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子钥匙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电子钥匙与车辆进行相互通信来允许车辆的车载装置进行动作的电子钥匙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在许多车辆上搭载有ー种电子钥匙系统,作为车辆钥匙使用能够通过无线方式发送ID代码的电子钥匙,通过无线方式对该电子钥匙和车辆进行ID校验(例如,參照日本特开2005-76329号公报)。在这种电子钥匙系统中,电子钥匙一接收从车辆发送出的要求,该电子钥匙就以对该要求作出应答的形式将ID代码自动发回给车辆,并实行ID校验。如果车室外ID校验成立的话,电子钥匙系统就允许门锁上锁和/或解锁。例如,如果在门锁上锁时握住车室外门把手的话,门锁就被解锁。如果在门锁解锁时接触车室外门把手的锁闭传感器的话,门锁就被上锁。另外,如果车室内ID校验成立的话,就允许进行发动机启动操作。在日本特开2005-76329号公报所述的电子钥匙系统中,没有对用于车室内的发送器和用于车室外的发送器进行区别设置,而通过设置向车室外和车室内发送要求的发送器来减少发送器的数量。也就是说,车辆具备向驾驶席侧的车室外区域和车室内区域发送要求的驾驶席侧发送器,以及向副驾驶席侧的车室外区域和车室内区域发送要求的副驾驶席侧发送器。在车室内,由两个发送器形成的通信区域重叠在一起。另外,通信区域为电子钥匙对从发送器发送出的要求作出应答而将ID代码发回的区域。在两个发送器所形成的通信区域内从电子钥匙发回ID代码时,车辆判断电子钥匙位于车室内,然而只在任意一方的发送器所形成的通信区域内从电子钥匙发回ID代码时,车辆判断电子钥匙位于车室外。然而,在上述日本特开2005-76329号公报所述的电子钥匙系统中,在进行车室外判断时,必须由驾驶席侧发送器或者副驾驶席侧发送器形成所需的车室外校验通信区域,在进行车室内判断时,必须由驾驶席侧发送器以及副驾驶席侧发送器形成所需的车室内校验通信区域。于是,在具备向车室外和车室内这两个区域发送要求的发送器的电子钥匙系统中,希望能够抑制电子钥匙的位置判断所需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电子钥匙系统,该电子钥匙系统通过确认电子钥匙对于来自于各个发送单元的询问的应答的组合来判断电子钥匙的位置,该电子钥匙系统能够抑制电子钥匙的位置判断所需的时间。以下,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的方法以及其作用效果加以说明。本发明的第I方面为ー种用于车辆的电子钥匙系统,该电子钥匙系统具备电子钥匙;以及多个发送単元,被设置在车辆上、且将开始ID校验的询问发送至所述电子钥匙,所述多个发送单元各自具有包含与其他通信区域的一部分重叠的重复区域的通信区域,所述电子钥匙系统通过确认所述电子钥匙对于分别来自于所述多个发送单元的所述询问的应答组合,来判断所述电子钥匙的位置并进行所述ID校验,所述电子钥匙系统的特征在干,具备操作単元,其在使设置于车辆上的车载装置动作时被操作,该操作単元在操作时用于使所述多个发送单元中的相对应的发送单元发送所述询问;以及判断単元,在所述操作単元被操作时,所述判断単元使用所述对应的发送单元形成包含车室内区域和位于所述操作単元被操作的一侧的第I车室外区域在内的第I通信区域,且根据在所述第I通信区域内的所述电子钥匙的应答结果来进行判断所述所述电子钥匙是否位于车室外的车室外判断,在所述车室外判断之后,所述判断単元接着使用不同于所述对应的发送单元的别的发送单元形成包含车室内区域和位于所述操作単元被操作的ー侧的相反侧的第2车室外区域在内的第2通信区域,且根据之前形成的所述第I通信区域内的所述电子钥匙的应答结果和在所述第2通信区域内的所述电子钥匙的应答结果来进行判断所述电子钥匙是否位于车室内的车室内判断。基于该构成,使用位于操作単元被操作的一侧的第I通信区域来实行车室外判断,使用第I通信区域和位于操作単元被操作的ー侧的相反侧的第2通信区域来实行车室内判断。因此,通过将车室外判断所用的第I通信区域的判断结果用于车室内判断,能够抑制在车室外判断之后接着进行车室内判断时形成通信区域的次数。因此,能够缩短电子钥匙的位置判断、即ID校验所要的时间。本发明的第2方面,根据第I方面所述的电子钥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単元被操作时,所述判断単元形成所述第I通信区域并进行所述车室外判断,如果在所述车室外判断中没有识别到所述电子钥匙的存在的话,就在该时点结束所述车室外判断。基于该构成,使用第I通信区域实行车室外判断,如果在该车室外判断中无法确认电子钥匙的存在的话,就认为电子钥匙不位于车室外以及车室内,在该时点结束该车室外判断。因此,由于只要在操作単元被操作的ー侧形成通信区域就能够进行所述车室外判断,所以能够抑制通信区域的形成次数。因此,能够缩短电子钥匙的位置判断、即ID校验所要的时间。本发明的第3方面,根据第I方面所述的电子钥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单元包含分别被设置在所述车辆两侧的第I操作単元和第2操作単元,所述第I通信区域和所述第2通信区域分别是由所述第I操作単元形成、且包含所述车室内区域和位于所述车辆右侧的车室外区域在内的右侧通信区域,和由所述第2操作単元形成、且包含所述车室内区域和位于所述车辆左侧的车室外区域在内的左侧通信区域。基于该构成,根据车辆右侧的右侧通信区域和车辆左侧的左侧通信区域这两个通信区域内的ID校验可否成立来判断电子钥匙是否位于车室内或者车室外。所以,与分别在每个通信区域内进行ID校验并尝试电子钥匙的位置判断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提高电子钥匙的位置判断的精度。本发明的第4方面,根据第I方面所述的电子钥匙系统,其特征在于,有多个电子钥匙被登录到所述车辆,所述发送单元按照预先设定的顺序与各个电子钥匙尝试ID校验,且当上回的所述ID校验成立的电子钥匙存在的情况下从上回的所述ID校验成立的电子钥匙开始按顺序尝试所述ID校验。 基于该构成,由于从上回的ID校验成立的电子钥匙开始按照预先设定的顺序尝试ID校验,所以能够提前确认ID校验成立的可能性高的电子钥匙的存在,从而能够缩短判断电子钥匙是否存在所需的时间。基于本发明,所述电子钥匙系统通过确认电子钥匙对于来自于各个发送单元的询问的应答的组合来判断电子钥匙的位置,从而能够抑制电子钥匙的位置判断所需的时间。
