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升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19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窗升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机动车的车窗玻璃升降的车窗升降器。
背景技术
作为下述这样的结构的车窗升降器的现有示例可以列举出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结构:具有安装于驱动马达的驱动齿轮、以及与该驱动齿轮啮合且通过驱动齿轮的两个方向的旋转而被推拉的可扩展的挠性的推拉条体,经由与推拉条体连结的载置架使车窗玻璃升降。专利文献I的技术涉及推拉条体自身的结构,在该文献中记载有将加强用的链条结合并固定于挠性的长尺寸体来构成推拉条体的主旨。专利文献2的技术涉及车窗升降器的安装结构,在该文献中,记述有这样的内容:将车窗升降器与门铰链、门锁一起安装于在门外部面板固定的侧梁。另外,提出有这样的车窗升降器:使用隔开一定间隔地形成有贯穿孔的带作为推拉条体,将具备与贯穿孔卡合的齿部的链轮设在导轨的上端和下端,然后,将带架设于两个链轮,利用马达驱动一个链轮旋转,由此使保持于载置架的车窗玻璃上升和下降(参照专利文献3、4)。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52078号公报2.日本特许第3215928号公报3.日本特许第3720500号公报4.日本特许第36162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对所述推拉条体要求下述功能:将驱动马达的旋转力高效地转换为载置架的大致直线的移动力进行传递。由于推拉条体为长尺寸部件,因此,对于在门面板这样有限的空间内的布置,需要在抑制力的传递效率降低的同时紧凑地将推拉条体拉回。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推拉条体的力的传递损失的降低和布置空间的紧凑化的车窗升降器。另外,推拉条体与载置架相卡合的卡合部作为在导轨上移动的部位,优选为简单且紧凑的结构。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推拉条体与载置架相卡合的卡合部的结构简单且紧凑的车窗升降器。另外,在现有的车窗升降器中,必须对线或带施加预定的张力,在线或带拉伸的情况下,必须再次施加张力,初始设定和维护比较麻烦。另外,在专利文献3、4所述的发明中,还存在下述担忧:沙尘或灰尘容易附着于带的表面,会妨碍带的贯穿孔与链轮的齿部的顺畅的卡合,从而导致驱动阻力变大或产生异响。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窗升降器,对其不需要进行马达驱动力的传递构件的张力设定从而使操作容易,并且不容易受到因沙尘等的附着所造成的影响。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车窗升降器具备:驱动齿轮,其安装于驱动马达;可扩展的挠性的推拉条体,其与该驱动齿轮啮合,且通过驱动齿轮的两个方向的旋转而被推拉;以及载置架,其与该推拉条体的一端侧连结,并且与车窗玻璃连结,其特征在于,从与车窗玻璃的板面大致正交的方向观察,推拉条体的从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推拉条体的啮合部至所述载置架的安装部为止的驱动路径形成为一条直线状,怠速路径用于使推拉条体的从所述啮合部至条体另一端的多余长度部分退避,所述怠速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弯曲状。根据该车窗升降器,从与车窗玻璃的板面大致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推拉条体的驱动路径形成为一条直线状,因此,在驱动路径上的推拉条体不再存在弯曲部。因此,不会产生弯曲应力,相应地降低了推拉条体的力的传递损失,从而能够将驱动马达的旋转力高效地转换为载置架的直线移动力进行传递。