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解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62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柔性解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柔性解锁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解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铁滑动门系统的柔性解 锁装置,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地铁滑动门系统是一项涉及建筑、机电一体化及通信等多学科的高科技产品,应 用于地铁站台,当列车未进站时,滑动门关闭,将乘客和地铁轨道隔离开,加大安全系数;当 列车进站后,地铁门正对滑动门停稳后,地铁门和滑动门打开,待乘客上、下车后,地铁门和 滑动门关闭,列车驶出车站,完成一次开、关门动作。当滑动门系统的自动解锁失灵时,乘客 或站台工作人员则需要通过手动解锁装置打开滑动门。[0003]图1为现有的滑动门手动解锁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解锁装置包括 锁舌I’和把手2’,在滑动门打开的前提下,位于车厢内的乘客拉动把手2’,或者工作人员 在站台侧用钥匙转动锁舌I’,具体动作过程是通过固定块5’带动传动杆3’沿图1所示的 箭头方向移动,传动杆3’带动连接在其端部的撞块4’伸出,推动门机锁内部的解锁构件, 从而实现解锁。由于该手动解锁装置安装于滑动门的门扇内,空间小,使刚性的传动杆组装 困难,需要反复测试安装才能正常使用;另外,由于刚性的传动杆与周围零件的摩擦大,增 大了乘客或工作人员施加在把手或锁舌的解锁力,通常情况下,解锁力较大。在出现紧急情 况时,由于解锁力较大,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足够的力气能够顺利将滑动门体打开,进而造成 无法挽回的损失的可能。另外,整个装置都是刚性连接,重量大,零件多,成本高。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柔性解锁装 置,该装置采用拉线式结构,并配合杠杆原理,与现有手动解锁装置相比,大大降低了解锁 力,操作简单方便,更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解锁逃生。[0005]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0006]一种柔性解锁装置,设在滑动门的门板内,沿门板的长度方向设置,该柔性解锁装 置包括传动杆、把手和撞块,所述把手带动所述传动杆运动并使其推动所述撞块实现解锁, 在所述传动杆和所述撞块之间还依次设有杠杆、拉线和转向机构,所述杠杆的一端连接所 述传动杆的一端,所述杠杆的另一端连接绷紧的所述拉线,所述拉线的另一端连接转向机 构,转向机构与撞块相连。[0007]为了使得在站台侧的工作人员也能解锁,所述柔性解锁装置还包括锁舌,所述锁 舌带动固定在所述传动杆上的固定块,使所述固定块带动所述传动杆沿其轴线方向移动。[0008]具体来说,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固定轮和滑块,所述拉线绕过所述固定轮连接在所 述滑块上,所述滑块连接在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撞块。[0009]或者,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第二杠杆,所述第二杠杆的中部铰接固定,两端分别与所 述拉线和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撞块。[0010]为了便于自动回位,在所述传动杆上设有锁舌复位弹簧,其设置位置位于所述固 定块和所述导向支架之间。所述锁舌复位弹簧为压簧。[0011]为了更好的自动回位,在所述连接杆上设有连接杆支架,在所述滑块和所述连接 杆支架之间设有滑块复位弹簧。[0012]为了方便安装,所述把手铰接在把手安装架上,所述把手安装架固定在所述导向 支架上。[0013]为了保证拉线紧绷,防止拉线的滑动,所述的拉线外部套设有防滑的胶皮套。[0014]为了稳定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连接杆导向支架,固定于所述滑动门的 门板,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撞块的一端穿设在所述连接杆导向支架上的第一孔内,并能沿 所述连接杆轴向在该第一孔内移动;所述拉线穿设在连接杆导向支架上的第二孔内。[00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动杆的一部分用柔性的拉线代替,降低了组装难 度,减小了传动杆在滑动门内与其它零件的摩擦,相应的减小了施加在锁舌和把手上的解 锁力,操作简单方便,更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分开设置的把手解锁和锁舌解锁,提供了 解锁的双保险又互不影响;解锁装置简单可靠成本低,可用性强且可广泛应用。[0016]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0017]图1为现有的滑动门手动解锁装置结构示意图;[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柔性解锁装置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9]图3为图2的俯视图;[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柔性解锁装置实施例二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一[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柔性解锁装置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 图,结合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解锁装置,设在滑动门的门板10内,沿门 板10的长度方向设置,该装置包括传动杆2、把手3和撞块9,所述把手3带动所述传动杆 2运动并使其推动所述撞块9实现解锁。