图1是显示电子钥匙系统的概要结构的框图。图2是车辆的俯视图,其显示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图3是车辆的俯视图,其显示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以及车室内校验通信区域。图4是显示电子钥匙系统的通信动作的时间关系图。图5是显示电子钥匙系统的通信动作的时间关系图。图6是显示电子钥匙系统的通信动作的时间关系图。图7是显示电子钥匙系统的通信动作的时间关系图。图8是流程图,其显示在用户上车时驾驶席侧要求开关被操作时的电子钥匙系统的位置判断处理以及动作。图9是流程图,其显示在用户位于车内时发动机开关被操作时的电子钥匙系统的位置判断处理以及动作。图10是流程图,其显示在用户下车时驾驶席侧要求开关被操作时的电子钥匙系统的位置判断处理以及动作。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參照图I 图10,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为车辆的电子钥匙系统的ー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I所示,在车辆2上搭载有电子钥匙系统3,在该电子钥匙系统3中,例如驾驶者不对车辆钥匙进行操作也能够进行作为设备的门锁的上锁和/或解锁、以及发动机的启动和停止等车辆动作。在电子钥匙系统3中,能够以无线通信方式发送钥匙固有的ID代码的电子钥匙I作为车辆钥匙而被使用,该电子钥匙I与车辆2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通信范围数m)并实行ID校验。在电子钥匙系统3上设有免钥匙操作系统,在该免钥匙操作系统中,在操作了车辆2的车门时自动地进行ID校验,从而允许门锁的上锁和/或解锁。下面对该免钥匙操作系统进行说明,在车辆2上设置有在与电子钥匙I之间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以下称为“智能通信”)时进行ID校验的校验EQJ (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21、和对门锁的上锁和/或解锁等进行管理的主体E⑶31。在校验E⑶21上连接有驾驶席侧LF发送器22、副驾驶席侧LF发送器23、和UHF接收器24。驾驶席侧LF发送器22被埋设在车辆2的驾驶席车门(右侧车门)25上、能够发送LF(Low Frequency,低频)带的信号。副驾驶席侧LF发送器23被埋设在车辆2的副驾驶席车门(左侧车门)27上、能够发送LF带的信号。UHF接收器24被埋设在车室内前方的车身等上、能够接收UHF(Ultra High Frequency,超高频)带的无线信号。校验EQJ21通过车内LAN (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30连接有例如主体E⑶31和发动机E⑶32。校验E⑶21根据电子钥匙I对于从LF发送器22、23发送出的要求信号Srq的应答的组合(ID校验成立)来判断电子钥匙I位于车室内还是车室夕卜。另外,驾驶席侧LF发送器22和副驾驶席侧LF发送器23起到发送单元的作用。另外,ID校验的结果相当于应答結果。另ー方面,在电子钥匙I上设置有通信控制部11,作为与车辆2之间进行基于电子钥匙系统的无线通信时的控制単元。通信控制部11具备存储有作为固有钥匙代码的ID代码的存储器11a。在通信控制部11上连接有能够接收从外部发送来的LF带的信号的LF接收部12、和能够根据通信控制部11的指令发送UHF带的信号的UHF发送部13。 在驾驶席车门25上设置有在用户从驾驶席侧的车室外对车辆门锁进行上锁和/或解锁时操作的驾驶席侧要求开关26。另外,在副驾驶席车门27上设置有在用户从副驾驶席侧的车室外对车辆门锁进行上锁和/或解锁时操作的副驾驶席侧要求开关28。这些要求开关26、28均为瞬时式的按压开关。另外,驾驶席侧要求开关26和副驾驶席侧要求开关28相当于操作単元。在用户位于车室外时,校验ECU21以驾驶席侧要求开关26或者副驾驶席侧要求开关28被操作为触发,间歇性地使驾驶席侧LF发送器22以及副驾驶席侧LF发送器23发送要求信号Srq来尝试成立智能通信。如果电子钥匙I通过LF接收部12接收要求信号Srq并确立智能通信的话,就以对要求信号Srq作出应答的形式从UHF发送部13发回包括登录在电子钥匙I的存储器Ila中的ID代码的ID代码信号Sid。校验E⑶21对从电子钥匙I发回的ID代码信号Sid的ID代码和登录在校验ECU21的存储器21a中的ID代码进行对照并进行ID校验,在确认该ID校验成立时,就判断电子钥匙I位于车室外、并判断车室外校验成立。因此,校验E⑶21使主体E⑶31实行门锁的解锁动作。也就是说,只要携带电子钥匙I靠近车辆2并按下操作驾驶席侧要求开关26或者副驾驶席侧要求开关28,门锁就被解锁。另外,在电子钥匙系统3中设有智能开始系统,该智能开始系统起到在进行发动机启动和/或停止操作时无须操作车辆钥匙而只须操作开关就能够进行发动机启动和/或停止操作的作用。下面对该智能开始系统进行说明,在车辆2上设置有根据校验ECU21的ID校验成立结果来进行发动机的点火控制以及燃料喷射控制的发动机ECU32。发动机ECU32通过车内LAN30与校验E⑶21等各种E⑶连接。