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波烹调器的烤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5331发布日期:2018-11-30 19:0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光波烹调器组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光波烹调器的烤盘。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源上置光波烹调器是利用光波管通电产生光能和高温热能,将放置在烤盘上的食物进行加热、烤制的烹饪工具。具有节能、环保、加热均匀、操作简便的优点。随着人们对烹饪手法不断革新、对食物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市场上逐渐出现了开放型的光波烹调器。该种热源上置光波烹调器由炉头、烤盘和底座组成,烤盘上的转轴与底座上的轴孔可旋转套接,炉头设置于烤盘上侧。工作时,炉头向烤盘发出辐射热对放置在烹烤盘上的食物进行烘烤;烤盘可以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驱动旋转,从而方便使用者取放食物。烤盘的上表面向中部凹陷,在中部设有漏油孔,使食物在烤炙过程中产生的油水可以顺利从漏油孔排出,使食物的烤炙效果更好。但现有烤盘的漏油孔采用中心排油结构,即转轴为中空结构,由于只有一个漏油孔,而且漏油孔的竖向长度长,容易发生堵塞,并且采用电驱动时,底座上的驱动结构比较复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容易发生堵塞、清洗方便的光波烹调器的烤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光波烹调器的烤盘,包括:盘体和烤盘底侧中部向下延伸的烤盘转轴,所述盘体中部位于所述烤盘转轴外侧的位置设有若干贯穿盘体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漏油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光波烹调器的烤盘采用侧部排油结构,由于设置多个漏油孔,而且漏油孔的竖向长度短,所以不容易发生堵塞;由于漏油孔的竖向长度短,烤盘清洗更容易;另外上,如果应用本发明的光波烹调器配设置电驱动功能,本发明采用侧部排油结构方便烤盘转轴与驱动装置的轴出端连接,使结构更简单。进一步,所述漏油孔围绕盘体的中心呈环形阵列布置,使盘体排油区域分配均匀,烹调过程中,盘体各个区域油水都能迅速地流向对应的漏油孔。进一步,盘体上表面中心设有凸台,凸台外周设有集油槽,漏油孔设置在集油槽上,所述集油槽的设置使盘体上油脂等油水能集中流向漏油孔,提高烤盘漏油效率。进一步的,所述集油槽外侧壁设计成向漏油孔倾斜的导油面,使盘体内的油水集中、快速地流向漏油孔。进一步,所述盘体上侧均布设有若干自盘体边缘向盘体中部延伸的导油凸条,相邻的导油凸条之间为导油区间,所述漏油孔设置于对应的导油区间的内端。所述导油区间与漏油孔的配合设置,使盘体内的油水能定向流向对应的漏油孔。进一步的,所述漏油孔为腰型孔,所述导油区间的内端宽度小于对应漏油孔的周向宽度,保证漏油孔能及时排出从对应导油区间流出的油水。优选的,各个漏油孔环绕所述烤盘转轴布置;所述盘体的半径为R,与盘体边缘间距最小的漏油孔边缘与盘体中心的距离为r′,与盘体边缘间距最大的漏油孔边缘与盘体中心的距离为r″,各个漏油孔的面积为ai,漏油孔的总面积为s1,分布漏油孔的区域面积为s2;漏油率为P;上述R、r′、r″、ai、s1、s2和P之间满足以下关系:r’=β·R(β∈[0.1,0.35]);采用上述方式设置漏油孔,烹调食物产生的液体集中流向盘体中部,经漏油孔排出。分布漏油孔的区域环绕转轴设置,能使盘体上的液体分散地流入各个漏油孔内,提高漏油效率;合理地控制漏油率,既能满足烹制食物时快速排走油脂、汁液的需求,也能确保盘体设置漏油孔的区域具有足够的刚性。优选的,所述各个漏油孔的形状相同;所述漏油孔的外端与盘体边缘中心的距离为r′,所述漏油孔内端与盘中心的距离为r″。为了提高漏油孔的排油效率,所述漏油孔为条型孔,所述条型孔式的漏油孔有以下两种设置方式:第一种:所述漏油孔围绕盘体的中心呈环形阵列布置,所述漏油孔为条型孔,漏油孔的长度沿烤盘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漏油孔的径向宽度为w1,周向预设计长度为w2,漏油孔之间的周向间距为D,漏油孔中心与盘体中心的距离为r,设漏油孔的数量为N,N满足以下关系:其中:3mm≤w1≤15mm;10mm≤w2≤25mm;5mm≤D≤25mm;20mm≤r≤50mm;N取整数得N’,周向设计长度为w2’;第二种:所述漏油孔围绕盘体的中心呈环形阵列布置,所述漏油孔为条型孔,漏油孔的长度沿烤盘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