压部3106上,按压部3106具有一-H曹3303,可供限 位部3308 —端于卡槽3303上移动,卡槽3303形成二高低不同的第一抵靠 端A,及第二抵靠端B,,此外座椅100供限位件3302装设的一开槽壁3305 上另具有一第一凸点3304及一第二凸点3306(如图27所示),其可与限位部 3308配合用来限制限位件3302的位置。如图25所示,当拉杆3104位于第 一位置A时,卡合部360脱离与架体200卡合的状态,如图24所示,当拉 杆3104位于第二位置B时,卡合部360与架体200卡合。将拉杆3104移至 第一位置A,再将操作部3307搬动至该限制位置(同时被第二凸点3306限 制),此时限位件3302的限位部3308抵住按压部3106的第一抵靠端A,,使 按压部3106维持在较高的第一位置A,拉杆3104带动调整销3608脱离槽 孔3610进入滑槽3606中,此时座椅100可实现弹跳功能。当限位件3302 搬动至如图23及图24的该止限位置时(同时被第一凸点3304限制),拉杆 3104受弹性元件3110所产生的回复偏压力带动至该第二位置B(限位部3308 抵住按压部3106的第二抵靠端B,),则调整销3608进入其中之一槽孔3610 与该槽孔3610卡合,将座椅100固定于该倾斜位置。
在此实施例中,弹跳机构除可采用上述实施例位于座椅100下方使用压 簧的弹跳机构410以及使用拉簧的弹跳机构420外,也可使用其他实施例请 参考图28、图29、图30以及图31。图28为弹跳机构430第三实施例的示 意图,图29为弹跳机构430的剖视图,图30为弹跳机构430的侧视图,图 31为一凹槽4310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弹跳机构430并非如前一实施 例设置于座椅100下方,而是设置于座椅100 二侧及架体200的座椅连接座 230之间。由图28及图29可知,架体200的座椅连接座230具有一座位调 整部3704,座位调整部3704为一盖状并与座椅连接座230固定形成一容置 空间3705,弹跳机构430设置于该容置空间3705内,座位调整部3704形成 该段位调整装置3604,并在靠近段位调装置3604的滑槽一侧形成一槽沟 4302,弹跳机构430包括一弹跳座4304,以及一弹性件4308,弹跳座4304 滑动地固定于座位调整部3704上,并具有一凸出部4306突出于一槽沟4302外,弹性件4308在此实施例中为一压簧,其则设置于座位调整部3704内, 一端抵接于弹跳座4304,另一端抵接于座位调整部3704的侧壁上,由图30 及图31可知,座4t 100具有一凹槽4310,以与凸出部4306卡合。当限位件 将倾斜调整机构300定位于释锁状态时,可施力于座椅100通过凹槽4310 端壁压迫凸出部4306,进而压缩弹性件4308以实现弹跳功能。
请参考图32及图33。图32为弹跳机构440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图 33为弹跳机构440的作动示意图。由图32可知,弹跳机构440包含一支撑 座4402、 一支撑杆4404、 一弹性件4408,以及一凸耳4410。其中支撑座4402 一端枢接于架体200的支撑管240, 一端枢接于支撑杆4404,支撑杆4404 另一端则具有一长槽4406,弹性件4408在此实施例中为一压簧, 一端穿设 于支撑管240中且设置于支撑座4402间,另一端则连接于支撑杆4404,凸 耳4410 —端设置于座椅100,另 一端以可活动方式连接于支撑杆4404的长 槽4406内。当儿童座椅1作为一般弹跳椅使用时,弹性件4408首先位于一 初始状态,也就是凸耳4410另 一端位于长槽4406 —端而座椅100处于较高 位置(如图32所示),当限位件将倾斜调整机构300定位于释锁状态时,而 当座椅100承受向下的力后,凸耳4410该另一端可沿支撑杆4404的长槽 4406下移至另 一端(如图33所示),此时弹性件4408 ^皮4i伸,由于弹性件4308 经拉伸后具有一回复力,故凸耳4410沿支撑杆4404的该极限位置回复至该 长槽406该端,故使座椅100沿方向弹跳以实现弹跳功能。
本发明弹跳机构410、 420、 430、 440的弹性件并不限于利用上述四个 实施例的拉簧(弹性件4208)与压簧(弹性件4108、 4308、 4408),其可在座椅 100 二侧分别与二座椅连接座230间的枢转轴102间装设扭簧,该扭簧两端 分别抵接于座椅连接座230及座椅100,该扭簧可在座椅100受力下压时, 提供弹跳椅功能。在座椅连接座230内侧则有盖体与其组装避免座椅100转 动时有孔洞,造成夹手。只要可使座椅实现弹跳功能的弹性件皆属于本发明 的技术领域范围。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发明的儿童座椅兼具高脚椅及弹跳椅的功能,可轻 松切换倾斜调整机构及弹跳机构,使儿童座椅同时具有儿童座椅调整座椅的 倾斜角度功能以及实现弹跳功能,达到复合功能的目的。虽然本发明第一实 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的儿童座椅采用不同的倾斜调整机构、弹跳装置或是限位 件,但本发明的儿童座椅不仅限定上述的组合,但熟习该此技术的人,在经过本说明书说明后,彼此互换各机构是显而易见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 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18