在车辆2的驾驶席附近设置有在切换车辆2的电源状态(电源位置)时操作的发动机开关33。发动机开关33被连接在校验ECU21上。另外,发动机开关33相当于操作単元。发动机开关33 —被按压操作,校验E⑶21就会按顺序使LF发送器22、23发送要求信号Srq并实行车室内的ID校验。如果校验E⑶21通过驾驶席侧LF发送器22以及副驾驶席侧LF发送器23确认ID校验成立的话,就判断电子钥匙I位于车室内、并判断车室内校验成立。在确认车室内校验成立时,校验E⑶21允许发动机开关33的操作。在电子钥匙I位于车室内的情况下,当发动机开关33毎次被按压操作时,校验ECU21使电源状态按照ACC接通一IG接通一电源断开的顺序循环转换。另外,在电子钥匙I位于车室内的情况下,如果在发动机停止时刹车踏板被踩踏操作的状态下发动机开关33被操作,校验ECU21就使发动机E⑶32启动发动机。校验E⑶21在检测到这些要求开关26、28被操作时,首先实行车室外校验、并确认电子钥匙I是否位于车室外。如果确认车室外校验成立的话,校验ECU21就会实行车室内校验来检测电子钥匙I是否遗忘在车室内。如果校验ECU21确认车室内校验不成立的话,就判断电子钥匙I没有被遗忘在车室内而使主体ECU31实行门锁的上锁动作。另外,ID校验为密码通信,其通过质询响应认证被加密。所谓质询响应认证是指以下的一种认证方式,在ID校验时,车辆2将质询信号Scc投向电子钥匙1,使电子钥匙I对质询信号Scc的响应进行计算,由车辆2确认该响应信号Sre是否取得正确的计算結果。校验ECU21 —从电子钥匙I接收作为与质询信号Scc对应的计算结果的响应信号Sre,就将电子钥匙I的响应和由校验ECU21自身计算的响应进行对照并进行响应校验,将该响应校验的成立作为ID校验成立的ー个条件。 校验E⑶21根据车室外校验以及车室内校验的各种状况使LF发送器22、23所形成的通信区域形成为相同的大小。也就是说,驾驶席侧LF发送器22通过发送要求信号Srq来形成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 (參照图2)。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为以驾驶席车门25为中心足够将车室内和车辆2的驾驶席侧车室外的前后方向包含的范围。另ー方面,副驾驶席侧LF发送器23通过发送要求信号Srq来形成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p (參照图3)。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p为以副驾驶席车门27为中心足够将车室内和车辆2的副驾驶席侧车室外的前后方向包含的范围。另外,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和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p形成为,这两个区域的一部分重叠的重复区域将车室内包含。将该重复区域设为车室内校验通信区域Ai。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相当于右侧通信区域,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p相当于左侧通信区域。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以及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p分别相当于第I通信区域以及第2通信区域。在校验E⑶21上设置有钥匙位置判断部21b,该钥匙位置判断部21b在门锁操作时判断电子钥匙I是位于车室外还是位于车室内。本例的钥匙位置判断部21b在门锁操作时的车室外校验成立的情况下,通过ー对LF发送器22、23中的、位于进行了门锁操作的ー侧的相反侧的发送器形成通信区域,并实行车室内校验,如果该车室内校验不成立的话,就判断电子钥匙I没有遗忘在车室内。另ー方面,钥匙位置判断部21b在通过位于进行了门锁操作的ー侧的相反侧的发送器形成通信区域时,如果车室内校验成立的话,就通过位于进行了门锁操作的一侧的发送器再次形成通信区域并实行车室内校验,来确认电子钥匙I是否遗忘在车室内。另外,钥匙位置判断部21b起到判断単元的作用。另外,在校验E⑶21上设置有动作允许部21c,该动作允许部21c根据由钥匙位置判断部21b判断得出的电子钥匙I的位置来允许门锁的动作和/或发动机等的动作。在钥匙位置判断部21b判断电子钥匙I位于车室外而不位于车室内时,动作允许部21c允许门锁上锁。在门锁操作时电子钥匙I被遗忘在车室内的情况下,校验ECU21对电子钥匙I位于车室内的情况进行报知。校验ECU21使扬声器35以声音的形式输出例如“电子钥匙在车室内”。另外,门锁或者发动机等相当于车载装置。接着,參照图4,对通过本例的电子钥匙系统3进行的基本的通信动作加以说明。在此,对驾驶席侧LF发送器22进行说明,且由于如果将驾驶席侧和副驾驶席侧换过来的话两个LF发送器相同,所以省略对副驾驶席侧LF发送器23的说明。如图4所示,校验E⑶21在与电子钥匙I进行智能通信时,首先为了使处于停止状态(睡眠状态)的电子钥匙I起动,使驾驶席侧LF发送器22发送唤醒信号Swk。唤醒信号Swk隔着一定间隔从驾驶席侧LF发送器22反复发送,监视在车室外以及车室内有无电子钥匙I。 如果电子钥匙I位于驾驶席侧LF发送器22的唤醒信号Swk的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的话,LF接收部12就实行唤醒校验。LF接收部12在确认唤醒校验成立时,将通信控制部11从此前的睡眠状态(待机状态)切換到起动状态。然后,通信控制部11其自身一切换到起动状态,就通过UHF发送部13发送确认信号Sac。车辆2在发送唤醒信号Swk之后的预定时间内,一接收确认信号Sac,就认为电子钥匙I位于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内,并通过驾驶席侧LF发送器22发送质询信号Scc。