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894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机械锁,包括用于安装各零部件的内外两个基板,所述零部件包括用于控制锁舌伸缩的总传动块、用于控制总传动块上下运动的翘板、用于控制翘板转动的离合装置、用于控制离合装置上下运动的锁钩以及用于控制离合装置转动角度的锁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锁的锁芯露在外面和锁芯必须通过插入钥匙并转动钥匙而实现开锁的结构所带来的技术缺陷,锁的安全性能大幅提高;解决现有锁芯容易破解与破坏及互开率较高的安全性较差,和设计结构又复杂且成本高等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机械锁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锁具。
【背景技术】
[0002]现目前市面上有的弹子和叶片锁芯,通常都需要在锁孔内插入钥匙,且在正常情况下转动钥匙时才能打开锁。这种锁的锁芯内设置有可以转动的锁孔轴和不能转动的锁芯座,锁孔内的一侧设置有一排或多排弹子,弹子后面有锁柱,锁柱后面顶有弹簧,在锁紧状态下,锁柱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卡在锁芯座与锁孔轴之间。当把钥匙插入锁孔后,钥匙上的凹凸部压迫弹子,弹子推动锁柱,锁柱压迫弹簧并完全退入锁芯座内,此时锁孔轴可以随钥匙转动,锁孔轴转动带动设置在轴上的尾端或中部的凸轮,凸轮转动将锁舌拉开,从而完成正常的开锁。
[0003]现有的锁芯因其本有的结构缺陷导致其安全性较差,即锁芯都是通过插入钥匙,通过转动钥匙带动锁孔轴转动而实现开锁的。不法分子可以不用正确的钥匙或者不用钥匙就能开锁,常用的有技术性错位开锁法和暴力撬锁开锁法。
[0004]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防止通过不法方式开启的防盗设备。

【发明内容】

[0005]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能更好的锁具。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机械锁,包括用于安装各零部件的内外两个基板,所述零部件包括用于控制锁舌伸缩的总传动块、用于控制总传动块上下运动的翘板、用于控制翘板转动的离合装置、用于控制离合装置上下运动的锁钩以及用于控制离合装置转动角度的锁芯;
所述基板上至少设置有把手轴孔、离合压块装配槽、翘板转轴、总传动块装配槽;
所述把手轴孔上装配有把手轴,把手轴上装配有用于控制离合装置上下运动的锁钩;所述离合装置与离合压块装配槽滑动配合;
所述翘板转轴与翘板转动配合,翘板中部设置有翘板通孔,翘板通孔与翘板转轴转动配合,翘板的一端设置有端柱A,端柱A与离合装置离合式触接,翘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端柱B,端柱B与总传动块转动连接;
所述总传动块装配槽为两个相互平行的长槽,总传动块通过滑块与总传动块装配槽滑动配合;
所述总传动块上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长槽孔、一短槽孔和第二弹簧连接柱,长槽孔为斜槽孔,长槽孔通过一连接柱与总传动块装配槽连接,该连接柱与长槽孔和总传动块装配槽滑动配合;第二弹簧连接柱与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基板上;所述锁芯包括一锁芯壳体以及固定在锁芯壳体内的基座,锁芯壳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钥匙孔和芯舌出孔,基座上设置有多个锁片滑槽和芯舌滑槽,锁片滑槽和锁舌滑槽部分交叉设置;锁片滑槽内装配有开锁片和止锁片,锁舌滑槽内装配有芯舌,止锁片位于开锁片和芯舌之间;止锁片上设置有供芯舌通过的止锁片槽口,芯舌上设置有供止锁片通过的芯舌通槽;开锁片与锁芯壳体内壁之间安装有开锁片回位弹簧,止锁片与壳芯舌体内壁之间安装有止锁片平衡弹簧,芯舌与壳体内壁之间安装有芯舌压簧;
所述芯舌与离合装置的一侧触接,离合装置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一弹簧。
[0007]进一步地,所述离合装置从内到外依次为第一离合压块、第二离合压块和第三离合压块,第一离合压块、第二离合压块装配在外基板上,第三离合压块装配在内基板上;所述锁钩从内到外依次为第一锁钩、第二锁钩、第三锁钩、第四锁钩、第五锁钩;所述把手轴分为外把手轴和内把手轴两段,第一锁钩、第二锁钩和第三锁钩安装在外把手轴上,第四锁钩和第五锁钩安装在内把手轴上;
所述第一离合压块包括一矩板,该矩板上设置有一滑槽孔,矩板上端设置有第一拉钩,下端设置有第一推板;第一离合压块与第一锁钩离合式触接;
所述第二离合压块上端安装有第二压块拨动片,第二压块拨动片与第二锁钩离合式触接;第二离合压块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二拉钩、第二推板、搭接柱和尾叉A,搭接柱上搭接有用于钩挂翘板的第一提钩;第二离合压块中部的一侧与芯舌触接,另一侧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为人字形弹簧,该人字形弹簧的顶点固定在第二离合压块上,人字形弹簧内侧有固定的第一顶柱;
