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5584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机械传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桌椅脚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部分桌椅凳脚无法实现上下自由升降的功能,已有的升降结构往往结构复杂,且在中国专利CN202504559U涉及的“可升降的桌子”中,将桌角分为上段支撑脚和下段支撑脚来实现升降功能,使得桌椅的整体外观遭到破坏,影响产品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升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升降装置,用于实现桌椅脚的升降,其中,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矩形承载块、旋转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矩形承载块具有内部空腔以及相邻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在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输入孔,所述第二侧面上设有输出孔,所述输入孔、所述输出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内部旋转传动杆和外部旋转传动杆,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所述内部旋转传动杆均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套接于所述内部旋转传动杆的一端且和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内部旋转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输入孔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齿轮通过所述输出孔固定于所述外部旋转传动杆的一端,所述外部旋转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桌椅脚旋转连接。上述升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大小形状相同。上述升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的旋转面和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面相互垂直。上述升降装置,其中,所述内部旋转传动杆与所述驱动机构采用横截面呈六角形的螺杆螺孔匹配连接。上述升降装置,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摇柄,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为斜齿圆锥齿轮。上述升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矩形承载块均为不锈钢材质。上述升降装置,其中,所述外部旋转传动杆与所述桌椅脚为螺纹连接。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化,不影响桌椅脚的外观设计,采用不锈钢材质,耐磨性好,经久耐用,具有实用性。附图说明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升降装置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内部旋转传动杆的传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升降装置与外部桌椅脚连接后的一个侧面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升降装置的斜齿圆锥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升降装置用于实现桌椅脚的升降,包括第一齿轮1、第二齿轮2、矩形承载块0、旋转机构和驱动机构,矩形承载块0具有内部空腔以及相邻的第一侧面3和第二侧面(未示出),在第一侧面3上设有输入孔4,第二侧面上设有输出孔(图中不可见),输入孔4、输出孔与空腔连通。旋转机构包括内部旋转传动杆5和外部旋转传动杆6,第一齿轮1、第二齿轮2、内部旋转传动杆5均位于空腔内,第一齿轮1固定套接于内部旋转传动杆5的一端且和第二齿轮2相互啮合,内部旋转传动杆5的另一端通过输入孔4与驱动机构连接。第二齿轮2通过输出孔固定于外部旋转传动杆6的一端,外部旋转传动杆6的另一端与外部桌椅脚7旋转连接。在本发明的最优实施例中,继续参看图2和图3所示,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2均为斜齿圆锥齿轮且大小形状相同,且第一齿轮1的旋转面和第二齿轮2的旋转面相互垂直。驱动机构设计为摇柄,对于摇柄的形状在此不作限制。内部旋转传动杆5与驱动机构采用横截面呈六角形的螺杆螺孔匹配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摇动驱动机构时,内部旋转传动杆5会随之一起转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齿轮1、第二齿轮2和矩形承载块0均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的升降装置耐磨性好,坚固耐用。继续参看图2,在摇柄的驱动下,第一齿轮1在内部旋转传动杆5的带动下旋转,动能传递到第二齿轮2,在第二齿轮2的带动下,外部旋转传动杆6旋转,由于外部旋转传动杆6与桌椅脚7为螺纹连接,最终实现桌椅脚7的升降调节。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优势在于:相比于传统桌椅升降装置,结构简化,不影响桌椅脚的外观设计,采用不锈钢材质,耐磨性好,经久耐用,具有实用性。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只是作为范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出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