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升降器的安装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8692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玻璃升降器的安装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升降器,特别涉及一种玻璃升降器的安装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玻璃升降器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件,用于控制汽车车门玻璃的升降。安装架是连接玻璃升降器与汽车车门钣金的重要连接件,现有的安装架与车门钣金之间通常采用M6的螺纹进行装配,由于安装架的厚度较薄,一般为I. 6 3_,且车身连接螺纹的扭矩较大,该扭矩一般为8 10N.M,为了满足螺纹强度,并达到扭矩要求,通常是在安装架上焊接或压铆M6的螺母,通过螺母与车门钣金进行装配。但该安装架结构的缺点在于,由于螺母采 用焊接或压铆的方式固定在安装架上,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不便于螺母与安装架之间的安装固定,往往存在虚焊或压铆不到位,易造成螺母脱落,留下了安全隐患;并且由于安装架的厚度较薄,使螺母与安装架在焊接或压铆时,易使安装架发生变形,影响安装架的使用。另外,在安装架上焊接或压铆螺母,还增加了整体重量,不能满足轻量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玻璃升降器的安装架结构,它结构简单,不仅极大的提高了螺纹强度,达到了扭矩要求,而且便于装配,连接牢固可靠,还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减轻了整体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升降器的安装架结构,包括安装在玻璃升降器的导轨上的第一安装架和安装在电机上的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的安装孔中固定具有延伸部的孔柱,所述孔柱的内壁设有螺纹。所述孔柱的延伸部沿安装孔的上端面向上延伸。所述延伸部向上延伸的长度为I 2. 4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安装架固定在玻璃升降器的导轨上,第二安装架固定在玻璃升降器的电机上,由于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的安装孔中固定具有延伸部的孔柱,该孔柱的内壁设有螺纹,这样使导轨和电机能够分别通过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上的孔柱与车门钣金装配,不仅提高了螺纹强度,达到了扭矩要求,而且便于装配,连接牢固可靠。与现有的安装架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上无需焊接或压铆螺母,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减轻了整体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向示意图;图4为图2的B-B向剖视图;[001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I为第一安装架,2为第二安装架,3为安装孔,4为孔柱,4a为延伸部,5为螺纹,6为导轨,7为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I至图5,玻璃升降器的安装架结构的一种实施例,该安装架结构包括安装在玻璃升降器的导轨6上的第一安装架I和安装在电机7上的第二安装架2,所述第一安装架I和第二安装架2上均设有安装孔3,使导轨6和电机7能够分别通过第一安装架I和第二安装架2与车门钣金(图中未示出)装配。所述第一安装架I和第二安装架2的安装孔3中固定具有延伸部4a的孔柱4,所述孔柱4的内壁设有螺纹5,本实施例中孔柱4通过拉深冲成型,所述孔柱的延伸部4a沿安装孔的上端面向上延伸,延伸部4a向上延伸的长度为I 2. 4_,使其能够在提高螺纹强度的同时,保证孔柱4的安装强度,从而使导轨6和电机7能够分别通过第一安装架I和第二安装架2上的孔柱4与车门钣金装配,不仅提高了螺纹 强度,装配后能够满足8 ION. M的安装扭矩,保证了性能要求,而且便于装配,连接牢固可靠,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整体重量,符合轻量化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玻璃升降器的安装架结构,包括安装在玻璃升降器的导轨(6)上的第一安装架(I)和安装在电机(7)上的第二安装架(2),所述第一安装架(I)和第二安装架(2)上均设有安装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I)和第二安装架(2)的安装孔(3)中固定具有延伸部(4a)的孔柱(4),所述孔柱(4)的内壁设有螺纹(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玻璃升降器的安装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柱的延伸部(4a)沿安装孔的上端面向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升降器的安装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4a)向上延伸的长度为I 2. 4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升降器的安装架结构,包括安装在玻璃升降器的导轨上的第一安装架和安装在电机上的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的安装孔中固定具有延伸部的孔柱,所述孔柱的内壁设有螺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仅极大的提高了螺纹强度,达到了扭矩要求,而且便于装配,连接牢固可靠,还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减轻了整体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E05F15/16GK202731535SQ201220373199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
发明者张正科 申请人:重庆海德世拉索系统(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