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媒体讲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35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媒体讲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媒体讲桌。
背景技术
目前大中院校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其使用的讲桌也多为多媒体讲桌,多媒体讲桌将电脑锁在桌体内,使用时用钥匙打开即可使用,但是学校配备的电脑一般只安装常用软件,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使用专业软件,所以教师在教课前需先在电脑内安装软件,才能顺利教学。部分教师习惯随身携带已安装好各软件的笔记本电脑,但是多媒体讲桌未预留使用笔记本电脑的位置和接口,给教学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使用笔记本的多媒体讲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讲桌本体,其特征是所述讲桌本体的左侧设有笔记本放置台,所述笔记本放置台滑动连接在讲桌本体上并可收纳于讲桌本体内;所述讲桌本体的顶面对应显示器设有透明的观看屏;所述讲桌本体上设有电源插头和多媒体接口,所述桌面讲桌本体底部四角设有高度调节脚。所述讲桌本体的顶面上设有用于放置水杯的深槽。所述讲桌本体的下部设有控制器放置柜和机箱放置柜,控制器放置柜和机箱放置柜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使讲桌本体下部形成下肢放置空间。所述机箱放置柜对应电脑启动按钮处设有分柜门。采用上述结构后,基于人们的使用习惯,在讲桌本体左侧设置笔记本放置台,需要使用笔记本时,将笔记本放置台从讲桌本体拉出,将笔记本放置在笔记本放置台上,然后将电源及多媒体接口接上即可使用,不用笔记本时将笔记本放置台收入书桌本体直接使用安装在书桌本体内的电脑即可,由于机箱放置柜对应电脑启动按钮单独设置了分柜门,使用电脑时仅打开分柜门即可,便于学校电脑的管理。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多媒体讲桌包括讲桌本体,讲桌本体上设有电源插头3和多媒体接口 4,讲桌本体的左侧设有笔记本放置台1,笔记本放置台I滑动连接在讲桌本体上并可收纳于讲桌本体内,本实用新型中讲桌本体在显示器的下方设置用于收纳笔记本放置台I的储藏柜,储藏柜内设置滑轨 用于连接笔记本放置台1,讲桌本体在储藏柜的右侧设有用于防止键盘的键盘抽屉7。讲桌本体的顶面对应显示器设有透明的观看屏2和用于放置水杯的深槽6,观看屏2倾斜设置并紧靠讲桌本体顶面的左侧设置,讲桌本体顶面的右侧用于放置鼠标,为使多媒体讲桌更美观,在讲桌本体的远端即远离教师端设有上伸的挡板12,讲桌本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由近端向远端逐渐倾斜向上并与挡板12连接的侧板13,侧板13远端的高度与挡板12高度相同;桌面讲桌本体底部四角设有高度调节脚5。讲桌本体的下部设有控制器放置柜8和机箱放置柜9,控制器放置柜8和机箱放置柜9分别设有柜门,柜门上分别安装门锁,控制器放置柜和机箱放置柜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使讲桌本体下部形成下肢放置空间10,教师坐立时,可将下肢放于下肢放置空间10从而缩小与显示器的距离,提高使用舒适感。机箱放置柜9对应电脑启动按钮处设有分柜门11,分柜门11 上也安装有门锁。
权利要求1.一种多媒体讲桌,包括讲桌本体,其特征是所述讲桌本体的左侧设有笔记本放置台(I),所述笔记本放置台(I)滑动连接在讲桌本体上并可收纳于讲桌本体内;所述讲桌本体的顶面对应显示器设有透明的观看屏(2 );所述讲桌本体上设有电源插头(3 )和多媒体接口(4),所述桌面讲桌本体底部四角设有高度调节脚(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体讲桌,其特征是所述讲桌本体的顶面上设有用于放置水杯的深槽(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媒体讲桌,其特征是所述讲桌本体的下部设有控制器放置柜(8)和机箱放置柜(9),控制器放置柜(8)和机箱放置柜(9)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使讲桌本体下部形成下肢放置空间(10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媒体讲桌,其特征是所述机箱放置柜对应电脑启动按钮处设有分柜门(11)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媒体讲桌,包括讲桌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桌本体的左侧设有笔记本放置台,笔记本放置台滑动连接在讲桌本体上并可收纳于讲桌本体内;讲桌本体的顶面对应显示器设有透明的观看屏;讲桌本体上设有电源插头和多媒体接口,桌面讲桌本体底部四角设有高度调节脚。基于人们的使用习惯,在讲桌本体左侧设置笔记本放置台,需要使用笔记本时,将笔记本放置台从讲桌本体拉出,将笔记本放置在笔记本放置台上,然后将电源及多媒体接口接上即可使用,不用笔记本时将笔记本放置台收入书桌本体直接使用安装在书桌本体内的电脑即可,由于机箱放置柜对应电脑启动按钮单独设置了分柜门,使用电脑时仅打开分柜门即可,便于学校电脑的管理。
文档编号A47B13/16GK203137495SQ20132017694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0日
发明者王琰萍, 王树斌, 于晓利 申请人:王琰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