所述第三离合压块上端安装有第三压块拨动片,第三压块拨动片与第五锁钩离合式触接;第三离合压块下部设置有搭接台,搭接台上搭接有用于钩挂翘板的第二提钩;第三离合压块的一侧面与第二顶柱触接,第二顶柱与第一顶柱位于同一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钩设置有第一锁钩凸臂和锁扣,所述第一锁钩凸臂靠近第一离合压块一侧,所述锁扣靠近总传动块一侧;所述第一拉钩、第一推板与第一锁钩凸臂离合式触接;所述总传动块上设置有缺口,所述锁扣与所述缺口离合式钩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钩上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二锁钩上凸臂和第二锁钩下凸臂,第二锁钩上凸臂和第二锁钩下凸臂均位于靠近第二离合压块的一侧,第二压块拨动片位于第二锁钩上凸臂和第二锁钩下凸臂之间,并与第二锁钩上凸臂和第二锁钩下凸臂离合式触接;所述第五锁钩的结构与第二锁钩相同。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锁钩设置有第三锁钩上凸臂和第三锁钩下凸臂,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限位柱和第一锁舌装配槽,第一锁舌装配槽处转配有第一锁舌板,第一所舌板上设置有贯穿第一锁舌板的第一锁舌滑柱,第一锁舌滑柱与第一锁舌装配槽滑动配合;第一锁舌板上还设置有第一锁舌滑槽,限位柱与第一锁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三锁钩上凸臂与第一锁舌滑柱离合式触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锁钩设置有第四锁钩上凸臂和第四锁钩下凸点,第四锁钩上凸臂与第一锁舌滑柱离合式触接;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第二锁栓轴,该轴上装配有第二锁栓;所述第二锁栓为翼形板,其中部设置有第二锁栓轴孔,第二锁栓轴孔与第二锁栓轴转动配合,第二锁栓的上端设置为顶叉,该顶叉两边分别为凸点A和凸点B,所述凸点A与第四锁钩下凸点离合式触接,凸点B与第二拉钩、第二推板离合式触接,第二锁栓的下端设置为尾叉,该尾叉与第三弹簧的自由端贴合,第三弹簧的固定端固定在基板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转动叉轴,该转动叉轴上装配有转动叉;所述转动叉的一端设置有转动叉通孔,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槽和地锁钩装配孔,转动叉通孔与转动叉轴转动配合;开口槽与端柱B滑动配合;转动叉上装配有地锁钩,地锁钩上设置有地锁钩纵滑槽和地锁钩横滑槽;所述地锁钩纵滑槽与转动叉轴滑动配合,地锁钩横滑槽与地锁钩装配孔通过柱连接,该柱与地锁钩装配孔紧配合,并与地锁钩横滑槽滑动配合。
[0013]进一步地,所述总传动块上装配有天锁钩传动块,天锁钩传动块由一传动块基板和传动块折板构成,传动块折板垂直于传动块基板,传动块基板上设置有天锁钩装配孔和传动块限位孔,天锁钩装配孔通过一连接柱与天锁钩连接;所述天锁钩上设置有天锁钩斜滑槽和天锁钩纵滑槽,前述连接柱与天锁钩装配孔紧配合,并与天锁钩斜滑槽滑动配合,天锁钩纵滑槽与限位柱滑动配合;传动块限位孔通过另一连接柱同时与一总传动块装配槽和长槽孔连接,该连接柱与传动块限位孔紧配合,并同时与总传动块装配槽和长槽孔滑动配
口 ο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两个长槽孔上分别装配有第三锁舌和第四锁舌,第三锁舌通过第三锁舌轴与一个长槽孔和一个总传动块装配槽连接,第四锁舌通过第四锁舌轴834于另一个长槽孔和总传动块装配槽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锁芯还包括一辅助弹子块,该辅助弹子块贴设在锁芯壳体上,辅助弹子块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钥匙孔与第一钥匙孔对应贯通。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锁的锁芯露在外面和锁芯必须通过插入钥匙并转动钥匙而实现开锁的结构所带来的技术缺陷,锁的安全性能大幅提高。
[0017]2、本发明解决现有锁芯容易破解与破坏及互开率较高的安全性较差,和设计结构又复杂且成本高等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锁钩装配爆炸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内把手轴与卡块装配图。
[0022]图5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基板的主视图。
[0023]图6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部分零部件布置示意图。
[0024]图7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部分零部件布置示意图。
