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险型组合爬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8094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保险型组合爬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用的组合爬杆。
背景技术
实施高空抢险救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抢险人员的登高问题,能否快速登上高空的险发部位,直接决定着抢险救援的成功与否,因此如何实现快速登高长期以来一直是抢险救援工作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登高工具无疑是研究的重中之重。当前抢险登高设备的研究向机动化、高端化发展。以云梯车,举高平台车为代表的各种现代登高设备,不仅机动性强、操作方便,而且可达到的高度也越来越高,其优势已被广大消防官兵高度认可。但其动辙上百万的高昂价格,对经济尚不发达的多数地方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限制了消防部队的装备使用,尤其是这类装备体形庞大、自重巨大,对使用场地要求非常苛刻,极大制约了其战斗性能。以当前国产的最小型消防登高平台车(22 米)为例,要求操作场地半径10米,空旷平整、地面坚实,空间没有障碍物,水平方向距救援目标不大于6米,否者该装备只能是个摆设。对传统的人力登高设备的研究多年来却处于停滞状态,各种单杠梯、两节拉梯为代表的传统登高工具,其结构形式和材质数十年来几乎没有任何改进,这些工具都存在着致命的不足,携带操作方便攀登高度太低(5米以下);攀登高度稍高的(9米拉梯可到7. 5 米)结构笨重,携带操作不便;2000年洛阳12. 25火灾后,15金属拉梯装备消防部队,虽然将可攀登高度延伸至12米,但近200公斤的重量和庞大的体积使携带操作不便的问题更加突出,而且对使用空间提出了很高要求,需要在不小于8*12平方米的空旷平整场地由8个人操作才能使用,且完成操作时间较长(正常操作的情况下从车上卸下至完全竖起约需10 分钟到20分钟),提升战斗力的效果很不理想。除此之外消防部队还装备了软梯,虽然解决了携带方便问题,但却只能从高处向下延伸,而且攀爬十分费力。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中小城市(镇)以单层平房或两层小楼房为主要结构形式的民居被5-7层的多层住宅代替、在大城市虽然几十米、上百米的高层建筑在不断增加,但5-7层的多层楼房仍然是工业和民用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由于我国消防技术规范对这类建筑登高施救面的要求不严格,加之城镇规划的不合理和执行不力,登高车之类的新型登高工具在这类建筑灾害的施救中往往因场地限制而无法使用,就连十五米金属拉梯,也在许多狭小的地方无用武之地,因为登高车辆价格昂贵,财政紧张的中小城镇根本配备不起,当四楼以上发生火灾或其它险情时,消防队员也束手无策。情况特别紧急时,只好借助建筑结构徒手攀爬施救,体力消耗巨大、危险性高,十米以下高度勉强可行,再高一些不但危险重重,救援人员体力也会不支,即使攀爬到位,也再无气力完成施救任务了。2009年5月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又赋予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的职责,高空抢险或高空救助的实战次数大大增加,高空抢险救援越来越成为公安消防部队的经常性工作任务,在没有登高车辆或登高车辆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快速登
