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柱桌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030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柱桌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桌子,尤其是一种便于收纳的桌子。
背景技术
桌子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家具。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桌子种类和款式很多。如今,市面上能够看到有一种便于收纳的便携式桌子,它包括桌面和独立的支撑脚,支撑脚由四根穿接在同一圆环的支杆构成,圆环上有四个圆孔,每一支杆插接在一个圆孔中且支杆的中点与圆环铰接,从而可将四根支杆向同一方向旋转散开,然后将桌面搁在支撑脚上方就形成了一张桌子。收纳时,先取下桌面,再将四根支杆反向旋转直所有支杆相互基本平行。上述的桌面上由于没有作用于支撑脚的限位结构,不易将桌子中心调整到恰好与支撑脚的圆环位置上下重合,且桌子非常容易倾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桌面定位的可收纳的立柱桌子。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立柱桌子,包括桌面和独立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包括立柱,立柱的一端设置有相对于立柱轴心线呈中心对称分布的至少三个缺口,每一缺口内铰接有一根支柱,所述各个支柱的转动轨迹均位于通过立柱轴心线的平面内且相对于立柱轴心线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 a,其中a为第一张开角度,0°
<a <90°,在桌面的底面设置有与各支柱相应的支柱槽,支柱槽相对于桌面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当各支柱相对于立柱轴心线的转动角度为a时,所述支柱槽扣在各支柱上形成限位支撑结构。所述立柱的另一端也设置有相对于立柱轴心线呈中心对称分布的至少三个底面缺口,每一底面缺口内铰接有一根底面支柱,所述各个底面支柱的转动轨迹均位于通过立柱轴心线的平面内且相对于立柱轴心线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 0,其中0为第二张开角度,O。< 0 彡 90。。所述底面支柱有三根。所述底面支柱的自由端为尖锥形。所述第二张开角度e G [30° ,90° ]。所述各支柱槽的槽底均开设有与之等宽的子槽,各子槽以桌面的中心为中心均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给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尤其适合在外出野营时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柱桌子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脚的示意图。[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桌面的主视图。图中标记为,1-立柱,2_缺口,3_支柱,4-桌面,5-底面缺口,6_底面支柱,7_支柱槽,8-子槽,10-立柱轴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立柱桌子包括桌面4和独立的支撑脚,支撑脚包括立柱I,立柱I的一端设置有相对于立柱轴心线10呈中心对称分布的至少三个缺口 2,每一缺口 2内铰接有一根支柱3,所述各个支柱3的转动轨迹均位于通过立柱轴心线10的平面内且相对于立柱轴心线10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 a,其中a为第一张开角度,0°
<a <90°,在桌面4的底面设置有与各支柱3相应的支柱槽7,支柱槽7相对于桌面4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当各支柱3相对于立柱轴心线10的转动角度为a时,所述支柱槽7扣在各支柱3上形成限位支撑结构。在收纳状态,桌面4和支撑脚相互分离,各支柱3相对于立柱轴心线10转动0°,与立柱I共同形成一个比立柱I更长的棒体形状,可斜靠或横卧存放,方便将多张桌子收纳在一起,也便于运输。在使用状态,由于桌面4中部设有支柱槽7,支柱槽7扣在各支柱3上形成限位支撑结构,桌面4很方便的就可定位到其重心与支撑脚的重心上下重合。当a =90°时,桌面4与支撑脚的接触面积最大,可使其支撑更稳固。为进一步缩小立柱I的尺寸,缩小收纳时占用的空间,同时保证支撑的可靠性,所述立柱I的另一端也设置有相对于立柱轴心线10呈中心对称分布的至少三个底面缺口 5,每一底面缺口 5内铰接有一根底面支柱6,所述各个底面支柱6的转动轨迹均位于通过立柱轴心线10的平面内且相对于立柱轴心线10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 0,其中e为第二张开角度,0° < 0 <90°。当底面支柱6相对于立柱I张开后,扩大了支撑脚允许的重心挪移面积,更加稳固。进一步的是,所述底面支柱6有三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形成稳固支撑。进一步的是,所述底面支柱6的自由端为尖锥形,则可以将底面支柱6插入较软的地面,固定底面支柱6的张开角度,非常适合在外出野营时使用。此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底面支柱6在使用状态下的第二张开角度0 G [30°,90° ],改变底面支柱6的张开角度,就能够改变桌面高度,甚至于,根据需要调整各底面支柱6在使用状态下具有不相等的张开角度0,实现在有一定坡度的地面上稳固的支撑起桌子。进一步的是,所述各支柱槽7的槽底均开设有与之等宽的子槽8,各子槽8也是以桌面中心为中心均布,当各支柱3相对于立柱I张开的角度为小于a的某个角度时,恰好各支柱自由端到立柱I轴心线的距离等于子槽8到桌面中心的距离,则可以以该子槽8作为限位槽,实现支撑脚与桌面4的相对限位。在同一位置的支柱槽7中可以有一条以上的子槽8,从而可根据需要调整各支柱3相对于立柱I张开的角度,调整桌面4的高度。
权利要求1.立柱桌子,包括桌面(4)和独立的支撑脚,其特征是:所述支撑脚包括立柱(I),立柱(1)的一端设置有相对于立柱轴心线(10)呈中心对称分布的至少三个缺口(2),每一缺口(2)内铰接有一根支柱(3),所述各个支柱(3)的转动轨迹均位于通过立柱轴心线(10)的平面内且相对于立柱轴心线(10)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 a,其中a为第一张开角度,0°<a <90°,在桌面(4)的底面设置有与各支柱(3)相应的支柱槽(7),支柱槽(7)相对于桌面(4)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当各支柱(3)相对于立柱轴心线(10)的转动角度为a时,所述支柱槽(7)扣在各支柱(3)上形成限位支撑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桌子,其特征是:所述立柱(I)的另一端也设置有相对于立柱轴心线(10)呈中心对称分布的至少三个底面缺口(5),每一底面缺口(5)内铰接有一根底面支柱(6),所述各个底面支柱(6)的转动轨迹均位于通过立柱轴心线(10)的平面内且相对于立柱轴心线(10)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 0,其中0为第二张开角度,0°<0 ≤9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柱桌子,其特征是:所述底面支柱(6)有三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柱桌子,其特征是:所述底面支柱(6)的自由端为尖锥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柱桌子,其特征是:第二张开角度0G [30° ,90° ]。
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立柱桌子,其特征是:所述支柱槽(7)的槽底还开设有与之等宽的子槽(8),各 子槽(8)以桌面(4)的中心为中心均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桌面定位的可收纳的立柱桌子,其包括桌面和独立的支撑脚,支撑脚包括立柱,立柱的一端设置有相对于立柱轴心线呈中心对称分布的至少三根与立柱铰接的支柱,所述各个支柱的转动轨迹均位于通过立柱轴心线的平面内,转动角度范围为0°~90°,在桌面的底面设置有与各支柱相应的支柱槽,支柱槽相对于桌面中心呈中心对称,当各支柱相对于立柱轴心线张开时,所述支柱槽扣在各支柱上形成限位支撑结构,同样,在立柱的另一端设置相对于立柱轴心线呈中心对称分布的至少三个底面缺口,底面缺口内铰接有底面支柱,底面支柱张开作为凳脚,底面支柱的自由端为尖锥形。它可以给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尤其适合在外出野营时使用。
文档编号A47B37/04GK202932316SQ20122050326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
发明者林勇, 卢富军, 卿培建 申请人:攀枝花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