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具有水平枢转的前门的家用电器的铰链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19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具有水平枢转的前门的家用电器的铰链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具有水平枢转的前门的家用电器的铰链组件。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具有水平枢转的前门的家庭洗碗机的铰链组件及设置有这种铰链组件的前置式(front-loading)洗碗机,以下描述所指的洗碗机的实现纯粹是举例说明,而未暗示概括内容的任何损失。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在的前置式洗碗机一般包括:基本平行六面体形状的外壳,该外壳是为放置在地面上而构造,并且设置有通过基本矩形的陶器装卸口与外部连通的内部清洗室,其中陶器装卸口形成在外壳的竖直定向的前壁上;基本矩形形状的前门,该前门经由两个侧面铰链组件枢转地贴合至外壳的前壁,铰链组件被构造为允许门绕水平定向的旋转轴线自由旋转,旋转轴线位于紧靠清洗室的接触口下方;以及通常的两个碗架,碗架叠放地收纳在清洗室中,并且以抽屉状方式固定至清洗室的内表面,以使得通过外壳前壁上的陶器装卸口可以从清洗室中手动地抽出碗架。更具体地,两个铰链组件位于前门的相对两侧且靠近门的下部水平边缘,并且彼此对准以允许门在举升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绕门旋转轴线手动旋转;在举升位置处,前门基本竖直定向并且完全倚靠在外壳的前壁上,以关闭陶器装卸口及不透水地密封住清洗室;在降低位置处,前门基本水平定向在陶器装卸口下方,以使得用户经由陶器装卸口自由接触清洗室。当前销售的前置式洗碗机的每个铰链组件通常包括:第一联接板,其基本垂直于前门旋转轴线并且被构造为牢固地固定至外壳的对应的竖直侧壁且紧邻着前壁的陶器装卸口 ;第二联接板,其被构造为牢固地固定至门侧主体,并且枢转地贴合至第一联接板,以使得第二联接板能够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之间绕门旋转轴线旋转,在第一工作位置处,洗碗机的前门被布置在举升位置,在第二工作位置处,洗碗机的前门被布置在完全降低位置;以及门重量平衡装置,其介于第一联接板和第二联接板之间,该门重量平衡装置被构造为弹性地阻碍第二联接板相对于第一联接板从第一工作位置至第二工作位置旋转,以使前门被很慢速地降低。此外,当前市场上的铰链组件的几种模型还被构造为允许根据前门的实际重量现场调整门重量平衡装置的阻碍效果。这种方案避免了在特别重的遮挡面板被牢固地固定至洗碗机的前门上以隐藏家用电器的场合中现场更换标准铰链组件。该问题常见于嵌入的前置式洗碗机和类似的家用电器。在DE3140039和EP1602883中公开了具有现场可调的门重量平衡装置的铰链组件。DE3140039公开的铰链组件的主要缺点是现场可调的门重量平衡装置太复杂而无法被调适,这是因为用户需要遵照两个截然不同的调整机构(即,前螺杆和内套管)而动作,并且从外壳的前壁只能直接接触(accessible)这些调整机构中的一个。
EP1602883公开的铰链组件的主要缺点是现场可调的门重量平衡装置被构造为仅允许几步步进式地非连续调整门重量平衡装置的阻碍效果。而且,现场可调的门重量平衡装置的弹性构件是拉伸应力的螺旋弹簧,传统上拉伸应力的螺旋弹簧就相关的所有问题而言对负荷具有非线性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用于前置式洗碗机的一种铰链组件,其允许经由可以从外壳的前壁直接接触的单一调整机构来连续地调整门重量平衡装置的阻碍效果。遵照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权利要求1所确定的铰链组件,以及优选地、但不是必须地提供任一项从属权利要求所确定的铰链组件。而且,根据本发明,还提供权利要求11所确定的家用电器,以及优选地、但不是必须提供任一项从属权利要求所确定的家用电器。


