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多层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45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折叠式多层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折叠式多层架。
背景技术
现有层架分为单层架和多层架。所述多层架主要是固定式或装拆式,存在有占用空间大,运输成本高,携帯、存储不便的缺点,或,存在有装拆不便的缺点。所述单层架,具有折叠式,它包括ニ并排的支腿组和ニ层板,所述支腿组包括中部枢接在一起的ニ支腿,所述下层板下固设有伸出的下固杆,所述ニ下层板的下固杆交叉且末端分别枢接支腿组的ニ支腿顶端。展开时,所述ニ层板面向面相抵靠,以此保持在展开状态;折叠时,支腿组折叠,ニ层板分别靠接在支腿组ニ侧。虽然单层架具有折叠式,但是由于只为单层,因此存在有物体置放量少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多层架,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的层架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多层架,它包括一下层单元(100),它包括ニ并排的支腿组(110)和ニ下层板(120),所述支腿组(110)包括中部枢接在一起的ニ支腿,所述下层板(120)下固设有伸出的下固杆(130),所述ニ下层板(120)的下固杆(130)交叉且末端分别枢接支腿组(110)的ニ支腿顶端;ニ竖杆(200),它们下端分别连接ニ支腿组(110),且能相对支腿组(110)的枢轴线转动或固接,所述竖杆(200)夹在ニ下层板(120)间;及至少ー上层单元(300),所述上层単元(300)包括ニ对撑杆(310)和ニ上层板(320),所述ニ对撑杆(310)下端分别枢接ニ竖杆(200),所述上层板(320)下固设有伸出的上固杆(330),所述ニ上层板(320)的上固杆(330)交叉且末端分别枢接撑杆(310)的ニ撑杆顶端。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竖杆(200)下端和ニ支腿并排,另设枢轴穿过竖杆(200)和ニ支腿。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ニ下层板(120)的面向面设ニ缺ロ(121),所述ニ下层板(120)的缺ロ(121)面对且能构成适配竖杆(200)的配合孔。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竖杆(200)设在ニ支腿之间;所述ー对撑杆(310)下端分别设在竖杆(200) ニ侧且配合枢轴穿过。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下层板(120)下固设有二伸出的下固杆(130),所述ニ下固杆(130)末端分别枢接ニ支腿组(110)的对应支腿顶端;所述上层板(320)下固设有ニ伸出的上固杆(330),所述ニ上固杆(330)末端分别枢接ニ对撑杆(310)的对应撑杆末端。、[0015]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I、它不但为多层架而且能折叠,因此折叠后占用空间小,包装成本、运输成本低,携帯、存储方便,展开、收折方便快速;2、ニ下层板的面向面设ニ缺ロ,ニ下层板的缺ロ面对且能构成适配竖杆的配合孔,则展开时能通过ニ下层 板的缺ロ牢固定位ニ竖杆,多层架结构稳定可靠;3、竖杆下端和ニ支腿并排,另设枢轴穿过竖杆和ニ支腿,装配方便,展开、收折方便。

图I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式多层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式多层架的处于展开的立体示意图。图3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式多层架的下层单元的立体示意图。图4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式多层架的上层单元的立体示意图。图5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式多层架的处于收折的立体示意图。标号说明下层单元100、竖杆200、上层单元300、支腿组110、下层板120、下固杆130、缺ロ 121、撑杆310、上层板320、上固杆330。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折叠式多层架,请查阅图I至图5,它包括一下层单元100、ニ竖杆200、至少ー上层单元300。本实施例之中,所述上层単元300以ー个为例,但并不以此为限,根据需要,也可设多个上层单元,所述多个上层单元的结构相同都连接竖杆且上下间隔。所述下层单元100,它包括ニ左右间隔并排的支腿组110和ニ前后布置的下层板120。