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体和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5768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锅体和锅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锅具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锅体和锅具。
背景技术
:在对锅体内的食物进行加热时,热量从锅体底部朝锅壁部分传递,由于锅体底部各部分与热源接触的情况各不相同,使得锅体底部各部分受热情况不一致,从而导致锅体内食物受热不均匀。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锅体,旨在提高锅体导热的均匀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锅体,包括锅底及锅壁,所述锅底包括内锅层和外锅层,所述内锅层和外锅层之间形成一密闭空腔,该密闭空腔内设有导热层,且所述导热层的状态随温度变化在固态和液态之间变化。优选地,所述导热层为低熔点金属层或者合金层。优选地,所述导热层熔点在45℃至130℃。优选地,所述导热层熔点在50℃至100℃。优选地,所述外锅层沿锅壁的轴向方向延伸至所述锅壁,并与锅壁的外侧壁连接。优选地,所述外锅层的周壁外表面与所述锅壁的外表面平齐。优选地,所述内锅层与外锅层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优选地,所述导热层部分填充所述空腔。优选地,所述空腔包括位于所述锅体底部的第一空腔,及位于所述锅体侧面的第二空腔,所述导热层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并全部填充所述第一空腔。优选地,所述锅壁包括由下至上一体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内锅层连接,且所述锅体在第一段处的内径小于在所述第二段处的 内径。优选地,所述第一段相对所述内锅层竖直设置,或者,所述第一段朝内凸出。优选地,所述第一段的高度为5mm至40mm。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锅具,所述锅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包括锅底及锅壁,所述锅底包括内锅层和外锅层,所述内锅层和外锅层之间形成一密闭空腔,该密闭空腔内设有导热层,且所述导热层的状态随温度变化在固态和液态之间变化。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内锅层与外锅层之间填充导热层,当锅体被加热时,热量经外锅层传递至导热层,由于导热层的熔点较低,因此,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导热层熔化呈液态,该呈液态的导热层各处温度均相同,从而能够将热量均匀地传递至内锅层,使得内锅层受热更加均匀,以加热锅体内的食物。同时,当锅体因使用不当而干烧时,由于导热层具有较高的沸点,因此该导热层较难气化,能够避免气化而造成封闭空腔的压强过高,从而可减小危险性。且由于该导热层在常温下为固态,能够方便锅体的加工与复合。进一步地,由于在内锅层外侧增加一层外锅层,有利于对内锅层起到保护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锅体一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锅体另一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锅体又一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锅体再一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10内锅层103沉积区120锅壁104环流区121第一段130圆弧段122水平段200导热层123第二段201空腔124导流段300外锅层125阻挡段310底壁101快速升温区320周壁102对流区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发明中若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其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 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提出一种锅体,该锅体用于盛放食物,可与电饭煲、电高压锅、电炖锅等锅具配合使用或者可直接置于电磁炉或明火上用于加热食物。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锅体一实施例中的具体结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锅体大致呈桶形,包括锅底及锅壁120,所述锅底包括内锅层110和外锅层300,所述内锅层110和外锅层300之间形成一密闭空腔201,该密闭空腔201内设有导热层200,且所述导热层200的状态随温度变化在固态和液态之间变化。