另一方面,同样地从与车窗玻璃的板面大致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怠速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弯曲状,由此能够将作为长尺寸部件的推拉条体紧凑地布置在机动车的侧门等的有限的空间内。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路径从所述啮合部朝向上方形成,所述怠速路径具有向下方凸出的弯曲部,怠速路径的末端位于比所述啮合部靠上方的位置。在从啮合部朝向下方形成驱动路径的情况下,由于驱动马达位于上部,因此,除了需要形成为在载置架与车窗玻璃相连结的连结部不与驱动马达发生干涉的结构之外,车窗升降器的重心位置也容易变高。对此,通过使驱动路径从啮合部朝向上方形成,由此,驱动马达位于车窗升降器的下部,载置架与车窗玻璃相连结的连结部形成为简单的结构即可,并且车窗升降器的重心位置变低,从而成为针对机动车的要求低重心的侧门适合的车窗升降器。并且,在怠速路径设置向下方凸出的弯曲部,并使怠速路径的末端位于比啮合部靠上方的位置,由此能够使推拉条体更加紧凑地向上方折返来退避收纳。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驱动路径中还具备对所述推拉条体和所述载置架进行引导的导轨,所述导轨具备矩形框部,该矩形框部具有用于供所述载置架通过的开口部并构成所述推拉条体的引导槽,所述推拉条体与所述载置架相卡合的卡合部被布置在所述矩形框部的内部。根据该车窗升降器,推拉条体与载置架相卡合的卡合部的结构变得简单且紧凑,卡合部不在导轨的外部移动,相应地能够节省导轨周围的空间,从而形成为紧凑的车窗升降器。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条体由齿条带构成,该齿条带与所述载置架相卡合的卡合部由所述齿条带的贯穿设置有卡合孔的带薄壁部与所述载置架的突出设置有卡合突起的薄壁板部之间的、伴随着所述卡合孔与卡合突起的卡合的叠合部构成,所述带薄壁部通过切除齿条齿的形成面侧而形成。根据该车窗升降器,卡合部成为廉价且组装性优异的结构。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沿着驱动路径的方向上,所述卡合部的形成范围位于跟所述载置架与车窗玻璃相连结的连结部的形成范围重叠的位置。根据该车窗升降器,在沿着驱动路径的方向上,卡合部的形成范围和连结部的形成范围位于重叠的位置,因此,实现了载置架的紧凑化,并且减少了载置架中的卡合部与连结部之间的应力的产生,因此能够提高载置架的刚性。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条体由齿条带构成,该齿条带以使齿条齿的形成面朝向与所述开口部相反的一侧的方式布置在所述矩形框部的内部。根据该车窗升降器,无需使齿条带在施加有预定张力的状态下形成为环形的带状,因此初始设定容易,即使在齿条带拉伸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应对拉伸的对策,因此维护也比较容易。另外,由于齿条齿的形成面朝向导轨的与开口部相反的一侧,因此,能够减少从开口部进入的沙尘附着于齿条齿的情况。因此,齿条齿与驱动齿轮顺畅地卡合,从而能够防止驱动阻力的增大或异响的产生。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同时实现推拉条体中的力的传递损失的降低和布置空间的紧凑化。另外,根据本发明,推拉条体与载置架相卡合的卡合部的结构变得简单且紧凑,卡合部不在导轨的外部移动,相应地能够节省导轨周围的空间,从而形成为紧凑的车窗升降器。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不需要进行齿条带的张力设定,且齿条齿的形成面朝向导轨的与开口部相反的一侧,因此,齿条齿不容易受到由于沙尘等的附着所造成的影响。