现在将参考附图以示例方式描述本发明的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其中:图1示出前置式洗碗机的侧视图,为清楚起见一部分被去除,该洗碗机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实现的几个铰链组件;图2示出图1的洗碗机的两个铰链组件中的一个铰链组件的正视图,为清楚起见,一部分被剖开而一部分被去除;图3示出按照不同操作配置的图2的铰链组件的正视图;图4示出图2的铰链组件的组成部分的等距视图;图5示出图2的铰链组件的替代实施例的正视图,为清楚起见,一部分被剖开而一部分被去除。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图1,附图标记I整体上指示专门构造为在具有水平枢转的前门的家用电器2中使用的铰链组件,该家用电器2例如为单体的或嵌入的前置式洗碗机,或者为单体的或嵌入的燃气灶或者电烤箱。在示出的示例中,具体地,参考嵌入的前置式洗碗机2,该洗碗机2优选地、但不是必须包括:一基本平行六面体形状的刚性外壳3,其被构造为稳固地装配进厨房家具(未示出)中和/或被构造为放置在地面上,并且设置有优选地、但不是必须基本平行六面体形状的内部清洗室,内部清洗室通过优选地、但不是必须基本矩形形状的陶器装卸口与外部连通,陶器装卸口形成于外壳3的基本竖直定向的前壁3a上;以及—优选地、但不是必须基本平坦的和矩形形状的前门4,前门4经由两个相互对准的铰链组件I (图1中仅示出一个)枢转地贴合至外壳3的前壁3a,以允许前门4绕基本水平定向的旋转轴线A自由旋转,两个铰链组件I位于前门的相对两侧,旋转轴线A紧靠陶器装卸口的下方,位于外壳3的前壁3a上或者局部(locally)基本平行于外壳3的前壁3a而延伸。
更具体地,两个铰链组件I优选地位于前门4的相对两侧且靠近门的下部水平边缘,并且彼此对准以允许前门4在举升位置和完全降低位置之间绕轴线A手动旋转,在举升位置处,前门4基本竖直定向并完全倚靠在外壳3的前壁3a上,以关闭陶器装卸口且不透水地密封住清洗室;在完全降低位置处,前门4在陶器装卸口的下方基本水平定向,以使得用户经由前壁3a上的陶器装卸口自由地接触清洗室。参考图1,类似现在的前置式洗碗机,洗碗机2还优选地、但不是必须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碗架5(图1中仅示出一个),碗架5优选地、但不是必须叠放地收纳在清洗室的内部,并且每个碗架被构造为收纳待清洗的陶器并且优选地、但不是必须以抽屉状方式固定至清洗室的内表面,以使得通过前壁3a上的陶器装卸口可以从清洗室手动抽出。外壳3、前门4和碗架5在洗碗机技术领域是公知的部分,因此将不再具体说明。参考图1、图2和图3,每个铰链组件I包括:-第一联接板6,其被构造为紧邻着前壁3a上的陶器装卸口的下部水平边缘且牢固地固定至外壳3的相应的侧壁3b,以位于局部基本垂直于门旋转轴线A的参考平面上;-第二联接板7,其基本平行于联接板6,经由横向销8枢转地贴合至联接板6,其中横向销8与局部基本垂直于两个联接板6和7的参考轴线R同轴线延伸,第二联接板7还被构造为牢固地固定至前门4的主体上使得横向销8的参考轴线R局部基本与门旋转轴线A重合,从而第二联接板7能够在第一工作位置(图3中以实线示出)和第二工作位置(图3中以虚线示出)之间绕轴线R (即,门旋转轴线A)旋转,其中,在第一工作位置处,前门4被布置于举升位置,在第二工作位置处,前门4被布置于完全降低位置;以及-门重量平衡装置9,其介于联接板6和7之间,并且为了显著减缓或者甚至阻止前门4从举升位置向完全降低位置的重力运动,门重量平衡装置9被构造为弹性地阻碍联接板7相对于联接板6至少从第一工作位置至第二工作位置旋转,以几乎完全平衡前门4的总重量。