3高同时又能保持住足够的救援体力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十分紧迫的研究课题,更是打造消防铁军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保险型组合爬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依次包括杆头、至少一根杆身和杆尾支架;所述杆头为台阶式的折弯杆,在折弯杆的最高一阶台阶的顶端设置沿墙滑轮,在折弯杆的上部设置保险滑轮,且在折弯杆的最低一阶台阶的下端设置多角度梯钩;所述的杆身由杆身架和位于其上的折叠梯蹬构成;在所述的杆头与杆身之间、杆身与杆身之间、杆身与杆尾支架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接头;所述的连接接头由卡接连接的母端和子端构成。所述的折叠梯蹬与杆身架之间通过弹簧铰接;在折叠梯蹬的末端设置导磁体,在杆身架上设置永磁体,永磁体的位置与折叠梯蹬折叠后导磁体的位置相对应。在所述折叠梯蹬的最外端设置向上直角钩起。在所述的连接接头中,母端和子端均为与杆身相配合的套筒,母端底部开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内设置凸起;子端顶部设置弧形卡台,弧形卡台与弧形凹槽相配合,且在弧形开台的底部设置凹坑,凹坑与凸起相配合。在所述弧形卡台的一侧设置楔块,在母端的套筒壁上设置卡槽。所述的多角度梯钩由两节构成;前节梯钩与后节梯钩之间、后节梯钩与折弯杆之间均为弹性连接。在所述的前节梯钩前端设置弹性大钩。在所述多角度梯钩的下沿等间距设置倒钩。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该装备由轻质金属方管、金属挂钩和滑轮通过简单机械结构组成,自身结构和制作工艺十分简单。2、轻便易携,该装备所有部件选用强度高的轻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按20米最高连接长度,重量不超过30公斤,而且杆头、杆身、杆尾可以方便拆解、梯登可以方便快速折合进入杆身,使运输和携带十分方便。3、操作简便该装备采用一种快速刚性接头实现杆身与杆头、杆身每段之间的连接,而且可以在向上延伸的同时方便完成连接,保证了使用操作十分简便,而且对场地要求极低,两个人配合就可以在很小的平面场地上完成升举和固定,极轻的重量和杆头设计的沿墙滑轮,使爬杆向上延伸时有稳定的导向并减少磨擦力,保证了只需少量人员就可以完成作业。4、使用灵活可拆解的轻便结构使得该装备的使用十分灵活,可以从地面向上举升,可以从顶上向下伸降,可以利用临近平台从旁边钩挂,还可以利用建筑中间平台,雨棚和裙房屋面进行上下延伸操作,使用十分灵活方便,可以在各种复杂的垂直立面上,在高空与地面之间架起一条人员上下的通道。5、安全可靠。梯蹬外端勾起,可以有效防止人员攀爬时脚下打滑,减少沿杆上下人员动作时的危险;杆头设置的保险装置,则使地面人员可以直接操作,对沿杆上下人员实施安全保护,使人身安全得到有效保障。6、功能完善。杆通过头设置的保险装置,一方面地面人员可以直接助力,减轻救援人员攀爬时的体力消耗。另一方面该装备完成固定后,可以在上下作业面之间形成一条人员和物品输送通道,既可以上下快速传送物品、也可以对高空遇险人员,包括行动不便和失去行动能力人员实施有效救助。7、科学巧妙。该工具打破常规思维,通过改变着力点和梯身结构,改变了硬梯的平衡模式和软梯的稳定方式,最大限度地吸收两种梯子的优点,摒弃了两种梯子的弱点,极大增强了实用性。吸收软梯优点用钩挂方式着力,使工具使用时处于一种稳定平衡状态,科学降低了其坚固性要求,极大减轻了自身重量,保留了软梯延伸距离长的优点,克服了硬梯笨重、延伸距离短的缺点;使用刚性结构保留了硬梯可地面操作向上延伸的优点,克服了软梯只能向下延伸和攀爬困难的不足,实现了非机动登高工具使用功能的最大化,大大提高消防部队登高作业能力。8、实用性强。该装备由于用料不多,生产工艺简单,所以造价不高,保证了经济不发达地区也可以大量装备消防部队;同时由于对使用场地要求极低,极大扩展了其使用范围,增加了同时使用的数量,使一个灾害现场同时实施多点高空救助成为可能。本实用新型充分吸收了传统样子和软梯的长处,有效克服了传统梯子和软梯的弱点,使其使用性能大大增强。装备消防部队后,可以有效解决中低空米高空)发生灾害时无法及时施救问题。同时该工具还具有向下操作功能,当低处发生险情,救援人员无法徒步下到险发位置时,此工具又可从高处向下延伸,对低处险情施救。对提高消防部队抢险救援能力,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杆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杆身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杆身架的主视图。