[0025]图8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部分零部件布置示意图。
[0026]图9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三锁钩主视图。
[0028]图1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地四锁钩定位状态示意图。
[0029]图1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三离合压块主视图。
[0030]图1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提钩主视图。
[0031]图1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离合压块主视图。
[0032]图15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翘板主视图。
[0033]图16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转动叉图。
[0034]图17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总传动块图。[0035]图18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锁被正常开启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6]图19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锁被非正常开启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7]图20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总传动块工作示意图。
[0038]图2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天锁钩传动块主视图。
[0039]图2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锁芯主视图。
[0040]图23是图22中A-A剖视图。
[0041]图24是图23中B-B剖视图。
[0042]图25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芯舌的主视图。
[0043]图26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开锁片主视图。
[0044]图27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止锁片主视图。
[0045]【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
100基板,101把手轴孔,102离合压块装配槽,103翘板转轴,104转动叉轴,105总传动块装配槽,106限位柱,107第一锁舌装配槽,108第一保险栓轴,109内锁栓装配孔,110第二弹簧固定柱,111第五弹簧固定柱,
201外把手轴,202内把手轴,203卡柱,204卡块,205内把手轴弹簧,
210第一锁钩,211第一锁钩凸臂,212锁扣,
220第二锁钩,221第二锁钩上凸臂,222第二锁钩下凸臂,
230第三锁钩,231第三锁钩上凸臂,232第三锁钩下凸臂,
240第四锁钩,241第四锁钩上凸臂,242第四锁钩下凸点,
250第五锁钩,
310第一离合压块,311第一推板,312第一拉钩,313滑槽孔,
320第二离合压块,321第二拉钩,322第二推板,323第二离合压块滑柱,324拨动片固定孔,325搭接柱,326尾叉A,
330第二压块拨动片,331拨动片A孔,332拨动片B孔,
340第一提钩,341搭接板,342第一挂钩,343滑块安装孔I,
350第三离合压块,351第三拉钩,352第三推板,353搭接台,354尾叉B,
360第三压块拨动片,
370第二提钩,371搭接块,372第二挂钩,373滑块安装孔II,
381第一顶柱,382第二顶柱,
410翘板,411端柱A,412翘板通孔,413端柱B,
420转动叉,421转动叉通孔,422开口槽,423地锁钩装配孔,
430总传动块,431长槽孔,432缺口,433短槽孔,434第二弹簧连接柱,
440天锁钩传动块,441传动块基板,442天锁钩装配孔,443传动块限位孔,444传动块折板,
500锁芯,510锁芯壳体,511第一钥匙孔,512芯舌出孔,513限位块,
520开锁片,521开锁片基板,522开锁片限位板,523开锁片回位弹簧,
530止锁片,531止锁片基板,532止锁片槽口,533止锁片支板,534止锁片平衡弹簧, 540芯舌,541芯舌通槽,542突起,543顶尖,544芯舌压簧,
550基座,551锁片滑槽,552芯舌滑槽, 560辅助弹子块,561第二钥匙孔,
610第一锁栓,611第一锁栓轴孔,612腹卡口,613背支板,
620第二锁栓,621第二锁栓轴孔,622凸点A,623凸点B,
630第三锁栓,631撞舌,
710第一弹簧,720第二弹簧,730第三弹簧,740第四弹簧,750第五弹簧,
811第一锁舌,812第一锁舌板,813第一锁舌滑柱,814第四弹簧连接板,815第一锁舌滑槽,816第一锁舌卡槽,