所述质询信号Scc包含作为用于识别车辆2的车辆固有ID的车辆ID、随着每次发送其数值都会变化的质询代码、和电子钥匙I的钥匙号码。另外,钥匙号码是用于通知其为第几个钥匙。电子钥匙I 一接收质询信号Scc,就进行将车辆ID与登录在存储器Ila中的车辆ID进行对照的车辆ID校验。如果该校验一致的话,电子钥匙就实行判断钥匙号码正确与否的号码校验,判断自身是否为这时的通信対象。另外,所述号码校验为对作为通信对象的电子钥匙I的钥匙类型进行判断的校验。然后,如果号码校验成立的话,通信控制部11就用自身的密码键对质询代码进行计算,并生成响应代码。通信控制部11 一完成响应代码的生成,就使UHF发送部13发送包含登录在通信控制部11的存储器Ila中的ID代码、和该响应代码在内的响应信号Sre。另外,响应信号Sre内的ID代码和响应代码的排列顺序可以适宜更改。校验E⑶21在发送质询信号Scc时,通过自带的密码键对质询代码进行计算、且其自身也会生成响应代码。然后,校验E⑶21通过UHF接收器24从电子钥匙I 一接收响应信号Sre,就会将电子钥匙I的响应代码和由自身计算得出的响应代码进行对照,来实行响应校验。如果确认该响应校验成立的话,校验ECU21就将响应信号Sre所含的ID代码和登录在存储器Ila中的ID代码进行对照并进行ID校验。另外,在有多个电子钥匙I (la、Ib,-)被登录到电子钥匙系统3中,且不是第I个电子钥匙la、而是第2个电子钥匙Ib位于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的情况下,校验ECU21进行如下动作。校验ECU21按照预先设定的顺序确认已登录的电子钥匙I是否存在。另外,校验E⑶21优先确认上回ID校验成立的电子钥匙I是否存在。如图5所示,校验E⑶21使驾驶席侧LF发送器22发送包含相当于第I个电子钥匙Ia的钥匙号码I在内的质询信号See。然后,校验ECU21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响应信号Sre的情况下,接着使驾驶席侧LF发送器22发送包含相当于第2个电子钥匙Ib的钥匙号码2在内的质询信号See。第2个电子钥匙Ib用LF接收部12 —接收与该第2个电子钥匙Ib自身对应的质询信号Scc,就通过UHF发送部13发送包含了该第2个电子钥匙Ib自身的ID代码的响应信号Sre。然后,校验ECU21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进行ID校验。接着,參照图I 图10,说明根据电子钥匙系统3的通信动作进行的电子钥匙I的位置判断以及车载装置的动作允许。在此,对驾驶席侧要求开关26被操作时的电子钥匙系统3的动作进行说明,由于将驾驶席侧和副驾驶席侧换过来的话两个要求开关相同,所以省略对副驾驶席侧要求开关28被操作时的电子钥匙系统3的动作的说明。首先,对用户进入车辆2时的电子钥匙系统3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在用户进入处于停车状态(发动机停止、门锁上锁)的车辆2时,携帯有电子钥匙I的用户靠近车辆2的驾驶席侧,且在电子钥匙I位于图2的位置X的状态下操作驾驶席侧要求开关26。被操作的驾驶席侧要求开关26将操作信号输出至校验ECU21。如图4所示,操作信号一被输入至校验E⑶21,该校验E⑶21就通过驾驶席侧LF发送器22发送要求信号Srq(唤醒信号Swk)来形成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步骤Sll)。由于电子钥匙I位于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内,所以电子钥匙I对由LF接收部12接收到的唤醒信号Swk作出应答,通过UHF发送部13发送确认信号Sac。校验E⑶21对确认信号Sac作出应答,通过驾驶席侧LF发送器22发送发送质询信号See。电子钥匙I对质询信号Scc作出应答,通过UHF发送部13发送ID代码信号Sid(响应信号Sre)。
如图8所示,校验E⑶21使用接收到的响应信号Sre中所含的ID代码进行ID校验(步骤S12)。如果ID校验(车室外校验)成立的话(步骤S12 YES),校验ECU21就判断电子钥匙I位于车室外(步骤S13)。也就是说,由于以门锁处于上锁状态、且电子钥匙I不位于车室内为前提,所以校验ECU21根据电子钥匙I位于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来判断电子钥匙I位于车室外。然后,校验E⑶21利用主体E⑶31通过车门锁闭装置34使门锁进行解锁动作(步骤S14)。也就是说,主体ECU31允许车门锁闭装置34进行门锁的解锁动作。另外,如果在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内的ID校验不成立的情况下(步骤S12 N0),校验E⑶21结束该处理。也就是说,校验E⑶21不允许车门锁闭装置34动作。另外,在电子钥匙I位于图3的位置Y的状态下,用户对副驾驶席侧要求开关28进行了操作的情况下,校验E⑶21通过副驾驶席侧LF发送器23发送要求信号Srq (唤醒信号Swk)。因此,校验E⑶21形成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p,并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进行电子钥匙I的位置判断和车门锁闭装置34的动作允许。接着,对用户位于车辆2内时的电子钥匙系统3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在携帯有电子钥匙I的用户进入到车室内而使该电子钥匙I位于图3的位置Z的状态下,用户对发动机开关33进行了操作。被操作的发动机开关33将操作信号输出至校验E⑶21。