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用通风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7669阅读:1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门窗用通风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噪声处理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门窗用通风消声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室内通风消声处理中,常涉及通风消声器。目前市场上只有窗户用通风消声器,没有门用通风消声器。而市场上的窗用通风消声器的缺点之一是消声量较低,即在20分贝以下,缺点之二是体积较大,影响窗户的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窗用通风消声器,该门窗用通风消声器可直接安装在门、窗上,使门、窗在关闭状态下,还能够起到很好的通风作用,并且将室外的噪声阻隔在外面。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安装后基本不影响门窗的外观及窗户的采光,隔声量较大,隔声效果好。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门窗用通风消声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中沿长度方向设有消音体,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优选地,所述消音体包括第一消音层、第二消音层,所述第一消音层、第二消音层分别由贴附在外壳内上、下两侧壁上的消音片、吸音材料交替设置形成。优选地,所述外壳中各消音片之间的内壁上均设有吸音材料。优选地,所述第一消音层与第二消音层之间还平行地设有第三消音层,所述第三消音层与外壳内前后两侧壁接触,所述第三消音层由若干间隔设置的消音片形成。优选地,所述第三消音层与所述第一消音层、第二消音层平行并隔开一定距离设置。优选地,所述消音体包括第一消音层、第二消音层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消音层、第二消音层之间的隔板,所述第一消音层、第二消音层分别由贴附在所述外壳内上、下、前、后四侧壁上的消音片、吸音材料交替设置形成。优选地,所述吸音材料为吸音布毡。优选地,所述消音片由玻璃棉、岩棉、矿棉、聚胺脂发泡材料中的任一种制成。优选地,所述外壳为长方体结构由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分别设置百叶窗。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外壳内设置由若干消音片、吸音布毡交替设置形成的消音体,从而起到良好的消声的效果;同时,还在外壳的侧壁上开设进风口、出风口,以实现通风的功效。房间的门窗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消声器后,由于室内外温差的存在,新鲜空气将源源不断进入房间,无需使用额外动力,可节约大量的通风动力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窗用通风消声器,既能达到消声的效果,同时还能保证室内外通风良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图1是本实用新型窗用通风消音器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沿A-A线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窗用通风消音器的立体图。图4为图1中窗用通风消音器与窗的配合示意图。图5为门用通风消声器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沿B-B线的剖视图。图7为图5中门用通风消音器的立体图。图8为图5中门用通风消音器与门的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3,本实施例的窗用通风消声器1包括外壳101,该外壳101由金属板制成,为长方体结构。其中,该金属外壳IOI中,设有消音体,该消音体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消音层102、第二消音层103、第三消音层104,这三个消音层相互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在外壳1上下两侧壁之间。其中,第一消音层102及第二消音层103的结构相同,均是由四块消音片及三片吸音布毡交替贴附在外壳上、下两侧壁的内壁上形成。其中,该金属外壳101中,前后两侧壁上设有吸音布毡。其中,该外壳前后两侧壁上还分别设有一个百叶窗,作为进风口105和出风口106,进风口105设置在后侧壁上端,出风口106设置在前侧壁下端,且远离进风口105。本实用新型结合三种消声装置的消音原理,形成一复合消声器,简述如下1、进风口、出风口处采用了静压箱的消音原理,即在消声器外壳内壁上贴附吸音材料。2、阻性消声器的消音原理第一消音层、第二消音层、第三消音层,三个消音层之间小间距的设置方式,将外壳的内部空间隔开,形成两个通风消音空间。该种设置方式,具有较好的中频、高频消音效果。3、抗性消声器的消音原理三个消音层中,相邻消音片间隔设置,消音片断开处形成抗性消声器。空气从进风口进入三个消音层之间的气流通道,再进入消音片断开处的气流小通道,而后再进入三个消音层之间形成的气流通道,再经由出风口流出,即形成抗性消音,可以提高低频消音效果。由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消声器结构设置,能实现高、中、低频消音效果。图4为本实用新型窗用通风消声器1与窗2配合使用时的示意图。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门用通风消声器,由于门的厚度较窗户的厚度小,因此门用通风消声器中的消音体只包含两个消音层。还由于门的长度较窗户小,因此将门用通风消声器的长度小于窗户用通风消声器的长度。参见图5、图6、图7,本实施例中的门用消声器,包括呈长方体形状的外壳101、消音体,该消音体包括第一消音层102、第二消音层103、设置在第一消音层102、第二消音层103之间的金属隔板107,第一消音层102、第二消音层103由在外壳101的四侧壁上贴附的消声片及吸音布毡交替设置形成。该金属外壳101的前后两侧壁上还分别设有一个百叶窗,作为进风口105和出风口106,进风口105设置在后的上端,出风口106设置在前侧壁的下端,且靠近进风口105设置。该金属外壳101的内壁上除出风口106、进风口105夕卜,其余没有与消音片接触的壁面上全部贴附吸音布毡。参见图8,本实施例中的门用消声器与门的配合示意图。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得的窗用通风消声器,经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在声学楼消声室进行无气流状态下插入损失测量,测量结果结果见表l。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0041]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门窗用通风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中沿长度方向设有消音体,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用通风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体包括第一消音层、第二消音层,所述第一消音层、第二消音层分别由贴附在所述外壳内上、下两侧壁上的消音片、吸音材料交替设置形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用通风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中各消音片之间的内壁上均设有吸音材料。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用通风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层与第二消音层之间还平行地设有第三消音层,所述第三消音层与外壳前后两侧壁接触,所述第三消音层由若干间隔设置的消音片形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窗用通风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音层与所述第一消音层、第二消音层平行并隔开一定距离设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用通风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体包括第一消音层、第二消音层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消音层、第二消音层之间的隔板,所述第一消音层、第二消音层分别由贴附在所述外壳内上、下、前、后四侧壁上的消音片、吸音材料交替设置形成。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门窗用通风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材料为吸音布毡。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门窗用通风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片由玻璃棉、岩棉、矿棉、聚胺脂发泡材料中的任一种制成。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门窗用通风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长方体结构,且由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10.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门窗用通风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分别设置百叶窗。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门窗用通风消声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中沿长度方向设有消音体,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本实用新型的消声器,安装在门窗上,使得门窗在关闭状态下,还能够自然通风,在通风的同时将噪声阻隔在门窗外面,既保证了室内新鲜空气的流通,又保证了室内的安静。文档编号E06B5/20GK201474554SQ20092016606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申请日期2009年7月29日优先权日2009年7月29日发明者罗钦平申请人:广州新静界消音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