接着,门重量平衡装置9包括直支承杆10、压缩预负载的螺旋弹簧12或者类似的弹性变形管状构件、及联动机构13 ;直支承杆10与基本平行于联接板6 (即:支承杆10位于基本垂直于门旋转轴线A的平面上)的纵向轴线L同轴线,并且以轴向滑动的方式延伸穿过横向突出端件(tailpiece)ll,端件11从联接板6伸出;压缩预负载的螺旋弹簧12或者类似的弹性变形管状构件被装配至支承杆10,具有刚性地固定至支承杆10的远端IOa的第一端12a以及邻接于联接板6的突出端件11的第二端12b,使得支承杆10的轴向运动改变螺旋弹簧12的长度;联动机构13在距横向销8的参考轴线R (即,距离门旋转轴线A)的给定距离处将支承杆10的近端IOb与联接板7连接,使得当联接板7从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旋转时支承杆10相对于突出端件11轴向移动以进一步压缩螺旋弹簧12,当联接板7旋转回到第一工作位置时螺旋弹簧12返回到其最大长度。参考图2和图3,不同于当前销售的铰链组件,门重量平衡装置9额外地包括介于突出端件11和螺旋弹簧12的第二端12b之间可调的隔离件构件14,并且隔离件构件14被构造为允许在低值和高值之间手动操作地连续调整突出端件11与螺旋弹簧12的第二端12b之间的距离h。换言之,由于螺旋弹簧12的第一端12a刚性地固定至支承杆10的远端10a,可调的隔离件构件14直接增大或者减小支承杆10上的螺旋弹簧12的实际最大长度,因此允许在低值和高值之间手动操作地连续调整螺旋弹簧12的压缩预负载。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具体地,联动构件13优选地包括可移动引导构件15,可移动引导构件15大约在突出端件11和横向销8之间以滑动方式固定至联接板6上,以便在端件11关于隔离件构件14的相对侧与支承杆10基本对准,以及可以沿局部基本平行于杆纵向轴线L的方向在联接板6上朝向关出 而件11以及远尚关出 而件11自由地移动。此外,可移动引导构件15直接朝向支承杆10的近端IOb并且刚性连接至支承杆10的近端IOb以相对于突出端件11轴向地移动支承杆10。除了上述,联动构件13还包括基本平坦的连接臂或连接杆16,连接臂或连接杆16在局部基本垂直于参考轴线R的平面上延伸,并且具有在距销8的给定距离处直接铰链至联接板7的第一端16a和铰链至引导构件15的第二端16b,使得整个连接臂16既能够沿局部基本平行于杆纵向轴线L的方向在联接板6上朝向突出端件11及远离突出端件11自由地移动,又能够相对于联接板7和引导构件15自由地旋转且同时保持在局部基本与横向销8的参考轴线R垂直的平面上。换言之,连接臂或连接杆16将联接板7连接到引导构件15,以将联接板7绕参考轴线R的旋转运动(即前门4绕门旋转轴线A的旋转运动)变换成支承杆10穿过突出端件11的轴向往复运动。在示出的示例中,具体地,引导构件15优选地、但不是必须由基本平坦的横向摇臂17构成,摇臂17大约在突出端件11与横向销8之间紧靠联接板6的上方延伸,并且摇臂17的中部既刚性连接至支承杆10的近端10b,又枢转地贴合至连接臂或连接杆16。摇臂17的两个相对端最终各自铰链至分别的滑块18,接着,滑块18以滑动方式固定至联接板6,以能够沿局部基本与支承杆10和螺旋弹簧12的纵向轴线L平行的方向在支承板6的主体上朝向突出端件11及远离突出端件11自由滑动。

接着,参考图2、图3和图4,可调的隔离件构件14包括两个基本上楔形块(或楔形主体)20和21,将两个楔形块(或楔形主体)20和21堆叠为大致对准支承杆10的纵向轴线L,并且装配至突出端件11与螺旋弹簧12的第二端12b之间的支承杆10,使得楔形块20仅与突出端件11相邻接,而楔形块21仅与螺旋弹簧12的端12b相邻接。在示出的示例中,具体地,垫圈或者衬套优选地、但不是必须介于螺旋弹簧12的第二端12b和楔形块21 (即,可调的隔离件构件14)之间。此外,两个楔形块20和21被构造为能够沿着优选的、但不是必须的直线行进方向d将一个楔形块滑动/移动至另一个楔形块上,使得楔形块20和21的任何往复运动引起平行于纵向轴线L的可调的隔离件构件14的总高度的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突出端件11和螺旋弹簧12的第二端12b之间的距离h的变化,其中直线行进方向d具有平行于支承杆10的纵向轴线L的向量分量。在示出的示例中,具体地,行进方向d优选地、但不是必须局部平行于联接板6,并且优选地、但不是必须相对于支承杆10的纵向轴线L倾斜一个范围在5°到85°之间的角度α。