如图6所示,操作信号一被输入至校验E⑶21,该校验E⑶21为了实行车室内校验,通过驾驶席侧LF发送器22以较弱的输出发送要求信号Srq(唤醒信号Swk)来形成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步骤S21)。由于电子钥匙I位于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内,所以该电子钥匙I对由LF接收部12接收到的唤醒信号Swk作出应答、通过UHF发送部13发送确认信号Sac。校验E⑶21对确认信号Sac作出应答,通过驾驶席侧LF发送器22发送质询信号See。电子钥匙I对质询信号Scc作出应答,通过UHF发送部13发送ID代码信号Sid (响应信号Sre)。如图9所示,校验ECU21使用接收到的响应信号Sre中所含的ID代码进行ID校验(步骤S22)。如图6所示,如果ID校验成立的话(步骤S22 YES),校验E⑶21就通过副驾驶席侧LF发送器23发送要求信号Srq (唤醒信号Swk)来形成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p (步骤S23)。由于电子钥匙I位于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p内,所以该电子钥匙I对由LF接收部12接收到的唤醒信号Swk作出应答、通过UHF发送部13发送确认信号Sac。校验E⑶21对确认信号Sac作出应答,通过副驾驶席侧LF发送器23发送质询信号See。电子钥匙I对质询信号Scc作出应答,通过UHF发送部13发送ID代码信号Sid (响应信号Sre)。另外,在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p内ID校验不成立的情况下(步骤S22 :N0),校验E⑶21结束该处理。也就是说,钥匙位置判断部21b判断电子钥匙I不位于车室内。如图9所示,校验E⑶21使用接收到的响应信号Sre中所含的ID代码进行ID校验(步骤S24)。如果ID校验成立的话(步骤S24 YES),校验ECU21就判断电子钥匙I位于车室内(步骤S25)。也就是说,校验ECU21根据电子钥匙I位于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和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p重叠的车室内校验通信区域Ai内,判断电子钥匙I位于车室内(车室内校验成立)。然后,校验ECU21通过发动机ECU32使发动机启动(步骤S26)。也就是说,发动机ECU32实行发动机的启动。另外,在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p内ID校验不成立的情况下(步骤S24 N0),校验E⑶21结束该处理。也就是说,校验E⑶21不允许发动机E⑶32动作。 接着,对用户从车辆2下车时的电子钥匙系统3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在携帯有电子钥匙I的用户从车辆2下车时,且在电子钥匙I位于图2的位置X的状态下,用户对驾驶席侧要求开关26进行了操作。被操作的驾驶席侧要求开关26将操作信号输出至校验E⑶21。如图7所示,操作信号一被输入至校验E⑶21,该校验E⑶21为了实行车室外校验,通过驾驶席侧LF发送器22发送要求信号Srq (唤醒信号Swk)来形成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步骤S31)。由于电子钥匙I位于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内,所以该电子钥匙I对由LF接收部12接收到的唤醒信号Swk作出应答、且通过UHF发送部13发送确认信号Sac。校验ECU21对确认信号Sac作出应答,通过驾驶席侧LF发送器22发送质询信号See。电子钥匙I对质询信号Scc作出应答,通过UHF发送部13发送ID代码信号Sid (响应信号Sre)。如图10所示,校验ECU21使用接收到的响应信号Sre中所含的ID代码进行ID校验(步骤S32)。如图7所示,如果ID校验成立的话(步骤S32 :YES),校验E⑶21为了确认电子钥匙I是否遗忘在车室内,实行车室内校验。在此时的车室内校验中,将车室外校验、即之前实施的在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内的ID校验用于车室内校验。因此,本例的校验E⑶21通过副驾驶席侧LF发送器23发送要求信号Srq (唤醒信号Swk)来形成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p (步骤S33)。由于电子钥匙I不位于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p内,所以在该电子钥匙I用LF接收部12没有接收到唤醒信号Swk的情况下,不发送确认信号Sac。然后,由于校验ECU21从电子钥匙I没有接收到确认信号Sac,所以ID校验不成立(步骤S34 :N0),并判断电子钥匙I位于车室外、而不位于车室内(步骤S35)。也就是说,钥匙位置判断部21b根据电子钥匙I位于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内、而不位于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p内,判断电子钥匙I位于车室外而不位于车室内。然后,校验E⑶21利用主体E⑶31通过车门锁闭装置34使门锁进行上锁动作(步骤S36)。也就是说,动作允许部21c允许通过车门锁闭装置34进行门锁的上锁动作。另ー方面,在用户从车辆2下车时,将电子钥匙I遗忘在车室内而该电子钥匙I位于图2的位置Z等的状态下,用户对驾驶席侧要求开关26进行了操作。