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热水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壶盖组件及采用其的热水壶。
背景技术:
电水壶是一种常见的产品,其具有体积小,轻便以及加热快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办公室。现有的电水壶产品,壶盖组件上均设计圆弧形不锈钢装饰盖结构,煮水工作时起引导壶盖下盖冷凝积水流向,避免用户开盖时水蒸气冷凝水烫伤手问题。
如申请号为201320221572.3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电热水壶,具体的参照该专利申请的第37段,以及附图1和图2,该电热水壶包括壶盖,壶盖包括上壶盖和下壶盖,以及与上壶盖或下壶盖连接的装饰片。进一步的,装饰片可以通过设置在边缘上卡扣结构与上壶盖卡扣连接。另外,装饰片可以通过螺钉与下壶盖进行锁紧连接。装饰片位于下壶盖的下方,并且可以起到一定的装饰和隔热的作用,同时,从图1和图2中可以得出装饰片与壶体铰接的一端为凸起结构,其在壶盖打开后,可以对冷凝在壶盖上的蒸汽起到一定的导流作用,使冷凝水流入壶体内,防止烫伤手。
上述专利申请的壶盖结构,对冷凝水具有一定导流的作用,可以防止烫伤手,但是其具有装配结构复杂,生产加工成本较高,且壶盖组件内部易形成冷凝积水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能够解决现有的壶盖冷凝水导流结构存在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问题的壶盖组件,及采用其的热水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壶盖组件,能够解决现有的壶盖冷凝水导流结构存在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水壶,其采用如以上所述的壶盖组件。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壶盖组件,其包括底座和盖体,所述底座为中间具有通孔的结构,且沿底座内侧的下部设置有沿径向分布的凸起;
所述盖体一端与底座内侧铰接;
盖体打开后,盖体与底座铰接一端位于通孔内,且至少盖体内侧的下边缘不高于底座的上边缘;
盖体关闭后,盖体搭接于凸起外侧。
作为上述壶盖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体内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槽。
作为上述壶盖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体包括上盖和下盖,且上盖和下盖之间形成有空腔;
所述凹槽为设置下盖上的孔状结构,所述孔状结构和空腔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以防止蒸汽经孔状结构进入空腔。
作为上述壶盖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体还设置有透视天窗,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天窗安装孔,所述透视天窗插接在天窗安装孔内,并在上盖和下盖的夹持作用下定位;
所述密封结构设置在透视天窗和下盖之间,并用于填充透视天窗和下盖之间的缝隙。
作为上述壶盖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透视天窗底部设置有沿其周向分布的折边;
所述下盖与折边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圈凸筋;
所述密封结构为一侧具有卡槽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一侧通过卡槽卡接在凸筋上,另一侧与透视天窗的折边相抵接。
作为上述壶盖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槽是由下盖的内壁向内凹陷形成的结构,并且凹槽的底部为开口结构,所述凹槽的开口端抵接在折边上;
所述凸筋沿凹槽侧壁的外侧分布。
作为上述壶盖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
作为上述壶盖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盖的外侧设置有五金面盖。
作为上述壶盖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开盖机构,该开盖机构至少包括一根转轴,盖体的一端与底座内侧通过转轴连接;
盖体内侧对应开盖机构的位置设置有一条挡水筋,防止冷凝水流入开盖机构。
一种热水壶,其包括如以上所述的壶盖组件。
作为上述热水壶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壶体,所述底座为壶体上端的部分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本发明中,由于盖体打开后,盖体与底座铰接的一端位于通孔内,并且至少盖体内侧的下边缘不高于底座的上边缘,此时,盖体内侧的冷凝水会沿着壶盖的内侧流入壶体内,防止出现冷凝水烫伤手的问题。尤其重要的是,上述壶盖组件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热水壶的剖视图;
图2是图1“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热水壶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热水壶处于盖体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底座;2:盖体;3:壶体;