在所述传动杆2和所述撞块9之间还依次设有杠 杆4、拉线5和转向机构,所述杠杆4的中部O铰接固定,所述杠杆4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杆 2的一端,所述杠杆4的另一端连接绷紧的所述拉线5,所述拉线5的另一端连接转向机构, 转向机构与撞块9相连。[0023]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用钥匙插入锁孔(图未示)解锁打开滑动门柔性解锁装置进一 步包括锁舌1、所述锁舌I带动固定在所述传动杆2上的固定块12,使所述固定块12带动 所述传动杆2沿其轴线方向移动。钥匙带着锁舌I转动,锁舌I拨动固定在传动杆2上的 固定块12,固定块12带动传动杆2移动,传动杆2通过绷紧的拉线5连接转向机构,转向机 构带动撞块9伸出,推动门机锁内部的解锁构件,从而实现解锁。[0024]为了防止拉线的滑动,所述的拉线5外部套设有防滑的胶皮套。[0025]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动杆的一部分用柔性的拉线代替,降低了组装难度,减小了 传动杆在滑动门内与其它零件的摩擦,将施加在锁舌和把手上的解锁力减小,并且降低了成本。[0026]为了避免任一种解锁方式失效,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可以同时安装把手、锁舌和 固定块,两种解锁方式互不影响,即使出现有一种解锁失效,另一种同样可以打开,给手动 解锁滑动门提供了双保险。[0027]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机构包括固定轮8和滑块6,所述拉线5绕过所述 固定轮8连接在所述滑块6上,所述滑块6连接在连接杆16的一端,所述连接杆16的另一 端连接所述撞块9。[0028]为了方便乘客在轨道侧解锁,将把手3铰接在把手安装架14上,所述把手安装架 14固定在所述导向支架13上。[0029]为了在解锁后,即施加在把手3和/或锁舌I上的外力撤销之后,柔性解锁装置能 够恢复原状,在所述传动杆2上设有锁舌复位弹簧11,其设置位置位于所述固定块12和所 述导向支架13之间。具体地,锁舌复位弹簧11为压簧。在滑动门锁紧的状态下,锁舌复位 弹簧11为自由状态,但在固定块12和导向支架13之间不能够移动;或者具有初始压缩量, 以能够提供足够的复位力量。[0030]为了增大回复力,在所述连接杆16上设有连接杆支架17,在所述滑块6和所述连 接杆支架17之间设有滑块复位弹簧7。在滑动门锁紧的状态下,滑块复位弹簧7在为自由 状态(但在滑块6和连接杆支架17之间不能够移动)或是有一定压缩量以增加回复力。[0031]如图3所示,在解锁时,轨道侧的乘客旋转把手3,把手3推动杠杆4绕其铰接点O 做顺时针转动,带动拉线5移动,拉线5通过固定轮8顺时针旋转,带动滑块6反向移动,滑 块复位弹簧7被压缩,滑块6和连接杆16移动,带着撞块9伸出,推动门机锁内部的解锁构 件(图未示),从而实现解锁。在解锁过程中,各零件的运动方向具体如图3所示的各箭头方 向,在此不再赘述。[0032]或者,站台侧的工作人员用钥匙解锁,钥匙转动,带动锁舌I转动,锁舌I推动固定 块12带动传动杆2如图3中箭头方向移动(在转动的过程中,锁舌复位弹簧11被压缩),传 动杆2推动则杠杆4绕铰接点O做顺时针转动,带动拉线5移动,拉线5通过固定轮8顺时 针旋转,带动滑块6反向移动,滑块复位弹簧7被压缩,滑块6和连接杆16移动,带着撞块 9伸出,推动门机锁内部的解锁构件(图未示),从而实现解锁。在解锁过程中,各零件的运动 方向具体如图3所示的各箭头方向,在此不再赘述。[0033]或者,轨道侧的乘客与站台侧的工作人员同时解锁,则把手3和锁舌I带动传动杆 工作推动杠杆4绕其铰接点O旋转,拉动拉线5,经固定轮8转向后,由滑块6和连接杆16 带着撞块9伸出推动门机锁内部的解锁构件(图未示),从而实现解锁。[0034]当解锁过程完成,撤销把手3和/或锁舌I上施加解锁力,本实施例柔性解锁装置 在滑块复位弹簧7作用下或锁舌复位弹簧11与滑块复位弹簧7共同作用下,各元件做解锁 时的反向运动,恢复原状。[0035]实施例二[0036]图4为本实用新型柔性解锁装置实施例二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与实施 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转向机构包括第二杠杆18,所述第二杠杆18的中部P铰接 固定,两端分别与所述拉线5和连接杆16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杆1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撞 块9。[0037]为了方便定位,使连接杆16更加稳定,转向机构还包括连接杆导向支架19,固定 在所述滑动门的门板10上,所述连接杆16远离所述撞块9的一端穿设在所述连接杆导向 支架19上的第一孔191内,并能沿所述连接杆16轴向在第一孔191内移动;所述拉线5穿 设在连接杆导向支架19上的第二孔192内。[0038]本实施例的解锁和回复过程如下[0039]轨道侧的乘客和/或站台侧的工作人员在把手和/或锁舌上施加解锁力,转动把 手和/或锁舌转动推动固定块带动传动杆推动杠杆绕其铰接点O旋转,带动拉线5移动,拉 线5拉动第二杠杆18绕其中部铰接点P顺时针旋转,连接杆16在连接杆导向支架19的导 向支撑下,带动撞块9伸出,推动门机锁内部的解锁构件(图未示),从而实现解锁。[0040]当解锁过程完成,撤销把手和/或锁舌上施加解锁力本实施例柔性解锁装置在锁 舌复位弹簧11作用下,各元件做解锁时的反向运动,恢复原状。