更具体地,行进方向d优选地、但不是必须相对于支承杆10的纵向轴线L倾斜30°或45°的角度α。除了上述,可调的隔离件构件14设置有手动操作的调整机构22,调整机构22被构造为既阻止两个楔形块20和21的任何不期望的往复运动,又有选择地使两个楔形块20和21中一个楔形块相对于另一个楔形块沿方向d移动,以允许手动操作地连续调整突出端件11和螺旋弹簧12的第二端12b之间的距离,以及由此导致的装配于支承杆10上的螺旋弹簧12的实际压缩预负载。参考图2和图3,在示出的示例中,具体地,楔形块20刚性地固定至突出端件11 ;楔形块21与螺旋弹簧12或者更准确地与螺旋弹簧12的第二端12b上的垫圈或者衬套相邻接,并且楔形块21具有局部垂直于支承杆10的纵向轴线L的基本平坦的上表面,以允许螺旋弹簧12的第二端12b在楔形块21之上自由滑动。接着,手动操作的调整机构22将楔形块21刚性地连接到联接板6,并且为了选择性地增大或者减小可调的隔离件构件14的总高度以及由此导致的连续调整突出端件11和螺旋弹簧12的第二端12b之间的距离h,调整机构22被构造为选择性地将楔形块21相对于联接板6沿方向d移动到楔形块20之上。更具体地,参考图2、图3和图4,在示出的示例中,楔形块20优选地设置有中央穿透的腔,其腔尺寸为仅允许支承杆10的轴向位移;而楔形块21也设置有中央穿透的腔,其腔尺寸为允许支承杆10平行于联接板6的轴向位移和横向位移,并且楔形块21在平坦接触表面上倚靠着楔形块20,该平坦接触表面位于参考平面P,其中参考平面P局部垂直于联接板6并相对于支承杆10的纵向轴线L优选地、但不是必须局部倾斜一个范围在5°到85°之间的角度α,因此楔形块21相对于支承杆10和楔形块20的任何横向移动会增大或者减小突出端件11和楔形块21的平坦上表面之间的距离h,其中螺旋弹簧12的第二端12b与楔形块21的平坦上表面相邻接。接着,调整机构22优选地由连接螺杆22构成,连接螺杆22以轴向旋转方式挨着楔形块21被固定至联接板6,并且朝向楔形块21延伸,同时保持局部平行于行进方向d直到到达并旋入楔形块21的主体,因此连接螺杆22的任何旋转会引起楔形块21沿方向d滑动至楔形块20之上,以及由此而来地增大或者减小突出端件11和楔形块21的平坦上表面之间的距离h,其中螺旋弹簧12的第二端12b与楔形块21的平坦上表面相邻接。无需进一步解释,从上述说明可以清楚地推知前置式洗碗机2的通常操作。关于铰链组件1,联接板6被构造为紧挨着前壁3a上的陶器装卸口且固定至外壳3的侧壁3b,使得连接螺杆22 (即,手动操作的调整机构22)的头22a挨着陶器装卸口探出前壁3a,当前门4不在举升位置时用户可以容易地接触连接螺杆22的头22a。因此,门重量平衡装置9允许现场手动操作地调整装配于支承杆10上的螺旋弹簧12的压缩预负载。门重量平衡装置9的特定结构具有几种优势。首先,门重量平衡装置9允许用户以连续而极为精确的方式,通过仅简单地作用于手动操作的调整机构22上,即作用于连接螺杆22的头22a上,来手动地调整螺旋弹簧12的压缩预负载。此外,在门重量平衡装置9中,螺旋弹簧12的压缩预负载的调整速度仅取决于行进方向d相对于支承杆10的纵向轴线L的倾斜角度α,因此连接螺杆22仅旋转几圈也会引起螺旋弹簧压缩预负载的相关变动。大约等于45°的倾斜角α提供了螺旋弹簧压缩预负载的速度和调整精度之间最好的折中。除了上述之外,现场可调的门重量平衡装置9的可调的螺杆22的头22a位于外壳3的前壁3a上,在举升位置,用户不用从家用电器所凹入的厨房家具的适当位置中搬出该家用电器就可以够到连接螺杆22的头22a。换言之,现场可调的门重量平衡装置9的调整机构位于举升位置处,这对用户特别友好。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在铰链组件I中,现场可调的门重量平衡装置9完全集成到联接板6中,因此家用电器外壳上的铰链组件I的组装能够被大大简化而节省成本。显然,可以对上述家用电器2以及铰链组件I进行改变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例如,在未示出的铰链组件I的结构变型中,可以用多联动杠杆机构代替横向销8,多联动杠杆机构优选地、但不是必须被构造为允许联接板7相对于联接板6绕着局部基本垂直于联接板6和7的旋转轴线自由地旋转,同时允许联接板7相对于联接板6沿局部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进行横向位移。