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站台门用解锁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826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站台门用解锁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站台门附件,特别涉及一种隐藏式滑动门手动解锁拉手,它可用于地铁站台、月台等地方的推拉式滑动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铁站台门设置手动解锁机构。其一般设置普通的拉手来转动钢丝绳或解锁杆来操作解锁机构从而对滑动门进行解锁,为了能够同时操作解锁杆和钢丝绳,设计的解锁操作开关结构复杂,操作费力且外形不美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站台门用解锁开关,使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力。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站台门用解锁开关,包括基体、拉手、运动板、转轴,运动板上设置长圆孔,基体上设置有凸台,运动板通过其上的长圆孔扣在基体的凸台上并纵向限位,运动板上端固定解锁杆和/或下端固定钢丝绳,拉手通过转轴固定在基体上,拉手设置一突起,解锁时转动抵住运动板的下端而使运动板上行。上述解锁开关解锁时,转动拉手,运动板在拉手的驱动下沿着基体上的导柱向上运动,当运动板向上运动时即可拉动钢丝绳或者推动解锁杆,从而实现对滑动门进行手动解锁。上述拉手设置在基体的槽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拉手在转轴一侧的拉手端和另一侧的突起构成了简单可靠的杠杆机构,利用杠杆原理大大减少了滑动门门锁的手动解锁力,解锁后运动板利用自身重力复位,安全可靠。2.由于拉手设置在基体的槽中,因此平常状态时拉手隐藏在基体中,露出门框的部分很少,保证了门体的整体美观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解锁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2、3、4所示,一种站台门用解锁开关,包括基体1、拉手2、运动板3、转轴7。[0017]运动板3上设置两个长圆孔31、32,基体1上设置有两个凸台11、12,运动板3通过其上的长圆孔31、32扣在基体1的凸台11、12上,并由垫片14和螺钉13固定并纵向限位,这样运动板3可以在凸台11、12的导向下沿着长圆孔31、32的方向运动。运动板3上端固定解锁杆5,下端固定钢丝绳6。拉手2通过转轴7固定在基体1上,这样拉手1可以绕着转轴7旋转。拉手2设置一突起21,转动到位时可以抵住运动板3的下端,见图2、图3。拉手2底部还设置限位件21,解锁后,拉手在重力作用下复位后其限位件21抵住基体1。需要解锁时,扳动拉手2,拉手2转动的同时通过其突起22推动运动板3向上运动。从而带动与其连接的上端的解锁杆5或下端的钢丝绳6上行而进行解锁,见图4。运动板3上还设置销轴4,销轴4与回转解锁器(图中未画出)固定,回转解锁器可安装在门框上,这样可以通过回转解锁器也可以驱动运动板3,从而实现在站台侧对滑动门进行手动解锁。
权利要求1.一种站台门用解锁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拉手、运动板、转轴,运动板上设置长圆孔,基体上设置有凸台,运动板通过其上的长圆孔扣在基体的凸台上并纵向限位,运动板上端固定解锁杆和/或下端固定钢丝绳,拉手通过转轴固定在基体上,拉手设置一突起, 解锁时转动抵住运动板的下端而使运动板上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站台门用解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设置在基体的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铁站台门用解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板上还设置销轴,销轴与回转解锁器固定。
专利摘要一种站台门用解锁开关,包括基体、拉手、运动板、转轴,运动板上设置长圆孔,基体上设置有凸台,运动板通过其上的长圆孔扣在基体的凸台上并纵向限位,运动板上端固定解锁杆和/或下端固定钢丝绳,拉手通过转轴固定在基体上,拉手设置一突起,解锁时转动抵住运动板的下端而使运动板上行。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力,外形美观。
文档编号E05B65/08GK202227815SQ20112013409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9日
发明者李成, 熊煜宇, 谢永清, 贺文, 黄鹏 申请人:宁波南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