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门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968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屏蔽门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控制屏蔽门开关的屏蔽门电子锁。
背景技术
现有地铁中使用的屏蔽门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沿站台边缘布置,将车站站台与行车隧道隔离,降低了车站内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能耗,同时,还能减少列车运行噪音和活塞风对车站内的影响,防止了人员或物品跌落轨道,提高了地铁环境的安全性。其中,屏蔽门电子锁属于地铁屏蔽门系统的滑动门单元,针对滑动门的正常开启过程进行辅助安全控制,以保证滑动门关闭可靠,开启通畅。现有屏蔽门电子锁安装在滑动门上方的顶箱内部,主要通过摩擦和机械传动机构进行开、关过程的辅助控制,受结构不合理的影响,易发生假锁现象,磨损情况严重,同时, 受机械传动过程的限制,开启时还会出现响应不及时或滞后现象,给滑动门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特别是随着地铁人流的不断增加,滑动门操控不灵活的缺点甚至还会危害到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故,需要及时对此结构进行性能改进。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响应及时、结构可靠、运行平稳、开启灵活的屏蔽门电子锁,以实现与滑动门开关过程的配合,提高开关可靠性。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屏蔽门电子锁,包括安装座、电磁铁、两个限位开关、活动板、牵引弹簧、两个锁舌和两个止动块,电磁铁固定在靠近安装座顶端的位置上;两个限位开关固定在电磁铁两侧的安装座上,限位开关分别与活动板的极限位置相对应;两个止动块水平排列,两个止动块的内端分别铰接在安装座底部,两个止动块前侧面分别设有向内开口的水平卡钩,卡钩外侧设有导向弧,两个止动块相对的轮廓面上分别设有轮齿,轮齿相互啮合,两个止动块后部分别设有支撑杆,牵引弹簧连接在两个止动块的支撑杆之间;活动板顶部连接在电磁铁的磁芯上,活动板底部与止动块的支撑杆相对应,活动板底部低于支撑杆顶部;活动板表面还设有垂直方向的通槽,活动板通过通槽与安装座活动连接;两个锁舌分别固定在所需控制的左、右两个对开滑动门顶部,锁舌上设有垂直方向的锁杆,锁杆分别与卡钩相对应。所述活动板为L形,L形活动板的水平端面上设有通孔,通孔与卡钩位置相对应,通孔直径大于锁杆直径。所述活动板的水平端面为‘凸’字形,支撑杆分布在‘凸’字形水平端面两侧的凹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屏蔽门电子锁,以电磁铁带动下的活动板进行开解锁过程控制,通过活动板自由下落过程完成具体的锁紧操作,避免了各结构件间相互摩擦带来的噪音大、磨损严重的缺陷,同时,针对锁杆进行上、下方位的同时锁紧,还能有效提高锁紧可靠性,保障滑动门开启过程安全、有序进行。整个开启和关闭过程,控制简单、方便,噪音小、性能稳定,反应速度快,成本低廉,可与各种对开门结构的滑动门配合使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I、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屏蔽门电子锁,包括安装座4、电磁铁I、左限位开关2、右限位开关13、活动板3、牵引弹簧7、两个锁舌9和两个止动块6。屏蔽门电子锁主要用于屏蔽门系统中对开滑动门开关过程的辅助控制,以确保滑动门安全开启和可靠关闭,从而提 高滑动门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其中,电磁铁I作为传动过程的发起者,被固定在靠近安装座4顶端的位置上,电磁铁I的磁芯与活动板3顶部相连接,通过电磁原理可控制活动板3在上、下方向运动。左、右限位开关2,13分别固定在电磁铁I两侧的安装座4上,限位开关用于探测活动板3的上、下极限位置,确保开锁过程协调进行。为便于安装和使用,活动板3通常设计成L形,L形活动板3的水平端面5朝向内侦牝水平端面5的形状为‘凸’字形。在活动板3的垂直端面上设有垂直方向的通槽10,活动板3通过螺栓和通槽10与安装座4活动连接,限制活动板3前后移动的同时还可保证活动板3上、下方向的移动。两个止动块6以左、右排列的方式水平摆放在活动板水平端面5的下方,两个止动块6相对的轮廓面上分别设有轮齿,轮齿相互啮合,啮合轮齿保证了滑动门在开启关闭过程中两个止动块6可以同步转动相同角度,实现了开关门过程的同步性。水平排列的两个止动块6内端分别铰接在安装座4底部,并可绕铰接轴转动。两个止动块6前侧面上分别设有向内开口的水平卡钩,卡钩外侧设有导向弧12,为使卡钩卡持方便、可靠,卡钩内侧突出于铰接轴。为实现对活动板3的支撑,在两个止动块6后部还分别设有垂直方向的支撑杆11,两个支撑杆11对应于‘凸’字形水平端面5两侧的凹陷处,支撑杆11顶部可与活动板水平端面5的底部相接触,从而配合活动板3的上、下运动,完成对活动板3的可控性支撑。