因此,在此情况下门旋转轴线A被允许与外壳3的前壁3a间隔开,而前门4绕着轴线A进行旋转。此外,参考图5,在可调的隔离件构件14的另一实施例中,楔形块20与突出端件11相邻接,并且楔形块20可以沿局部平行于联接板6的并且优选地、但不是必须大致垂直于支承杆10的纵向轴线L的方向在端件11之上滑动。楔形块21则仅以轴向滑动的方式被装配至支承杆10,并在平坦接触表面上倚靠着楔形块20,该平坦接触表面位于参考平面P,其中参考平面P局部垂直于联接板6并且相对于支承杆10的纵向轴线L优选地、但不是必须局部倾斜一个范围在5°到85°之间的角度α,因此楔形块20相对于支承杆10的任何横向位移会迫使楔形块21沿行进方向d滑动至楔形块20上,行进方向d具有平行于支承杆10的纵向轴线L的向量分量,从而增大或者减小突出端件11和螺旋弹簧12的第二端12b之间的距离h,以及由此导致增大或者减小装配于支承杆10上的螺旋弹簧12的压缩预负载。关于手动操作的调整机构22,在本实施例中,其由连接螺杆22构成,连接螺杆22以轴向旋转方式挨着楔形块20固定至联接板6,并且朝向楔形块20延伸,同时保持局部垂直于支承杆10的纵向轴线L,即局部平行于在突出端件11上的楔形块的滑动方向,直到到达并旋入楔形块20的主体,使得连接螺杆22的任何旋转引起楔形块21沿行进方向d滑动至楔形块20上,从而增大或者减小突出端件11和螺旋弹簧12的第二端12b之间的距离h。关于家用电器2的替换,连接前门4与外壳3的前壁3a的两个铰链组件I中的一个铰链组件可以被传统的铰链组件替代,该传统的铰链组件设置有对应的门重量平衡装置或者未设置对应的门重量平衡装置。
权利要求
1.用于具有水平枢转的前门(4)的家用电器(2)的铰链组件(I),所述铰链组件包括: 第一联接构件(6),其被构造为牢固地固定至家用电器的壳体(3); 第二联接构件(7),其被构造为牢固地固定至前门主体(4),并且所述第二联接构件(7)枢转地贴合至所述第一联接构件(6)以能够绕给定的联结轴线(R)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之间旋转,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处,所述前门(4)被布置于举升位置,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处,所述前门(4)被布置于完全降低位置;以及 门重量平衡装置(9),其介于所述第一联接构件(6)和所述第二联接构件(7)之间,并且被构造为弹性地阻碍所述第二联接构件(7)至少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至所述第二工作位置的旋转; 所述门重量平衡装置(9)包括支承杆(10)、压缩预负载的弹性变形构件(12)及联动机构(13),所述支承杆(10)以滑动方式延伸穿过所述第一联接构件(6)的支承部分(11),所述弹性变形构件(12)被装配至所述支承杆(10)以具有固定至所述支承杆(10)的远端(IOa)的第一端(12a)和作用于所述第一联接构件(6)的所述支承部分(11)的第二端(12b),所述联动机构(13)连接所述支承杆(10)的近端(IOb)和所述第二联接构件(7),使得当所述第二联接构件(7)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支承杆(10)轴向移动以进一步压缩所述弹性变形构件(12); 所述铰链组件(I)的特征在于:所述门重量平衡装置(9)还包括: 