[0041]为了方便定位,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本实用新型柔性解锁装置用多个支架固定 在滑动门门板内,具体的固定方式及固定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视安装情况而定,在此不再 赘述。[004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柔性解锁装置中的各个部件,可以通过支架直接固定在滑动 门的门体内,当然,为了使该装置集成化,运输和安装方便,也可以在各个部件的外部设置 壳体,通过支架将各个部件固定在壳体内,形成独立的整体结构,再通过将壳体固定在各种 门的门体内,实现对整体结构在门体内的固定安装。[004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柔性解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点[0044]1、通过将传动杆的一部分用柔性的拉线代替,降低了在狭窄门框内的组装难度;[0045]2、柔性的拉线减小了传动杆在滑动门内与其它零件的摩擦,相应的减小了施加在 锁舌和把手上的解锁力;[0046]3、拉线代替了刚性的传动杆,降低了成本,可广泛应用;[0047]4、通过调节杠杆的力臂,可得到所任一需要的解锁力。[0048]5、两种解锁方式分开使用,互不影响,即使有一种解锁出现失效,另一种同样可以 打开,提供了解锁的双保险。
权利要求1.一种柔性解锁装置,设在滑动门的门板(10)内,沿所述门板(10)的长度方向设置,该装置包括传动杆(2 )、把手(3 )和撞块(9 ),所述把手(3 )带动所述传动杆(2 )运动并使其推动所述撞块(9)实现解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动杆(2)和所述撞块(9)之间还依次设有杠杆(4)、拉线(5)和转向机构,所述杠杆(4)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杆(2)的一端,所述杠杆(4)的另一端连接绷紧的所述拉线(5),所述拉线(5)的另一端连接转向机构,转向机构与撞块(9)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锁舌(I),所述锁舌(I)带动固定在所述传动杆(2)上的固定块(12),使所述固定块(12)带动所述传动杆(2)沿其轴线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固定轮(8)和滑块(6 ),所述拉线(5 )绕过所述固定轮(8 )连接在所述滑块(6 )上,所述滑块(6 )连接在连接杆(16)的一端,所述连接杆(1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撞块(9)。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第二杠杆(18),所述第二杠杆(18)的中部铰接固定,两端分别与所述拉线(5)和连接杆(16)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杆(1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撞块(9)。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柔性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动杆(2)上设有锁舌复位弹簧(11 ),其设置位置位于所述固定块(12)和所述导向支架(13)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复位弹簧(11)为压簧。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杆(16)上设有连接杆支架(17),在所述滑块(6)和所述连接杆支架(17)之间设有滑块复位弹簧(7)。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铰接在把手安装架(14)上,所述把手安装架(14)固定在所述导向支架(13)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线(5)外部套设有防滑的胶皮套。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连接杆导向支架(19),固定于所述滑动门的门板(10),所述连接杆(16)远离所述撞块(9)的一端穿设在所述连接杆导向支架(19)上的第一孔(191)内,并能沿所述连接杆(16)轴向在该孔内移动;所述拉线(5)穿设在连接杆导向支架(19)上的第二孔(192)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解锁装置,设在滑动门的门板(10)内,沿门板的长度方向设置,该柔性解锁装置包括传动杆(2)、把手(3)和撞块(9),所述把手(3)带动所述传动杆(2)运动并使其推动所述撞块(9)实现解锁,在所述传动杆(2)和所述撞块(9)之间还依次设有杠杆(4)、拉线(5)和转向机构,所述杠杆(4)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杆(2)的一端,所述杠杆(4)的另一端连接绷紧的所述拉线(5),所述拉线(5)的另一端连接转向机构,转向机构与撞块(9)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动杆的一部分用柔性的拉线代替,降低了组装难度,减小了施加在锁舌、把手上的解锁力,并且降低了成本,可广泛应用。
文档编号E05B3/00GK202850652SQ201220456008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7日
发明者陈强 申请人:陈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