权利要求
1. 一种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架体;一座椅,枢接于该架体;一倾斜调整机构,装设于该座椅上,并可选择性地于一锁固状态或一释锁状态间移动,当倾斜调整机构处于该释锁状态时,该座椅可自由相对该架体移动;一限位件,装设于该座椅上,用来将该倾斜调整机构维持于该释锁状态;以及一弹跳机构,装设于该座椅以及该架体之间,当该限位件将该倾斜调整机构维持于该释锁状态时,该座椅受力后可相对该架体沿一方向弹跳。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倾斜调整机构包含 一致动部,装设于该座椅上;以及一^^合部,连接该致动部,可选择性地卡合于该架体,以使该座椅可相 对该架体于定位于不同倾斜位置中。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座椅,该限位件可移动地装设在该座椅上, 可在一限制位置及一止限位置间移动,当该限位件处于该限制位置时,该限 位件可将该倾斜调整机构维持于该释锁状态。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座椅,该限位件可移动地装设在该座椅上, 可在一限制位置及一止限位置间移动,当该限位件处于该限制位置时,该限位件可将该倾斜调整机构维持于该释锁状态。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致动部包含一拉杆,其 中该拉杆上方具有 一按压部。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限位件可转动地设置在 该座椅靠近该致动部该拉杆的底端。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拉杆包含一定位部,该 限位件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座椅且位于该拉杆的该定位部对应处,该限位件包 含一限位部容置于该定位部中,当该限位件处于该限制位置时,该限位部可 抵住该定位部,使该拉杆维持一较高位置。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按压部具有一^hf曹,该卡槽形成处于较高位置的一第一抵靠端及一处于较低位置的第二抵靠端,该 限位件滑动地设置在该座椅并包含一限位部可于该卡槽上移动。
9.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架体具一滑槽及与该滑 槽相通的多个段位卡槽,该卡合部包含一调整销,当该倾斜调整机构处于该 锁固状态时,该调整销与其中的一段位卡槽卡合,使该座椅相对该架体固定,当该倾斜调整机构处于该释锁状态时,该调整销位于该滑槽中,使该座椅可自由相对该架体移动。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儿童座椅,该卡合部包含一调整件,枢接于该座椅其包含一第一端与该致动部连动,该调整销位 于一第二端上;以及一弹片,两端分别与该调整件及该座椅连接;当该倾斜调整机构由该锁固状态移动至该释锁状态时,该调整件可相对 该座椅转动并带动该调整销从该其中的一段位卡槽进入该滑槽。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弹跳机构包含 一套筒,枢接于该架体上;一柱体, 一端以可活动方式设置于该套筒内,另一端枢接于该座椅;以及一弹性件,设置于该套筒内,该弹性件一端抵接于该套筒底部,另一端 抵接于该柱体的该 一 端。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弹跳机构包含 一套筒, 一端枢接于该架体上;一柱体, 一端以可活动方式设置于该套筒内,另一端枢接于该座椅; 一活塞,并与该柱体该一端固定,以可活动方式设置于该套筒内,并与该柱体该一端固定;以及一弹性件,设置于该套筒内并套设于该柱体的该一端,该弹性件一端连接套筒,另一端抵接于该活塞。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为一拉簧。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弹跳机构设置于该 座椅两侧与相对应的该架体的 一座椅连接座之间。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弹跳机构包含 一槽沟,设置于该座椅连接座上;一弹跳座,滑动地设置于该座椅连接座内,该弹跳机构具有一凸出部突 出于该槽沟;以及一弹性件,设置于该座椅连接座内,且连接于该弹跳座; 其中,当该限位件将该倾斜调整机构维持于该释锁状态时,该座椅受力 可压迫该弹跳座的凸出部,该座椅沿该方向弹跳。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座椅两侧分别通过 一枢转轴与该座椅连接座枢接,该弹跳机构包含一扭簧装设于该枢转轴上。
