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桥铝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6329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断桥铝型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断桥铝型材,涉及门窗【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断桥铝型材隔热性能不佳,强度不够的问题。其包括通过具有隔热效果的连接条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第一型材包括第一下承管和第一上承管,第一上承管通过第一连接板固定在第一下承管上,第二型材包括第二下承管和第二上承管,第二上承管通过第二连接板固定在第二下承管上,第二上承管的外侧设有挡板,挡板与第二上承管的外侧之间构成用于放置内窗体的内滑槽。第一下承管和第二下承管的相对内侧壁上设有卡接筋,上、下卡接筋之间构成卡槽,连接条设在该卡槽中将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连接固定起来,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之间还设有隔热的用于放置外窗体的U型托槽。
【专利说明】一种断桥铝型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热效果佳,型材强度高的断桥铝型材。

【背景技术】
[0002]铝型材的制造是通过铝棒加热热熔,然后挤压通过模具,从而得到不同截面形状的铝型材,由于铝型材具有美观、轻便、防火等优点,在建筑装潢行业,广泛应用其制作窗户、门、隔断等。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用于制作铝型材的铝合金是具有优良的传热性能,使得室内的保温效果较差,因此需要对其结构进行改造。随着技术的成熟,市场上也出现了具有隔热效果的断桥结构的铝型材,其多采用塑胶条将内外两个铝型材进行固定连接,相邻的铝型材之间还是会因距离过近产生热辐射,使热量在内外铝型材之间发生转移,造成铝型材热传导系数K值的上升,降低隔热效果。另外,传统的断桥铝型材大都是采用片板状的合金板,显得过于单薄,强度不够,使用时无法承载较重的中空隔热隔音玻璃。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热效果佳,型材强度高的断桥铝型材。
[0004]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断桥铝型材,包括通过具有隔热效果的连接条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所述第一型材包括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下承管和第一上承管,第一上承管通过第一连接板固定在第一下承管上,所述第二型材包括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二下承管和第二上承管,第二上承管通过第二连接板固定在第二下承管上,第二上承管的外侧设有挡板,挡板与第二上承管的外侧之间构成用于放置内窗体的内滑槽,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之间还设有隔热的用于放置外窗体的u型托槽。
[0006]上述的一种断桥铝型材,所述第一下承管和第二下承管的相对内侧壁上设有卡接筋,上、下卡接筋之间构成卡槽,连接条设在该卡槽中将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连接固定起来。
[0007]上述的一种断桥铝型材,所述第一连接板设在第一下承管的上表面中部,并与第一下承管的长度方向一致。
[0008]上述的一种断桥铝型材,所述第一上承管的下表面与第一下承管的上表面之间构成外滑槽。
[0009]上述的一种断桥铝型材,所述第二连接板设在第二下承管的上表面内侧边缘处并与第二下承管的上表面内侧边缘保持2?5mm的距离。
[0010]上述的一种断桥铝型材,所述第一下承管和第二下承管的上表面内侧均设有用于安置U型托槽的承台。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具有隔热作用的u型托槽,一方面使得外窗体可以在该U型托槽中滑动,另一方面通过将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的相邻金属表面进行隔离,可有效降低相邻金属表面之间的热辐射量,第一下承管的中空结构、第二下承管的中空结构以及第一下承管和第二下承管之间形成的空腔结构构成了三道保温防线,隔热效果更佳。同时,第一上承管的中空结构和第二上承管的中空结构使得内外窗体可获得更大的接触面积,结构更稳定,强度更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3]图中:1-第一型材、2-第二型材、3-连接条、4-U型托槽、5-卡接筋、6-承台、101-第一下承管、102-第一连接板、103-第一上承管、104-外滑槽、201-第二下承管、202-第二连接板、203-第二上承管、204-挡板、205-凸缘、206-内滑槽、2041-第二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所示,一种断桥铝型材,包括通过具有隔热效果的两条连接条3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型材I和第二型材2,安装在墙体上时,使第一型材I朝向户外,第二型材2朝向室内。第一型材I包括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下承管101和第一上承管103,第一上承管103通过第一连接板102固定在第一下承管101上。第二型材2包括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二下承管201和第二上承管203,第二上承管203通过第二连接板202固定在第二下承管201上。第二上承管203的外侧设有挡板204,挡板204与第二上承管203的外侧之间构成用于放置内窗体的内滑槽206,第二上承管203同时起到支撑内窗体的作用,挡板204的上端内侧设有第二凸缘2041,第二凸缘2041可起到防止内窗体滑脱的作用。第一型材I和第二型材2之间还设有隔热的用于放置外窗体的U型托槽4。
[0016]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下承管101和第二下承管201的相对内侧壁上设有卡接筋5,上、下卡接筋5之间构成卡槽,连接条3设在该卡槽中将第一型材I和第二型材2连接固定起来。第一连接板102设在第一下承管101的上表面中部,并与第一下承管101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上承管103的下表面与第一下承管101的上表面之间构成外滑槽104,外滑槽104和U型托槽4 一起构成外窗体的承接部位,第一上承管103同时起到支撑外窗体的作用,开窗时,使外窗体沿第一上承管103在外滑槽104和U型托槽4内滑动即可。第二连接板202设在第二下承管201的上表面内侧边缘处并与第二下承管202的上表面内侧边缘保持2?5mm的距离。第一下承管101和第二下承管201的上表面内侧均设有用于安置U型托槽4的承台6。
[00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具有隔热作用的U型托槽4,一方面使得外窗体可以在该U型托槽4中滑动,另一方面通过将第一型材I和第二型材2的相邻金属表面进行隔离,可有效降低相邻金属表面之间的热辐射量,第一下承管101的中空结构、第二下承管202的中空结构以及第一下承管101和第二下承管202之间形成的空腔结构构成了三道保温防线,隔热效果更佳。同时,第一上承管103的中空结构和第二上承管203的中空结构使得内外窗体可获得更大的接触面积,结构更稳定,强度更大。
[001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断桥铝型材,包括通过具有隔热效果的连接条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包括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下承管和第一上承管,第一上承管通过第一连接板固定在第一下承管上,所述第二型材包括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二下承管和第二上承管,第二上承管通过第二连接板固定在第二下承管上,第二上承管的外侧设有挡板,挡板与第二上承管的外侧之间构成用于放置内窗体的内滑槽,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之间还设有隔热的用于放置外窗体的U型托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桥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承管和第二下承管的相对内侧壁上设有卡接筋,上、下卡接筋之间构成卡槽,连接条设在该卡槽中将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连接固定起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桥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设在第一下承管的上表面中部,并与第一下承管的长度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断桥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承管的下表面与第一下承管的上表面之间构成外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桥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设在第二下承管的上表面内侧边缘处并与第二下承管的上表面内侧边缘保持2?5mm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桥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承管和第二下承管的上表面内侧均设有用于安置U型托槽的承台。
【文档编号】E06B1/18GK204040755SQ201420134191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4日
【发明者】谢以军 申请人:杭州七友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