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板锁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562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翻板锁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应用于轨道车辆的翻板锁固装置,具体地实现控制车体侧门脚 蹬翻板的打开或锁固状态,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在国内已经投入运营的客运列车、动车组等轨道车辆上,在车体侧门等客室进出 口处设置有脚蹬翻板。当轨道车辆停靠车站时,需要打开翻板以露出脚蹬,乘客才能正常地 上、下车。在轨道车辆运行过程中,则需盖上翻板并锁紧以保持车内地面的平整、保证乘客 的安全。为控制脚蹬翻板的使用状态而采用有各类锁具,现有锁具的问题主要有锁具的整体结构基本上都是直接安装在工作位置,即脚蹬翻板的一侧。由于脚蹬 翻板处的安装空间有限,乘务员需要蹲下或弯腰来操作锁具,因而造成操作不便的问题。上述整体式锁具的使用频率较高,限制其不能采用普通的三棱柱体或四棱柱体的 锁芯结构,对锁芯的锁紧、解锁动作幅度较大,锁具易于损坏。现有轨道车辆所使用的锁具,通常是由一根锁杆向上连接手柄,向下连接压板,其 旋转控制杆是外露式设置,因此直接影响到客室或房间内部的外观设计。即使将锁杆隐藏 到门体罩板的内部,但是操作手柄、压板部分也是外露式结构。现有锁具的罩板还需为操作手柄和压板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其体积较大。现有锁具可以使用其他工具强行解锁,从而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翻板锁固装置,其设计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一种分 体式、内藏式的结构设计,联动控制的上、下锁体分别分体安装,从而减小翻板锁固装置的 安装空间和提高控制灵活性,以方便乘务员控制脚蹬翻板打开或锁固状态而无需蹲下或弯腰。另一设计目的是,简化翻板锁固装置的锁紧、解锁动作,锁体不易损坏。设计目的还在于,所述翻板锁固装置能够整体地采用内装方式,部件不再外露,既 避免使用其他工具强行解锁,又有利于提高客室或房间内部的装饰效果,以适应于装饰效 果要求较高的豪华型轨道车辆。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的翻板锁固装置,包括有用于锁固车体侧门脚蹬翻板 的下锁体,以及还包括有上锁体、以及连接在下锁体和上锁体之间的传动装置。其中,下锁体和上锁体分体设置并各自安装,上锁体的锁芯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并 带动下锁体的锁舌。如上述基本方案,分体安装的上、下锁体通过传动装置实现联动控制,乘务员直接 操作上锁体即可控制下锁体,通过下锁体来控制脚蹬翻板的打开或锁固状态。下锁体可以安装在脚蹬翻板的对称位置处,即下锁体位于车体地板面附近。[0016]在所述传动装置的长度范围内,上锁体的安装位置不受下锁体的限制,如上锁体 可以安装在客室或房间侧壁上。通过传动装置将针对上锁体的操作,转化为针对下锁体操作。传动装置的结构可 以灵活地选择而不必固定为一种结构方式。例如,为提高操作下锁体的联动灵活性,可采取如下改进方案,所述的传动装置是带有导向护套的软钢索,软钢索的上端连接锁芯,软钢索的下 端连接锁舌。采有上述传动装置,可实现上、下锁体各自、随机地安装,而且能够保持上、下锁体 的动作一致性。在导向护套内部软钢索,仅在上锁体施加一较小的牵引力,即可通过软钢索扯动 下锁体的锁舌,锁舌的伸出或缩回即可控制脚蹬翻板的锁固或打开。更为优化的改进措施可以是,软钢索的下端通过一固定安装的转向轮连接锁舌, 当软钢索牵引下锁体的锁舌伸出或缩回时,转向轮可以提供较好的转向性能,因此可降低 软钢索的磨损程度。为改善针对脚蹬翻板的压紧作用,所述锁舌压紧脚蹬翻板的一侧面或两侧面,设 置为斜面。当锁舌伸出时,能够起到良好的压紧作用;锁舌缩回时,锁舌又可完全地藏在下 锁体内部。为防止翻板锁固装置被意外地打开,锁芯是三棱柱体或四棱柱体结构。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翻板锁固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分体式、内藏式的安装结构,上、下锁体能够同步地联动控制,既节省安装 空间、同时又可提高联动控制的灵活性,乘务员控制脚蹬翻板打开或锁固状态较为便利。2、针对翻板锁固装置的锁紧、解锁动作较为简捷,锁体本体结构不易损坏。3、整体上采用内装方式,部件不再外露,既避免使用其他工具强行解锁,又有利于 提高客室或房间内部的装饰效果。4、与普通的三角或四角锁具无任何操作区别,保证非乘务人员不能随意操作,杜 绝安全隐患。