图1是示出将本发明的车窗升降器应用于机动车的侧门的形态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示出推拉条体的驱动路径和怠速路径的概要侧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车窗升降器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图3中的A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3中的B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沿图3中的1-1线的剖视图。图7是沿图3中的I1-1I线的剖视图。图8 Ca)是沿图3中的II1-1II线的剖视图,图8 (b)是沿图8 Ca)中的IV-1V线的剖视图。图9是沿图3中的V-V线的剖视图。图10是沿图3中的V1-VI线的剖视图。图11 (a)是沿图3中的VI1-VII线的剖视图,图11 (b)是沿图11 Ca)中的VII1-VIII线的剖视图。图12是示出使推拉条体为齿轮传动线时的、怠速路径中的齿轮传动线的轨道的保持构件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图,并且是载置架周围的分解立体图。图14 (a)是图13所示的载置架的变形例的局部侧视图,图14 (b)是图4所示的载置架的局部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将车窗升降器应用于机动车的侧门的形态进行说明。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P方向是指俯视观察时沿着车窗玻璃的板面的方向(即车辆前后方向),Q方向是指与车窗玻璃的板面大致正交的方向(即车宽方向)。如图1所示,在机动车的侧门2的下方内部内置有用于使车窗玻璃3升降的本发明的车窗升降器I。如图3所示,车窗升降器I以下述部件作为主要的构成部件:驱动马达4 ;驱动齿轮5,其枢轴安装于驱动马达4的输出轴(图11);可扩展的、即具有一端和另一端的挠性的推拉条体6,该推拉条体6与驱动齿轮5啮合,且通过驱动齿轮5的两个方向的旋转而被推拉;载置架7,其与推拉条体6的一端侧连结,并与车窗玻璃3连结;导轨8,其对驱动路径Rl中的推拉条体6和载置架7进行引导;以及框架9,所述框架9 一体地形成有驱动马达4的固定支承构件、导轨8的固定支承构件、怠速路径R2中的推拉条体6的轨道的保持构件、以及向安装对象物(侧门2)安装的安装构件。在图2中,驱动路径Rl是将驱动齿轮5的旋转力转换为载置架7的大致直线移动力来进行传递的路径,并且是推拉条体6的从驱动齿轮5与推拉条体6相啮合的啮合部41至载置架7的安装部为止的移动路径。怠速路径R2是使推拉条体6的在载置架7下降时的多余长度部分退避的路径。从Q方向观察时,驱动路径Rl形成为一条直线状,怠速路径R2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弯曲状。(推拉条体6、载置架7)参照图4、图6 图8对推拉条体6、载置架7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推拉条体6由在一个面形成有齿条齿IOA的齿条带10构成。因此,与该齿条带10啮合的驱动齿轮5是小齿轮。齿条带10例如为合成树脂制成的部件。以使齿条齿IOA面对P方向的方式对齿条带10进行布置。载置架7具有:玻璃连结部7A,其形成为沿P方向的板面,并与车窗玻璃3的下部连结;和带连结部7B,其突出设置于玻璃连结部7A的一个面,并与齿条带10的一端连结。从Q方向观察时,玻璃连结部7A呈横长的大致矩形状,且在玻璃连结部7A贯穿设置有用于供车窗玻璃3的固定螺栓(未图示)通过的安装孔7C。另外,在玻璃连结部7A的另一面突出设置有车窗玻璃3的脱落防止壁7D。在如图7所示那样俯视观察时,带连结部7B呈曲柄状,并具有:基部7E,其形成为从玻璃连结部7A的一个面正交地立起;中间部7F,其从基部7E的末端与玻璃连结部7A的板面平行地延伸设置;和滑动部7G,其从中间部7F的末端向离开玻璃连结部7A的一个面的方向延伸设置。基部7E和中间部7F的下端到达玻璃连结部7A的下缘为止,而滑动部7G如图4所示那样延伸设置至比玻璃连结部7A的下缘靠下方的位置。延伸设置至比该玻璃连结部7A的下缘靠下方的位置的滑动部7G形成为薄壁板部7G1,在该滑动部7G的一个面侦牝上下成一对地突出设置有长方体形状的卡合突起7H,并且,在薄壁板部7G1的位于各卡合突起7H的突出设置位置的正后方的另一面侧,遍及上下方向地突出设置有呈圆弧状的弹性突部71。