如图6所示,在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内的ID校验成立(步骤S32 YES)、且在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p内的ID校验也成立(步骤S34 YES)。于是,钥匙位置判断部21b确认在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和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p这两个区域内的ID校验成立。因此,钥匙位置判断部21b根据电子钥匙I位于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和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p重叠的车室内校验通信区域Ai内,判断电子钥匙I被遗忘在车室内(步骤S37)。
然后,校验E⑶21通过扬声器35报知“车室内有钥匙”(步骤S38)。也就是说,动作允许部21c允许扬声器35进行报知。另外,在用户从车辆2下车时,携帯有副钥匙(电子钥匙I)的同乗者也同时下车,而使该副钥匙位于图3的位置Y等的状态下,用户对驾驶席侧要求开关26进行了操作。此吋,在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内的ID校验成立(步骤S32 YES)。接着,在副驾驶席侧车室内校验通信区域Ap内进行ID校验。此吋,副钥匙的ID校验成立,而主钥匙的ID校验不成立。 也就是说,钥匙位置判断部21b在通过驾驶席侧LF发送器22进行的校验动作之后,通过副驾驶席侧LF发送器23发送要求信号Srq(唤醒信号Swk),并实行ID校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副钥匙位于副驾驶席侧,所以虽然通过副钥匙的钥匙号码使ID校验成立,但通过主钥匙的钥匙号码则使ID校验不成立。因此,钥匙位置判断部21b根据各个钥匙分别只在ー个通信区域内的ID校验成立,认为电子钥匙I不位于车室内。由于校验ECU21确认在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内的ID校验成立而在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p内的ID校验不成立,所以允许门锁上锁。接着,在例如驾驶席侧要求开关26被操作时,首先根据在由位于该要求开关26被操作的一侧的驾驶席侧LF发送器22形成的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内的ID校验可否成立来进行车室外判断。接着根据上述的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内的ID校验结果、和在由位于该要求开关26被操作的ー侧的相反侧的副驾驶席侧LF发送器23形成的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p内的ID校验可否成立来进行车室内判断。然后,在根据在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内的ID校验成立而在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p内的ID校验不成立来确认电子钥匙I没有被遗忘在车室内时,就允许门锁上锁。因此,由于能够減少通信次数,所以能够将ID校验所需的通信时间缩短到最小程度。基于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的作用效果。(I)使用位于例如驾驶席侧要求开关26(28)被操作的ー侧的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Ap)来实行车室外判断,使用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Ap)和位于驾驶席侧要求开关26(28)被操作的ー侧的相反侧的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p(Ad)来实行车室内判断。因此,通过将车室外判断所用的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的判断结果用于车室内判断,能够抑制在车室外判断之后接着进行车室内判断时形成通信区域的次数。因此,能够缩短电子钥匙I的位置判断、即ID校验所要的时间。(2)使用例如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 (Ap)实行车室外判断,如果在此时的车室外判断中无法确认电子钥匙I的存在的话,就认为电子钥匙I不位于车室外以及车室内,在该时点结束所述车室外判断。因此,由于只要在驾驶席侧要求开关26 (28)被操作的ー侧形成通信区域就能够进行所述车室外判断,所以能够抑制通信区域的形成次数。因此,能够缩短电子钥匙I的位置判断、即ID校验所要的时间。(3)根据在位于车辆2右侧的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和位于车辆2左侧的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p这两个通信区域内的ID校验可否成立来判断电子钥匙I是位于车室内还是位于车室外。所以,与分别在每个通信区域进行ID校验并尝试电子钥匙I的位置判断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提高电子钥匙I的位置判断的精度。(4)由于从上回的ID校验成立的电子钥匙I开始按照预先设定的顺序尝试ID校验,所以能够提前确认ID校验成立的可能性高的电子钥匙I的存在,从而能够缩短判断电子钥匙I是否存在所需的时间。