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门门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6333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箱门门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门门锁结构,包括箱门本体以及固定在箱门本体上的钥匙开锁机构,所述钥匙开锁机构设置有至少一条锁舌,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钥匙开锁机构的一条锁舌上设置有挡片,所述箱门本体上还设置有一电控阻位器,该电控阻位器用于阻挡所述挡片的移动行程,当所述钥匙开锁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电控阻位器的阻臂可与锁舌上的挡片相抵接以阻止钥匙解锁。其显著效果是:箱门门锁在现有钥匙开锁机构的基础上改装成电子、机械一体化控制的智能门锁,电子密钥与机械钥匙的双重匹配,保证了箱体的安全性能,特别针对公交车投币箱而言,可以有效防止各种非正常开锁情况发生,而且系统简单,控制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箱门门锁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结构,具体为一种用于公交车投币箱的箱门门锁结构。【背景技术】
[000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IC卡已经逐步取代了现金支付功能,但由于城市人口流动性强,IC卡信息还存在地域性限制,因此,现有的公交车往往都是采用刷卡与投币相配合的方式。
[0003]针对投币而言,往往是在靠近车门位置处安放一个投币箱,人员上车时自觉将钱币投放到投币箱中,当公交车收班时再由统一的人员负责开箱清点。然而现有技术中,用于公交车投币箱的箱门锁闭结构往往采用一个简易的金属箱体,箱体的上端设置投币口,在箱体侧壁上开设有箱门,通过普通钥匙和锁具来保证箱体内财物的安全。
[0004]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是:
[0005]采用简单的钥匙开锁机构,钥匙管理比较麻烦,钥匙容易盗取或者复制,容易出现非正常开箱情况,难以确保箱体内的财物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门门锁结构,通过对现有简易钥匙开锁机构进行改进,使其实现电子、机械双重控制,只有当电子密钥与机械钥匙双重匹配时,才能打开箱门,从而保证箱体内的财物安全。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箱门门锁结构,包括箱门本体以及固定在箱门本体上的钥匙开锁机构,所述钥匙开锁机构设置有至少一条锁舌,其关键在于:在所述钥匙开锁机构的一条锁舌上设置有挡片,所述箱门本体上还设置有一电控阻位器,该电控阻位器用于阻挡所述挡片的移动行程,当所述钥匙开锁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电控阻位器的阻臂可与锁舌上的挡片相抵接以阻止钥匙解锁。
[0009]基于上述设计可以发现,当钥匙开锁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由于电控阻位器的干涉作用,仅仅用机械式的钥匙开锁是无法将锁舌收回的,必须先通过电控信号控制电控阻位器的阻臂让位,才能用机械钥匙将箱门打开,从而实现电子、机械双重控制,提高箱体的安全性能。
[0010]作为进一步描述,所述钥匙开锁机构的锁座上设置有上、下两条锁舌,在锁定状态下,所述上、下两条锁舌由中间向两端延伸并伸入到门框上的锁孔中,在解锁状态下,所述上、下两条锁舌由两端向中间缩回并退出所述门框上的锁孔。
[0011]再进一步描述,所述挡片设置在上面一条锁舌上,当所述钥匙开锁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电控阻位器的阻臂抵接在所述挡片的下端。
[0012]当然,也可以作为同等的替换,将所述挡片设置在下面一条锁舌上,当所述钥匙开锁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电控阻位器的阻臂抵接在所述挡片的上端。[0013]电控阻位器的实施方式较多,作为优选,所述电控阻位器为一伸缩式的电磁铁,该电磁铁的伸缩轴为所述阻臂。
[0014]为了便于安装和维护,在所述箱门本体上还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控阻位器阻臂伸出与缩回的控制模块。
[0015]为了实现整个锁定状态的智能化检测,在所述箱门本体上还安装有锁定检测模块和解锁检测模块,且所述锁定检测模块和解锁检测模块均电性连接在所述控制模块上。
[0016]作为优选,所述锁定检测模块和解锁检测模块均为接近开关,当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挡片靠近所述锁定检测模块,当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挡片靠近所述解锁检测模块。
[0017]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0018]箱门门锁在现有钥匙开锁机构的基础上改装成电子、机械一体化控制的智能门锁,电子密钥与机械钥匙的双重匹配,保证了箱体的安全性能,特别针对公交车投币箱而言,可以有效防止各种非正常开锁情况发生,而且系统简单,控制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挡片3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有挡板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如图1所示,一种箱门门锁结构,包括箱门本体I以及固定在箱门本体I上的钥匙开锁机构2,所述钥匙开锁机构2的锁座上设置有上、下两条锁舌,在锁定状态下,所述上、下两条锁舌由中间向两端延伸并伸入到门框上的锁孔中,在解锁状态下,所述上、下两条锁舌由两端向中间缩回并退出所述门框上的锁孔。
[0024]当然,实施过程中,也可以根据箱门的大小或者刚性需求,配置不同的钥匙开锁机构2,使其具有不同数量的锁舌。
[0025]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在箱体8的侧面设置所述箱门本体I,在所述钥匙开锁机构2的上面一条锁舌上设置有挡片3,在箱门本体I上还设置有一电控阻位器4,该电控阻位器4用于阻挡所述挡片3的移动行程,当所述钥匙开锁机构2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电控阻位器4的阻臂可与锁舌上的挡片3相抵接以阻止钥匙解锁。