可调的隔离件构件(14),所述隔离件构件(14)介于所述弹性变形构件(12)的第二端(12b)与所述第一联接构件(6)的支承部分(11)之间,并且所述隔离件构件(14)被构造为允许在低值和高值之间手动操作地调整所述弹性变形构件(12)的所述第二端(12b)与所述第一联接构件(6)的支承部分(11)之间的距离(h),从而改变装配在所述支承杆(10)上的所述弹性变形构件(12)的压缩预负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的隔离件构件(14)包括两个基本楔形块(20,21),所述两个基本楔形块被堆叠与所述支承杆(10)的纵向轴线(L)对准,并且在所述弹性变形构件(12)的所述第二端(12b)与所述第一联接构件(6)的所述支承部分(11)之间被装配至所述支承杆(10);所述两个基本楔形块(20,21)还被构造为能够沿着给定的行进方向(d)将一个楔形块移动至另一个楔形块之上,使得所述两个基本楔形块(20,21)的任何往复运动均能改变所述弹性变形构件(12)的所述第二端(12b)与所述第一联接构件(6)的所述支承部分(11)之间的距离(h),其中所述行进方向(d)具有平行于所述支承杆(10)的纵向轴线(L)的向量分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进方向(d)相对于所述支承杆(10)的纵向轴线(L)局部地倾斜5°到85°范围之间的角度(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进方向(d)相对于所述支承杆(10)的纵向轴线(L)局部地倾斜大约30°或者45°的角度(α )。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者4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的隔离件构件(14)还设置有手动操作的调整装置(22),所述手动操作的调整装置(22)被构造为既阻止所述两个基本楔形块(20,21)任何不期望的往复移动,又有选择地使所述两个基本楔形块(20,21)中一个楔形块相对于另一个楔形块沿所述行进方向(d)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基本楔形块(20)被牢固地固定至所述第一联接构件(6)的所述支承部分(11);第二基本楔形块(21)以基本平坦的上表面与所述弹性变形构件(12)相邻接,所述基本平坦的上表面局部垂直于所述支承杆(10)的纵向轴线(L);所述手动操作的调整装置(22)刚性地连接所述第二基本楔形块(21)和所述第一联接构件(6),所述手动操作的调整装置(22)还被构造为沿所述行进方向(d)相对于所述第一联接构件(6 )有选择地移动所述第二基本楔形块(2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基本楔形块(20)与所述第一联接构件(6 )的所述支承部分相邻接,第一基本楔形块(20 )能够在所述支承部分(11)上沿局部倾斜于所述支承杆(10)的纵向轴线(L)的横向方向滑动;第二基本楔形块(21)以轴向滑动的方式装配至所述支承杆(10);所述手动操作的调整装置(22)刚性地连接所述第一基本楔形块(20)和所述第一联接构件(6),所述手动操作的调整装置(22)还被构造为沿所述行进方向(d)相对于所述第一联接构件(6 )有选择地移动所述第一基本楔形块(20 )。
8.根据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操作的调整装置(22)包括连接螺杆(22),所述连接螺杆挨着两个基本楔形的块(20,21)中的一个且以轴向旋转的方式被固定至所述第一联接构件(6),并且所述连接螺杆朝向该基本楔形块(20,21)延伸直到到达并旋入该 楔形块(20,21)的主体,使得所述连接螺杆(22)的任何旋转引起所述两个基本楔形块(20,21)沿所述行进方向(d )的往复运动。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变形构件(12)是装配于所述支承杆(10)上的螺旋弹簧(12)。