(5)由于要求开关26、28分别被搭载在驾驶席车门25和副驾驶席车门27上,所以在车辆2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附近形成有通信区域。因此,在携帯有电子钥匙I的用户操作了要求开关26、28时,能够确实地使电子钥匙I位于校验通信区域Ad、Ap内。 (6)校验ECU21在根据电子钥匙I有无对唤醒信号Swk作出应答而发回确认信号Sac来确认电子钥匙I位于通信区域内之后,接收由电子钥匙I对质询信号Scc作出应答而发回的响应信号Sre并进行ID校验。因此,在电子钥匙I不位于通信区域吋,由于只要通过唤醒信号Swk就可以判断电子钥匙I不位于该通信区域内,所以能够缩短通信时间。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按照对此方式做了适当更改的以下的方式来实施。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驾驶席侧LF发送器22设置在驾驶席车门25上、且将副驾驶席侧LF发送器23设置在副驾驶席车门27上,然而也可以将LF发送器22、23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支柱上。例如,优选地,将所述LF发送器设置在车辆2前后方向的中央处的B支柱(中立柱)上。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多个电子钥匙I被登录到校验E⑶21中时,校验E⑶21按照预先设定的顺序尝试电子钥匙I的ID校验,然而也可以按照任意的顺序尝试电子钥匙I的ID校验。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发动机开关33被按压操作时,首先使用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进行ID校验,接着使用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p进行ID校验。然而,也可以首先使用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p进行ID校验,接着使用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进行ID校验。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驾驶席侧LF发送器22和副驾驶席侧LF发送器23分别在车辆2的驾驶席侧和副驾驶席侧形成有通信区域,然而只要由这些LF发送器22、23形成的通信区域形成为将车室内和车室外包含的区域,也可以分别在车辆2的前侧和后侧形成通信区域。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果位于被进行了操作的一侧的例如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内的ID校验不成立的话,就认为电子钥匙I不位于车室外以及车室内,结束该判断。然而,即使在车室外判断中电子钥匙I不存在,为了保险起见也可以继续进行车室内判断。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操作要求开关26、28来进行门锁的上锁和解锁,然而也可以分别对门锁的上锁和解锁设置开关。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质询信号Scc包含车辆ID和质询代码,然而也可以另外发送包含车辆ID的车辆信号,在对于车辆信号的确认信号Sac被发回的情况下,发送包含质询代码的质询信号See。如果这样实施的话,在电子钥匙I与车辆2不对应的情况下,不接收质询代码并结束通信。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ID校验的结果作为应答结果,然而也可以将有无从电子钥匙I发回无线信号作为应答結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电子钥匙系统3中所使用的无线信号的频率并不仅限于LF或UHF,也可以使用除LF或UHF之外的频率。另外,从车辆2向电子钥匙I发送无线信号时的频率和从电子钥匙I向车辆2发回无线信号时的频率并不限于不同,也可以使用相同的频率。。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扬声器35以声音的方式报知了车室内有电子钥匙I,然而也可以通过蜂鸣器的鸣叫或照明的点亮等来进行报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子钥匙系统3并不仅限于以来自于车辆2的通信为契机进行ID校验,也能够以来自于电子钥匙的通信为契机进行ID校验。
在上述构成中,LF发送器22、23的位置能够任意变更。 在上述构成中,LF发送器22、23的数量能够任意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本例的钥匙位置判断的方式并不限于同时适用于门锁的上锁/解锁操作时以及发动机的启动操作时,也可以只适用于任意一方。