本实施例中,锅壁120和锅底优选采用相同材质,如食品级的不锈钢制成,如此,使得锅体各处颜色相同,有利于美观。当然,锅壁120和锅底也可采用不同材质制成。本发明中并不对锅体的材料进行限定。内锅层110与锅壁120优选为一体成型,且两者之间通过圆弧段130过渡连接,圆弧段130的半径优选为10mm至15mm。内锅层110与锅壁120通过圆弧段130过渡连接的方式,能够减小内锅层110与锅壁120连接处应力集中现象的产生。外锅层300与锅具的加热盘直接接触,为直接受热面,并通过导热层200的导热作用而将热量传递至内锅层110,以加热内锅层110内的食物。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内锅层110与外锅层300之间填充导热层200,当锅体被加热时,热量经外锅层300传递至导热层200。由于导热层200的熔点较低,因此,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导热层200熔化呈液态,该呈液态的导热层200各处温度均相同,从而能够将热量均匀地传递至内锅层110,使得内锅层110受热更加均匀,以加热锅体内的食物。同时,当锅体因使用不当而干烧时,由于导热层200具有较高的沸点,因此该导热层200较难气化,能够避免气化而造成封闭空腔201的压强过高,从而可减小危险性。且由于该导热层200在常温下为固态,能够方便锅体的加工与复合。另外,由于导热层会在固态与液态之间变化,就算在锅体复合阶段固体的导热层由于工艺的偏差没有完全的与锅底对准,比如发生了较大的偏离,在加热烹饪的时候也可通过转化形态恢复。进一步地,由于在内锅层110外侧增加一层外锅层300,有利于对内锅层110起到保护作用。优选地,所述导热层200为低熔点金属层或合金层。本实施例中导热层200的熔点优选为45℃至130℃,导热层200的熔点大于45℃,保证常温下是固态,方便锅体的复合加工;导热层200的熔点小于130℃,这样可以保证在压力烹饪的情况下导热层200为熔化状态。优选地,导热层200的熔点为50℃至100℃,若熔点太低,则导热层200过早熔化,使得锅体内食物的预热时间过短,不利于在前期时食物温度的缓慢上升;若熔点过高,则该合金需要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实现熔化,即该锅体需要与高压锅配合使用。而本实施例中导热层200的熔点优选为50℃至100℃,如此既可保证食物的预热时间,也可保证在常规的烹饪状态下导热层200可为熔化的状态,从而有利于加热锅内食物。本实施例中,导热层200优选为巴氏合金或伍德合金。巴氏合金或伍德合金的导热效果较好,能够实现迅速导热,且熔点范围也适宜。如图1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锅层300沿锅壁120的轴向方向延伸至所述锅壁120,并与锅壁120的外侧壁连接。本实施例中,外锅层300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壁310和周壁320,且该底壁310位于内锅层110下方,周壁320则延伸至锅壁120上,并与之固定。具体地,周壁320可延伸至与锅壁120平齐,以全部包裹锅壁120;或者周壁320延伸至部分包覆锅壁120,如,延伸至圆弧段130上,而包覆圆弧段130,以加强该圆弧段130处的结构强度。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也可仅在内锅层110的下方设置外锅层300,而使得锅底的厚度大于锅壁120的厚度,既有利于锅底的均匀导热,又能够避免锅壁120过厚,从而可节省材料。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锅壁120和内锅层110采用拉伸的方式一体成型,外锅层300与锅壁120焊接固定。优选地,所述外锅层300与所述内锅层110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本实施例中,由于外锅层300内表面与内锅层110外表面的距离处处相等,使得空腔201的形状更加规则,空腔201内的导热层200具有相同的厚度,且该导热层200在空腔201内的分布更加均匀,从而能够提高导热层200导热的均匀性。优选地,所述外锅层300的周壁320的外表面与所述锅壁120的外表面平齐。本实施例中,周壁320与锅壁120平齐,可保证整个锅体的外表面光滑平整,有利于锅体美观。优选地,所述导热层200部分填充所述空腔201。本实施例中,导热层200未填满空腔201,能够为导热层200在改变形态后膨胀而预留空间,如此,能够避免因导热层200膨胀而导致锅体变形。具体地,所述空腔201包括位于所述锅体底部的第一空腔,及位于所述锅体侧面的第二空腔,所述导热层200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并全部填充所述第一空腔。如此,可以保证锅体底部全填充有导热层200,使得锅体底部加热均匀。