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防盗报警安全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882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防盗报警安全门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防盗报警安全门锁属于安防领域,由机械锁、电子锁和控制电路组成。在机械锁锁芯体的弹子槽顶部安装有微控开关,微控开关触键与锁芯弹子槽中的弹簧保持接触。电源正极与微控开关的输入端和设置在控制电路中的无线接收器继电器开关的电源正极输入端连接,微控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子锁的电源正极输入端、报警器的电源正极输入端相连。电子锁无锁芯,由微型电机、齿轮、锁舌拨杆和开有滑槽的锁舌组成,整体隐蔽地安装在门背面。无线接收器继电器开关输出的电源正极与驱动微型电机反转的电源正极连接。本锁从门外很难开启或破坏,可有效阻止通过特殊开锁工具开锁或破坏性开锁的非法行为,大幅提高门的安全性能,实现防盗报警功能。
【专利说明】组合式防盗报警安全门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防盗报警安全门锁属于安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盗锁具。【背景技术】
[0002]目前广泛应用的防盗门锁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同一把锁上增加多个防盗锁舌同一个门安装2个以上的锁,一个锁控制门侧边锁闭,另一个锁控制门上下边的锁闭等
单排弹子锁改进为多排弹子锁,增加非正常开锁的难度。上述门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安全性,但由于锁眼暴露在外,大部分非正常开锁都是利用特制的开锁工具,或者直接破坏锁芯将门打开,这些门锁在安全性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而且均不具备报警功能。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报警和防范非正常开锁功能,简单实用的组合式防盗报警安全门锁。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组合式防盗报警安全门锁由机械锁、电子锁和控制电路组成。在机械锁锁芯体的弹子槽顶部安装有微控开关,微控开关触键与锁芯弹子槽中的弹簧保持接触。电源正极与微控开关的输入端和设置在控制电路中的无线接收器继电器开关的电源正极输入端连接,微控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子锁的电源正极输入端、报警器的电源正极输入端相连。无线接收器继电器开关输出的电源正极与电子锁的另一个电源正极输入端连接。
[0005]由于实行上述技术方案,本门锁在非正常开锁的情况下通过二次锁门和发出报警信息,实现了防盗报警功能,可有效阻止通过特制开锁工具开锁或破坏锁芯开锁,大幅提高了门的安全性能。
[0006]【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0007]图1是组合式防盗报警安全门锁的连接示意图;
[0008]图2机械锁锁芯结构示意图;
[0009]图3机械锁锁芯结构侧视图;
[0010]图4是组合式防盗报警安全门锁的电路图;
[0011]图5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例:1、机械锁保险,2、锁舌转钮,3、机械锁,4、保险锁舌,5、普通锁舌,6、电子锁,
7、电子锁锁舌,8、无线接收继电器开关,9、电子报警器,10、锁芯扭动连杆,11、锁道,12、锁芯轴体,13、弹子,14、锁芯体,15、锁眼,16、弹子槽,17、弹簧,18、微控开关,19、微控开关触键,20、微型电机,21、接线座,22、电子锁壳体,23、传动齿轮,24、锁舌销柱,25、锁舌滑槽,26、锁舌拨槽,27、锁舌拨杆,28、锁舌口,29、拨杆连动齿轮,30、齿轮轴,31、电机驱动齿轮,32、连接线,33、无线遥控器。
[0013]【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0014]实施例:如图1、4所示,组合式防盗报警安全门锁由机械锁3、电子锁6和控制电路组成。电源正极与安装在机械锁3内微控开关18的输入端和安装在控制电路中的无线接收继电器开关8的正极输入端连接。微控开关18的输出端与安装于电子锁6内的驱动微型电机20正转的正极输入端和电子报警器9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无线接收继电器开关8的正极输出端与驱动微型电机20反转的另一个正极输入端连接。用无线遥控器33控制无线接收继电器开关8的开合。
[0015]如图1、2、3所示,机械锁3由机械锁保险1,锁舌转钮2,保险锁舌4,普通锁舌5,锁芯扭动连杆10,锁芯轴体12和锁芯体14组成。在锁芯轴体12和锁芯体14上的弹子槽16中设置有弹子13和弹簧17。在锁芯体14上的弹子槽16的顶部安装有微控开关18,弹簧17顶在微控开关触键19上。安装时,选用长度不同的两种弹簧17,利用顶在微控开关触键19上弹簧17不同的压力,使有的微控开关18保持在常开点开关Kl状态,而另几个微控开关18的常闭点在弹簧17的压力作用下设置成常开K2状态。微控开关18之间采用并联方式连接。