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辆的电子钥匙系统,该电子钥匙系统具备 电子钥匙;以及 多个发送単元,被设置在车辆上、且将开始ID校验的询问发送至所述电子钥匙,所述多个发送単元各自具有包含与其他通信区域的一部分重叠的重复区域的通信区域, 所述电子钥匙系统通过确认所述电子钥匙对于分别来自于所述多个发送单元的所述询问的应答组合,来判断所述电子钥匙的位置并进行所述ID校验, 所述电子钥匙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 操作単元,其在使设置于车辆上的车载装置动作时被操作,该操作単元在操作时用于使所述多个发送单元中的相对应的发送单元发送所述询问;以及 判断単元,在所述操作単元被操作时,所述判断単元使用所述对应的发送单元形成包含车室内区域和位于所述操作単元被操作的一侧的第I车室外区域在内的第I通信区域,且根据在所述第I通信区域内的所述电子钥匙的应答结果来进行判断所述电子钥匙是否位于车室外的车室外判断,在所述车室外判断之后,所述判断単元接着使用不同于所述对应的发送単元的别的发送単元形成包含车室内区域和位于所述操作単元被操作的ー侧的相反侧的第2车室外区域在内的第2通信区域,且根据在之前形成的所述第I通信区域内的所述电子钥匙的应答结果和在所述第2通信区域内的所述电子钥匙的应答结果来进行判断所述电子钥匙是否位于车室内的车室内判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钥匙系统,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操作単元被操作时,所述判断単元形成所述第I通信区域并进行所述车室外判断,如果在所述车室外判断中没有识别到所述电子钥匙的存在的话,就在该时点结束所述车室外判断。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钥匙系统,其特征在干, 所述操作単元包含分别被设置在所述车辆两侧的第I操作単元和第2操作単元, 所述第I通信区域和所述第2通信区域分别是由所述第I操作単元形成、且包含所述车室内区域和位于所述车辆右侧的车室外区域在内的右侧通信区域,和由所述第2操作单元形成、且包含所述车室内区域和位于所述车辆左侧的车室外区域在内的左侧通信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钥匙系统,其特征在干, 有多个电子钥匙被登录到所述车辆,所述发送单元按照预先设定的顺序与各个电子钥匙尝试ID校验,且当上回的所述ID校验成立的电子钥匙存在的情况下从上回的所述ID校验成立的电子钥匙开始按顺序尝试所述ID校验。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钥匙系统,其特征在干, 所述操作単元包含分别被搭载在驾驶席车门附近和副驾驶席车门附近的第I操作单元和第2操作単元。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钥匙系统,其特征在干, 所述判断単元在对所述第I通信区域内的所述电子钥匙的应答结果进行确认得出ID校验成立、且在对所述第2通信区域内的所述电子钥匙的应答结果进行确认得出ID校验不成立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电子钥匙不位于车室内。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钥匙系统,其特征在干, 所述车载装置为发动机ECU,所述操作単元为发动机开关,所述判断単元在所述发动机开关被操作以使所述发动机ECU动作,且对所述第I通信区域内的所述电子钥匙的应答结果进行确认得出ID校验成立,且对所述第2通信区域内的所述电子钥匙的应答结果进行确认得出ID校验成立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电子钥匙位于车室内。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钥匙系统,其特征在干, 所述车载装置为车门锁闭装置,所述判断単元在所述操作単元被操作以使所述车门锁闭装置动作从而将门锁上锁,且对所述第I通信区域内的所述电子钥匙的应答结果进行确认得出ID校验成立,且对所述第2通信区域内的所述电子钥匙的应答结果进行确认得出ID校验不成立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电子钥匙不位于车室内。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钥匙系统,其特征在干, 所述车载装置为车门锁闭装置,所述判断単元在所述操作単元被操作以使所述车门锁闭装置动作从而将门锁上锁,且对所述第I通信区域内的所述电子钥匙的应答结果进行确认得出ID校验成立,且对所述第2通信区域内的所述电子钥匙的应答结果进行确认得出ID校验成立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电子钥匙被遗忘在车室内。
全文摘要
一种可抑制电子钥匙的位置判断所需的时间的电子钥匙系统。电子钥匙系统通过确认电子钥匙对于来自于LF发送器(22、23)的要求信号的应答组合,来判断电子钥匙的位置并进行ID校验。电子钥匙系统具备钥匙位置判断部(21b),在例如要求开关(26)被操作时,该钥匙位置判断部形成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d),且根据在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内有无来自于电子钥匙的应答来进行判断电子钥匙是否位于车室外的车室外判断,在该车室外判断之后,该钥匙位置判断部接着形成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Ap),且根据在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以及副驾驶席侧校验通信区域内有无来自于电子钥匙的应答来进行判断电子钥匙是否位于车室内的车室内判断。
文档编号E05B49/00GK102649420SQ20121005282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5日
发明者山下大辅, 部家孝之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