如图4、图8 (b)所示,齿条带10的一端的齿条齿IOA的形成面被切除与带连结部7B的薄壁板部7G1的板厚相同程度的深度的量,在通过该切除而变为薄壁的带薄壁部10C,上下成一对地贯穿设置有由方孔构成的卡合孔IOB。薄壁板部7G1与齿条带10的带薄壁部IOC叠合,并且各卡合突起7H分别卡合于各个卡合孔10B,由此带连结部7B与齿条带10连结起来。由此,齿条带10与载置架7相卡合的卡合部42布置在导轨8的内部,只要不分解车窗升降器1,卡合部42就不会从导轨8的内部脱出。(导轨8)参照图4、图6 图8对导轨8进行说明。导轨8是呈大致铅直状延伸设置的恒定截面的长尺寸部件,导轨8的从P方向观察时的形状呈现与车窗玻璃3的曲面形状对应的平缓的曲线,另一方面,导轨8的从Q方向观察时的形状呈一条直线状。如图8所示,导轨8在其俯视截面形状中具有在Q方向上较长的矩形框部,以便对齿条带10的四个面进行引导。该矩形框部由下述部分构成:第I框面8A,其与齿条带10的齿条齿IOA的形成面对置;第2框面8B,其与齿条带10的和齿条齿IOA的形成面相反的面(齿条带10的背面)对置;第3框面SC,其与齿条带10的各个侧面对置;以及第4框面8D,被该矩形框部包围的内部空间构成了齿条带10的引导槽。即,齿条带10与载置架7相卡合的卡合部42布置于该导轨8中的齿条带10的引导槽。第3框面SC是与载置架7的玻璃连结部7A的一个面对置的面。在第2框面SB的靠近第3框面SC的一部分,形成有供载置架7的带连结部7B (中间部7F)通过的开口部8E,从该开口部8E的靠近第4框面8D的缘部沿P方向突出设置有第I凸缘面8F。另外,第2凸缘面SG以从第3框面SC大致延伸设置的形态向与第I凸缘面8F相反的方向突出设置。导轨8例如为金属板加工成型品,导轨8由下述这样的一体成型品构成:所述一体成型品从第I凸缘面8F以第2框面SB、第4框面8D、第I框面8A、第3框面SC、第2凸缘面8G的顺序弯折成型。第2凸缘面SG通过第3框面SC的弯折重叠成型而形成。当然,也可以由挤压成型品等构成导轨8。在导轨8的上端的第4框面8D,通过焊接等安装有向侧门2固定用的固定支架11。固定支架11形成为大致沿着P方向的板面。在固定支架11安装有螺母12,该螺母12用于螺合向侧门2紧固用的螺栓(未图示)。(框架9)参照图5、图9 图11对框架9进行说明。框架9具有:马达固定部13,其固定并支承驱动马达4 ;导轨固定部14,其用于固定并支承导轨8的下端;以及怠速引导部15,其对怠速路径R2中的齿条带10的轨道进行保持。框架9例如由使马达固定部13、导轨固定部14以及怠速引导部15 —体地成型而成的树脂成型品构成。(马达固定部13(驱动马达4的固定支承构件))如图11 (a)所示,马达固定部13形成为板状部,该板状部虽然在Q方向具有多个凹凸,但大致沿着与Q方向正交的正交面。在马达固定部13,通过压入或镶嵌成型等固定有多个螺母16,并且形成有圆形凹状的轴承部17,该轴承部17将驱动马达4的输出轴4A的末端轴支承成能够旋转。马达固定部13和设于该马达固定部13的螺母16构成了驱动马达4的固定支承构件。在将输出轴4A的末端轴支承于轴承部17的状态下,驱动马达4通过螺栓18与螺母16的螺合被紧固并固定于马达固定部13。通过将输出轴4A的末端轴支承于轴承部17,由此防止了枢轴安装于输出轴4A的驱动齿轮5的倾斜,从而驱动齿轮5与齿条带10的齿条齿IOA高精度地啮合。在将驱动马达4固定于马达固定部13时,以防尘、防水等为目的,使驱动齿轮5周围的空间成为被驱动马达4的壳体和马达固定部13的成型面密闭的密闭空间19。另外,在马达固定部13适当地形成有引导通道,该引导通道用于对在导轨固定部14与怠速引导部15之间移动的齿条带10进行引导。(导轨固定部14(导轨8的固定支承构件))图5所述的导轨固定部14成为位于马达固定部13的上部的部位,并且如图10所示,导轨固定部14形成为用于供导轨8的下端插入并固定的、上下贯穿的开口部20。开口部20的下端面对所述密闭空间19 (图11 (a))。在构成开口部20的内壁沿上下方向突出设置有多个固定肋21,通过由该固定肋21进行压接,由此导轨8的下端被固定于导轨固定部14。具体来说,由固定肋21分别以一处压接第I框面8A和第2框面SB,由此完成导轨8的下端的相对于框架9的在P方向上的定位,第I凸缘面8F和第2凸缘面SG以分别被一对固定肋21夹持的状态被压接,由此完成导轨8的下端的相对于框架9的在Q方向上的定位。