漏油孔的径向宽度为w1,周向预设宽度为w2,漏油孔之间的周向间距为D,漏油孔中心与盘体中心的距离为r,设漏油孔的数量为N,N满足以下关系:其中3mm≤w1≤40mm;3mm≤w2≤15mm,5mm≤D≤25mm;20mm≤r≤50mm;N取整数得N’,周向设计长度为w2’;附图说明图1为应用本发明的光波烹调器主机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波烹调器的烤盘立体图1;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波烹调器的烤盘主视图;图4为图3中A区域放大图;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波烹调器的烤盘立体图2;图6为应用本发明的光波烹调器主机仰视图;图7为应用本发明的光波烹调器主机的底座爆炸图1;图8为应用本发明的光波烹调器主机的底座爆炸图2;图9为应用本发明的光波烹调器主机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6,本发明提供的光波烹调器的烤盘,包括盘体2和烤盘底侧中部向下延伸的烤盘转轴201,所述盘体中部位于所述烤盘转轴201外侧的位置设有若干贯穿盘体2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漏油孔20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光波烹调器的烤盘采用侧部排油结构,由于设置多个漏油孔202,而且漏油孔202的竖向长度短,所以不容易发生堵塞;由于漏油孔202的竖向长度短,烤盘清洗更容易;另外上,如果应用本发明的光波烹调器配设置电驱动功能,本发明采用侧部排油结构方便烤盘转轴201与驱动装置的轴出端连接,使结构更简单所述烤盘转轴201上设有便于驱动装置输出轴插入的输轴通孔201A。参见图1至图4,所述漏油孔围绕盘体2的中心呈环形阵列布置,使盘体2排油区域分配均匀,烹调过程中,盘体2各个区域油水都能迅速地流向对应的漏油孔。盘体2上表面中心设有凸台205,凸台205外周设有集油槽204,漏油孔202设置在集油槽204上,所述集油槽206的设置使盘体2上油脂等油水能集中流向漏油孔202,提高烤盘漏油效率。参见图3,所述盘体2上侧均布设有若干自盘体2边缘向盘体2中部延伸的导油凸条203,相邻的导油凸条203之间为导油区间203A,所述漏油孔202的数量与所述导油区间的数量一致,并且各个漏油孔202设于对应的导油区间203A的内端。所述导油区203A间与漏油孔202的配合设置,使盘体2内的油水能定向流向对应的漏油孔202。参见图1、图5和图6,所述集油槽204外侧壁设计成向漏油孔202倾斜的导油面,使导油区间内的油水能快速流向漏油孔。所述漏油孔为腰型孔,所述导油区间的内端宽度小于对应漏油孔的周向宽度,保证漏油孔能及时排出从对应导油区间流出的油水。参见图2至图5,所述漏油孔202的下侧设有向下延伸的导油壁202A,所述导油壁202A的设置,能导引经漏油孔202流出的油水沿导油壁202A流动,从而使油水能准确流向漏油孔202的下方,避免油水粘连于烤盘的底部。所述漏油孔202围绕盘体2的中心呈环形阵列布置,相邻漏油孔202的导油壁202A之间连接有加强壁206,所述加强壁206与所述导油壁202A形成加强环207。加强壁206与导油壁202A形成加强环207的设置方式,有效地提高盘体在漏油孔202部位的结构强度,防止盘体变形,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加强环207形成的封闭的内侧区域,在使用时可以有效地阻隔油水往外侧渗出,从而使油水能准确流向漏油孔202的下方。参见图2至图5,为了使漏油孔202的设置合理,满足盘体2漏油效率和刚度的要求,所述漏油孔202设有两个以上,各个漏油孔202环绕所述烤盘转轴201布置;所述盘体2的半径为R,与盘体2边缘间距最小的漏油孔202边缘与盘体2中心的距离为r′,与盘体2边缘间距最大的漏油孔202边缘与盘体2中心的距离为r″,各个漏油孔202的面积为ai,漏油孔202的总面积为s1,分布漏油孔202的区域面积为s2;漏油率为P;上述R、r′、r″、ai、s1、s2和P之间满足以下关系:r’=β·R(β∈[0.1,0.35]);采用上述方式设置漏油孔202,烹调食物产生的液体集中流向盘体2中部,经漏油孔202排出。分布漏油孔202的区域环绕转轴201设置,能使盘体2上的液体分散地流入各个漏油孔202内,提高漏油效率;合理地控制漏油率,既能满足烹制食物时快速排走油脂、汁液的需求,也能确保盘体2设置漏油孔202的区域具有足够的刚性。参见图7和图8,所述各个漏油孔202的形状一样时,所述漏油孔202的个数为η,s1=η·ai(η∈N+,η≥3),使各个漏油孔202的漏油效率一致,设置漏油孔202的个数大于等于3,能使漏油孔202的分布区域更广,若漏油孔202个数过小,为了确保漏油效率,设计人员可能需要增大漏油孔202面积才能漏油效率,单个的漏油孔202面积过大,会降低盘体2该区域的刚性。