1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架体包含有 一前脚组;一后脚组,连接于该前脚组;二座椅连接座,分别设置于该前脚组左右两侧;以及 一支撑管,连接该二座椅连接座,该弹跳机构装设该座椅以及该支撑管 之间。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弹跳机构包含 一支撑座, 一端固定于该支撑管;一支撑杆, 一端枢接于该支撑座,另一端则具有一长槽;一弹性件, 一端穿设于该支撑管中并设置于该支撑座间,另一端则连接于该支撑杆间;以及一凸耳,设置于该座椅并以可活动方式设置于该长槽内;其中,当该限位件将该倾斜调整机构维持于该释锁状态时,该凸耳可于该长槽内滑动,使该弹性件被拉伸,该座椅沿该方向弹跳。
19. 如权利要求11、 15或18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 为一压簧。
20. —种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架体;一座椅,该座椅与该架体相枢接;一机构,装设于该座椅上,并可选择性地于一第一位置或一第二位置间 移动,当机构处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座椅可相对该架体自由移动;以及一弹跳机构,装设于该座椅以及该架体之间,当该机构位于该第二位置 时,该座椅受力后可通过该弹跳4几构相对该架体自由地弹跳。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架体具有二座椅连接座,分别与该座椅两侧枢接;以及一支撑管,连接该二座椅连接座;其中该弹跳机构两端分别与该座椅以及该支撑管连接。
22.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架体具有二座椅连 接座,分别与该座椅两侧枢接,该弹跳机构设置于该座椅两侧与相对应的该 座椅连接座之间。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儿童座一争,其特征在于该座^"两侧分别通过 一枢转轴与该架体的该座椅连接座枢接,该弹跳机构设置于该枢转轴上。
24.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含一倾斜调 整机构,当该机构位于该第一位置时,可操作该倾斜调整机构以使该座椅可 相对该架体进行倾斜角度调整。
25. —种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架体;一座椅,枢接于该架体;一弹跳机构,装设于该座椅以及该架体之间;以及 一限位件,可移动地装设于该座椅上,并在一限制位置及一止限位置间 移动,以使该儿童座椅可在一弹跳椅及一高脚椅之间置换。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儿童座椅包含一倾 斜调整机构装设于该座椅上,当该限位件位于该限制位置时,该座椅可通过 该弹跳机构相对该架体自由地移动以实现该弹跳椅功能,当该限位件位于该 止限位置时,该座椅可通过该弹跳机构相对该架体移动以实现该高脚椅功 能。
27.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架体具有至少一卡槽及与该卡槽相通的一滑槽,该座椅包含一卡合部可选择性地于该卡槽及该 滑槽间移动,当该限位件位于该止限位置时,该卡合部与该卡槽相卡合,使该座椅相对该架体固定,当该限位件位于该限制位置时,该座椅可通过该弹 跳机构相对该架体自由地移动椅实现该弹跳功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儿童座椅,其具有可调整座椅倾斜角度及具弹跳功能的儿童座椅,其包含一架体、枢接于架体的一座椅、装设于座椅上的一倾斜调整机构以及一限位件,以及装设于座椅及架体之间的一弹跳机构。倾斜调整机构可选择性地于一锁固状态或一释锁状态间移动,当该倾斜调整机构位于该释锁状态时,该座椅可自由相对该架体移动。该限位件可将该倾斜调整机构维持于该释锁状态,当该限位件将该倾斜调整机构维持于该释锁状态时,该弹跳机构可使该座椅受力后相对该架体沿一方向弹跳。
文档编号A47D1/00GK101480306SQ200910002508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0日
发明者吕慕林, 喻福先, 王志伟, 陈宏波 申请人:宝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