在框架9中的开口部20的上方形成有图5、图9所示的止动件固定部22。在该止动件固定部22以从上方插入的形态安装有止动件23。止动件23例如由橡胶成型品构成。止动件23通过与载置架7抵接来限制载置架7的下降动作。另外,止动件23从上方堵住开口部20的内壁与导轨8之间的间隙的一部分,由此,止动件23担负对所述密闭空间19(图11 (a))的防尘功能、防水功能。(怠速引导部15(怠速路径R2中的推拉条体6的轨道的保持构件))在图5中,怠速引导部15形成为呈在Q方向上较长的矩形截面形状的方管体,以便对贯插于其内部的齿条带10的四个面进行引导。关于怠速引导部15,前端侧面对所述密闭空间19 (图11 (a)),然后,从马达固定部13的下部起,经由向下方凸出的弯曲部24、大致铅直地延伸设置的铅直部25、以及随着朝向上方而接近导轨8的倾斜直线部26,以向上方折返的形态被拉回。怠速引导部15的末端27位于比驱动齿轮5与齿条带10相啮合的啮合部41靠上方的位置,并且位于导轨8的附近。在怠速引导部15的面对Q方向的侧面,沿延伸设置方向以适当的间隔形成有以减轻重量等为目的的减重贯穿孔28。弯曲部24、铅直部25、倾斜直线部26以及马达固定部13通过连结部29被加强连结起来。即,连结部29担负这样的功能:将怠速引导部15在其大致全长范围内连结于马达固定部13。由此,能够抑制作为长尺寸部位的怠速引导部15的振动。作为连结部29,可以列举出沿着与Q方向正交的正交面的面体或框体等,从强度和减轻重量的观点出发,优选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形成为蜂窝结构的加强框体。(安装孔30(向安装对象物安装的安装构件))在框架9的马达固定部13周围,形成有作为向安装对象物(侧门2)安装的安装构件的多个安装孔30。车窗升降器I在下部通过该框架9的安装孔30被螺栓紧固并固定于侧门2 (图1),车车窗升降器I在上部如所述那样通过固定支架11 (图4)被螺栓紧固并固定于侧门2。
(作用)在对驱动马达4进行驱动时,在从Q方向观察时,与驱动齿轮5啮合的齿条带10在驱动路径Rl上呈一条直线状移动,通过卡合突起7H和卡合孔IOB而与齿条带10的上端卡合的载置架7被导轨8引导而上下移动,从而使车窗玻璃3升降。使齿条带10的带薄壁部IOC的背面与第2框面8B接触,并使在薄壁板部7G1突出设置的弹性突部71与第I框面8A接触,由此完成载置架7相对于导轨8的在P方向上的定位,利用带连结部7B的中间部7F、滑动部7G和玻璃连结部7A的一个面夹持第3框面8C、第2凸缘面8G,由此完成载置架7相对于导轨8的在Q方向上的定位,在此基础上,使载置架7在导轨8中滑动。载置架7下降时的齿条带10的多余长度部分被怠速引导部15以向上方折返的形态退避收纳。另外,第I凸缘面8F担负这样的功能:阻挡载置架7的中间部7F以防止载置架7倾倒。由于是采用可扩展的齿条带10这样的结构,而不是环形的带状,因此无需进行组装时的带的张力调整等。由于将在导轨8内移动的齿条带10布置成使齿条齿IOA的形成面与没有形成开口部8E的第I框面8A侧对置,S卩,由于将在导轨8内移动的齿条带10布置成使齿条齿IOA的形成面朝向与开口部8E相反的一侧,因此,即使灰尘或水分从开口部SE进入到导轨8内,也减少了灰尘或水分进入齿条齿IOA的形成面侧的情况,进而防止灰尘啮入啮合部41。根据本发明,从Q方向观察时,即从与车窗玻璃3的板面大致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推拉条体6的从驱动齿轮5与推拉条体6相啮合的啮合部41至载置架7的安装部(卡合部42)为止的驱动路径Rl形成为一条直线状,因此,在驱动路径Rl上的推拉条体6不再存在弯曲部。因此,不会产生弯曲应力,相应地降低了推拉条体6的力的传递损失,从而能够将驱动马达4的旋转力高效地转换为载置架的直线移动力进行传递。另一方面,怠速路径R2使推拉条体6的从啮合部41至条体另一端的多余长度部分退避,在从Q方向观察时,怠速路径R2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弯曲状,由此,能够将作为长尺寸部件的推拉条体6紧凑地布置在侧门2等的有限的空间内。另外,在本发明中还能够使驱动路径Rl从啮合部41朝向下方形成(例如将图3所示的车窗升降器I保持原状态地上下颠倒来使用等),在该情况下,由于驱动马达4位于上部,因此,需要形成为在载置架7与车窗玻璃3的连结部不与驱动马达4发生干涉的结构,并且,车窗升降器I的重心位置变高。