各个漏油孔202环绕所述烤盘转轴201均匀布置;对于各个漏油孔202形状相同的情况,所述漏油孔202的外端与盘体2边缘中心的距离为r′,所述漏油孔202内端与盘体2中心的距离为r″,所述各个漏油孔202均匀布置,使烤盘各个区域的漏油效率相等。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参见图7和图8,为了提高漏油孔202的排油效率,所述漏油孔202为条型孔,所述条型孔式的漏油孔202有以下两种设置方式:第一种:所述漏油孔202围绕盘体2的中心呈环形阵列布置,漏油孔202的长度沿烤盘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漏油孔202的径向宽度为w1,周向预设计长度为w2,漏油孔202之间的周向间距为D,漏油孔中心与盘体2中心的距离为r,设漏油孔202的数量为N,N满足以下关系:其中:3mm≤w1≤15mm;10mm≤w2≤25mm;5mm≤D≤25mm;20mm≤r≤50mm;N取整数得N’,周向设计长度为w2’;以下根据上述方法提供三个实施例,其中实施例三为与说明书附图对应的优选方案(π取3.14):r(mm)D(mm)w2(mm)N(mm)N’(mm)w2’(mm)实施例一2025252.51316.8实施例二5051020.9219.95实施例三3410168.21816.69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为了方便加工制造,w2’的误差在1mm以内是允许的,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第二种(该种方案图中未示):所述漏油孔202围绕盘体2的中心呈环形阵列布置,漏油孔202的长度沿烤盘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漏油孔202的径向宽度为w1,周向预设宽度为w2,漏油孔202之间的周向间距为D,漏油孔202中心与盘体2中心的距离为r,设漏油孔的数量为N,N满足以下关系:其中3mm≤w1≤40mm;3mm≤w2≤15mm,5mm≤D≤25mm;20mm≤r≤50mm;N取整数得N’,周向设计长度为w2’;本发明的上述的漏油孔的设置方式,可以在保证烤盘结构强度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排油效率,制造商可以根据烤制不同大小食物的需要设计漏油孔的参数,满足不同的使用场合。以下提供一种应用本发明的光波烹调器主机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9,本发明的光波烹调器主机,包括底座1和烤盘,所述烤盘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底座1有驱动装置,所述烤盘底侧中部设有向下延伸的烤盘转轴201;所述烤盘中部位于所述烤盘转轴201外侧的位置设有贯穿烤盘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漏油孔202;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有底座轴孔102,所述底座轴孔102的外侧环设有收集所述漏油孔202排出液体的的汇油槽101,所述汇油槽101底侧设有汇油槽排油孔101A,所述底座1设有收集所述汇油槽排油孔101A的排出液体的油盒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光波烹调器主机烤盘采用侧部排油结构,由于设置多个漏油孔202,而且漏油孔202的竖向长度短,所以不容易发生堵塞;由于漏油孔202的竖向长度短,烤盘清洗更容易;另外,在烹调过程中,旋转烤盘可以使食物烹调效果更好,而且方便使用者取放食物,使用者可以采用手动或电驱动的方式使烤盘旋转。如果配设置电驱动功能,本发明采用侧部排油结构方便烤盘转轴201与驱动装置的轴出端连接,使结构更简单。参见图6至图9,所述底座1包括基座1A和面盖1B,所述基座1A设有上侧开口的基座槽1A1,所述底座轴孔102于所述面盖1B中部,所述汇油槽101设置在面盖1B上,所述面盖1B盖合于所述基座槽1A1的开口侧。所述基座槽1A1的设置,使面盖1B与基座1A底侧之间形成隔热腔,其能有效防止面盖1B上的热量传向底座1的底部,避免底座1的底部温度过高。所述油盒4设置于所述基座槽1A1底部的下侧,所述基座槽1A1内设有连通所述汇油槽排油孔101A与油盒4的排油通道;所述汇油槽排油孔101A设有向下延伸的导油翻边101B,所述导油翻边101B插入所述排油通道内。所述油盒4设置于所述基座槽1A1下侧便于拆卸,清洗;所述导油翻边101A与排油通道的配合设置,使汇油槽101内液体能准确流向排油通道。参见6至图9,所述汇油槽排油孔101A设置于所述汇油槽101外沿,所述汇油槽101底侧向所述汇油槽排油孔101A一侧倾斜。所述汇油槽排油孔101A的设置位置与汇油槽101的倾斜结构配合的方式,能防止液体在汇油槽101内积存。