图4为图3中A-A向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杆尾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连接接头中母端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连接接头中子端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图10为图9中I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杆头、至少一根杆身和杆尾支架。(1)杆头如图1所示,杆头为台阶式的折弯杆1。本实用新型中,折弯杆1可以为二阶或三阶台阶式,以二阶台阶式折弯杆为最佳实施方式,即该折弯杆1具有两个L型折弯处。顶部的折弯处保证墙面不平时沿墙滑轮2向上滑动时不受阻。底部直接与梯身相连的折弯处起两个作用一个是向上升梯时,遇墙面凸起时与可通过旋扭突破凸起;二是当作用时当人员攀登到顶部向墙内翻跃时不挡身体。在折弯杆1的最高一阶台阶的顶端设置沿墙滑轮2,在折弯杆1的上部设置保险滑轮3,且在折弯杆1的最低一阶台阶的下端设置多角度梯钩4,多角度梯钩4由两节构成;前节梯钩17与后节梯钩18之间、后节梯钩18与折弯杆1之间均为弹性连接。上述的弹性连接是指构件之间存在相对转角,即前节梯钩17与后节梯钩18之间、后节梯钩18与折弯杆 1之间均存在一定的转角,这样可使多角度梯钩4在钩挂不同顶面时下,都能紧密牢固地与钩手挂相结合面保持紧密结合。除此之外,在前节梯钩17前端设置弹性大钩19,弹性大钩 19可以卡住墙沿,防止钩挂后向外滑出;另外,在多角度梯钩4的下沿等间距设置倒钩20, 以防止钩挂在钩挂面上打滑。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杆头的主要构件是多角度梯钩4和保险滑轮3,多角度梯钩 4是整个爬杆的着力点,用高强度合金材料制作,用途是将爬杆牢牢钩挂在建筑物上。保险绳通过保险滑轮3,其主要功能是实施人身保护,也同时起到帮助救援人员减轻攀爬时的体力消耗和上下输送物品作用。辅件为沿墙滑轮2,作用是在爬杆向上延伸时起导向、支撑和减少磨擦作用。(2)杆身如图3、图4所示,杆身由杆身架5和位于其上的折叠梯蹬6构成。其中,折叠梯蹬6与杆身架5之间通过弹簧7铰接;在折叠梯蹬6的末端设置导磁体,在杆身架5上设置永磁体,永磁体的位置与折叠梯蹬折叠后导磁体的位置相对应。即本实用新型中的折叠梯蹬6是根据门吸吸合的原理,可折进梯蹬合进去后能自动锁住,再次按压后可自动弹出,保证梯蹬折合和打开方便快捷。除此之外,在折叠梯蹬6的最外端设置向上直角钩起16,以防止向上攀登时梯登打滑。需要说明的是,杆身的材质为轻金属方管,总长23米,由3节长4米、5节长2米和1 节长1米连的短节用快速刚性接头连接而成,每隔50cm设置一个可折叠梯蹬6,是救援人员向上攀爬和被救护人员向下疏散时途经。(3)杆尾支架如图5所示,杆尾支架是用轻金属方管制作的U形架,支撑在墙立面上,使杆身与墙面保持一定的间距便于攀登,并起到稳定作用。(4)连接接头如图6、图7、图8所示,在杆头与杆身之间、杆身与杆身之间、杆身与杆尾支架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接头。连接接头由卡接连接的母端8和子端9构成。在连接接头中,母端8和子端9均为与杆身相配合的套筒,母端8底部开有弧形凹槽11,弧形凹槽 11内设置凸起10;子端9顶部设置弧形卡台12,弧形卡台12与弧形凹槽11相配合,且在弧形开台12的底部设置凹坑13,凹坑13与凸起10相配合。且在弧形卡台12的一侧设置楔块14,在母端8的套筒壁上设置卡槽15。如图9、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1、当建筑高处发生火灾需要扑救或有人员被困,建筑内部登高通道因各种原因无法使用,需要从窗口、阳台、屋顶或其它平台进行施救时,消防人员携带该装备到遇险部位下方地面,解开保险绳使其自然垂落,先将杆头与四米长的一节杆身连接(较高时可连接2 节、三节),然后将连接好的爬杆杆头举起,沿墙滑轮贴墙靠在建筑立面上,向上推升,向上延伸过程中,在其它人配合下继续连接2米长的杆身,直到梯钩稍微超过需要施救的窗台, 调整杆位置使其尽可能接近窗台,反时针旋转杆体90度,将梯钩钩挂在窗台上,适当上下推动,使挂钩挂牢后,将杆身贴近建筑立面,接上杆尾使其支在墙面上。将保险绳两端并拢用力拉几下确认钩挂牢固后,其它人员就可以拉住保险绳一端,将另一端系上准备登高的消防员开始攀登,在攀登时将每个梯登打开。2、也可以直接将爬杆直接举升延伸到屋面,钩挂在女儿墙上供多层使用。3、如果向下施救,则需要选取好钩挂的着力点,将杆身根据需要连接足够长度向下延伸既可,需要多名保护人员拉住保险绳进行安全保护。4、任务结束后,先用专用工具用力压住快速接头的弹块,然后向弹块相反方向折杆尾,将其与杆身脱扣,然后按举升相反顺序,与拆杆尾相同方式,将杆身一节节脱扣收起。