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导热层200也可填充至与圆弧段130的顶端平齐,这样既能够保证内锅层110均与导热层200接触,有利于内锅层110各处温度均匀,又能够使得圆弧段130也受热,使得锅体圆弧段130以下的部分受热均匀,从而将热量均匀地向上传递。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导热层200也可全部填充空腔201。优选地,如图1所示,上述锅体中,所述锅壁120包括由下至上一体设置的第一段121和第二段123,所述第一段121与所述内锅层110连接,且所述锅体在第一段121的内径小于在所述第二段123的内径。本实施例中,锅体呈下窄上宽的形状。具体地,锅壁120可以是从下到上,内径逐渐增大;或者,锅壁120的内径也可以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或者,锅壁120的内径可以是先保持不变,再逐渐增大等;当然,本发明中,锅壁120的内径在第一段121处也可以是变化的,如第一段121的内表面在沿锅体轴线方向上可以呈波浪形或锯齿形等。本实施例中,外锅层300延伸至第二段123,如此能够保证第一段121的外侧被外锅层300包围,使得导热层200可与第一段121接触,而使得第一段121顶端至内锅层110之间的区域能够迅速升温,该区域从而成为快速升温区101。通过将锅体设置成下窄上宽的形式,使得锅体被分成三个区域,即靠近内锅层110部分的快速升温区101,位于快速升温区101上方的对流区102,及位于对流区102周缘的沉积区103,当锅体内的食物被加热时,,特别是当该锅体用于煮汤时,快速升温区101内的汤液温度迅速升高,并与对流 区102内的汤液发生垂直对流,沉积在内锅层110部分的碎渣也随着汤液上升,且随着汤液的沸腾,碎渣朝沉积区103运动。由于沉积区103是位于对流区102的周缘,并与快速升温区101错开,因此该沉积区103内的对流现象较弱,同时加上快速升温区101汤液的上升作用,使得碎渣沉积在沉积区103内。由于对流区102内碎渣明显减少,使得对流区102内的汤液的对流更加顺畅。请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锅体一实施例中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121和所述第二段123均相对所述内锅层110竖直设置。具体地,第一段121相对第二段123朝内错开设置,外锅层300延伸至所述第二段123的下端部,并与该下端部焊接成一体,且外锅层300的周壁320与锅壁120平齐,如此,可保证锅体的外表面光滑平整,有利于锅体美观。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段121和第二段123之间通过一水平段122连接,如此能够保证碎渣沉积在该水平段122上,从而保证对流的顺畅。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段121和第二段123之间也可通过倾斜段连接。具体地,快速升温区101内的汤液温度迅速升高,并与对流区102内的汤液发生垂直对流。沉积在内锅层110部分的汤料的碎渣也随着汤液上升,且随着汤液的沸腾,当碎渣到达对流区102的顶端时,碎渣会朝四周扩散,而朝沉积区103运动。由于沉积区103是位于对流区102的周缘,并与快速升温区101错开,因此该沉积区103内的对流现象较弱,即汤液流动较为缓慢。同时加上快速升温区101汤液的上升作用,该上升的汤液的力作用在沉积区103与对流区102的交界处,而将碎渣挤压在沉积区103内,且由于沉积区103的下端具有一水平段122,使得碎渣沉积在沉积区103内,而减少滑落。由于对流区102内碎渣明显减少,因此使得对流区102内的汤液的对流更加顺畅。第一段121的高度,即水平段122距离内锅层110的垂直距离为d,该d的值优选为5mm至40mm。若d值过大,则第一段121所围成的区域的高度过高,使得该区域内的上方部分温度上升过慢,即上方与下方发生明显对流,该对流处的碎渣无法到达沉积区103内,而阻碍汤液其它部位的对流。若d值过小,即真正的快速升温区101的高度要超出第一段121的顶端,也即在 沉积区103内也存在快速升温区101,使得朝两侧扩散堆积在沉积区103内的碎渣,又随着沉积区103内的快速升温的汤液而不断向上运动,从而阻碍对流。因此本实施例中将d值优选设置在5mm至40mm之间,有利于碎渣沉积在沉积区103内,保证对流的顺畅。请参照图3,图3示出了本发明锅体又一实施例中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121相对所述内锅层110竖直设置;所述锅体在第二段123的内径从下到上逐渐增大。具体地,第一段121的内表面为平面,并竖直设置,使得锅体在第一段121处的内径保持不变,且第一段121所围成的区域形成快速升温区101,该区域因与内锅层110直接接触,热量传递快,使得汤液温度迅速升高。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段123沿锅体的径向朝锅体外凸出,使得锅体在第二段123处的内径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当然,第二段123的内表面还可以是平面,并倾斜设置。