[0030]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0031]图1是实施例所述的翻板锁固装置结构示意图;[0032]图2是图1的A向示意图;[0033]图3是图1的C向示意图;[0034]图4是实施例2的示意图;[0035]图5是实施例3的示意图;[0036]如图1至图6所示,下锁体1,上锁体2,传动装置3,脚蹬翻板4[0037]锁舌11,锁芯21,齿轮22,转臂31,滚轮32,齿条33,转向轮34。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应用于轨道车辆客室或包间的车体侧门翻板锁固装置,主要包括有下锁体1,上锁体2,传动装置3。下锁体1用于锁固车体侧门脚蹬翻板4,传动装置3连接在下锁体1和上锁体2。下锁体1安装在翻板锁固装置的对称装置,而上锁体2分体安装在车体侧门上。传动装置3是带有导向护套的软钢索,软钢索的上端通过一轴向设置的转臂31连 接锁芯21,软钢索的下端通过一固定安装的转向轮34连接锁舌11。锁舌11压紧所述脚蹬翻板4的一侧面设置为斜面,而且锁芯21是三棱柱体结构。乘务人员通过普通的三棱柱钥匙来操作上锁体2,非乘务人员不能随意操作。上、 下锁体及传动装置均隐藏在内装面板之内,仅上锁体2的指示面板外露,其内部装饰视觉 效果较佳。当乘务人员转动上锁体2的锁芯21时,旋转动作通过转臂31转换为针对软钢索 的拉伸动作,即而通过转向轮34平滑地转向而牵引锁舌11的伸出或缩回,从而驱动下锁体 1控制脚蹬翻板4的锁紧、解锁操作。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上锁体2与传动装置3的改进。 具体地,软钢索的上端通过一轴向设置的滚轮32连接锁芯21。则当乘务人员转动上锁体2的锁芯21时,旋转动作通过滚轮32作用到软钢索上, 软钢索向下传递拉伸动作,即而通过转向轮34平滑地转向而牵引锁舌11的伸出或缩回。实施例3,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也在于上锁体2与传动装 置3的改进。具体地,软钢索的上端连接一竖向齿条33,齿条33啮合连接轴套在锁芯21上的齿轮22。当乘务人员转动上锁体2的锁芯21时,轴套在锁芯21上的齿轮22推动齿条33 沿竖向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软钢索向上或向下传递拉伸动作,即而通过转向轮34平滑地 转向而牵引锁舌11的伸出或缩回。
权利要求一种翻板锁固装置,包括有用于锁固车体侧门脚蹬翻板(4)的下锁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上锁体(2)、以及连接在下锁体(1)和上锁体(2)之间的传动装置(3);其中,下锁体(1)和上锁体(2)分体设置并各自安装,上锁体(2)的锁芯(21)通过传动装置(3)连接并带动下锁体(1)的锁舌(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板锁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3)是带有导 向护套的软钢索,软钢索的上端连接锁芯(21),软钢索的下端连接锁舌(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板锁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软钢索的上端通过一轴向设置 的转臂(31)连接锁芯(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板锁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软钢索的上端通过一轴向设置 的滚轮(32)连接锁芯(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板锁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软钢索的上端连接一竖向齿条 (33),齿条(33)啮合连接轴套在锁芯(21)上的齿轮(22)。
6.根据权利要求2、3、4或5所述的翻板锁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软钢索的下端通过一 固定安装的转向轮(34)连接锁舌(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板锁固装置,其特征在于锁舌(11)压紧所述脚蹬翻板(4)的一侧面或两侧面,设置为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翻板锁固装置,其特征在于锁芯(21)是三棱柱体或四棱柱 体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翻板锁固装置,采用一种分体式、内藏式的结构设计,联动控制的上、下锁体分别分体安装,从而减小翻板锁固装置的安装空间和提高控制灵活性,以方便乘务员控制脚蹬翻板打开或锁固状态而无需蹲下或弯腰。主要包括有用于锁固车体侧门脚蹬翻板的下锁体,翻板锁固装置还包括有上锁体、以及连接在下锁体和上锁体之间的传动装置。下锁体和上锁体分体设置并各自安装,上锁体的锁芯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并带动下锁体的锁舌。分体安装的上、下锁体通过传动装置实现联动控制,乘务员直接操作上锁体即可控制下锁体,通过下锁体来控制脚蹬翻板的打开或锁固状态。
文档编号E05B65/00GK201665216SQ20092031376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30日
发明者于百川, 吕成江, 吕晓兰, 马文军 申请人: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