820第二锁舌,821导向柱,822第二锁舌滑柱,823辅助滑块,
831第三锁舌,832第三锁舌轴,833第四锁舌,834第四锁舌轴,
841天锁钩,842天锁钩斜滑槽,843天锁钩纵滑槽,
851地锁钩,852地锁钩纵滑槽,853地锁钩横滑槽,
901内锁栓,902内锁栓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结合附图与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0047]参见图1至图27。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机械锁,包括用于安装各零部件的内外两个基板100,两基板100是机械锁壳体的两相互平行的板件,结构相同,也可以根据室内和室外不同位置进行较小范围的微调。基板100设置有把手轴孔101、离合压块装配槽102、翘板转轴103、转动叉轴104、总传动块装配槽105、限位柱106、第一锁舌装配槽107、第一保险栓轴108、内锁栓装配孔109、第二弹簧固定柱110、第五弹簧固定柱111,室外基板上还设置有钥匙插孔。把手轴孔101用于安装把手轴,把手包括室内把手和室外把手,因此,把手轴分为内把手轴202和外把手轴201两段。
[0048]所述零部件包括用于控制锁舌伸缩的总传动块430、用于控制总传动块430上下运动的翘板410、用于控制翘板410转动的离合装置、用于控制离合装置上下运动的锁钩以及用于控制离合装置转动角度的锁芯500,还包括第一所舌板812、第一锁栓610、内锁锁栓901以及第一弹簧710、第二弹簧720、第三弹簧730、第四弹簧740和第五弹簧750。
[0049]第一锁舌板812与第一锁舌811固定连接。第一锁舌板812装配在第一锁舌装配槽107上,第一所舌板上设置有贯穿第一锁舌板的第一锁舌滑柱813,第一锁舌滑柱813与第一锁舌装配槽107滑动配合。第一锁舌板812上还设置有第一锁舌滑槽815,限位柱106与第一锁舌滑槽815滑动配合。第一锁舌板812上还设置有第四弹簧连接板814,第四弹簧740 一端固定与基板100上,另一端固定在第四弹簧连接板814上,当第一锁舌811缩至壳体内部是,第四弹簧被拉长;在该锁内,当第四弹簧的弹力达到最小值时,第一锁舌伸出到最长状态。第一锁舌811被缩回到锁壳体内部是通过第三锁舌钩230和第四锁舌钩240拨动第一锁舌滑柱813实现的。
[0050]第一锁舌缩回锁壳体内可被第三锁栓630锁止,第三锁栓630垂直交错地贴设在第一锁舌板812上,撞舌631垂直于第三锁栓630,同时撞舌631与第一锁舌板板812平行。第一锁舌板812上设置有第一锁舌卡槽816。第三锁栓630底部设置为斜面,第三锁栓630与第一锁舌板812贴合的面的上部设置有卡块。撞舌631在外力如门框挤压力的作用下向锁壳内滑动,并作用于第三锁栓630的斜面上,使第三锁栓向上滑动,第三锁栓的卡块与第一锁舌卡槽816分离。第一锁舌板812在第四弹簧740的作用下向外滑动。
[0051]第三锁栓630从锁壳内向外滑动是通过第五弹簧750实现的,本实施例中,第五弹簧750为一扭簧,安装在基板上的第五弹簧固定柱111上。
[0052]把手轴上装配有用于控制离合装置上下运动的锁钩,本实施例中,锁钩分为5个不同功能的锁钩。锁钩从内到外依次为第一锁钩210、第二锁钩220、第三锁钩230、第四锁钩240、第五锁钩250。更具体地,第一锁钩210、第二锁钩220和第三锁钩230安装在外把手轴201上,第四锁钩240和第五锁钩250安装在内把手轴202上。第一锁钩210受第一离合压块310控制,用于固定总传动块430。第二锁钩220用于从室外拨动第二离合压块320上下滑动。第三锁钩230用于从室外将第一锁舌811收回到锁壳体内。第四锁钩240用于从室内将第一锁舌811收回到锁壳体内。第五锁钩250用于从室内拨动第三离合压块350上下滑动。
[0053]上述第一锁钩210设置有第一锁钩凸臂211和锁扣212,所述第一锁钩凸臂211靠近第一离合压块310 —侧,所述锁扣212靠近总传动块430 —侧。所述第一拉钩312、第一推板311与第一锁钩凸臂211离合式触接。总传动块430上设置有缺口 432,所述锁扣212与所述缺口 432离合式钩接。
[0054]上述第二锁钩220上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二锁钩上凸臂221和第二锁钩下凸臂222,第二锁钩上凸臂221和第二锁钩下凸臂222均位于靠近第二离合压块320的一侧,第二压块拨动片330位于第二锁钩上凸臂221和第二锁钩下凸臂222之间,并与第二锁钩上凸臂221和第二锁钩下凸臂222离合式触接。第五锁钩250与第二锁钩220结构相同。
[0055]上述第三锁钩230设置有第三锁钩上凸臂231和第三锁钩下凸臂232,所述第三锁钩上凸臂231与第一锁舌滑柱813离合式触接。
[0056]上述第四锁钩240设置有第四锁钩上凸臂241和第四锁钩下凸点242,第四锁钩上凸臂241与第一锁舌滑柱813离合式触接。基板100上设置有第二锁栓轴,该轴上装配有第二锁栓620。所述第二锁栓为翼形板,其中部设置有第二锁栓轴孔621,第二锁栓轴孔621与第二锁栓轴转动配合,第二锁栓620的上端设置为顶叉,该顶叉两边分别为凸点A622和凸点B623,所述凸点A622与第四锁钩下凸点242离合式触接,凸点B623与第二拉钩321、第二推板322离合式触接,第二锁栓620的下端设置为尾叉,该尾叉与第三弹簧730的自由端贴合,第三弹簧的固定端固定在基板100上。第三弹簧730的作用在于防止第二锁栓620随意转动,在第三弹簧730的作用下,第二锁栓620在被第二拉钩321向下拉或者被第二推板322向上推的时候,第二锁栓620仅在小角度范围内转动。