第二段123所围成的区域形成对流区102和沉积区103,其中,对流区102位于锅体的中央,并呈圆柱形,且对流区102的内径等于快速升温区101的内径,沉积区103则环设于对流区102的周缘。具体地,快速升温区101内的汤液温度迅速升高,并与对流区102内的汤液发生垂直对流。沉积在内锅层110部分的汤料的碎渣也随着汤液上升,且随着汤液的沸腾,当碎渣到达对流区102的顶端时,碎渣会朝四周扩散,而朝沉积区103运动。由于沉积区103是位于对流区102的周缘,并与快速升温区101错开,因此该沉积区103内的对流现象较弱,即汤液流动较为缓慢。同时加上快速升温区101汤液的上升作用,该上升的汤液的力作用在沉积区103与对流区102的交界处,而将碎渣挤压在沉积区103内,使得碎渣沉积在沉积区103内。由于对流区102内碎渣明显减少,因此使得对流区102内的汤液的对流更加顺畅。第一段121的顶端距离内锅层110的垂直距离为d,该d的值优选为5mm至40mm,同样有利于碎渣沉积在沉积区103内,保证对流的顺畅。另外,在这个较小的垂直距离d内有利于保证锅体在发生倾斜时,绝大部分的液态导流层还是位于锅底。请参照图4,图4示出了本发明锅体再一实施例中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朝内凸设,如此,第一段能够形成一凸部,该凸部具有阻挡作用,能够将部分碎渣阻挡回锅体底部。具体地,所述第一段包括由下至上一体设置的导流段124和阻挡段125,所述导流段124与所述内锅层110连接,所述阻挡段125与所述第二段123连接,且所述阻挡段125所围成的锅体的内径小于所述导流段124所围成的锅体的内径,所述第二段123为沉积段,所述沉积段处的内径从下到上逐渐增大。由于阻挡段125处的内径小于导流段124处的内径,而沉积段处的内径从下到上逐渐增大,即阻挡段125处的锅体相当于形成一颈部,而对碎渣起到阻挡作用。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阻挡段125沿锅体的径向朝所述锅体内凸出,所述导流段124沿锅体的径向朝所述锅体外凸出,因此锅体的形状即类似于形成腰形。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导流段124也可为竖直设置。具体地,第一段所围成的区域形成快速升温区101,由于与内锅层110连接的导流段124处的汤液并不与内锅层110直接接触,为间接受热,因此与内锅层110接触的汤液温度升高后,部分汤液会朝四周运动,并沿着导流段124的圆弧面流动,且在阻挡段125的凸起部位的阻挡作用下,而环流回内锅层110,此时,部分碎渣随着环流的汤液回落到内锅层110。因此阻挡段125对碎渣具有阻挡作用,能够减少碎渣的上升。本实施例中,靠近导流段124的区域形成环流区104。第二段123的具体结构,以及沉积区103和对流区102的具体位置与上一实施例的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阻挡段125的凸起部位,即锅体内径最小的位置距离内锅层110的垂直距离为d,该d的值优选为5mm至40mm。本实施例中,d值过大和过小都不利于汤液环流。优选地,该凸起部位于最低水位线以下,由于通常煮汤放的水量都会大于最低水位线,这样就保证了快速升温区101的形成;同时,还能够避免阻挡用户查看最低水位线。具体地,快速升温区101内的汤液温度迅速升高,一部分汤液朝四周运动,并沿着导流段124的圆弧面流动,且在阻挡段125的凸起部位的阻挡作用下,而环流回内锅层110,此时,部分碎渣在阻挡段125的阻挡作用下随着环流的汤液回落到内锅层110。另外一部分汤液和碎渣则向上运动,该部分汤液与对流区102内的汤液发生垂直对流。随着汤液的沸腾,当碎渣到达对流 区102的顶端时,碎渣会朝四周扩散,而朝沉积区103运动。由于沉积区103是位于对流区102的周缘,并与快速升温区101错开,因此该沉积区103内的对流现象较弱,即汤液流动较为缓慢。同时加上快速升温区101汤液的上升作用,该上升的汤液的力作用在沉积区103与对流区102的交界处,而将碎渣挤压在沉积区103内,使得碎渣沉积在沉积区103内。由于对流区102内碎渣明显减少,因此使得对流区102内的汤液的对流更加顺畅。本实施例中,由于环流区104的环流作用,阻挡段125的阻挡作用,以及沉积区103的沉积作用,使得对流区102内的碎渣明显减少,从而有利于对流区102内汤液的垂直对流。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锅具,该锅具包括锅体,该锅体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锅具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锅体可单独使用,如锅体可置于明火上直接加热,当锅体被直接加热时,该锅具优选还可包括与锅体配合的锅盖。或者,该锅体可与电饭煲或电压力锅等锅具配合使用,且当该锅体与锅具配合使用时,锅具内设有加热装置,如加热盘,该加热盘与外锅层300的底壁310直接接触,以将热量传递至内锅层110,从而加热锅体内的食物。由于该锅具采用了上述形式的锅体,加热盘能够与锅体充分接触,并通过将导热层200作为导热介质,实现热量的均匀传递,热损失较小,因此本发明的锅具的加热效率较高,加热效果好,有利于食物的均匀受热,并可节省加热时间与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