权利要求1.一种保险型组合爬杆,其特征在于它依次包括杆头、至少一根杆身和杆尾支架;所述杆头为台阶式的折弯杆(1),在折弯杆(1)的最高一阶台阶的顶端设置沿墙滑轮(2),在折弯杆(1)的上部设置保险滑轮(3),且在折弯杆(1)的最低一阶台阶的下端设置多角度梯钩(4);所述的杆身由杆身架(5)和位于其上的折叠梯蹬(6)构成;在所述的杆头与杆身之间、杆身与杆身之间、杆身与杆尾支架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接头;所述的连接接头由卡接连接的母端(8)和子端(9)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型组合爬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梯蹬(6)与杆身架 (5)之间通过弹簧(7)铰接;在折叠梯蹬(6)的末端设置导磁体,在杆身架(5)上设置永磁体,永磁体的位置与折叠梯蹬折叠后导磁体的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型组合爬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折叠梯蹬(6)的最外端设置向上直角钩起(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型组合爬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连接接头中,母端 (8)和子端(9)均为与杆身相配合的套筒,母端(8)底部开有弧形凹槽(11),弧形凹槽(11) 内设置凸起(10);子端(9)顶部设置弧形卡台(12),弧形卡台(12)与弧形凹槽(11)相配合, 且在弧形开台(12)的底部设置凹坑(13),凹坑(13)与凸起(10)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险型组合爬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弧形卡台(12)的一侧设置楔块(14),在母端(8 )的套筒壁上设置卡槽(15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型组合爬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角度梯钩(4)由两节构成;前节梯钩(17)与后节梯钩(18)之间、后节梯钩(18)与折弯杆(1)之间均为弹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险型组合爬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前节梯钩(17)前端设置弹性大钩(19)。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险型组合爬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角度梯钩(4)的下沿等间距设置倒钩(20)。
专利摘要一种保险型组合爬杆,它依次包括杆头、至少一根杆身和杆尾支架;杆头为台阶式的折弯杆,在折弯杆的最高一阶台阶的顶端设置沿墙滑轮,在折弯杆的上部设置保险滑轮,且在折弯杆的最低一阶台阶的下端设置多角度梯钩;杆身由杆身架和位于其上的折叠梯蹬构成;在杆头与杆身之间、杆身与杆身之间、杆身与杆尾支架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接头;连接接头由卡接连接的母端和子端构成。本实用新型充分吸收了传统样子和软梯的长处,有效克服了传统梯子和软梯的弱点,使其使用性能大大增强。装备消防部队后,可以有效解决中低空发生灾害时无法及时施救问题。同时该工具还具有向下操作功能,当低处发生险情,救援人员无法徒步下到险发位置时,此工具又可从高处向下延伸,对低处险情施救。
文档编号E06C7/48GK202249719SQ20112031271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5日
发明者刘志奇, 张科, 李华, 杨天印, 郝建国, 韩明金, 马刘陈, 马圆棓 申请人:马刘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