[0057]离合装置与离合压块装配槽102滑动配合。
[0058]离合装置从内到外依次为第一离合压块310、第二离合压块320和第三离合压块350,第一离合压块310和第二离合压块320装配在外基板上,第三离合压块350装配在内基板上。也就是,第一离合压块310和第二离合压块320与外基板上的离合压块装配槽滑动配合,第三离合压块350与内基板上的离合压块装配槽滑动配合,离合压块装配槽为竖直方式布置的槽,该槽对离合压块的运动方向进行约束。在该槽的作用下,第一离合压块310、第二离合压块320和第三离合压块350只能上下滑动。
[0059]所述第一离合压块310包括一矩板,该矩板上设置有一滑槽孔313,矩板上端设置有第一拉钩312,下端设置有第一推板311。第一离合压块310与第一锁钩210离合式触接。[0060]所述第二离合压块320上端安装有第二压块拨动片330,第二压块拨动片330与第二锁钩220离合式触接。第二离合压块320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二拉钩321、第二推板322、第二离合压块滑柱323、拨动片固定孔324、搭接柱325和尾叉A326,搭接柱325上搭接有用于钩挂翘板410的第一提钩340。第二离合压块320中部的一侧与锁芯的芯舌触接,另一侧安装有第一弹簧710。第一弹簧为人字形弹簧,该人字形弹簧的顶点固定在第二离合压块320上,人字形弹簧内侧有固定的第一顶柱381。第二离合压块320上部设置有第二离合压块滑柱323,第二离合压块滑柱323穿过第一离合压块上的滑槽孔313后与基板上的离合压块装配槽102滑动配合。第二压块拨动片330上设置有拨动片A孔331和拨动片B孔332,第二离合压块滑柱323与拨动片A孔331紧配合,拨动片固定孔324和拨动片B孔332通过销连接,使第二压块拨动片330被完全固定在第二离合压块320上。第二离合压块320下行过程中,挤压芯舌向锁芯内运动,同时第二离合压块发生偏转,使尾叉A326能够从上叉到端柱A,使翘板410旋转。
[0061]第一提钩340的顶部设置有一水平的搭接板341,第一提钩340的下部为第一挂钩342。为约束第一提钩340的运动方向,可在第一提钩上设置一个滑块安装孔1343,在该滑块安装孔I上装配一短柱,相应地,在外侧基板上设置纵向滑槽,前述短柱与该纵向滑槽滑动配合。
[0062]所述第三离合压块350上端安装有第三压块拨动片360,第三压块拨动片360与第五锁钩250离合式触接。第三离合压块350下部设置有搭接台353,搭接台上搭接有用于钩挂翘板410的第二提钩370。第三离合压块350的一侧面与第二顶柱382触接,第二顶柱382与第一顶柱381位于同一侧。第三压块拨动片360与第三离合压块350的装配方式同第二压块拨动片330与第二离合压块320之间的装配。第二提钩370上部设置有与搭接台353搭接的搭接块371,第二提钩370下部为第二挂钩372。同样,为约束第二挂钩的运动轨迹,在第二提钩370上设置一滑块安装孔11373,在该孔上装配另一短柱,相应地,在内侧基板上设置一纵向滑槽,前述短柱与该纵向滑槽滑动配合。
[0063]翘板转轴103与翘板410转动配合,翘板410中部设置有翘板通孔412,翘板通孔412与翘板转轴103转动配合,翘板410的一端设置有端柱A411,端柱A411与离合装置离合式触接,翘板410的另一端设置有端柱B413,端柱B413与总传动块430转动连接。翘板410位于第一提钩和第二提钩之间,第一提钩可勾提端柱A的一端,第二提钩可勾提端柱A的另一端,在第一提钩或第二提钩的勾拉作用下,翘板410的端柱A的一端向上转动,端柱B的一端则向下转动。端柱B向下转动过程中,总传动块430向下运动。
[0064]总传动块装配槽105为两个相互平行的长槽,总传动块430通过滑块与总传动块装配槽105滑动配合,总传动块装配槽105为水平槽孔。总传动块430上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长槽孔431、一短槽孔433和第二弹簧连接柱434,长槽孔431为斜槽孔,也就是长槽孔431与总传动块装配槽105之间具有一个夹角。长槽孔431分别通过一连接柱与一总传动块装配槽105连接,该连接柱与长槽孔431和总传动块装配槽105滑动配合。本实施例中,前述连接柱为第三锁舌831的第三锁舌轴832或第四锁舌833的第四锁舌轴834。当总传动块上下运动时,第三锁舌轴832或第四锁舌轴834随之左右移动,实现第三锁舌831和第四锁舌833的锁止或开启动作。
[0065]第一提钩或第二提钩勾拉翘板使总传动块向下运动,第二弹簧720则是利用弹力使总传动块向上运动。第二弹簧连接柱434与第二弹簧720的一端连接,第二弹簧720的另一端固定在基板100上。
[0066]总传动块430上装配有天锁钩传动块440,天锁钩传动块440由一传动块基板441和传动块折板444构成,传动块折板444垂直于传动块基板441。传动块基板441上设置有天锁钩装配孔442和传动块限位孔443,天锁钩装配孔442通过一连接柱与天锁钩841连接。所述天锁钩上设置有天锁钩斜滑槽842和天锁钩纵滑槽843,前述连接柱与天锁钩装配孔442紧配合,并与天锁钩斜滑槽842滑动配合,天锁钩纵滑槽843与限位柱106滑动配合。传动块限位孔443通过第三锁舌轴832同时与一总传动块装配槽105和一长槽孔431连接,该第三锁舌轴832与传动块限位孔443同轴设置,并与总传动块装配槽105和长槽孔431滑动配合。