牵引弹簧7连接在两个止动块6的支撑杆11之间,从反向对止动块6进行牵引,形成一个复位弹簧的作用。两个锁舌9分别固定在所需控制的左、右两个对开滑动门顶部,并随着滑动门的移动而移动。锁舌9上设有垂直方向的锁杆8,两个锁杆8分别与止动块6的两个卡钩相对应,通过卡钩对锁杆8的卡持,辅助滑动门安全开启或关闭。为进一步提高锁紧过程的可靠性,在L形活动板的水平端面5上还设有通孔,通孔与卡钩的位置相对应,通孔直径大于锁杆8直径,当锁杆8卡入卡钩后,活动板3的水平端面5通过通孔套在锁杆8上,以确保锁杆8进一步卡持到位。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将安装座4固定在滑动门顶部横梁上,并将两个锁舌9对应安装在左右滑动门顶部,保持锁舌9上的锁杆8与活动板3的垂直端面及水平端面5上的通孔在同一个垂直面上;接着,将左、右限位开关2,13和电磁铁I通过导线与屏蔽门控制系统连通,使屏蔽门电子锁和滑动门可相互协调配合。当滑动门处于开启状态时,电磁铁I不做功,活动板3处于自由状态。受牵引弹簧7对支撑杆11及止动块6向内牵引的作用,在啮合轮齿的配合下,止动块6沿铰接轴向内旋转,卡钩处于对外张开状态,两个支撑杆11相互靠拢后支撑在活动板3的水平端面5下,活动板3不能落下,整个屏蔽门电子锁处于开启状态。当滑动门关闭时,锁杆8受卡钩外侧导向弧12的导引,滑入卡钩后撞击在卡钩内侧,由于撞击力大于牵引弹簧7的拉力,两个止动块6及支撑杆11绕铰接轴同时向外旋转,卡钩将锁杆8底部卡持,两个支撑杆11从活动板水平端面5下移开,活动板3落下,同时,活动板3触发左限位开关2发出信号,屏蔽门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后发出指令,滑动门断电并停止运动,活动板水平端面5落下时通过通孔套在锁杆8上,对锁杆8顶部实现卡持,锁舌9被完全固定,左、右滑动门关闭完成。当需要再次开启时,电磁铁I首先做功,活动板3上提,活动板底部水平端面5从两个支撑杆11之间移开,水平端面5上的通孔从锁杆8顶部脱开。受牵引弹簧7的作用,止动块6向内旋转,支撑杆11回位,卡钩从锁杆8底部松开,左右两个锁舌9处于自由状态。随着活动板3的上提,活动板顶部触动右限位开关13,屏蔽门控制系统接收信号后发生控制指令,滑动门通电,滑动门向两侧开启,同时,屏蔽门控制 系统控制电磁铁I断电,活动板3自由落下,受支撑杆11已经回位的影响,活动板3被支撑在支撑杆11上,滑动门开启完成。依此类推,从而实现滑动门的安全开启和关闭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屏蔽门电子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电磁铁、两个限位开关、活动板、牵引弹簧、两个锁舌和两个止动块,所述电磁铁固定在靠近安装座顶端的位置上;所述两个限位开关固定在电磁铁两侧的安装座上,限位开关分别与活动板的极限位置相对应;所述两个止动块水平排列,两个止动块的内端分别铰接在安装座底部,两个止动块前侧面分别设有向内开口的水平卡钩,卡钩外侧设有导向弧,两个止动块相对的轮廓面上分别设有轮齿,轮齿相互啮合,两个止动块后部分别设有支撑杆,牵引弹簧连接在两个止动块的支撑杆之间;所述活动板顶部连接在电磁铁的磁芯上,活动板底部与止动块的支撑杆相对应,活动板底部低于支撑杆顶部;所述活动板表面还设有垂直方向的通槽,活动板通过通槽与安装座活动连接;所述两个锁舌分别固定在所需控制的左、右两个对开滑动门顶部,锁舌上设有垂直方向的锁杆,锁杆分别与卡钩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屏蔽门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为L形,L形活动板的水平端面上设有通孔,通孔与卡钩位置相对应,通孔直径大于锁杆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门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的水平端面为‘凸’字形,支撑杆分布在‘凸’字形水平端面两侧的凹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屏蔽门电子锁,包括安装座、电磁铁、两个限位开关、活动板、牵引弹簧、两个锁舌和两个止动块,电磁铁和限位开关固定在安装座上,活动板顶部连接在电磁铁的磁芯上,活动板底部与止动块的支撑杆相对应,两个止动块水平排列并铰接在安装座底部,止动块前侧面设有向内开口的水平卡钩,两个止动块相对的轮廓面上还设有相互啮合的轮齿;牵引弹簧连接在两个支撑杆之间,活动板通过垂直通槽与安装座活动连接,两个锁舌分别固定在两个对开滑动门顶部,锁舌上的锁杆与卡钩相对应。其结构,避免了传动件间的相互摩擦,噪音小、运行平稳,反应速度快,成本低廉,适合于各种对开滑动门配合使用。
文档编号E05B65/08GK202431074SQ20112056468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唐芳平, 徐连朋, 朱鸿振 申请人:广州新科佳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