对此,如本实施方式这样,通过使驱动路径Rl从啮合部41朝向上方形成,由此,驱动马达4位于车窗升降器I的下部,载置架7与车窗玻璃3的连结部形成为简单的结构即可,并且车窗升降器I的重心位置变低,因此,成为针对机动车的要求低重心的侧门2适合的车窗升降器I。并且,在怠速路径R2设置朝向下方呈凸状的弯曲部24,并使怠速路径R2的末端27位于比啮合部41靠上方的位置,由此能够使推拉条体6更加紧凑地向上方折返而进行退避收纳。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为这样的结构:导轨8具备矩形框部(第I框面8A、第2框面SB、第3框面SC、第4框面8D),该矩形框部具有供载置架7 (带连结部7B)通过的开口部8E以构成推拉条体6的引导槽,推拉条体6与载置架7相卡合的卡合部42被布置在所述矩形框部的内部,因此,卡合部42的结构变得简单且紧凑,卡合部42不在导轨8的外部移动,相应地,能够节省导轨8周围的空间。并且,在本发明中,推拉条体6由齿条带10构成,卡合部42由齿条带10的贯穿设置有卡合孔IOB的带薄壁部IOC与载置架7的突出设置有卡合突起7H的薄壁板部7G1之间的、伴随着卡合孔IOB和卡合突起7H的卡合的叠合部构成,所述带薄壁部IOC通过切除齿条齿IOA的形成面侧而形成,因此,卡合部42成为廉价且组装性优异的结构。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在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将推拉条体6作为齿条带10,但是,作为推拉条体6的其它示例,还可以列举出在外周螺旋地设置有与驱动齿轮5啮合的螺旋槽的齿轮传动线Y K -7 4 Y)。当然,齿条带10以外的可扩展带也能够作为推拉条体6使用,例如在使驱动齿轮5为有齿带轮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具有齿槽或齿孔的正时齿带作为推拉条体6。图12是示出在使推拉条体6为齿轮传动线51时的“怠速路径R2中的推拉条体6的轨道的保持构件”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图12 (a)是外观立体图,图12 (b)是剖视图。齿轮传动线51在怠速路径R2中被保护管52覆盖。保护管52由树脂管或金属管等构成。在框架9以沿着怠速路径R2中的推拉条体6的轨道的方式形成有安装框53,在该安装框53沿着轨道形成有多个保护管固定部54。在将保护管52的一端插入于马达固定部13的下部进行固定后,通过保护管固定部54将保护管52在大致全长的范围内固定于安装框53。各保护管固定部54例如由夹持保护管52的一对卡合爪55构成,在将保护管52向安装框53侧按压时,爪末端侧发生弹性变形而允许保护管52通过,然后,爪末端侧弹性恢复,由此将保护管52卡合并固定于安装框53。即,保护管固定部54担负对保护管52定位的功能。因此,在设置有保护管52的情况下,该保护管固定部54相当于怠速路径R2中的推拉条体6的轨道的保持构件。当然,该保护管固定部54也一体地形成于框架9。图13和图14 (a)是示出下述形态的图:在沿着驱动路径的方向上,将推拉条体6与载置架7相卡合的卡合部42的形成范围(图14 Ca)中的标号SI)位于和载置架7与车窗玻璃3 (图1)相连结的连结部43的形成范围(图14 (a)中的标号2)重叠的位置。形成范围SI是从上部的卡合突起7H的上端至下部的卡合突起7H的下端为止的范围。形成范围S2是构成连结部43的安装孔7C的从上端至下端为止的范围。在图4所示的载置架7的形状中,薄壁板部7G1比玻璃连结部7A的下缘向下方延伸设置,在该薄壁板部7G1形成有作为卡合部42的卡合突起7H。如果是该形状的话,如图14(b)所示,形成范围SI和形成范围S2在沿着驱动路径Rl的方向不重叠且隔开距离L的量,如果将形成范围S1、S2看作为不同的力点、作用点,则存在因在两点之间产生的拉伸应力、压缩应力而导致载置架7的刚性降低这样的问题。对此,如图13所示,使卡合突起7H形成于滑动部7G,如14 (a)所示,使形成范围SI和形成范围S2位于在沿着驱动路径Rl的方向重叠的位置,由此,使得载置架7的形状实现了紧凑化,并且减少了载置架7的卡合部42与连结部43之间的应力的产生,载置架7的刚性得以提高。