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13)包括: 可移动引导构件(15),所述可移动引导构件(15)在所述第一联接构件(6)的支承部分(11)与将所述第一联接构件(6)和第二联接构件(7)连接的横向销(8)之间以滑动方式固定至所述第一联接构件(6)上,使得所述可移动引导构件(15)在所述第一联接构件(6)的支承部分(11)相对于所述可调的隔离件构件(14)的相反侧与所述支承杆(10)基本对准,并且所述可移动引导构件(15)沿局部基本平行于所述支承杆(10)的纵向轴线(L)的方向在所述第一联接构件(6)上朝向所述支承部分(11)以及远离所述支承部分(11)自由移动;以及 连接臂(16),所述连接臂具有在距所述横向销(8)的给定距离处直接铰链至所述第二联接构件(7)的第一端(16a)和铰链至所述可移动引导构件(15)的第二端(16b),使得将所述第二联接构件(7)绕所述销的参考轴线(R)的旋转运动变换成所述支承杆(10)穿过所述第一联接构件(6)的支承部分(11)的轴向往复运动,其中,所述横向销(8)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联接构件(6)与所述第二联接构件(7); 所述可移动引导构件(15)刚性地连接至所述支承杆(10)的近端(10b),以相对于所述第一联接构件(6)的所述支承部分(11)轴向移动所述支承杆(11)。
11.家用电器(2),包括外壳(3)和前门(4),所述外壳被构造为稳固地装配至厨房家具(未示出)中和/或被构造为放置在地面上;所述家用电器(2)设置有穿过在所述外壳(3)的前壁(3a)上形成的装卸口与外部连通的内部室;所述前门(4)经由两个相互对准的铰链组件(I)枢转地贴合至所述外壳(3)的前壁(3a),其中所述两个铰链位于所述前门(4)的相对两侧,以允许所述前门(4)绕基本平行定向的旋转轴线(A)自由旋转,所述旋转轴线(A)紧靠所述装卸口的下方,所述旋转轴线(A)位于所述外壳(3)的前壁(3a)上或者局部基本平行于所述外壳(3)的外壁(3a)而延伸;所述家用电器(2)的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组件(I)中的至少一个铰链组件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而实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电器为单体的或嵌入式的前置式洗碗机(2)或者单体的或嵌入式的烤箱。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铰链组件(1),铰链组件用于具有水平枢转的前门(4)的家用电器(2),铰链组件包括第一联接构件(6),其被构造为牢固地固定至家用电器的壳体(3);第二联接构件(7),其被构造为牢固地固定至前门主体(4),第二联接构件(7)枢转地贴合至第一联接构件(6)以能够绕给定的关节轴线(R)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之间旋转,在第一工作位置处,前门(4)被布置于举升位置,在第二工作位置处,前门(4)被布置于完全降低位置;以及门重量平衡装置(9),其介于第一联接构件(6)和第二联接构件(7)之间,并且被构造为弹性地阻碍第二联接构件(7)至少从第一工作位置至第二工作位置的旋转;门重量平衡装置(9)包括支承杆(10)、压缩预负载的弹性变形构件(12)、及联动机构(13),支承杆以滑动方式延伸穿过第一联接构件(6)的支承部分(11),弹性变形构件(12)被装配至支承杆(10)以具有固定至支承杆(10)的远端(10a)的第一端(12a)和邻接于第一联接构件(6)的支承部分(11)的第二端(12b),联动机构连接支承杆(10)的近端(10b)与第二联接构件(7),使得当第二联接构件(7)从第一工作位置旋转至第二工作位置时支承杆(10)轴向移动以进一步压缩弹性变形构件(12);门重量平衡装置(9)还包括可调的隔离件构件(14),隔离件构件(14)介于弹性变形的构件(12)的第二端(12b)与第一联接构件(6)的支承部分(11)之间,隔离件构件(14)被构造为允许在低值和高值之间手动操作地调整弹性变形构件(12)的第二端(12b)与第一联接构件(6)的支承部分(11)之间的距离(h),从而改变装配在支承杆(10)上的弹性变形构件(12)的压缩预负载。
文档编号E05F1/12GK103201446SQ201180052743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1日
发明者L·马尔佐拉蒂 申请人:伊莱克斯家用产品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