[0067]基板100上还设置有转动叉轴104,该转动叉轴104上装配有转动叉420。所述转动叉420的一端设置有转动叉通孔421,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槽422和地锁钩装配孔423,转动叉通孔421与转动叉轴104转动配合。开口槽422与端柱B413滑动配合。转动叉420上装配有地锁钩851,地锁钩851上设置有地锁钩纵滑槽852和地锁钩横滑槽853。所述地锁钩纵滑槽852与转动叉轴104滑动配合,地锁钩横滑槽853与地锁钩装配孔423通过柱连接,该柱与地锁钩装配孔423紧配合,并与地锁钩横滑槽853滑动配合。
[0068]第二锁舌820为T形锁舌,其底部设置有盲孔。传动块折板444上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上装配有导向柱821,导向柱与第二锁舌上的盲孔转动配合。第二锁舌820上设置有第二锁舌滑柱822,上锁时,第二锁舌820在辅助滑块823上的辅助滑道的作用下,先是从锁壳体内伸出,再进行旋转。辅助滑动包括一水平段和倾斜段,水平段靠近传动块折板444。
[0069]为增加本机械锁室内反锁功能,在基板100上设置第一保险栓轴108和内锁栓装配孔109。第一保险栓轴108位于第一提钩与内锁栓装配孔之间,第一保险栓轴108上装配第一保险栓610。第一保险栓610上设置有第一锁栓轴孔611,第一锁栓轴孔611与第一保险栓轴108转动配合。第一保险栓610靠近第一提钩的一侧设置有腹卡口 612,背离第一提钩的一侧设置有背支板613。内锁栓装配孔109上装配有内锁栓901,内锁栓901与内锁栓轴902连接,内锁栓轴902与室内反锁旋钮连接。通过旋转内锁栓901,并用其支撑背支板613,使腹卡口 612卡住端柱A,翘板不能转动,达到反锁的目的。无内锁栓901支撑背支板613时,第一提钩向下运动过程中,其重力作用于第一保险栓610的顶侧部,并推动第一保险栓610转动,使腹卡口 612与端柱A分离。
[0070]所述锁芯包括一锁芯壳体510以及固定在锁芯壳体510内的基座550,锁芯壳体510为长方体结构,中空,其正面设置有多个第一钥匙孔511,其一个侧面设置有一个芯舌出孔512。多个第一钥匙孔511均匀布置成一排,本实施例中,示出了设置六个第一钥匙孔511的情形,当然也可以设置成其他不同的个数,理论上讲,根据本实施例锁芯的结构,第一钥匙孔的个数越多,锁芯的安全性能越高。
[0071]基座550上设置有多个锁片滑槽551和一个芯舌滑槽552,锁片滑槽551和芯舌滑槽552部分交叉设置。作为优选,锁片滑槽551与芯舌滑槽552垂直且部分相交。锁片滑槽551的数量与第一钥匙孔511的数量相同,且锁片滑槽551与第一钥匙孔511贯穿。本实施例中,锁片滑槽551位于基座550的下部,其底部封闭,形成一个矩形通孔;芯舌滑槽552位于基座550的上部,该芯舌滑槽552完全贯穿基座550,且顶部开口。芯舌滑槽552的下部与锁片滑槽551的上部十字交错。
[0072]每个锁片滑槽551内均装配有一开锁片520和止锁片530,止锁片530位于开锁片520和芯舌540之间。
[0073]本实施例中,开锁片520的具体结构为:由开锁片基板521和开锁片限位板522构成,开锁片基板521和开锁片限位板522相互垂直。
[0074]本实施例中,止锁片530的具体结构为:有止锁片基板531和止锁片支板533构成,止锁片基板531为矩形,止锁片基板531的一边与止锁片支板533连接,与该边相对的一边上设置有止锁片槽口 532。
[0075]开锁片限位板522与止锁片支板533触接,开锁片限位板522与止锁片支板533两侧装配有开锁片回位弹簧523和止锁片平衡弹簧534。具体地说,开锁片回位弹簧523安装在锁芯壳体与开锁片限位板522之间,止锁片平衡弹簧534安装在锁芯壳体与止锁片支板533之间,开锁片回位弹簧523和止锁片平衡弹簧534的轴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样有利于保持力的平衡、保持开锁片限位板522与止锁片支板533在滑动过程中保持平衡。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力平衡的情况下,各止锁片530上的止锁片槽口 532交错分布。
[0076]芯舌滑槽552内装配有芯舌540,芯舌540为条状,主体为长方体,其腹面设置有芯舌通槽541,芯舌通槽541的数量与止锁片数量相同,芯舌背面设置有突起542,芯舌压簧544装配在突起542与锁芯壳体内壁之间,突起542的另一侧有一限位块513,所述限位柱设置在锁芯壳体510内壁 上或者芯舌滑槽552内。芯舌压簧544的弹力方向与锁舌平行,也就是与芯舌540的运动方向平行。芯舌滑槽552下部形状与止锁片槽口 532的形状相同,当止锁片槽口 532与芯舌滑槽552完全重叠时,芯舌540才能在芯舌滑槽552内无阻碍滑动。
[0077]为提高安全性能,在锁芯壳体上曾设一个辅助弹子块560,该辅助弹子块贴设在锁芯壳体510上,辅助弹子块56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钥匙孔561与第一钥匙孔511对应贯通。
[0078]与该锁芯相匹配的钥匙与现有技术中的钥匙有明显区别,该钥匙上设置有6根长度不完全相同的顶针,每根顶针作用于一个开锁片,最终可使止锁片槽口 532与芯舌滑槽552完全重合。