11:凸起;
21:挡水筋;22:凹槽;23:上盖;24:下盖;25:透视天窗;26:密封圈;27:五金面盖;
241:凸筋;251: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壶盖组件,该壶盖组件用于设置在电热水壶的壶体上端,并用于打开或关闭壶体的开口端。
壶盖组件包括底座1和盖体2,底座1为中间具有通孔的结构,且沿底座1内侧的下部设置有沿径向分布的凸起11,具体的参照图3。
盖体2一端与底座1内侧铰接,盖体2打开后,盖体2与底座1铰接一端位于通孔内,且至少盖体2内侧的下边缘不高于底座1的上边缘,盖体2关闭后,盖体2搭接于凸起11外侧。
参照图1、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盖体2打开后,盖体2与底座1铰接的一端位于通孔内,并且至少盖体2内侧的下边缘不高于底座1的上边缘,此时,盖体2内侧的冷凝水会沿着盖体2的内侧流入壶体内,防止出现冷凝水烫伤手的问题。作为优选的,盖体2打开后盖体2内侧、外侧的下边缘均不高于底座1的上边缘,此种结构,即便盖体2的外侧具有冷凝水,该冷凝水也会流入壶体内,不会出现冷凝水烫伤手的问题,提高了热水壶使用的安全性,尤其重要的是,上述壶盖组件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优点。
底座1可以为壶体3上端的部分结构,或者其为一个单独的套设在壶体3上端的部件。壶盖组件的开盖机构装配在壶体内,该开盖机构至少包括一根转轴,盖体2的一端与底座1内侧通过转轴连接。
参照图5,盖体2内侧对应开盖机构的位置设置有一条挡水筋21,该挡水筋21的两端为向下弯折的斜边。通过挡水筋的设置可以防止盖体2上的冷凝水流入开盖机构,防止对开盖机构金属件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盖体2内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槽22。该凹槽22的横截面为圆形,凹槽22对冷凝水具有一定的导流作用,有效的避免了盖体2积水直接从盖体2直接延流,冷凝水会沿凹槽22两边延流,减缓了冷凝水流速,防止出现冷凝水流速过快导致的外溅烫伤手。
盖体2具体的结构为:盖体2包括上盖23和下盖24,且上盖23和下盖24之间形成有空腔,凹槽22为设置下盖24上的孔状结构,孔状结构和空腔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以防止蒸汽经孔状结构进入空腔。通过密封结构的设置,避免了水蒸气进入空腔,形成积水的问题。
为了便于观察热水壶内部的情况,以及提高热水壶的美观性,盖体2还设置有透视天窗25,上盖23上设置有天窗安装孔,透视天窗25插接在天窗安装孔内,并在上盖23和下盖24的夹持作用下定位。
密封结构设置在透视天窗25和下盖24之间,并用于填充透视天窗25和下盖24之间的缝隙。由于壶体3内的水蒸气进去空腔内的主要通道为透视天窗25和下盖24之间的缝隙,通过在该缝隙内设置密封结构,防止水蒸气进入空腔,形成积水。
参照图2,密封结构具体的安装方式为:透视天窗25底部设置有沿其周向分布的折边251,下盖24与折边25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圈凸筋241,密封结构为一侧具有卡槽的密封圈26,密封圈26的一侧通过卡槽卡接在凸筋241上,另一侧与透视天窗25的折边251相抵接。
通过卡接的方式来安装密封圈26,在实现其密封性的同时,还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
凹槽22是由下盖24的内壁向内凹陷形成的结构,并且凹槽22的底部为开口结构,凹槽22的开口端抵接在折边251上,凸筋241沿凹槽侧壁的外侧分布。将凸筋241设置在凹槽侧壁的外侧,可以起到遮挡凸筋241的作用,并且凹槽22的开口端与折边251抵接,可以使盖体2具有更好的整体性。
上盖23和下盖24之间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具体的,在凸筋241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下盖卡扣,上盖23上设置有多个与下盖卡扣相对应的上盖卡扣,上盖23和下盖24之间通过下盖卡扣和上盖卡扣之间的卡接进行装配,同时,透明天窗25和密封圈26在上盖卡扣和下盖卡扣卡接形成的夹持力作用下并夹持在上盖24和下盖23之间。
为了提高盖体2的隔热性,以及提高盖体2的美观性,上盖23的外侧设置有五金面盖27。
为了对上述盖体组件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上述盖体组件的具体装配过程:
装配时,密封圈26先直接卡接在下盖凸筋241上形成第一预装组件,五金面罩4与上盖23通过面罩引脚与上盖装配孔限位装配形成第二预装组件;然后将透视天窗25放置在第一预装组件上面,再将第二预装组件放置在第一预装组件上面,并使透视天窗25穿过上盖23上的天窗安装孔,通过上盖23和下盖24卡扣的扣合,将透视天窗25过盈压合在密封圈26结构上,使密封圈26与透视天窗25的折边251紧密贴合,实现壶盖组件紧固密封限位。从装配方式来看:整体零件结构和装配方式没有零件装配间间隙,规避了水蒸气进入壶盖组件内部空腔,有效防止水蒸气进入壶盖空腔内部形成积水问题。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电热水壶,该电热水壶包括如以上所述的壶盖组件。该电热水壶能够防止开盖过程中,冷凝水烫伤手,并且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热水壶还包括壶体3,底座1为壶体3上端的部分结构。也就是说底座1和壶体3是一体式结构,当然为了提高壶盖组件的通用性,也可以将底座1设置成一个独立于壶体3的结构,在装配时,将底座1套接在壶体3的上端即可。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