[0026]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电控阻位器4为一伸缩式的电磁铁,该电磁铁的伸缩轴为所述阻臂,当所述钥匙开锁机构2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电控阻位器4的阻臂抵接在所述挡片3的下端。
[0027]为了实现一体化安装,在所述箱门本体I上还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控阻位器4阻臂伸出与缩回的控制模块5,该控制模块5主要用于接收电控阻位器4的电子密钥,可以是基于无线的控制,也可以是基于有线的控制,作为本领域技术而言,利用一控制器控制伸缩式的电磁铁属于公知技术,再次不再赘述。
[0028]为了进一步实现箱门门锁状态的智能监控,在所述箱门本体I上还安装有锁定检测模块6和解锁检测模块7,且所述锁定检测模块6和解锁检测模块7均电性连接在所述控制模块5上。
[0029]为了便于实施,所述锁定检测模块6和解锁检测模块7均为接近开关,当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挡片3靠近所述锁定检测模块6,当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挡片3靠近所述解锁检测模块7。
[0030]通过设置相应位置的接近开关,从而可以实时检测锁舌的移动状况,便于实现智能监控,进一步保证箱体内的财物安全。
[0031]从图1和图3还可以看出,在实施过程中,为了防止人为破坏控制电路和锁具结构,所述箱门本体I是通过上端的套筒9和下端的销轴10连接在箱体8上的,箱门本体I上的控制模块5的电源线或/和控制线均通过套筒9引出箱门并伸入箱体8中,在箱门本体I内侧的门面上还安装有一块屏蔽板11,整个箱门形成一个暗箱,即使在开门状况下,也难以对锁具结构和控制电路进行篡改或者破坏。
[0032]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作出多种类似的表示,如:改变电控阻位器4实施方式,将伸缩式电磁铁改为旋转式电磁铁,或者改为电机丝杆结构等等,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箱门门锁结构,包括箱门本体(I)以及固定在箱门本体(I)上的钥匙开锁机构(2),所述钥匙开锁机构(2)设置有至少一条锁舌,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钥匙开锁机构(2)的一条锁舌上设置有挡片(3),所述箱门本体(I)上还设置有一电控阻位器(4),该电控阻位器(4)用于阻挡所述挡片(3)的移动行程,当所述钥匙开锁机构(2)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电控阻位器(4)的阻臂可与锁舌上的挡片(3)相抵接以阻止钥匙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门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开锁机构(2)的锁座上设置有上、下两条锁舌,在锁定状态下,所述上、下两条锁舌由中间向两端延伸并伸入到门框上的锁孔中,在解锁状态下,所述上、下两条锁舌由两端向中间缩回并退出所述门框上的锁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箱门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3)设置在上面一条锁舌上,当所述钥匙开锁机构(2)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电控阻位器(4)的阻臂抵接在所述挡片(3)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箱门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3)设置在下面一条锁舌上,当所述钥匙开锁机构(2)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电控阻位器(4)的阻臂抵接在所述挡片(3)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一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箱门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阻位器(4)为一伸缩式的电磁铁,该电磁铁的伸缩轴为所述阻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箱门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门本体(I)上还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控阻位器(4 )阻臂伸出与缩回的控制模块(5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箱门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门本体(I)上还安装有锁定检测模块(6 )和解锁检测模块(7 ),且所述锁定检测模块(6 )和解锁检测模块(7 )均电性连接在所述控制模块(5)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箱门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检测模块(6)和解锁检测模块(7)均为接近开关,当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挡片(3)靠近所述锁定检测模块(6),当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挡片(3)靠近所述解锁检测模块(J)。
【文档编号】E05B47/00GK203769474SQ201420134408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4日
【发明者】陆洋, 邱昭, 杨艾妮, 魏书婷, 李勇, 张礼 申请人:重庆戴普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