[0016]如图1、4、5所示,电子锁6无锁芯,由电子锁锁舌7,微型电机20,接线座21,电子锁壳体22,传动齿轮23,锁舌拨杆27,拨杆连动齿轮29和电机驱动齿轮31组成。固定安装在电子锁壳体22上的微型电机20的电机驱动齿轮31与传动齿轮23啮合,传动齿轮23与拨杆连动齿轮29啮合,传动齿轮23与拨杆连动齿轮29的齿轮轴30都固定安装于电子锁壳体22上。在拨杆联动齿轮29的齿轮轴30上固定安装有锁舌拨杆27,在电子锁锁舌7上开有锁舌滑槽25和锁舌拨槽26,设置在锁舌滑槽25中的锁舌销柱24固定安装于电子锁壳体22上,锁舌滑槽25可在锁舌销柱24上水平滑动,保持电子锁锁舌7由水平方向在锁舌口 28进出。正、负极连接线32通过接线座21连接到微型电机20。
[0017]本实施例中,以下元器件为市售产品:
[0018]无线接收继电器开关8为T-2088C型,无线遥控器33是无线接收继电器开关8的配套器件;电子报警器9为HT-103型;微控开关为V-16-1C24型;微型电机20为ZTY-60SR-44型直流12V电机。
[0019]本门锁是通过机械锁3和电子锁6组合完成其安全防范功能的。通常,在正常开锁的情况下,用钥匙经锁眼15插入锁道11,钥匙齿推动弹子槽16内的弹子13位移至两颗弹子13之间的接缝与锁芯体14和锁芯轴体12之间的连接缝相吻合的位置,钥匙可以转动锁芯轴体12,带动锁芯扭动连杆10转动,利用扭动连杆10与保险锁舌4和普通锁舌5的联动作用打开门锁。在非正常开锁的情况下,弹子13会发生非正常位移,此时,两颗弹子13之间的接缝与锁芯体14和锁芯轴体12之间的连接缝不能吻合,非正常位移的弹子13阻滞了锁芯轴体12的转动,无法开锁。但非正常开锁使用的工具可将弹子13推到锁芯体14和锁芯轴体12之间的连接缝之外,或使弹子13脱离弹子槽16,从而可转动锁芯轴体12将锁打开。不论是非正常开锁,还是破坏性开锁,都会导致弹子13的非正常位移,对弹簧17所产生的压力与正常开锁时发生异常变化,导致弹簧17对微控开关18的微控开关触键19产生压力的异常变化。在弹子13正常位移的情况下,其由弹簧17传导到微控开关18的压力为正常的设计压力,此时,微控开关18不接通,输入的电源正极没有从微控开关18的输出端输出,机械锁3正常使用,而电子锁6不工作。在弹子13非正常位移的情况下,顶在微控开关触键19上的弹簧17压力增大(非正常开锁情况下),常开点微控开关Kl闭合,接通电源;如果顶在微控开关触键19上的弹簧17压力消失(破坏性开锁情况下),常闭点设置成常开状态的微控开关K2复位到闭合状态,接通电源。此两种情况下,都有接通的电源正极从微控开关18的输出端输出。
[0020]从微控开关18的输出端输出的电源正极驱动微型电机20正转,电机驱动齿轮31借助传动齿轮23与拨杆连动齿轮29的联动,驱动锁舌拨杆27向外推动电子锁锁舌7移动到锁闭位置,完成保护性二次锁门的动作和电子报警器9报警,也可连接报警电话或小区报警网络等其他报警设施。因为电子锁6整体隐蔽地安装在门的内侧,没有锁芯和锁眼,所以很难从外面非正常开启和破坏。反之,由无线接收继电器开关8接通后输出的电源正极L+驱动微型电机20反转,驱动锁舌拨杆27向内拉动电子锁锁舌7移动到开启位置,使电子锁6开启复位。无线接收继电器开关8的闭合指令用其配套的无线遥控器33控制,接通驱动微型电机20反转的电源正极将电子锁打开。
[0021 ] 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多排弹子的机械锁。
[0022]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式防盗报警安全门锁,由机械锁、电子锁和控制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机械锁锁芯体的弹子槽顶部安装有微控开关,微控开关触键与锁芯弹子槽中的弹簧保持接触,控制电路的电源正极与微控开关的输入端和设置在控制电路中的无线接收器继电器开关的电源正极输入端连接,微控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子锁的电源正极输入端、电子报警器的电源正极输入端相连,无线接收器继电器开关输出的电源正极与电子锁的另一个电源正极输入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防盗报警安全门锁,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机械锁锁芯体弹子槽内的弹簧长度不同,利用其对微控开关触键施加的不同的压力,将微控开关分别设置成常开点开关和常闭点开关,其中的常闭点开关在弹簧的压力作用下设置成常开状态,微控开关之间采用并联方式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防盗报警安全门锁,由开有锁舌滑槽和锁舌拨槽的电子锁锁舌,微型电机,接线座,电子锁壳体,传动齿轮,锁舌拨杆,拨杆连动齿轮和电机驱动齿轮组成,其特征在于:电子锁无锁芯,驱动微型电机正转的电源正极输入端与机械锁锁芯体上微控开关的输出端连接,驱动微型电机反转的电源正极输入端与无线接收继电器开关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文档编号】E05B27/00GK203462848SQ201320453041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9日
【发明者】淡米泉 申请人:淡米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