所述汇油槽101中部设有隆起103,所述汇油槽排油孔101A设于所述隆起103与汇油槽101侧壁之间。所述隆起103的设置,使在汇油槽101内的液体能集中流向汇油槽排油孔101A。参见图1至图9,当底座1上设置电驱动装置时,所述烤盘转轴201插入所述底座轴孔102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烤盘由驱动装置旋转驱动。电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烤盘转轴201通过轴孔插拔结构周向固定连接。所述拔插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烤盘转轴201内的轴向设置的转轴孔201A,所述转轴孔201A的形状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的形状相适配;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可拆卸插入转轴孔201A内与其周向固定连接。上述烤盘转轴201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的连接方式,结构简单,便于烤盘的安装与拆卸。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轴孔拔插结构,是指插入轴与轴孔插拔连接后可以达到周向固定,并且实现两者的同步驱动的连接结构。如上述的烤盘转轴201可以为多边形轴,如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或正六边形轴,上述转轴孔201A对应的为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或正六边形孔;或者烤盘转轴201其它形状,如D字形轴,同样转轴孔201A对应为D字形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该种方案图中未示),所述拔插结构包括所述烤盘转轴201,及设置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顶部设有供所述驱动杆插入的输出轴通孔;所述转轴201插入所输出轴通孔内与其周向固定连接。参见图6至图9,所述底座包括基座1A和面盖1B,所述基座1A设有上侧开口的基座槽1A1,所述底座轴102孔设置于所述面盖1B中部,所述面盖1B盖合于所述基座槽1A1的开口侧;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设置于所述基座槽1A1底部的下侧,所述基座槽1A1底部设有基座槽轴孔1A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301穿过所述基座槽轴孔1A3,与所述烤盘转轴201连接。所述基座槽1A1的设置,使面盖1B与基座底座1A侧之间形成隔热腔,其能有效防止面盖1B上的热量传向底座1的底部,避免底座1的底部温度过高。所述底座1设有收集所述汇油槽排油孔101A的排出液体的油盒4。所述油盒4设置于所述基座槽1A1底部的下侧,所述基座槽1A1内设有连通所述汇油槽排油孔101A与油盒4的排油通道1A2;所述汇油槽排油孔101A设有向下延伸的导油翻边101B,所述导油翻边101B插入所述排油通道1A2内。所述油盒4设置于所述基座槽1A1下侧便于拆卸,清洗;所述导油翻边101B与排油通道1A2的配合设置,使汇油槽101内液体能准确流向排油通道1A2。为了适配底座1采用基座1A和面盖1B的技术方案,防止汇油槽101的液体流入基座1A1,驱动装置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驱动电机301的输出轴与烤盘转轴201之间的转接件5;所述转接件包括设于上端的转接件输出轴501和设于下端的圆柱形的下连接部502;所述转接件输出轴501与烤盘转轴201通过拔插结构周向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下连接部502下端中部设有转接轴孔,所述下连接部502插入所述基座槽轴孔1A3内,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301与所述转接轴孔周向固定连接。所述转接件5的设置能防止液体经基座槽轴1A3孔流向驱动电机3。参见图6,为了使驱动装置与漏油结构配合更合理,本实施例优选以下方案:所述驱动电机3设置于所述基座1A底侧的中部,所述油盒4呈U形;所述基座1A底侧位于驱动电机3外侧的位置设有油盒插槽401,所述油盒4的上端设有与所述油盒插槽401相配合的卡沿402,所述油盒4通过卡沿402抽屉式设于油盒插槽401上,使所述油盒4围在所述驱动电机3的外侧。所述油盒4采用U型结构,驱动电机3与油盒4设置的配合程度高,既能保证油盒4的容积足够大,也能节省油盒4与驱动电机3整体的设置体积。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