所述支腿组110包括中部枢接在一起的前后ニ支腿。所述下层板120下固设有伸出的下固杆130,所述ニ下层板120的下固杆130前后交叉且末端分别枢接支腿组110的前后ニ支腿顶端。最好,另设ニ横杆,一横杆固接ニ支腿组的前支腿,另ー横杆固接ニ支腿的后支腿。最好,所述下层板120下固设有二伸出的下固杆130,所述ニ下固杆130末端分别枢接ニ支腿组110的对应支腿顶端。所述竖杆200,它们下端分别连接ニ支腿组110,且能相对支腿组110的枢轴线转动或固接,所述竖杆200夹在ニ下层板120间。本实施例之中,所述竖杆200下端能转动或固接支腿组110的枢轴。本实施例之中,所述竖杆200下端和支腿组110的ニ支腿并排,另设枢轴穿过竖杆200和支腿组110的ニ支腿。最好,所述竖杆200设在支腿组110的ニ支腿之间。所述上层单元300,包括ニ对左右布置的撑杆310和ニ前后布置的上层板320,所述ニ对撑杆310下端分别枢接ニ竖杆200,所述上层板320下固设有伸出的上固杆330,所述ニ上层板320的上固杆330前后交叉且末端分别枢接撑杆310的ニ撑杆顶端。最好,所述上层板320下固设有二伸出的上固杆330,所述ニ上固杆330末端分别枢接ニ对撑杆310的对应撑杆末端。最好,所述ー对撑杆310下端分别设在竖杆200 ニ侧且配合枢轴穿过。最好,所述ニ下层板120的面向面设ニ缺ロ 121,所述ニ下层板120的缺ロ 121面对且能构成适配竖杆200的配合孔,使得展开时ニ缺ロ 121对应套接竖杆200前后半部分,以稳定竖杆。最好,展开时,所述ニ层板120的面向面相靠接。以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多层架,它包括 一下层单元(100),它包括ニ并排的支腿组(110)和ニ下层板(120),所述支腿组(110)包括中部枢接在一起的ニ支腿,所述下层板(120)下固设有伸出的下固杆(130),所述ニ下层板(120)的下固杆(130)交叉且末端分别枢接支腿组(110)的ニ支腿顶端; 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ニ竖杆(200),它们下端分别连接ニ支腿组(110),且能相对支腿组(110)的枢轴线转动或固接,所述竖杆(200)夹在ニ下层板(120)间;及 至少ー上层单元(300),所述上层単元(300)包括ニ对撑杆(310)和ニ上层板(320),所述ニ对撑杆(310)下端分别枢接ニ竖杆(200),所述上层板(320)下固设有伸出的上固杆(330),所述ニ上层板(320)的上固杆(330)交叉且末端分别枢接撑杆(310)的ニ撑杆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折叠式多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200)下端和ニ支腿并排,另设枢轴穿过竖杆(200)和ニ支腿。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折叠式多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ニ下层板(120)的面向面设ニ缺ロ(121),所述ニ下层板(120)的缺ロ(121)面对且能构成适配竖杆(200)的配合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折叠式多层架,其特征在干所述竖杆(200)设在ニ支腿之间;所述ー对撑杆(310)下端分别设在竖杆(200) ニ侧且配合枢轴穿过。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ー种折叠式多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板(120)下固设有二伸出的下固杆(130),所述ニ下固杆(130)末端分别枢接ニ支腿组(110)的对应支腿顶端;所述上层板(320)下固设有二伸出的上固杆(330),所述ニ上固杆(330)末端分别枢接ニ对撑杆(310)的对应撑杆末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多层架,它包括一下层单元、二竖杆及一上层单元。所述下层单元包括二并排的支腿组和二下层板,所述支腿组包括中部枢接在一起的二支腿,所述下层板下固设有伸出的下固杆,所述二下层板的下固杆交叉且末端分别枢接支腿组的二支腿顶端。所述二竖杆下端分别连接二支腿组,且装接在支腿组的枢轴,所述竖杆夹在二下层板间。所述上层单元包括二对撑杆和二上层板,所述二对撑杆下端分别枢接二竖杆,所述上层板下固设有伸出的上固杆,所述二上层板的上固杆交叉且末端分别枢接撑杆的二撑杆顶端。它具有如下优点它不但为多层架而且能折叠,因此折叠后占用空间小,包装成本、运输成本低,携带、存储方便,展开、收折方便快速。
文档编号A47B43/00GK202396881SQ20112054891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3日
发明者吴哲彦 申请人:福建省漳平木村林产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