[0079]为防止从室外用工具转动内把手开锁,在内把手轴202上设置一^^柱203,内把手轴202靠近室内一端设置内把手轴弹簧205,内把手上设置一可压缩内把手轴弹簧205的按钮。还设置有一限制内把手轴202转动的卡块204。当内把手轴弹簧205未被挤压时,卡块204顶卡卡柱,内把手轴不能转动。按压按钮,内把手轴弹簧205被挤压,内把手轴202沿其轴向运动,卡柱203与卡块204位置交错后,内把手轴202可被转动。
[0080]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机械锁,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各零部件的内外两个基板(100),所述零部件包括用于控制锁舌伸缩的总传动块(430)、用于控制总传动块(430)上下运动的翘板(410)、用于控制翘板(410)转动的离合装置、用于控制离合装置上下运动的锁钩以及用于控制离合装置转动角度的锁芯(500); 所述基板(100)上至少设置有把手轴孔(101)、离合压块装配槽(102)、翘板转轴(103)、总传动块装配槽(105); 所述把手轴孔(101)上装配有把手轴,把手轴上装配有用于控制离合装置上下运动的锁钩;所述离合装置与离合压块装配槽(102)滑动配合; 所述翘板转轴(103)与翘板(410)转动配合,翘板(410)中部设置有翘板通孔(412),翘板通孔(412)与翘板转轴(103)转动配合,翘板(410)的一端设置有端柱A (411),端柱A(411)与离合装置离合式触接,翘板(410)的另一端设置有端柱B(413),端柱B (413)与总传动块(430)转动连接; 所述总传动块装配 槽(105)为两个相互平行的长槽,总传动块(430)通过滑块与总传动块装配槽(105)滑动配合; 所述总传动块(430 )上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长槽孔(431)、一短槽孔(433 )和第二弹簧连接柱(434 ),长槽孔(431)为斜槽孔,长槽孔(431)通过一连接柱与总传动块装配槽(105 )连接,该连接柱与长槽孔(431)和总传动块装配槽(105)滑动配合;第二弹簧连接柱(434)与第二弹簧(720)的一端连接,第二弹簧(720)的另一端固定在基板(100)上; 所述锁芯包括一锁芯壳体(510)以及固定在锁芯壳体(510)内的基座(550),锁芯壳体(5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钥匙孔(511)和芯舌出孔(512),基座(550)上设置有多个锁片滑槽(551)和芯舌滑槽(552),锁片滑槽(551)和锁舌滑槽(552)部分交叉设置;锁片滑槽(551)内装配有开锁片(520)和止锁片(530),锁舌滑槽(552)内装配有芯舌(540),止锁片(530)位于开锁片(520)和芯舌(540)之间;止锁片(530)上设置有供芯舌(540)通过的止锁片槽口( 532 ),芯舌(540 )上设置有供止锁片(530 )通过的芯舌通槽(541);开锁片(520 )与锁芯壳体内壁之间安装有开锁片回位弹簧(523),止锁片(530)与壳芯舌体内壁之间安装有止锁片平衡弹簧(534),芯舌(540)与壳体内壁之间安装有芯舌压簧(544); 所述芯舌与离合装置的一侧触接,离合装置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一弹簧(7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从内到外依次为第一离合压块(310)、第二离合压块(320)和第三离合压块(350),第一离合压块(310)、第二离合压块(320 )装配在外基板上,第三离合压块(350 )装配在内基板上;所述锁钩从内到外依次为第一锁钩(210)、第二锁钩(220 )、第三锁钩(230 )、第四锁钩(240 )、第五锁钩(250 );所述把手轴分为外把手轴(201)和内把手轴(202)两段,第一锁钩(210)、第二锁钩(220)和第三锁钩(230)安装在外把手轴(201)上,第四锁钩(240)和第五锁钩(250)安装在内把手轴(202)上; 所述第一离合压块(310)包括一矩板,该矩板上设置有一滑槽孔(313),矩板上端设置有第一拉钩(312),下端设置有第一推板(311);第一离合压块(310)与第一锁钩(210)离合式触接; 所述第二离合压块(320)上端安装有第二压块拨动片(330),第二压块拨动片(330)与第二锁钩(220)离合式触接;第二离合压块(320)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二拉钩(321)、第二推板(322 )、搭接柱(325 )和尾叉A( 326 ),搭接柱(325 )上搭接有用于钩挂翘板(410 )的第一提钩(340);第二离合压块(320)中部的一侧与芯舌触接,另一侧安装有第一弹簧(710);第一弹簧为人字形弹簧,该人字形弹簧的顶点固定在第二离合压块(320)上,人字形弹簧内侧有固定的第一顶柱(381); 所述第三离合压块(350 )上端安装有第三压块拨动片(360 ),第三压块拨动片(360 )与第五锁钩(250 )离合式触接;第三离合压块(350 )下部设置有搭接台(353 ),搭接台上搭接有用于钩挂翘板(410)的第二提钩(370);第三离合压块(350)的一侧面与第二顶柱(382)触接,第二顶柱(382)与第一顶柱(381)位于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钩(210)设置有第一锁钩凸臂(211)和锁扣(212),所述第一锁钩凸臂(211)靠近第一离合压块(310)—侧,所述锁扣(212)靠近总传动块(430)—侧;所述第一拉钩(312)、第一推板(311)与第一锁钩凸臂(211)离合式触接;所述总传动块(430)上设置有缺口(432),所述锁扣(212)与所述缺口(432)离合式钩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钩(220)上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二锁钩上凸臂(221)和第二锁钩下凸臂(222),第二锁钩上凸臂(221)和第二锁钩下凸臂(222)均位于靠近第二离合压块(320)的一侧,第二压块拨动片(330)位于第二锁钩上凸臂(221)和第二锁钩下凸臂(222 )之间,并与第二锁钩上凸臂(221)和第二锁钩下凸臂(222)离合式触接;所述第五锁钩(250)的结构与第二锁钩(220)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锁钩(230)设置有第三锁钩上凸臂(231)和第三锁钩下凸臂(232),所述基板(100)上还设置有限位柱(106)和第一锁舌装配槽(107),第一锁舌装配槽(107)处转配有第一锁舌板(812),第一所舌板上设置有贯穿第一锁舌板的第一锁舌滑柱(813),第一锁舌滑柱(813)与第一锁舌装配槽(107)滑动配合;第一锁舌板(812)上还设置有第一锁舌滑槽(815),限位柱(106)与第一锁舌滑槽(815)滑动配合;所述第三锁钩上凸臂(231)与第一锁舌滑柱(813)离合式触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锁钩(240)设置有第四锁钩上凸臂(241)和第四锁钩下凸点(242),第四锁钩上凸臂(241)与第一锁舌滑柱(813)离合式触接;所述基板(100)上设置有第二锁栓轴,该轴上装配有第二锁栓(620);所述第二锁栓为翼形板,其中部设置有第二锁栓轴孔(621),第二锁栓轴孔(621)与第二锁栓轴转动配合,第二锁栓(620)的上端设置为顶叉,该顶叉两边分别为凸点A (622)和凸点B (623),所述凸点A (622)与第四锁钩下凸点(242)离合式触接,凸点B (623)与第二拉钩(321)、第二推板(322)离合式触接,第二锁栓(620)的下端设置为尾叉,该尾叉与第三弹簧(730)的自由端贴合,第三弹簧的固定端固定在基板(100 )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00)上还设置有转动叉轴(104),该转动叉轴(104)上装配有转动叉(420);所述转动叉(420)的一端设置有转动叉通孔(421),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槽(422)和地锁钩装配孔(423),转动叉通孔(421)与转动叉轴(104)转动配合;开口槽(422)与端柱B (413)滑动配合;转动叉(420)上装配有地锁钩(851 ),地锁钩(851)上设置有地锁钩纵滑槽(852)和地锁钩横滑槽(853);所述地锁钩纵滑槽(852 )与转动叉轴(104 )滑动配合,地锁钩横滑槽(853 )与地锁钩装配孔(423 )通过柱连接,该柱与地锁钩装配孔(423)紧配合,并与地锁钩横滑槽(853)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总传动块(430)上装配有天锁钩传动块(440 ),天锁钩传动块(440 )由一传动炔基板(441)和传动块折板(444 )构成,传动块折板(444)垂直于传动炔基板(441),传动炔基板(441)上设置有天锁钩装配孔(442)和传动块限位孔(443),天锁钩装配孔(442)通过一连接柱与天锁钩(841)连接;所述天锁钩上设置有天锁钩斜滑槽(842 )和天锁钩纵滑槽(843 ),前述连接柱与天锁钩装配孔(442 )紧配合,并与天锁钩斜滑槽(842)滑动配合,天锁钩纵滑槽(843)与限位柱(106)滑动配合;传动块限位孔(443)通过另一连接柱同时与一总传动块装配槽(105)和长槽孔(431)连接,该连接柱与传动块限位孔(443)紧配合,并同时与总传动块装配槽(105)和长槽孔(431)滑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机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长槽孔(431)上分别装配有第三锁舌(831)和第四锁舌(833 ),第三锁舌(831)通过第三锁舌轴(832 )与一个长槽孔和一个总传动块装配槽连接,第四锁舌(833)通过第四锁舌轴(834)于另一个长槽孔和总传动块装配槽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500)还包括一辅助弹子块(560),该辅助弹子块贴设在锁芯壳体(510)上,辅助弹子块(56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钥匙孔(561)与第一钥匙孔(511)对应贯通。
【文档编号】E05B15/10GK103924837SQ201410190984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7日
【发明者】邓建春 申请人:邓建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