并且,形成范围SI和形成范围S2并不限于如图14 Ca)那样使两者完全重叠的情况,使彼此的一部分重叠的情况也包含于本申请发明。另外,在图13所示的齿条带10的带背面侧的宽度方向中央形成有沿着带的延伸设置方向的矩形槽101。上下成一对的卡合孔IOB面对矩形槽101的槽底部。当载置架7的卡合突起7H分别卡合于各个卡合孔IOB时,卡合突起7H的末端周围被收纳于矩形槽101内。标号说明1:车窗升降器;2:侧门;3:车窗玻璃;4:驱动马达;5:驱动齿轮;6:推拉条体;7:载置架;8:导轨;8E:开 口部;9:框架;10:齿条带(推拉条体);IOA:齿条齿;13:马达固定部;14:导轨固定部;15:怠速引导部;24:弯曲部;41:哨合部;42:卡合部;43:连结部;Rl:驱动路径;R2:怠速路径。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窗升降器,所述车窗升降器具备: 驱动齿轮,其安装于驱动马达; 可扩展的挠性的推拉条体,其与该驱动齿轮啮合,且通过驱动齿轮的两个方向的旋转而被推拉;以及 载置架,其与该推拉条体的一端侧连结,并且与车窗玻璃连结, 所述车窗升降器的特征在于, 从与车窗玻璃的板面大致正交的方向观察, 推拉条体的从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推拉条体相啮合的啮合部至所述载置架的安装部为止的驱动路径形成为一条直线状, 怠速路径使推拉条体的从所述啮合部至条体另一端的多余长度部分退避,所述怠速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弯曲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路径从所述啮合部朝向上方形成, 所述怠速路径具有向下方凸出的弯曲部,怠速路径的末端位于比所述啮合部靠上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 在驱动路径中还具备对所述推拉条体和所述载置架进行引导的导轨, 所述导轨具备矩形框部,该矩形框部具有用于供所述载置架通过的开口部并构成所述推拉条体的引导槽, 所述推拉条体与所述载置架相卡合的卡合部被布置在所述矩形框部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拉条体由齿条带构成, 该齿条带与所述载置架相卡合的卡合部由所述齿条带的贯穿设置有卡合孔的带薄壁部与所述载置架的突出设置有卡合突起的薄壁板部之间的、伴随着所述卡合孔与卡合突起的卡合的叠合部构成,所述带薄壁部通过切除齿条齿的形成面侧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 在沿着驱动路径的方向,所述卡合部的形成范围位于跟所述载置架与车窗玻璃相连结的连结部的形成范围重叠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窗升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拉条体由齿条带构成, 该齿条带以使齿条齿的形成面朝向与所述开口部相反的一侧的方式布置在所述矩形框部的内部。
全文摘要
车窗升降器(1)具备安装于驱动马达(4)的驱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且通过驱动齿轮的两个方向的旋转而被推拉的可扩展的挠性的推拉条体(6);以及与推拉条体(6)的一端侧连结并与车窗玻璃连结的载置架(7),其中,从与车窗玻璃的板面大致正交的(Q)方向观察,推拉条体(6)的从驱动齿轮与推拉条体(6)相啮合的啮合部至载置架(7)的安装部为止的驱动路径(R1)形成为一条直线状,从啮合部至条体另一端为止的怠速路径(R2)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弯曲状。
文档编号E05F11/42GK103210166SQ201180053829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8日
发明者中村晃之, 岩谷努, 金井俊之, 高仓崇 申请人: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